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秦朝灭亡时,场景有多惨烈?

文史砖家


秦王政站在秦国先王们的肩膀上继续奋进,用十年的时间灭掉了六国,实现了天下统一,这是亘古未有之事,秦王政做到了“人迹所至,无不臣者”,他自认“功盖五帝”,因此自封始皇帝。秦始皇对于他建立起来的帝国是非常自信的,他曾畅想:“後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然而,秦始皇即便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巡视天下登高刻石来歌功颂德,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一手缔造的不世帝业在他去世后不过才苟延残喘了三年。秦朝之所以存在时间如此之短,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只来说一下秦朝在灭亡之际的惨烈场景,实际上这些惨烈的场景早在始皇帝还没有去世的时候就已经初见端倪,但并不明显,以至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即便公子扶苏曾对秦始皇的严苛统治提出了质疑,但很明显的,秦始皇并不以为意,他太相信自己的统治以及他信任的法家了。以至于他一去世,严苛统治的后遗症迅速扑向秦朝和它的统治者。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病逝,其遗体与咸鱼混合被运回了咸阳,然后在骊山下葬,秦始皇墓的修建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不计其数,单就人力来说,就有七十万民众曾被征调修建陵墓,而在秦始皇下葬后,秦二世做了这样的指令:

二世曰:“先帝後宫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从死,死者甚众。……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

秦始皇后宫中的那些没有生育的妃子都被要求殉葬,另外殉葬的还有陵墓修建过程中的那些工匠们,具体有多少人为秦始皇殉葬,我们不得而知,但其数量一定不是个小数字。如此多的人在同一时间死去,或许也预示了秦朝的统治已经到头了,实际上也确实如此。

秦始皇去世之前并没有公开定下继承人,因此,他一去世,跟在他身边的赵高和胡亥以及李斯等人就矫诏让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秦二世一继位,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清除异己,第二件事就是实行暴政。关于清除异己这件事,胡亥在赵高的建议下做到了极致:

乃行诛大臣及诸公子,以罪过连逮少近官三郎,无得立者。

这一次清除异己是从胡亥的兄弟姐妹开始的,即秦始皇的子女,除去胡亥,没有一个有机会活命,即便是胡亥的姐姐妹妹们也不例外,全部在被杀之列,就更不用说那些对胡亥有意见的大臣们了,格杀勿论。这一大清洗,朝中基本没有人再敢反对胡亥。当然这样的胡亥也基本成为赵高的一个傀儡皇帝,赵高甚至敢指鹿为马,胡亥幽居禁中,所依赖的只有赵高一人而已。

公元前209年,即秦二世元年,这位亡国之君开始全面统治天下,他命人继续阿房宫的兴建,以此当做他的政绩来完成,但秦二世虽然有秦始皇的狠劲,却没有秦始皇的能力。因此,很快,就传出了陈胜、吴广起义的消息,秦二世责问的时候,大臣们对以“不足忧”。然而,这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起义军远不止陈胜、吴广这一支,原先被灭的六国贵族也都揭竿而起,打着复国的名义纷纷起兵反秦。

到了第二年,即公元前208年,秦二世终于慌了,于是少府章邯扛起了保卫秦朝的职责,他带领骊山的囚徒们开始平叛,这是秦朝最后的力量,虽然前期取得了不少胜利,但还是不能坚持到最后。因为在章邯稍有败绩的时候,秦二世派人责问章邯,而朝中又有赵高这个权倾朝野的权臣把持朝政,可以说章邯的未来是可以预见的,因此他在后来投降了项羽。秦军失去了最后对抗叛军的力量。

早在起义军猖獗的时候,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就曾联合向久未露面的秦二世进谏,希望秦二世能够关注关东群盗,减轻赋税,停止阿房宫的修建,减省四边戍转。但是秦二世不仅没有采取建议,反而问罪于三人,二冯选择自杀,而李斯入狱。秦朝的统治越来越疯狂的走向灭亡。

