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黑格爾認為孔子的倫理道德缺乏哲學思辨,對此你怎麼看?中國真的沒有哲學嗎?

葉丶唸


黑格爾是德國19世紀有名的哲學家,他創立了人類世界觀的辯證法哲學體系。根據黑格爾的辯證法,世界上不存在“絕對”的真理或者正確,從這方面看是“正確”的東西,可能換個角度就變成了“謬誤”。這和孔子學說的認知有很大的出入甚至對立。孔子作為儒家學說的代表,為了宣揚自己的學說,不惜把其他如道家、法家、墨家等學說說的一無是處,意在特別強調自己的學說是“永遠的真理”。這本身就是毫無辯證思維的體現。孔子的很多言論都是自相矛盾的空洞的說教,一些觀點完全是典型的雙重標準。隨著儒家思想被封建統治階級所利用,導致在長達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中國人基本沒有哲學思維。他們喜歡用一些“根植於腦子裡的個別言論”來判斷一個事物的對錯,完全不管這些被“強制植入自己腦子裡”的言論本身根本沒有資格作為評判其他事物對錯的依據。從這一點上說,黑格爾對孔子的評判是有道理的。

譬如,孔子有一句話告訴別人“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還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那麼他真是按照他說的去做的嗎?事實是當他當上魯國大司寇(相當於後來的宰相)僅僅七天,就把魯國的有名的少正卯殺了,殺了還不算完,還給少正卯定了五宗罪:一曰心達而險(也就是為人通達而用心險惡),二曰行闢而堅(也就是行為異常而態度堅決),三曰言偽而辯(也就是觀點不對而善於狡辯),四曰記醜而博(也就是宣揚邪說卻非常博學),五曰順非而澤(意思是順從異端還尋求庇護)。從這給少正卯定罪的水平看,孔子完全不亞於秦檜給岳飛定罪的水平啊。尤其是第一條,完全可以做“誅心論”者的祖師。什麼叫“用心險惡”?別人心裡想的你是怎麼知道的?後面幾條也是完全扣帽子的邏輯。你有什麼權力說別人的學說是“邪說”?你是評判別人觀點對錯的宇宙真理大法官?再對照他前面的言論,遇到比自己更善於言論的人,你就是靠殺人而“擇其善”的麼??既然你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這樣隨意殺別人的頭,難道你的意思是你也喜歡別人殺你的頭?

再如孔子在《論語》中宣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是對於民眾來說,只可以讓他們順從去做就行了,不需要讓他們知道為什麼去做。然而在同一本書中,他又說“唯上知與下愚不移”,翻譯過來,就成了上等人的智慧和下層人的愚昧最難改變了。然而下層人的愚昧不是你“不可使知之”造成的麼?你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麼?

可怕的是幾千年的儒家思想洗腦,使一部分人完全喪失了“主動思維”的功能,即使在辯論中,一言不合就給對方扣帽子的紅衛兵腦汁被原汁原味的繼承了下來。譬如你一說“美國……”,他腦子裡完全就沒有去想你說的“美國”,而是在你說出“美國”這兩個字的同時,他的腦子裡就已經同時生成了“漢奸”兩個字了。無論你接下去說了多少,他是一個字都沒有聽進去的,因為他的腦子裡早已經生成了更多的“漢奸”“漢奸”“漢奸”……。這種人往往自稱為“愛國者”,但我以為他們不是。你們覺得呢?




豫魯人家


這是一個既有趣又很難的問題,我來試著回答一下,不一定對,但肯定是看得懂的大白話。

首先我要說,黑格爾說得沒錯,他說中國沒有真正的哲學,就像一箇中國人說德國沒有正宗的甜豆花一樣,完全是大實話。因為哲學是古希臘傳下來的一套特殊的思維體系,由於歷史的原因,在歐洲得以繼承、保存和延續。同樣由於歷史的原因,這套思維體系沒有在中國產生,如果不是外部的衝擊,也不大有產生和發展的可能。

但是,黑格爾說中國沒有哲學,語氣裡頗有輕蔑的意味,這就有些沒道理了。中國沒有哲學,並不等於中國沒有思想,沒有智慧。黑格爾不假思索地把哲學與思想和智慧劃等號,簡直跟庸人無異。這一點,古希臘人搞得很清楚。他們明白,哲學不是智慧,而是“智慧之友”,是接近智慧的手段和工具。當年蘇格拉底柏拉圖師徒倆拼命用“哲人”的概念反對“智者”,依據就是這個——搞哲學的人必須謙虛,不能像那些智者,老是自詡真理在手捨我其誰。

