09.16 人到中年做足“抗毒”功課

|點擊右上角關注,閱讀更多養生知識!

李先生60歲左右, 患糖尿病多年, 後來又有了冠心病。長時間服藥, 加上常年的生活習慣不好, 導致他的脾、胃、腎、肝等臟器功能衰退。經診斷是因體內毒素太多淤積所致。人們或許對毒素這個詞耳熟能詳, 但並不一定了解其真正的含義和防禦措施。

人到中年做足“抗毒”功課

毒素為何物?據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心身醫學科主任醫師趙志付介紹, 在中醫看來, 所謂的毒, 簡單講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毒邪, 是由外感邪氣入侵人體導致的, 例如風寒感冒、上火等, 這種情況一般是直接可見的毒;另一種是由於經氣運行不暢, 導致經氣阻滯或痰、淤、積滯等。相對來說, 後者常常是由於不當的生活作息和壓力引起的。

那麼, 毒素是如何堆積、侵害人體的?廣安門醫院博士後鈔建峰說, 人的體內有很多毒素, 凡是不能及時排出體外、會對身體和精神產生不良作用的物質都可以稱為毒, 例如淤血、痰溼、寒氣、食積、氣鬱、上火。毒有外來之毒和內生之毒之分。外來之毒如細菌、病毒、農藥、化肥、藥物、大氣汙染、水源汙染、重金屬汙染、電磁波汙染、噪聲汙染等。這些物質都會直接或間接地通過呼吸、飲食等方式侵入人體, 從而對人體構成危害。內生之毒係指機體在其代謝過程中, 產生的廢物堆積、停滯而再生之毒。人體絕大部分的毒素來自於體內自身的新陳代謝, 產生出各種各樣人體所不需要的廢物, 比如含有大量廢棄物和膽汁的糞便、含有尿素等代謝產物的尿液等。此外, 現代都市生活節奏快, 工作壓力大, 人的精神常處於緊張狀態, 壓力一旦超過人體自身的調節範圍, 就會引起臟腑、氣血功能紊亂, 從而產生毒素。很多時候, 人的疾病都是由於體內毒素鬱結所致。

人到中年做足“抗毒”功課

類型:辨證分型表現不同

根據不同的形成原因毒素有不同的類型。趙志付說, 毒素大致分為七大類:

一是熱毒, 指因各種因素導致的機體陰虛陽亢, 如肝火旺、胃熱等。有熱毒的人表現為口苦口臭、咽喉疼痛、大便乾燥、面部如蒙油垢、易生痤瘡、鼻孔出血、痔瘡便血、手足汗多等。

二是寒毒, 指各種因素導致的機體陽虛寒盛。寒對人體的影響主要是在血液循環上。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流通, 遇寒則凝滯。當體內有寒毒時, 血管中的血液就會流動不暢, 從而使血液黏稠度增高, 血流速度減慢, 引起血液淤滯或血管阻塞等疾病。

三是溼毒, 水溼是機體水液代謝發生障礙所形成的病理產物。溼不僅阻滯氣機, 阻礙血行, 而且溼性重濁黏滯, 一旦為病, 病位廣泛, 病勢纏綿難愈。常見口味甜膩、小便不暢、大便瀉而不爽、痤瘡、溼疹、黃汗、面色黃胖、身體倦怠、四肢酸重等症狀。

四是食積之毒。中醫認為, 脾主運化, 胃主受納腐熟。脾主升清, 胃主降濁。脾升胃降, 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與輸布。如果飲食不節, 導致脾胃功能失調, 食物就不易被人體消化利用, 存於體內過久而為食積, 醞釀成毒, 損傷脾胃, 出現食慾不振、胸悶、噯氣、反酸、臭汗、黃汗、小便如米泔、大便不暢、面部生痤瘡等一系列症狀。

五是淤血之毒。凡是各種因素引起的血液積滯, 都會形成淤血。由於淤血而使血液失去正常功能, 對人體就會產生毒害。

六是蟲毒。體內若有寄生蟲, 可出現面色萎黃、睡時磨牙、消化功能紊亂等症狀。

七是藥毒。如長期服用某些藥物, 會造成肝臟、腎臟的損害, 危害人體健康。“是藥三分毒”,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人群:年過四十腎精漸衰

人到中年以後, 體內的毒素就會增加。鈔建峰說, 陰成形 (人的機體) 、陽化氣, 陰陽與健康是密不可分的。“從陰陽則生, 逆之則死, 從之則治, 逆之則亂。”人的正常生存需要陽氣支持, 陽氣是人體物質代謝和生理功能的原動力。陽氣強盛, 才能使臟腑的功能強健, 精、氣、血、津液才能充實, 機體的抗病能力自然強大。但“年過四十, 而陰氣自半也”, 這句出自《黃帝內經·素問》的話, 對進入中老年時期的養生與治療提出了明示。意思是, 人進入40歲左右中老年階段後, 腎精漸衰, 陰氣逐而變虛。陰氣, 是指陰精, 尤其與腎有關, 也可以理解為腎精虧損。自半, 既反映了自然過程, 又有反映腎精衰退的程度。從人體生理角度來講, 進入40歲以後, 陰精衰少, 肝腎漸虛, 機體功能下降, 多種退行性疾病就會出現。

人到中年做足“抗毒”功課

高血壓以肝陽上亢、陰虛化熱、損傷津液、肝腎陰虛者多見。糖尿病以陰精虧虛為主要病機。動脈硬化者也以舌紅、苔少、脈細多見。冠心病患者中, 陰液不足、氣陰兩虛類型佔很大比例。人的衰老是一個自然規律, 此時應注意休作有度、節慾保精, 同時還需恬淡虛無, 不追名逐利、耗傷精神;應飲食有度, 飢飽適當;注意運動, 強身健體。此外, 也可以適當用中藥進行調理。40歲之後身體虧虛, 輔以適當的藥餌補養, 有延緩衰老之效。補藥應以滋陰填精之品為主, 切忌亂服助陽溫補燥烈之物, 以免動欲傷精, 更促其竭。調養:恬淡虛無正氣存之

人到中年做足“抗毒”功課

那麼, 如何才能避免毒素淤積?趙志付建議, 《內經》中說, “上古之人, 飲食有節, 起居有常, 不妄作勞, 故能形與神俱, 而盡終其天年, 度百歲乃去。”如今, 很多人有飲食不節、起居無度等不良的生活習慣, 助長了疾病的發生和惡化。因此我們提倡四季養生, 即春季養肝, 夏季養心, 秋季養肺, 冬季養腎。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在什麼地方就要吃什麼地方的食物。要吃應季、應時的食物。其次, 現代社會工作節奏快, 很多人疲憊不堪, 處於亞健康狀態。精神和心靈的雙重負荷, 如事業的壓力、事件引起的精神創傷等, 使身體不能迅速排解應激反應, 影響到了身體的排毒功能。此時一定要學會調暢情志。《內經》講:“悲哀憂愁則心動, 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若要把情志調理好, 必須做到“恬淡虛無, 正氣從之”。做到這些, 病安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