秦朝的能臣良将死的死,入狱的入狱,还有投降叛军的,巨鹿之战中,王离被擒获,而章邯选择了投降项羽,紧接着,“沛公将数万人已屠武关,使人私於高。”这一举动吓坏了赵高,赵高称病不朝,秦二世终于开始责怪赵高,于是赵高就杀死了秦二世,而另立子婴为秦王。可以说,秦始皇的子女全部死于赵高之手,只是赵高也并没有活的太久,子婴在继位之际,设计除掉了赵高。只是即便赵高已死,子婴也无力回天,实际上子婴继位不久,秦朝就灭亡了。

刘邦抢先一步入关,接受了子婴的请降,然后项羽带领各诸侯军到来,项羽:

“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虏其子女,收其珍宝货财,诸侯共分之。”

在项羽的一声号令下,咸阳成了一座空城。


尚宫女史


江湖有句话叫: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秦国曾驾驭百万雄师鞭笞六国,蹂躏天下。杀人无数,光白起斩杀的六国兵士就达一百万人。

累累白骨,滔滔的鲜血,六国国破家亡的仇恨,就在项羽打败秦军主力,率领各国诸侯进驻咸阳的那一刻爆发了。



子婴投降,秦国亡

公元前206年,刘邦帅军进咸阳,末代秦王子婴脖子上勒着缰绳,穿着白衣,坐着素车,手捧着传国玉玺,跪在夹到道上,卑躬屈膝地向刘邦请降。

可是他的投降并没有为自己和家国换来活命的机会。

鸿门宴项羽妇人之仁放过了刘邦。可面对曾经屠戮天下的秦国却没有半点仁慈之心,这对项羽来说是国恨家仇,对各路诸侯来说也不仅仅是快意恩仇,也一样是宗庙倾覆的血海深仇。

公元前279年,鄢之战,白起引水灌城,随后攻陷郢都,屠杀楚人数十万人,将楚国历代先君的陵墓都刨了。

公元前233年,王翦帅60万大军打败了项燕率领的40万楚军,享国八百多年的楚国灭亡。

二十年不到,项羽带着反秦的楚人杀了回来,咸阳遭遇了由史以来最惨烈的血光之灾,百年以来都是秦人屠戮列国,这次他们成了宰杀的羔羊。

秦国灭亡时有多惨?


杀光宗室

子婴以及秦国宗室成员,一个个杀光。

屠城

咸阳遭屠戮,没错,就是屠城!

估计在项羽和各路诸侯看来,秦人每一个都罪孽深重,他们挣来的每一级爵位,都是列国人民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一级爵位一个人头,这样赤裸裸的杀戮。

许多人会问秦灭国之后,曾经血性的赳赳老秦哪里去了。答案很简单!

——被屠杀啦!!!

镇压起义军被杀至少20万;

被项羽坑杀20万;

咸阳屠城死伤多少不可计数。昔日傲世六国的咸阳城,在那一刻成了人间地狱。

洗劫

项羽带着各路诸侯,将经营百年的咸阳洗劫一空,之后一把火烧了咸阳。



据《史记》记载,咸阳城烧了三个月多,才渐渐熄灭,曾经繁华富庶的咸阳,曾经始皇帝宴会群臣,以战车行酒,以骑兵布菜,“千人唱,万人和”的咸阳王宫,化为焦土。

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最终会被汉高祖刘邦打败,不是刘邦有多智勇双全,或者会驾驭人才,刘邦屡败屡战,萧何总能送来兵源,这些人是谁?是劫后余生的关中子弟,他们誓死要复仇。

楚汉在广河之间对峙的时候,刘邦为什么要在两军阵前历数项羽掘墓、屠城的罪过,要知道项羽劫来的财富是十八路诸侯大家分的,刘邦也有一杯羹。屠杀咸阳刘邦难道没参与?

刘邦的政治意图很明显,就是要煽动他来自关中的士兵,让他们同仇敌概。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可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那悲剧的根源,其实在他屠戮咸阳的那一刻已经种下。

正应了那句话,冤冤相报何时了。

如果当年项羽占领咸阳能放下仇恨,他何尝会有兵败自刎的悲剧结局。



结语

据《太平御览》记载:始皇帝曾有与群臣祭祀洛水时,曾得瑞兆,一直觉得是天命授予秦,作歌:“洛阳之水,其色苍苍,祠祭大泽,倏忽南临,洛宾醊祷,色连三光。”

可秦帝国短短十五年国祚,惜哉!