可是,仍然有些人對黑格爾的話耿耿於懷,偏要爭辯中國有中國哲學,印度有印度哲學,日本有日本哲學,印第安人有印第安哲學,諸如此類。他們中有人說,哲學最講邏輯,而我們古代的“名學”不就是邏輯學嗎?那說明中國哲學古已有之。我覺得有些好笑。邏輯只是哲學的一個特徵,不是整體概括。又有人說,儒家最講倫理,而倫理學正是哲學的一大研究內容,可見儒學就是哲學。我只能說,這些論辯都很片面,不得要領。東方的思想自有它的價值和意義,跟套不套上哲學的假髮沒任何關係。

至於晚近中國的哲學,那不過是依樣畫葫蘆。即便在西方,哲學也不是永恆的,它有中斷,有遺失,也有消亡。尤其是現當代,哲學早已不是各種知識的母親,相反,它正在成為科學的奴婢。請注意,我沒有半點幸災樂禍的意思,事實就是如此。傳統的哲學研究大致分為三部分,一是本體論,它是形而上學的基礎,研究事物的存在與本質;二是倫理學,研究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的關係和規範;三是認識論,研究人的感知,包括經驗、直覺、信念以及知識。但是我們會發現,物理學正在取代本體論,認知科學正在取代認識論,只有倫理學這一塊兒還在勉強支撐。

不但如此,現在的哲學家對以往的哲學家也是非常不客氣。比如黑格爾的哲學,在另外一些哲學家,譬如維特根斯坦、伯林、羅蒂等人看來也是垃圾。哲學的前途實在是不妙得很。有時候我甚至認為,如今全世界都沒有真正的哲學——哲學在19世紀乃至18世紀晚期已經蛻變成管理學了。當然,要詳細闡述這一結論,不是幾百字能說清楚的。


西閃


中國哲學始終都存在一個“合法性”的問題。這方面的討論日本開始的比中國要早,但是結論是同樣的,如果我們限定在西方意義上的哲學來看,在中國,或者說東亞,確實沒有西方意義上的哲學。

大家通常會說,哲學是愛智之學,這是比較寬泛的字面義。但是如果我們從哲學的成立來看,對於整個西方哲學產生最根本的影響的是蘇格拉底,那麼蘇格拉底作為哲學家的一個最關鍵的行為就是他堅定不移地選擇了哲學的生活,而這種哲學的生活又導致他自己主動選擇了死亡。蘇格拉底這一事件並不能完全從悲劇性一面來認識,因為他強調一切美德中最為重要的就是智慧,所以當他知道德爾婓的神諭認為他是最有智慧的人之後,那麼他就要努力證明這個神諭是錯的,於是他去尋找那些有智慧的人,卻發現他們的智慧都是假的。從這裡蘇格拉底推論出來,他的智慧就在於他知道自己無知。於是最後他導出“我去死,你們去生,我們所去的哪個更好,誰也不知道,除非是神。”故此後世才有所謂哲學就是練習死亡的說法。因為哲學的確是對於生活的體認和省察,但是對於生活的體認和省察是建立在個體存在的基礎上的,然而假如把個體存在作為哲學的先決條件的話,那麼對於生活的體認和省察對哲學家個人而言,就變成第二位的了。第一位將讓位給延續個體的存在,也就是必須使用一切手段來延續個體的生命。所以蘇格拉底不能只受制於肉身的存在與否,而無視哲學本身的使命。所以如果無法理解生死問題在哲學中的矛盾與張力,是沒辦法理解為什麼說哲學是練習死亡。同樣也就無法去看清真正的智慧與代表生存經驗的小聰明之間的分別。

我們回到中國思想。孔子也好,老莊也罷,他們當然也具有智慧,甚至孔子也表達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說法,這一說法與蘇格拉底最後的申辯在一定程度上有內在的一致性,但是我們的確無法感受到那種鮮明的張力。這就決定了東方智慧與西方的哲學從根子上來說就不完全是一回事。這就類似東西方都有宗教,但是基督教就是一神的,而作為中國本土宗教,道教就會呈現出多神的傾向。我們沒有必要因為西方有基督教而就要把道教改頭換面成中國基督教。當然,我們也可以利用西哲的概念來理解和分析我們的傳統思想,從現實層面上來看,中國哲學這一學科就是這樣出現的,所以黑格爾說的對與不對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哲學以後到底要走哪一條路。究竟是變成為哲學提供中國的素材的一個課題,還是在理解自身與哲學的界限為何的情況下,迴歸文化本位?這是未來每一個關注人文領域的人們都應該去思考的問題。


pku小動物


黑格爾說的有道理。孔子學說偏重於倫理學,缺乏哲學思辨。中國古代,沒有產生嚴格意義上的哲學(與西方哲學相比)。不過,道家和名家的學說之中,含有一些哲學的成分。



孔子的學說以道德說教為主,往往用比喻等手法勸誡弟子。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都屬於道德的範疇。西方哲學的目標是尋求所謂終極真理,往往以理性的邏輯推理為手段,排斥類比、情感等等因素。


