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学思」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及优化路径

「学思」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及优化路径

公众号内直接回复“耕地保护”,可查阅文章全文。

原文标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及优化路径

刘 丹 北京林业大学绿色发展与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巩前文 北京林业大学绿色发展与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杨文杰 北京林业大学绿色发展与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内容摘要:耕地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耕地保护政策在耕地保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综合运用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资源变化情况和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历程展开分析,探索耕地保护政策优化方向和路径。研究发现: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数 量阶段性增减交替,耕地质量下降明显;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过程可以以《土地管理法》的颁布、 历次修订和《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的制定为关键节点,划分为概念性政策提出阶段、体系化政策探索阶段、体系化政策初建阶段、体系化政策完善阶段和“

三位一体”政策强化阶段等5个阶段;在耕地保护政策演变过程中,耕地保护逐步实现了从政府意识到国家意志转变,从单一治标向体系治本转变,从政府主体向多元共治转变;耕地保护政策在体系完善、政策创新和执行到位等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对此,本文提出:耕地保护主体应从政府向农民转变,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和企业参与的耕地保护模式;推进耕地保护政策与利用政策有机统一;建立监测指标口径一致的耕地资源大数据管理平台;设立耕地保护专项基金。

导论

「学思」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及优化路径
「学思」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及优化路径「学思」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及优化路径

结论

「学思」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及优化路径「学思」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耕地保护政策演变及优化路径

本文原文刊发于《中国农村经济》2018年12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