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一個有底線的奸臣小人,在世時國家興盛繁榮,死後國家逐漸衰弱

奸臣大概是中國古代每個朝代都會有的,提到這個名詞腦海中總是會不由自主的浮現如秦檜、和珅、趙高等人,而何為奸臣,大概就是那些徇私舞弊,貪贓枉法的偽君子,但是對與奸臣也不能一概而論,奸臣小人也並不等同於奸人,唐朝李林甫就是最受爭議的奸臣。

一個有底線的奸臣小人,在世時國家興盛繁榮,死後國家逐漸衰弱

後世對李林甫的負面評價無非是他的嫉妒賢才,比如對張九齡的打擊。張九齡和李林甫完全不同的出生就註定兩人無法走到一起,張九齡出身貧寒,做官所得到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來,而李林甫不僅文化不高,後來當朝為官也是靠的自己皇親國戚的身份,兩人似乎就是朝廷官員的兩個派別。

一個有底線的奸臣小人,在世時國家興盛繁榮,死後國家逐漸衰弱

嚴挺之案件中,李林甫抓住了掰倒張九齡的機會,向皇帝舉報張九齡結黨營私,後來又通過張九齡和牛仙客的糾紛,將張九齡徹底驅逐出京,張九齡最終被貶到荊州,一代宰相就此失勢。但實際上,張九齡和唐玄宗本來就有著不同的價值觀,而君臣有別,張九齡的失勢也只是個時間問題,李林甫充其量也就起了一個推動的作用。

一個有底線的奸臣小人,在世時國家興盛繁榮,死後國家逐漸衰弱

張九齡被貶之後,內閣的話事者就成了牛仙客和李林甫,牛仙客本人並沒有政治基礎,在朝廷也沒有開枝散葉的關係網,他僅僅是因為做地方節度使有功,被提拔上來。沒有背景、沒有出身的他對李林甫沒有威脅註定只能做他的小跟班。而後來李適之上臺打破了李林甫的獨攬大權的念想,於是李林甫就借皇帝的手打壓李適之,之後又在朝廷開展了更廣泛的清洗,幾乎排除一切異己官員,李林甫也因此做了整整十九年權傾朝野的宰相。


面對這樣一個大奸臣難道唐玄宗自己就沒有一點數麼,並不是的,放任李林甫不管的原因還是因為他確實有著獨到的才能,他確實是一個精明的政客也是人才。在他做宰相期間,對唐朝的政治制度提出了許多構想,並且修改了幾乎一半的法律法規,極大地完善了唐朝法律制度,在他修訂法規期間,國家死刑犯大減,功績斐然。

一個有底線的奸臣小人,在世時國家興盛繁榮,死後國家逐漸衰弱

李林甫雖然貪戀權力,但他確實是一個嚴謹有能力的人,大多數情況下也不會枉法包庇,嚴格按法律條規辦事,做到嚴明公正。李林甫在位期間,官場鬥爭幾近於無,經濟發展迅速,人民安居樂業,幾乎是唐朝最安定繁華的一段時間。

一個有底線的奸臣小人,在世時國家興盛繁榮,死後國家逐漸衰弱

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因為李林甫是安祿山所畏懼的人,安祿山敢野蠻孤傲地對待其他文武百官,唯獨在李林甫面前小心謹慎,安祿山在李林甫在世的時候絲毫不敢輕舉妄動,這也就是李林甫獨特的人格魅力。李林甫去世的後一年,安祿山就發動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盛唐就此結束。李林甫雖然是個小人是個奸臣,但是他是一個有底線、有能力、有節操的奸臣,一世威名也起到了震懾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