道德說教是育人的,而所謂終極真理是更深層次的東西,是道德倫理的基礎。比如儒家可以說,人的行為需從善如流,也就是說,就像水往低處流那樣顯而易見。這樣的解釋,在哲學上是站不住腳的。


就拿《論語》中的句子舉一個例子吧。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顯然,孔子是在形容時間像流水一樣逝去,日夜不息,一去不復返。他說這番話的目的是感慨人生苦短,稍縱即逝,勸勉弟子珍惜時間和生命。可見,孔子的著力點還是在道德說教之上。



再看看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站在岸邊說什麼吧。他說: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赫拉克利特的意思是說,宇宙萬物(不僅僅指這條河流)都是運動和變化的,沒有絕對的靜止,也不存在絕對的不變化。唯一不變的,就是無時不刻地變化。變是絕對的,而不變是相對的。這種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就是哲學的一部分。


孔子是從個別的例子(比如那條川)出發,然後,展開道德說教;赫拉克利特也是從個別出發(比如那條河),然後,推論出世上萬物皆變化的一般的規律。從個別到一般,是哲學的一個鮮明的標誌。



我國古代也出現過哲學的萌芽,比如公孫龍,就提出了一個著名的詭辯命題:白馬非馬。白馬是個別意義上的一匹白色的馬,馬是一般意義上的統稱。公孫龍對此進行了縝密的邏輯推演,比如:


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


馬是動物,白是顏色。顏色的範疇與動物的範疇不是一回事。所以,白色的馬肯定與馬不同(白馬非馬)。


如此這般,通過幾輪的反覆論證(我們古人以為他在狡辯),公孫龍釐清了兩者之間的關係。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就可以較為清晰地瞭解,邏輯學中的個別和一般之間的相互關係了。


所以說,孔子的學說確實缺乏哲學思辨,但中國古代,還是出現過一點哲學的。


俚言雜談


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先搞清楚什麼是哲學。從黑格爾因為孔子學說缺乏思辨,就斷言孔子不是哲學家,進而又斷言中國沒有哲學這一點來看,黑格爾是把“思辨”作為哲學的必要條件來定義哲學的。根據“哲學”一詞的希臘語義,希臘文Philosophia的含意是“愛智慧”。用“愛智慧”這個動賓詞組表述和界定的事物,即是人類為了提高認識世界的思維能力,亦即為了更有智慧而進行的思想認識活動。從這一點來看,孔子當然是哲學家。但是孔子這個哲學家和西方的哲學家,比如黑格爾,更注重教化民眾,也就是更看重提升大眾的智慧水平。不過,這裡也應該將東西方所理解的“智慧”做一個區分。西方哲學家們,或者說黑格爾所理解的智慧,是對事物的條分縷析,是分析的智慧,是分割的智慧。所以西方產生了科學。而這在孔子看來,是“器”的範疇。“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在孔子的語境中,道才是哲學,而器不是。在中國人看來,事物是一個整體,人和自然界也是一個整體,要認識世界,必須從整體是去把握,否則就會造成世界的不平衡。這阻礙了自然科學在中國產生,卻造就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大局觀。從先秦的諸子百家,到後世的程朱理學、陽明心學,雖各有千秋,但是總體上能夠統一起來。可是反觀西方哲學,他們都各成一家,難以調和。由於馬克思主義哲學因擺脫了思辨的傳統而變得更接地氣,也更加符合中國人對智慧的傳統理解,且找到了中國人最重視的客觀世界運動發展的內在邏輯,所以被中國人接受了。而其他如黑格爾、海德格爾等的思辨技巧,反而被我們看成了思維遊戲。

所以說,不要用我們的標準界定西方的哲學,也不要輕易順著西方的思路而否定自己,而是應該相互借鑑,在堅持我們的整體觀的前提下,學習西方有益的思維訓練,提高我們的分析能力,對我們自己的發展是有益的。

最後,用費孝通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我的回答:“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世界大同”。


何浴吾德唯讀與歌


中國文化,易經,孫子兵法是代表中國哲學的主體。孔子學說是從人與人,人與社會方面給予人的行為所做的規定性。可說也是哲學的一部分。但是沒有像西方的細微的分折和邏輯上的推理,黑格爾給予的評論也有她的一定的意味。黑格爾哲學本身就是帶有很"囉嗦"的東西。


