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4 慶餘年:自古成王敗寇,南慶才是勝利者,何故要去北齊換人質?

兩國兵戎相見、殊死搏鬥,結局自古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輸的那一方會付出財帛、割地或戰俘等代價,並且一般都是會聽從戰勝者的要求行事,這才常理。

不過在《慶餘年》中,這戰勝方南慶和戰敗方北齊好似調了位置。

慶餘年:自古成王敗寇,南慶才是勝利者,何故要去北齊換人質?

在解答這個困惑之前,先來簡單為大家理一下南慶和北齊的這場戰事的來龍去脈。

戰事起因是南慶宰相林若甫的二公子林珙被北齊暗探殺,但事實只不過是慶帝和陳萍萍為了掩蓋真兇合謀栽贓北齊,並且為一直想攻打北齊找的一個藉口而已。

北齊戰敗後,北齊使團與南慶鴻臚寺開展了一次一波三折的談判。

慶餘年:自古成王敗寇,南慶才是勝利者,何故要去北齊換人質?

本來南慶在辛大人的唇舌攻擊下,佔絕對優勢的,但關鍵時候傳來了鑑察院暗探言冰雲在北齊被捕的消息。也正是這個消息最終導致南慶談判敗落。

北齊方要求要麼換人質,要麼退城池,最後慶帝選擇換人質,並且派範閒押送肖恩和司理理前去北齊換回言冰雲。

慶餘年:自古成王敗寇,南慶才是勝利者,何故要去北齊換人質?

但是說到底戰勝國還是南慶,

自古成王敗寇,就算南慶退讓了一步,也該是北齊帶著言冰雲來南慶換人,而不是南慶帶著人去北齊換人,這看起來太不合理。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疑惑,那麼接下來的分析一定能讓你茅塞頓開。

往大方面說,這根本是慶帝與陳萍萍二十多年的謀劃。

在《慶餘年》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慶帝和陳萍萍這兩個人了,不僅是角色本身的段位很高,更是因為陳道明和吳剛兩位卓越的演技。

在慶帝還是個不受寵的皇子時,陳萍萍也還不是那個令人聞風喪膽的“暗黑之王”時,他們遇到了來自神廟的葉輕眉。

慶餘年:自古成王敗寇,南慶才是勝利者,何故要去北齊換人質?

她獨到的政治軍事見解幫慶帝登上了皇位,她還發明瞭很多稀奇的東西,創建了內庫和鑑察院,既幫慶帝掌握了天下財權又幫他維護了無上的皇權。

可是慶帝的雄才大略豈止如此,他想做到的是一統天下而不僅僅是統領慶國。要想實現這個抱負,就要藉助神廟的力量。所以關於葉輕眉身後那個神廟,一直是慶帝和陳萍萍一直想要挖掘的秘密。

慶餘年:自古成王敗寇,南慶才是勝利者,何故要去北齊換人質?

葉輕眉死後,這天下知道神廟秘密的人只有當年費勁千辛萬苦到達神廟,遇到逃出神廟的葉輕眉的肖恩和苦荷了。苦荷深受葉輕眉的恩惠,答應過她絕不會透露關於神廟的任何事情,那唯一的突破口就只有肖恩了。

可是鑑察院抓了肖恩二十多年依然沒能問出這個秘密,所以他們設計誘使肖恩相信範閒就是他的孫子。但是肖恩特別的聰明,這個假象要做得很逼真一定不能做得太過明顯,他一旦不相信範閒是他孫子,那麼所有的努力都前功盡棄了。

慶餘年:自古成王敗寇,南慶才是勝利者,何故要去北齊換人質?

正好由於北齊處於弱勢,為維護自己的利益,保障自己的安全,強烈要求南慶前去北齊換人質,慶國就順水推舟答應去北齊換人。讓範閒出使北齊,就是為了讓肖恩多接觸範閒,讓他相信範閒,同時為肖恩與範閒獨處創造機會,這樣肖恩最有可能把神廟的秘密告訴範閒。正如慶帝和陳萍萍兩個老狐狸預料的那樣,範閒得知了肖恩口中關於神廟的秘密了。

慶餘年:自古成王敗寇,南慶才是勝利者,何故要去北齊換人質?

可以說慶帝和陳萍萍為了從肖恩處挖到這個秘密,費盡心思,放長線釣大魚,小心翼翼籌劃了二十多年了。從整體上看,嫁禍北齊,出兵攻打,再到退讓去北齊換人質,這一切一早就計劃好了,都是這個計劃的一環而已。

往小方面說,為忠臣和才臣退讓代表的是一種愛重,也是收買人心的方式。

言冰雲是鑑查院四處主辦言若海的兒子,是鑑察院重要的人才之一。他掌管著北齊的諜報網,這次南慶能打勝仗全靠他傳來的敵方情報。這樣忠心又有能力的臣下,倘若不救一來損害皇家的顏面,二來則會涼了朝臣們的心。

慶餘年:自古成王敗寇,南慶才是勝利者,何故要去北齊換人質?

難道每一個在外為國盡忠拼搏的戰士不是因為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和有一個強大的後盾嗎?此時言冰雲不救,以後誰還敢拼命為南慶辦事呢? 這個道理慶帝怎會不懂,況且這和他套取神廟秘密的大計劃並不衝突,既然退讓一步換人了,那就再退一步去北齊換人又有何妨呢?

慶餘年:自古成王敗寇,南慶才是勝利者,何故要去北齊換人質?

因而,南慶派人去北齊換人不僅換回了人心,更是有利於慶帝密謀了二十多年、套取神廟秘密的計劃的完成了。綜合這兩點,就合情合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