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干粮”难成“主食”:再论优质网课不受师生“待见”现象

受疫情影响,全国大中小学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为解决学生在家学习问题,教育部推出"停课不停学"活动,组织各地建设优质网络课程资源,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教育部也于2月中旬陆续向全国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国家中小学教育云课堂中的优质课程。这些课程都是教育部多年来依托"一课一名师,一师一优课"项目组织评审产生的"部级优课"。2月下旬,教育部向全国高校学生推出多年来依托"国家精品开放课程"项目建设的2.4万门"金课"资源。各地政府同样纷纷搭建"空中课堂",根据地方教学需求组织当地名师录制了大量的省级"优课"。

“干粮”难成“主食”:再论优质网课不受师生“待见”现象

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就在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得强制教师录课、不得强制教师直播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学校还是在录课,特别是直播的教师越来越多。而这里被强制的有,但是更多教师却是自愿或者是应广大学生请求去"直播"的。为什么师生对国家和地方政府花大价钱和大力气制作出来的优课、金课"视而不见",很不"待见"哪?关键是这些优课、金课"干粮化"现象严重,不适合当"主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对象的高度"抽象化",使课程失去"身份感"

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交流活动,是师生生命之间的交流,知识传授只是一个方面,或者说是一个桥梁,最终要实现的是学生生命的发展和成长。世界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灵魂都是独特的,不同的。

而网课的录制原理恰恰相反,网课在录制的时候是没有具体对象的,为了能够实现网课适用的广泛性,他更关注的是所有学习对象的"共同点",比如一年级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等。这种高度的抽象化使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的时候很难感受到教师是在教自己,缺乏一种受教育的"身份感",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课程内容的高度"PPT化",使课程失去了"教学感"

现在的网课制作主要采用"微课式",即每个视频10-20分钟,在这很短的时间内,教师要完成一个知识点的教学,几乎没有时间展开,只能把大纲PPT读出来。这种形式的教育是已经被教育界批判了几十年的照本宣科式教学方式,用现在的流行词语说就是"PPT化",这使学生感受不到"教学感"。因为那些PPT上面的字学生都认识,如果就读PPT,还要看课干嘛哪?而且过分纲要化的知识,未经教师解读,学生"消化"不了,听不懂现象很普遍,学生就更加失去兴趣了。

三、教学过程的"单调化",使课程失去了"生命感"

如上所述,教学是师生生命的交流过程,这种交流应该是充满生机的,有丝丝细雨般的谆谆教诲;有狂风骤雨般的激烈争论;甚至有冰雹般的批评和指责;有雷电般的豁然开朗等等等等。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在向学生传达着教育信息,可谓是嬉笑怒骂皆教育,这样的课堂才是丰富的、完满的,是学生成长所需要的。

可是现在网课基本是敏感性问题全屏蔽、争论性问题全直叙,一门课就像一杯"白开水",平淡无奇、索然无味,缺乏生命的气息,给人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

四、传递方式的"单一化",使课程失去"存在感"

这里讲的"存在感"不是哲学意义上的,而是指课程给学生的一种感觉是教师是"不存在"的,他就是一个虚拟的。现在的网课资源虽然很多机构部门都把他们宣传成MOOC,或者是SPOC等高大上的头衔,其实那都是欺骗不懂在线教育的人的,或者是宣传噱头。事实上,从本质上讲现在各平台的网课都还是几十年前就产生的录播课程形式,只不过改了个"微课式",根本不具备MOOC和SPOC的核心特质即交互性。所以教师的教学与学生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学生感觉不到教师的存在,充其量把它当成任务型的看电视。没有"存在感"也就没有兴趣感。


“干粮”难成“主食”:再论优质网课不受师生“待见”现象

所以说,目前的优质网课就像"干粮",形式被高度简化,营养被高度脱水,看似都是"干货",但吃起来既索然无味,又难以下咽,吃下去后又难以消化。网课缺乏生活的烟火气,真正的课程教学就像烹饪,不同的教师根据不同的学生的需要烹饪出稀饭、米饭、锅巴、面条等等,可能里面有些杂质,不完美,但是他却充满生活气息,不完美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有句俗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我想说,课程也是一样,"课至纯则无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