鄧恩周


諾貝爾幾百位得獎的都建議人類學習孔子思想。

我來說說真正的科學,人類細胞,是外物種創造的,或者是演變成的,的,這些細胞,要吃的營養,全部在純天然原種的植物裡和動物裡。

說白了中藥材,必須有機標準種植,而且還要用純天然原種的種子。才能達到對細胞的營養需求

看看,現在多少人得病得癌症,城市全吃,西方的科學,農藥,化肥,轉基因良種,這些食品對於人類細胞來說是問號。看看現在的人得病得癌症的太多了,死的人基本都是癌症。

中醫才能讓人類的細胞,吃到全面的營養,細胞就能強壯的保護人的身體

中國還有藥膳,通過食療,在源頭把五臟六腑調養好,這樣人休息好,不生氣,運動,就能有一個健康強壯的身體,就很難生病。

用原種有機的白菜可以自留種的白菜種,和原種的板栗混合做一道菜最好燉菜開鍋十五分鐘後,裝在碗裡蒸25分鐘,這個白菜和板栗混合吃可以治療臉上的雀斑女人們記住這道菜對皮膚很好的,前提是農藥化肥良種種植的白菜和板栗沒有這種效果,必須是純天然原種有機的白菜板慄才能治療雀斑

還有紅薯葉,能清理眼睛的毛細血管管能讓眼睛更明亮,一樣要原種有機的紅薯葉才能有這樣的效果

還有桔子,可以清理人體毛細血管,這個很厲害的,有高血壓的人一天吃三個桔子,肯定很好的,但必須是純天然原種的有機桔子,我們農村有的是。桔子皮用來熬水喝,但記住桔子一天只能吃三個,不然會上火,要不就和綠豆湯互相參參著吃可以多吃幾個,但不建議。因為這個比例需要精確才行,

良種農藥化肥種出來的桔子沒用的吃吃了也白吃。

吃農藥化肥良種轉基因食品,看看現在多少人得病,得癌症,得癌症死。大家應該好好想想我們這麼多人,得病,得癌症是怎麼來的,看看現在的農藥化肥良種轉基因食品就有答案了。


由然265


對牛彈琴,牛反而認為這人笨死了,沒事拿把琴瞎弄,吵死了。中國人本身都很多人不能夠理解孔子,更不用說一箇中文不通的黑格爾。這個黑格爾只不過是缺少文明的西方人把他當回事,在我看來,黑格爾還不算是合格的哲學家。所謂哲學,是譯西方的譯義,我們中國人原不稱哲學,我們叫做道理,簡稱道。比叫哲學更能夠讓人易於接受。西方人辯論哲理,我們稱雙方論道,看看,一對比高馬分出文化程度的高低。我們看到現在的哲學辯論賽,雙方象吵架?很注重搶著說用沒了意義的言辭把對方壓下去,這叫文明?這不叫強辭奪理麼?我們的古人論道,多麼的優雅,只要你把道理講的明白,就是有理,你講不明白,脫離實際就是沒道理,沒有道理就是野蠻的,不文明的。不是人類需要的。黑格爾一個不識漢字的洋土豆那有資格對中國的聖人品頭論足。孔子思想在他死後二千年了,竟然沒有一個人去搞清楚,竟然恬不知恥的跟著洋大人瞎起鬨,真可憐可笑。



愛國客家人八乙乙


有學者指出,西方的哲學是研究“人與物“的關係,中國的哲學是研究"人與人“的關係,印度的哲學是研究“人與神"的關係。因此可以認為,西方的哲學思想想不通中國的文化和哲學。這一點兒也不奇怪。還可以認為,中國的思想家把西方的哲學引入中國的社會問題之分析,並且用兩種哲學相結合的世界觀來解決舊中國的問題,這才產生了新的革命的中國哲學思想,這才有了改造舊中國建立新中國的實踐和運動。

毛澤東思想的哲學基礎就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文化表達出來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人與物和人與人所表現出來的是客觀世界,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實踐就是革命的理論指導了革命的實踐,中國的社會得以進步。


家家姥爺


評價能代表事實嗎?當然不可以。況且,中國自古不搞分科之學,而是全面的學問。

中國的傳統中醫,西方一直說不科學,又如何呢?記得樂嘉講過一件事,美國一個很牛逼的醫學院(好像是哈佛醫學院)掌門人,自己女兒生病(貌似總咳嗽),怎麼都治不好,無計可施,找到一中醫(此人在美國,神級人物),輕鬆搞定。

世界需要的不是什麼什麼學,而是可以真正解決問題的那個東西。

孔子學說流傳幾千年,指引著中華民族一路領先世界,這就足夠說明問題了。還要啥自行車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