秦始皇执政期间,天下没有出现权臣当道、奸佞乱政、诸侯割据等重大政治问题,家中也没有发生父子相争、后妃干政、外戚擅权、宦官专权等乱像,他政治才能无疑是卓越的,等他死后,尸骨未寒,他的帝国覆灭,子孙根绝,千百年被谩骂。

当真是: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


开涮历史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大秦帝国走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

本来秦始皇,还想把大秦帝国,传给子孙直到万万代呢,没想到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仅仅存在了十五年的时间,就轰然崩塌了。在中国历史上,这十五年的时间,真的如同昙花一现,短的不能再短了。

那么秦朝灭亡的时候,场景到底有多惨烈呢?

其实在秦始皇去世的时候,大秦帝国就已经开始要瓦解了。毕竟在他死了,也就是两年多的时间,大秦帝国就亡国了。

所以说整个大秦帝国,真正的亡国应该是从胡亥登基开始算起,大秦帝国正是被篡权上位的胡亥给弄倒闭的。

我们看看从胡亥这里开始,秦朝在灭亡的路上,究竟有多么的惨烈。

胡亥篡权后,先是逼死了哥哥扶苏,就连手握重权的社稷之臣蒙恬大将军,也死于非命,还有蒙恬的弟弟蒙毅也被杀害。

为了巩固自己的皇权,胡亥听信了奸臣赵高的意见,把秦始皇留下的几十个子女,全部给腰斩了,即使嫁出去的女儿,也被找了回来,一并处死了。

秦始皇肯定想不到,自己会生这么一个败家的儿子,他竟然残忍的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部给处死了。

这也就是说,是胡亥断了秦始皇的后代,让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变成了绝户。

不是还有一个胡亥吗,秦始皇还没有绝户呀。听我继续说。

因为,也就是在胡亥杀了自己的兄弟姐妹们没多久。赵高就把以李斯为代表的国家重臣给杀死了,然后为了架空皇权,他还导演了指鹿为马事件。

紧接着赵高又把胡亥这个皇帝给处死了。你看,秦始皇是不是彻底的绝户了,他的儿女全部死去了。

赵高杀了胡亥后,还想篡权当皇帝,但是,正好在他登基的时候,发生了地震,他以为是上天震怒了,不得已放弃了当皇帝。

所以,他就选择了子婴为秦王,子婴在登基的那一天,把赵高给杀了。子婴的身世一直是个谜,但是,他是秦始皇弟弟的可能性最大。

三个月后,刘邦带着军队杀到了咸阳城,子婴就投降了刘邦。

刘邦还算不错,他没有杀子婴,也没有杀咸阳的百姓。

但是,不要忘记还有一个项羽,项羽打了巨鹿之战后,一战成名。秦末名将章邯就投降了他,项羽就把章邯带领的二十万秦军全部给杀了。

然后项羽到了咸阳城,他烧了秦王朝的宫殿,还有阿房宫,把和秦始皇有血缘的所有亲戚全部给杀死了,当然了投降刘邦的子婴,也没有幸免。

可以说项羽进入到了咸阳城之后,算是给大秦的皇室,来了一个大屠城。

项羽打仗就是来报仇的,毕竟他的爷爷项燕,就是死在了秦国人的手里,他的叔叔项梁也是死在了秦过人的手里。

所以,项羽也就对秦皇室里的子子孙孙,远支近支的亲戚,全部实行了大屠杀,秦皇宫里的财宝,也被项羽抢劫一空里,能带走的带走了,带不走的,也就给烧了。

所以,曾经的大秦帝国里的所有亲信,在这次劫难之中,全部死光光了。你说惨不惨。


史学达人


对于秦朝的灭亡。老子早有寓言:暴雨不终日,日中不须臾。暴政必然不能长久。

以法家思想治国的秦朝成为最短命的王朝。秦朝灭亡时,嬴政的子孙被项羽杀尽。秦始皇断子绝孙。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子婴为秦王四十六日,楚将沛公破秦军入武关,遂至霸上,使人约降子婴。子婴即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沛公遂入咸阳,封宫室府库,还军霸上。

