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 比不知道雙盲實驗更糟糕的是:只知道它的一點點、一部分


比不知道雙盲實驗更糟糕的是:只知道它的一點點、一部分

雙盲實驗用於醫藥領域已經有上百年,但這個概念被我國大眾廣為認知,只不過是5年前的事。

當時大V五嶽散人表示自己通過品嚐,能分辨出陽澄湖、固城湖、太湖飼養出的大閘蟹間微妙區別。

另一個大V鄭褚不信,於是跟他打賭:說如果五嶽散人在雙盲測試下能做到70%及以上的準確度就贏,鄭褚就去吃電腦;否則五嶽散人輸了就要買電腦送人。

這次實驗由第三個大V雕爺操持和評判。


結果沒有什麼懸念,五嶽散人完敗。

比不知道雙盲實驗更糟糕的是:只知道它的一點點、一部分

這個實驗也證實五嶽散人所說“不同湖生長的大閘蟹有口感區別”,其實是他的心理作用。

這次事件讓廣大網民見識到了盲測的威力:它可以輕鬆破解心理作用影響,在「主觀」與「客觀」之間劃一道清晰的界線。


比不知道雙盲實驗更糟糕的是:只知道它的一點點、一部分

但真的是這樣嗎?

在吃螃蟹這事上,雙盲確實排除了五嶽散人的主觀干擾;


不過你發現沒有:吃螃蟹只需要排除“一次”主觀干擾即可,但有的事則存在“多次”主觀干擾,甚至「主觀」與「客觀」關聯緊密,雙盲就無能為力,比如:

藥物有效性測試領域。

雙盲實驗能不能通過,難道不是藥物有效性的重要標準嗎?為什麼說在這個領域雙盲實驗還無能為力?

因為藥物作用於人體會產生一系列「客觀」變化,這些變化又會激發一系列「主觀」感受;


也就是說,人的「主觀」干擾並不只在吃下藥的那一瞬間才有,而是吃下藥之後每時每刻都有,這時候麻煩就來了——

雙盲實驗只能排除吃藥前和吃下藥那一刻人體主觀感受,而沒有辦法排除吃了之後的主觀感受。

比如有的人吃了藥之後感到疼痛,認為是藥物在病灶起作用,於是心態積極,身體新陳代謝加速,產生各種物質抵抗疾病,當然就容易康復;

而有的人認為疼痛是病情加重,於是心態崩了,身體開始放棄抵抗,疾病加重。

這種連續、複雜、基於過往人生經歷和意識的「主觀感受」,雙盲實驗無能為力;而且雙盲實驗無法清除一個人的過往經歷,把人變成像機器一樣的實驗體。

更麻煩的地方在於,人的主觀能直接影響客觀,客觀也能直接影響主觀,人體很難嚴格區分出「主觀」和「客觀」的部分——

心理學研究的就是「主觀」如何影響「客觀」,以及它們如何相互影響。

比不知道雙盲實驗更糟糕的是:只知道它的一點點、一部分

確有證據表明,在「主觀」的心理作用下,人體會產生「客觀」的物質。安慰劑效應不就是這樣嗎?


比不知道雙盲實驗更糟糕的是:只知道它的一點點、一部分

在「主觀」的心理作用下,本來沒有「客觀」療效的物質也變得“有療效”了。

很顯然起效的不是吃下去的物質,而是心理作用下在身體裡產生的物質。

這說明有些藥物(甚至無效的物質)就得和心理作用聯合才能起效;或者心理因素可能導致身體產生某些物質,這些物質與藥物複合後對疾病起效。

這種情況普遍存在,但雙盲實驗無能為力。

一次雙盲實驗只能解決一次心理因素整體「開」和「閉」這種簡單的作用,不能解決身體在吃藥後,複雜、連續的每一個生理過程中,心理影響「開」和「閉」的精確作用。

人類對於心理影響生理的認識還處在初級階段,很多時候機理不明、過程不明、無法定量、不可觀測。

其實進行藥物雙盲實驗的人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

他們排除心理影響,就是認為心理影響大、會干擾實驗結果;但既然影響大,這麼簡單排除當然會有問題。只是目前沒有更好的辦法,雙盲實在是不得已而為之。

於是他們採取的方法是加入統計學,進行「大樣本隨機對照雙盲實驗」。也就是試圖用大量數據消除“奇異個體”導致的干擾,這才是確定藥物有效性比較全面和通用的方法。

所以要注意,「雙盲實驗」不等於「大樣本隨機對照雙盲實驗」。

前者是用來消除主觀心理影響,後者是在不能絕對消除心理影響的情況下用統計方法消除奇異點,確定整體趨勢。

有人把「大樣本隨機對照雙盲實驗」等同於「雙盲實驗」,要麼是蠢,要麼是為了割韭菜。


但即使用「大樣本隨機對照雙盲實驗」還是有問題——

樣本無法做到真隨機。選取樣本的時候始終難以避免存主觀因素,比如:

德克薩斯州大學教授Ted發表在Brian的研究表明:


男女背根神經節、神經元之間存在差異,這導致男女對疼痛的感知不一樣。

以前很長一段時間止痛藥研發都是用男人做實驗。按理來說不是要隨機選樣本嗎?為什麼不用女性做實驗呢?


從實驗設計的角度來說,女性經期激素波動劇烈,從內分泌到情緒都變化太大,這種變化目前無法剔除,會干擾實驗結果;從社會文化的角度來說,用女性做實驗容易招致政治不正確的風險。


結果就是製作出來的藥物對女性可能效果很差,或者無效。


因此可以做一個比喻:


通過「大樣本隨機對照雙盲實驗」確定藥物與療效的關係,大概就像用石器時代的石刀做外科手術,非常粗糙,但是沒辦法。


任何一種科學理論、方法、技術….都有其侷限、邊界和適用範圍。

目前宣稱包打天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只有信仰和迷信。

比掌握一種科學理論、方法、技術….更重要的是掌握它們的侷限、邊界和適用範圍,而不是把它們當真理。

否則人很容易被「釘」在原有結論上,對新事物產生排斥,關閉自己認知通道,產生「認識障」。

而科學恰恰要求能不斷容納新的信息,不斷證偽原有理論。

「釘」在原有結論上還怎麼證偽?即使事實已經證偽也可能不接受,於是一種新的迷信誕生了——

“我認為的才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