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不要將德國製造神化,誰讓我們迷信了德國製造?

首先大家都知道,二站後,德國戰敗了,二戰時德國的工業水平絕對是NO1,戰爭會導致軍工突飛猛進地發展,同時促進工業水平的提高,當時的德國就有導彈、火箭、核武器等等先進武器,這些都離不開科技的,但戰敗後,這些高端的科學家、科研成果等都被蘇聯、美國瓜分了,都被他們請到各自的國家去效力了,美其名曰,保護您!當然這裡有許多的人物故事,我不說,相信大家都會知道幾個。

不要將德國製造神化,誰讓我們迷信了德國製造?

戰敗後都要回復生產,療傷都有好多年,所以在這段時間裡,沒有受到戰爭在本土發生的影響,他們借用這些戰利品資源飛猛地發展自己的科技,美國從那時開始就積累許多的科研基礎,美國彙集人才、資源、時間等優勢,將科技投入民用,後來美國設定各種貿易保護協議,使得更多科技彙集發展,各種大企業捐款建立科研機構、大學,進行產學研的模式。

不要將德國製造神化,誰讓我們迷信了德國製造?

而德國,我們現在是看到了他們重視藍領,但美國不是重視藍領,而且是產學研結合模式,所以說,德國的工業品工藝是不錯的,因為這些操作熟練工很受重視,所以工藝處理得很好,但頂級技術是跟應用的分析離不開的,所以產學研的模式才是王道,德國的技術與美國的技術不在一個等級上,至於案例嘛,產品嘛,只要你們使用或者諮詢過行業產品領域的經歷,您就會知道,真正的技術在美國,而不在德國,真正工藝品在法國而不在英國!

不要將德國製造神化,誰讓我們迷信了德國製造?

大家縱觀一下國際上的尖端分析儀器設備、科研級的裝備、零件;

你們能買到嗎?都是哪些品牌呀?

告訴您,您買不到的,都是美國的,所以中美一到貿易談判了,中國領導就會要求美國放寬科技產品的限制,如果德國行的話,德國人早就來賣了,那就中國不需要美國了(這裡我並不是捧美國而是美國科技現在的確強,我想信中國遲早會追上美國的)。但就是因為他們美國的很多高科技的東西是其他國家沒法比的,才天天喊著要!
您說您閥做得好,您看看飛機和航空領域得閥是用哪個國家的?
美國航天系統的宇宙飛船的閥都是有美國MAN提供,離心力達到1300個G,一個閥使用10年,動作次數8000萬次,零洩漏,零失效!
如果您說精度高,您問問德國工廠,他們設計計算用的流體計算設備是不是美國的?
西門子做流體設備的原始流體計量設備是美國一個品牌,這個東西是源頭的技術,基礎的東西,沒有這個東西,您什麼樣的流量計、傳感器、單向閥、蝶閥等等都是瞎蒙的。

不要將德國製造神化,誰讓我們迷信了德國製造?

當然還有經常聽到有人說,德國人嚴謹做事!死板….
死板,嚴謹就能成就頂級工業產品的技術?那日本人呢?那美國人呢?我承認德國的工藝不錯,但不要將它神化了

是什麼讓我們迷信了德國?

在中國剛剛打開國門時,德國製造的巨頭領先美國以及其他國家與中國發生貿易,技術等方面的合作,比如:西門子siemens 、大眾Volkswagen ;30年前的中國工業是相當落後,所以除了軍品,基本上所以的產品技術落後,可靠性差。

不要將德國製造神化,誰讓我們迷信了德國製造?


中國改革開放時,我們急需改善國家工業基礎設施、人民生活質量,這個時候德國的西門子、大眾進來了,這2個品牌旗下的產品剛剛對準切入了我們的需求方向,比如:西門子的工業產品幾乎涵蓋了所有工業領域,大眾旗下的產品卻有剛剛切入到影響人民生活質量的領域---交通工具。當然不可否定的是他們西門子,大眾的產品質量肯定比我們當時國產的頂級品牌質量要好,當不是全球最好的。導致西門子,大眾先入為主。導致了國內許多工業領域出現西門子佔有率達到80%.

不要將德國製造神化,誰讓我們迷信了德國製造?

西門子、大眾的除了本身產品過硬,再加上政治因素,更主要的還是他們的戰略營銷手段厲害,怎麼厲害呢?比如;我們現在許多的大學高校的自動化培訓課程案例都用西門子來教學?這樣導致接觸中國的未來工程師100%進行了傳銷西門子品牌,已經將思維都移植了,要改變一個人的思維是很難的,特別是慣性思維,所以西門子勝利了,直到今天都是,雖然出現了施耐德,ABB,三菱等品牌。但想要拿下冠軍寶座的話,這些品牌還是很難的。

不要將德國製造神化,誰讓我們迷信了德國製造?

再比如大眾,大眾同樣厲害了,從國家開始實施駕駛證頒發那天起,所有駕校的培訓車甚至是理論考試的簡單圖例都是用大眾的;連考駕駛證的時候,用的都是是大眾的捷達;再看看我們的教育部門審核後的幼兒圖文刊物,上面幾乎是寶馬,大眾、奔馳,所以中國人從小就已經被德國人給傳銷了,2歲的小孩都知道寶馬,奔馳!當然您可以去看看美國、日本的小兒畫冊,他們是不會出現品牌名稱和logo的。

這個就是他們的機遇與戰略營銷!當然比如核電的阿爾斯通、美國的通用等等一樣的道理。

所以不要迷信德國,大眾只是拿住我們中國人的新一代年輕人,也不要迷信美國,據權威科學數據分析,東方人種遠比西方人種聰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