居月余,诸侯兵至,项籍为从长,杀子婴及秦诸公子宗族。遂屠咸阳,烧其宫室。灭秦之后,各分其地为三,名曰雍王、塞王、翟王。曰三秦。

秦始皇的儿子皆被秦二世所杀。秦始皇的孙子皆被项羽所杀。项羽不但灭了嬴政的子孙。还对咸阳百姓屠城。

项羽和楚军为何如此痛恨秦赢?原因有三:

一是秦的暴政。

二是秦惠王时,张仪骗楚。秦王把怀王拘禁至死。

三是秦昭王时,白起攻陷楚国郢都时。屠城杀降。焚烧楚国宗庙。

秦朝灭亡时,秦始皇断子绝孙。咸阳被焚毁屠城。其罪魁祸首是秦惠王和张仪,秦昭王和白起。

与之类似的,是古罗马灭迦太基。迦太基曾经数次大败罗马大军。最终罗马军队消灭了劲敌迦太基。迦太基灭亡时,罗马大军屠城杀降。连婴儿、胎儿都不放过。让迦太基彻底灭绝。罗马军队统帅看到此景后,禁不住泪水。别人问他为何流泪时,他称迦太基的今天,也许就是罗马的明天。最终罗马人也被其他民族彻底灭绝。


杨朱学派


秦王子婴代表的秦朝中央政府是向刘邦投降的,而秦军主力是被项羽击败的。

秦朝之亡,亡于刘邦和项羽之手,一个仁慈一个暴烈,一个平和一个惨烈。



刘邦进入咸阳,约法三章,不扰民,不放火,不杀百姓,不杀降臣。

项羽进入咸阳,屠戳咸阳,杀秦王子婴,火烧秦王宫,大火烧了三个月才灭,项羽大肆抢夺财宝美女,扬长而去,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几百年的累积倾刻化为灰尽。



而在更早之前的巨鹿之战,四十万秦军全军覆没,投降过半,而项羽则坑杀近20万秦降卒。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令原六国贵族迁至咸阳居住,以便监视控制。之后令50万秦军南征百越,从关中向岭南大量移民,令30万秦军北伐匈奴,而关中秦军民数量大量减少。



残酷的战争令人口大量减少,十室六空,人口减少了一半,秦末时全国人口尚有3000万,至刘邦统一天下建立西汉时,人口仅1600万,仅仅7年战争,人口便减少了将近一半,可见战争之惨烈!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无论哪个朝代的灭亡,都是挺凄惨的,尤其是皇室里的后人,被敌人折磨的更是死去活来的,但是,唯独秦朝不一样。

因为秦朝尤其是秦始皇的子孙,并不是别人杀害的。恰恰相反,秦始皇的子孙,都是秦二世胡亥给杀死的。

大家都知道,秦二世是篡权当上的皇帝。他之所以能够篡权成功,是因为他的老高赵高和宰相李斯的帮助。

那时候秦二世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公子扶苏。所以,扶苏一定要被处死,不处死扶苏秦二世就不敢回去登基当皇帝。

当时扶苏和蒙恬带领30万大军,在西北抵御匈奴呢。他们很怕扶苏知道秦始皇去世的消息,然后带领这30万大军把他们给灭了。

所以,李斯就以秦始皇的名义,写了一封让扶苏自杀的书。

扶苏收到这封诏书之后,也没有辨真伪,拔出刀来就要自杀。蒙恬阻止了扶苏,然后告诉他,再等等查查这件事情的真伪,再死也不迟呀。

毕竟,一个人骑着一匹快马来,让你自杀。你就自杀了,这叫什么事情呢,我觉得这件事很可能是一个阴谋。不如我们等等再看。

扶苏说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让子死,子也不得不死。既然这是父皇的命令,我还有什么好怀疑的呢?

说完扶苏就抹脖子自杀了。

扶苏死了后,蒙恬还有蒙毅也被解除了职位,关押了起来,最后都是在赵高的建议下,蒙恬和蒙毅,被杀害了。

当时蒙恬是秦朝最有名的悍将,他的死亡,给秦朝的灭亡,埋下了伏笔。毕竟有人作乱,就没有像蒙恬这样的名将,帮助他剿灭了。

秦二世胡亥是在得知扶苏去世的消息之后,他们才敢火速赶到咸阳城登基当皇帝的。他们当然没有想到,扶苏这么容易,就被自己给欺骗了过去,还真的选择了自杀。

胡亥当了皇帝之后,赵高又建议他,把秦始皇的所有儿女,全部给处死,这样就没有人,能给他胡亥争夺皇位了。

胡亥一想,这个意见好呀,赵高老师真高明。

所以,胡亥把所有的兄弟姐妹,包括出嫁出去的,全部集合在一起,然后腰斩掉了。

这些人的去世,在后来秦朝灭亡的时候,导致了胡亥一个亲人都没有了,即使想找一个亲人,来帮忙哪怕是出出主意,也办不到了。

真是天作孽犹可恕呀,自作孽不可活呀。

赵高那时候应该就想着怎样除去胡亥了,毕竟先把胡亥的亲人给处死,然后在处死胡亥,就容易的多了,因为胡亥在赵高看来。就是一个弱智,就是一个白痴。

这时候的赵高觉得,有宰相李斯在,他还是不能为所欲为,掌控整个朝政。所以,他又开始诬陷李斯。

正好那时候发生了陈胜吴广的起义,赵高说李斯勾结陈胜吴广,最后又把李斯给屈打成招。就这样李斯等对赵高有威胁的人,又被赵高借着二世的名义,给除去了。

赵高觉得朝中的人,基本上都是听自己的话的了,为了验证效果,他就导演了一处指鹿为马的事件,经过这件事,赵高把最后一批,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又给除去了。

就是在这时候,赵高派了自己的女婿把秦二世胡亥给杀死的,可伶的二世仅仅当了两年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

秦二世的死亡,标志的秦始皇已经绝后了,无论儿女全部都给灭绝了。

赵高为什么要杀二世胡亥呢?

因为他想当皇帝,尽管群臣都不建议他这样做,但是,他还是登基了,可是就在赵高登基的时候,发生了地震。赵高以为是上天震怒了,他不敢当皇帝了。

于是,赵高又找了一个叫子婴的来继承王位,子婴就杀了赵高,当了秦王。刘邦杀到咸阳的时候,子婴就投降了刘邦。

项羽打了巨鹿之战后,也来到了咸阳城,子婴又被项羽给杀了。然后咸阳城里的还存活的秦国的远房亲戚,又被项羽给屠杀了一遍。

最后项羽把秦宫殿里的财宝洗劫一空,然后把阿方宫等秦朝宫殿,一把火给烧了一个精光。

就这样不可一世的大秦帝国,顷刻间土崩瓦解了。


汉史趣闻


中国历史从古至今的每一个朝代都经历过无数次的惨烈灭亡或者打造出一个新的朝代。

其中的隋朝就可以和秦朝的灭亡可有比较性的,两个朝代都有共同的特点。

其一群臣握权。

其二朝廷分几派,秦朝分两派,一派是赵高乱臣贼子,另一派忠心护主。

隋朝也分为几派,一派是杨林护主派,一派是宇文化及,一派是李渊,一派是瓦岗寨。

其次导致灭亡最大的原因是不体积百姓的疾苦,亲小人,远贤臣。

最重要的是对帝王之术毫不涉及,导致权威一步步落入他人手中




每天历史解说


所谓天道好还,报应不爽~秦的统一战争有多惨烈,他的亡国之祸就有多惨烈。数百年的仇恨积累,岂是区区一句“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就可以概括的?

一:破关亡秦之前秦军死伤惨烈

秦自孝公崛起以来,就以雄强暴烈之势对待山东六国,据梁启超统计,战国乱战之时,天下兵马伤亡大约在两百万左右,而死于秦国白起之手的就有一百多万,那么从孝公争衡到始皇一统,近百年的时间里,死于秦军之手的六国兵民必然在百万以上。所以说,秦国之结怨于天下亦深矣。甚至于苦大仇深的楚国一度喊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得口号。

也许真有天道吧,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后仅一年,楚人陈胜吴广揭竿起义,随之,同是楚人的刘邦和项梁叔侄接踵而至,他们在攻城略地之余,往往屠城劫掠,所过之处,鸡犬不留,白骨蔽野。

大概是因为刘邦本身出身低贱的缘故,在屠过几座城后,意识到了民心重要性的刘邦开始改变策略,而身负国仇家恨的项羽却完全停不下来,巨鹿之战九战皆捷,一举击溃章邯、王离的四十万大军,之后又坑杀秦降卒二十万。这还不包括一路上因战败而亡以及被其他六国贵族俘虏残杀的秦军。

二:进驻咸阳之后的尸山血海

公元前206年,刘邦趁乱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大秦帝国宣告灭亡。关中百姓成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同年,驻军灞上的刘邦被项羽迫退,还沉浸在刘邦“三章约法”的喜悦中的秦人还未回过神来。带着百年仇恨和破国亡家之辱的项羽强势入驻咸阳。

随后杀秦降王子婴、烧掠秦王宫,大火三月不息、此外又纵兵大肆烧杀劫掠,尽屠咸阳城,开掘始皇帝陵寝,敛其金银财宝,子女玉帛等。然后又尽收咸阳的货宝珍玩、美女器物,浩浩荡荡,一路向东,回到楚国。

可叹秦国历代秦君数百年经营,尽萃六国奇珍异物的咸阳城,在暴虐如项羽、残狠如六国诸侯的凌虐之下, 煌煌巨都、千古名城终究毁于一旦。

三:血仇必以血来尝

公元前205年,刘邦东出三秦,与项羽争霸天下。萧何坐镇关中,补给粮草、转运天下。后又发动关中百姓,卫国保家。赳赳老秦为了一雪血海深仇,以慰丈夫子弟九泉亡魂。于是不分男女,不论老幼,相互扶持尽数前往前线支援战斗。以至于楚汉后期,汉军的主力竟然了成关中老秦子弟。甚至于在垓下之围中,最终角逐得到项羽尸身的也多是秦人子弟。

以暴易暴终非治国良策,可惜项羽英雄一世,却至死不悟。岂不可怜可叹?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敬请联系作者


狐笔春秋


秦朝,这个一说起古代众多王朝就不得不提起的一个王朝,它是第一个大一统王朝,首创了皇帝制度、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打破了自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度,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基础,但可就是这个一统天下的强大王朝就像人间烟火一般,开的绚烂而又短暂。短短传承三世,总共十四年,便如流星般坠落。 这个第一个一统天下的王朝的坠落消亡,它的场景又有多惨烈呢?我们来透过文字略微感受一二。



引起秦朝直接步入深渊,走向灭亡的便是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它就像点燃整个帝国火药桶的导火索,全国各地纷纷群起响应,被秦朝灭国的六国也趁机开始复辟,群起而攻之,然此刻的秦朝已不在是之前那个强大的秦国,它早已把自己掏空,外强中干,自然无妨抵挡这如潮水一般的起义。

秦朝创建后,在秦始皇死后,秦二世没有响应天下百姓渴望安居乐业的呼声,反而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并用严刑酷法来惩罚恐吓劳苦百姓,由此导致天下怨声载道,积怨已久。其实这在秦始皇时期就一直是秦这个帝国大厦的隐患,不断侵蚀着作为一个新的统一的国家应有的生机。



反观后来的历朝历代,凡是建国后依然横征暴敛、穷兵黩武的,都是短命的,不长久的,因为本身就是经过战乱才建立新国,已是民不聊生,再继续逼迫下去,人的承受能力还是有限的,必然会适得其反,激起强烈反抗,在这一点反观灭掉秦朝后刘邦建立的汉朝,采用无为而治,与民休息,存活了四百零七年,汉族也就是这一时期更名的。

再加上秦朝上层建筑,在赵高和秦二世胡亥手中变得支离破碎,将帅蒙恬,公子扶苏,以及众多王室成员都惨遭杀害,如此整个秦国如一具空壳,又怎能抵挡的了这起义的燎原之火。

很快,秦朝帝国大厦便彻底崩塌,巨鹿一战,秦国主力军被项羽带领的军队打败,章邯见大势已去率二十万秦军投降与项羽,可项羽并没有放过他们,这二十万降军都是以父母妻子都在关中的秦人子弟为主。项羽深知难以收编,便将他们全部坑杀于新安,二十万秦军由此尽数死亡。

之后刘邦项羽先后来到帝都咸阳城,但态度做法却截然不同。刘邦进入咸阳,约法三章,不扰民,不放火,不杀百姓,不杀降臣。 而等到项羽进入咸阳,便大肆屠戳起了整个咸阳城,杀了秦王子婴及所有王室大臣,一把火烧了秦王宫,大火烧了三个月才灭,并抢夺财宝美女,扬长而去,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几百年的累积倾刻化为灰尽,留下的只是一片乌黑的废墟以及连绵不觉的哭声。

其实每一个朝代的更替都是一次血的洗礼,尸鸿遍野,要说秦朝灭亡有多惨,只能说惨不忍睹,残酷的战争令人口大量减少,十室六空,人口减少了一半,而最可怜的当属哪些无辜的普通百姓,对他们而言就如飞来横祸,无法抵挡。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夏目历史君


每个朝代都有先盛后衰再到灭亡,经历的时间也是非常漫长的,但是秦朝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了秦朝灭亡时可谓是极度悲惨的。

秦始皇嬴政积十年之功平六国,实现中国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创建强盛无比的秦帝国。然而秦朝创建后,秦始皇却没有响应天下百姓渴望安居乐业的呼声,反而大兴土木、穷兵黩武,并用严刑酷法来恐吓、惩罚国民,导致天下百姓怨声载道,很快在秦二世即位后不久,便发生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


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六国贵族和山东豪杰群起响应,没过多久便摧垮秦朝的统治,并导致其内部发生政变,秦二世被宦官赵高弑杀。秦二世死后,公子婴被扶立为君,并降尊号为秦王,随即又诛杀赵高。子婴上台后颇想有一番作为,然而天下苦秦已久,再不愿给他任何机会。于是在楚将刘邦、项羽的联合打击下,秦朝的灭亡只是早晚的事儿。

秦王子婴元年(前207年)十月,刘邦率大军连克武关、峣关两处军事要塞后,屯兵于灞上,距离秦都咸阳只要咫尺之遥。为避免关中百姓再遭涂炭之苦,刘邦遂遣使向子婴劝降。此时,秦国的文武百官大多背叛子婴、投降刘邦,使得公子婴真正地成了一名“
孤家寡人”。


秦二世苛酷暴虐远胜嬴政,最终被弑杀 子婴见无力回天,便率领妻儿子女出降,并向刘邦献出传国玉玺。至此,建立仅仅14年的秦帝国(算上之前的秦国,总计561年)覆亡,而子婴在位仅有46天。 刘邦灭亡秦朝后,本想入住秦国的宫殿,并在关中称王,但在心腹大将樊哙和大谋士张良的建议下,最终决定封闭王宫、还军灞上,等待项羽的到来,以免引起对方的敌视。

一个多月后,项羽率领40万大军攻破函谷关,在经过“鸿门宴”一事恐吓住刘邦后,以征服者的姿态进入咸阳,项羽因与秦朝皇室有国耻家仇(其祖父项燕乃是楚国大将,在被秦国击败后自杀而死),所以刚刚进入咸阳,便将降王子婴及其家族全部处决。至此,经过秦二世的大肆诛戮后,残存于世的秦朝皇室成员悉数遭屠,几乎无一人幸免。 然而屠杀嬴姓皇族并非项羽报复秦朝的全部,竟然连带着也将城中的百姓视为仇敌,指挥士兵对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大开杀戒。一时间,昔日繁华无比的咸阳成了人间地狱,城内外枕骸遍野、尸积如山,宛若人间地狱。
一切都是因为秦始皇的暴政苛捐杂税导致的惨剧最无辜的是那些平民老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