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中國五千年來最瀟灑的人,讀懂他就讀懂了生活

有句話說:每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

年輕的時候,總是覺得蘇軾和蘇東坡其實是兩個人,後來才知道,那其實是一個人的兩種人生。

他一生風雨,過眼雲煙,我行我素,泰然處之,把別人眼中的顛沛流離,活成了屬於自己的瀟灑人生。

說他是中國歷史上最懂生活的男人,實至名歸。


中國五千年來最瀟灑的人,讀懂他就讀懂了生活

1

公元1057年,20歲的蘇軾進京趕考。

他參加的不是普通科舉,而是皇帝專為選拔特優人才而設置的制科考試,比我們今天的高考不知道要難出多少倍。

在整個宋朝時期,通過科舉考試錄取的進士共有4萬多人,但通過制科考試被錄取的,只有區區41人,概率不足普通科舉的千分之一。

這其中就有蘇軾。

金榜題名的蘇軾被朝廷任命為杭州通判,從基層做起。

那時候的杭州,並沒有現在這般溫潤的美景,相反,城裡處處都是寸草不生的鹽鹼地,百姓們連飲水都有困難。

蘇軾上任後,立刻帶著鄉親們西湖邊實地勘察,著手疏通“錢塘六井”,解決百姓們的吃水難題,更讓淨水潤澤蘇杭土地。杭州百姓無不為蘇通判叫好。

蘇軾入仕後不久,北宋政壇就發生了一件影響重大的政治案——王安石變法案。

新黨以王安石為首,要改革,要變法。

舊黨以司馬光為首,要保守,要持舊。

但蘇軾表示:我哪邊兒也不站,誰對國家百姓民生真正有益我就挺誰。


中國五千年來最瀟灑的人,讀懂他就讀懂了生活


這樣一來,蘇軾就被新黨和舊黨一起排擠,兩方都不認他是自己人,他左右不受待見。

在新黨舊黨的勢力反覆中,蘇軾被貶來貶去,到了一個地方,板凳還沒坐熱,就再次被迫顛沛流離。

在他40年的為官生涯裡,蘇軾在貶謫之地待了整整33年。

但在蘇軾看來,這並不是頑固,這是君子該有的人格:不論誰得勢,我只為百姓的利益說話,對百姓有利,我就點贊,對百姓有害,我就拍磚。

後世詞評家王國維讚美蘇軾為官的德行,這樣說道:“三代以下詩人,無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

中國五千年來最瀟灑的人,讀懂他就讀懂了生活


2

1079年,蘇軾從徐州調任湖州知州。
到任後,他例行公事地給皇上寫了一封感謝信《湖州謝表》,但謝表中有一些詞句,令新黨極為不滿,於是新黨們便把事情搞大,四處蒐集蘇軾的作品,找出那些他們認為帶有譏諷之意的詞句,向朝廷告發,說蘇軾誹謗皇上,抨擊變法。

皇帝一看,這還了得?於是一道聖旨,將蘇軾從湖州抓回來,下了御史臺大牢。

宋神宗本欲處死蘇軾,但在包括母親曹太后在內的眾多蘇粉的極力勸諫下,神宗釋放了蘇軾,但將他貶謫到蠻荒的黃州,做一個名為“黃州團練副使”的芝麻小官。

這就是北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字獄“烏臺詩案”,也是蘇軾人生的轉折點。


中國五千年來最瀟灑的人,讀懂他就讀懂了生活

蘇軾帶著全家20多人來黃州赴任,但官職低微,工資也低,根本無法養活家人。

於是蘇軾去求見黃州太守徐君猷,徐君猷一向仰慕蘇軾的品格,於是出手相助,將城東自己名下的50畝土坡贈與蘇軾。

從此,蘇軾脫去了文人的長袍方巾,穿上農人的芒鞋短褂,每天的日常就是:築水壩,建魚池,請教老農、餵養牲口,研究吃的,解決一家人溫飽,日子過得不亦樂乎。

他非常感激徐君猷贈與的這個土坡,還給自己起了一個別號——東坡居士。

在東坡之畔,蘇軾還蓋了一座“東坡雪堂”,每天在堂中飲酒烹茶。慕名而來的朋友和粉絲們絡繹不絕:道士楊世昌、同鄉巢谷、詩僧參寥、畫家米芾、琴師崔閒、開酒坊的潘丙、賣草藥的郭遘……

如他在文章中所寫:“得罪以來,深自閉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間,與樵漁雜處,往往為醉人所推罵,輒自喜漸不為人識。平生親友,無一字見及,有書與之亦不答,自幸庶幾免矣!”

在經歷人生和仕途的起落浮沉之後,蘇軾終於找到了生活的最大意義,那就是——人生有味是清歡。


中國五千年來最瀟灑的人,讀懂他就讀懂了生活

3


一日,蘇軾與好友劉倩書在南山遊玩,兩人在山中尋覓野菜充飢飽腹,飯後,蘇軾寫下了那首《浣溪沙·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

細雨斜風作曉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原來,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還有一次,蘇東坡約了三五好友一起出遊,不料天降急雨,眾人都紛紛跑著找地方躲雨,只有蘇軾一人在雨中拄著竹棍淡定前行,還順便作了一首千古佳作《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

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在黃州的那些年,蘇東坡寫出了無數這般心境曠達的佳作,看過的人無不讚嘆。

學者章元弼就愛蘇軾的文章到痴,痴到什麼程度呢?他曾娶了一位貌美的妻子,但結婚後,他每天晚上不是和妻子恩愛,而是坐在窗前讀蘇軾的詩。

妻子感到被冷落,十分不滿,於是對章元弼說:“你天天就知道讀蘇軾的詩,從來不關心照顧我!我覺得你愛蘇軾勝過愛我,要不你把我休了吧!”

於是,書呆子章元弼就真的把美嬌娘休了。

……

除了文人和官員們,連皇帝都愛蘇軾豁達灑脫的文風,《宋史》中記載:神宗尤愛其文,宮中讀之,膳進忘良,稱為天下奇才。而他那些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品如《念奴嬌·赤壁懷古》《前後赤壁賦》和《寒食帖》等,大都是被貶謫黃州之後的作品。

蘇軾的處世哲學值得所有人學習,那就是:凡事從心所欲,盡人事,聽天命。

平穩順遂,固然值得欣喜,經受挫折,也問心無愧。

中國五千年來最瀟灑的人,讀懂他就讀懂了生活

4


除了心境豁達,才華橫溢,蘇軾還是個大吃貨,他不僅愛吃,而且整天樂於研究美食的做法。

他做的豆粥軟如酥,他蒸的魚香滑可口,他還留下了許多以他名字命名的佳餚,如著名的“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豆腐”等。


中國五千年來最瀟灑的人,讀懂他就讀懂了生活

他把各種山珍野味寫進詩詞裡,一派活色生香。他說春天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他說,若能吃一頓鮮美的河豚肉,就是去死也值得。

他工資微薄,買不起好的食材,於是買了很多黃州特產的土豬肉,換著花樣烹調,還專門做了一首《豬肉頌》:“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來自娛自樂。

蘇軾愛喝茶,平日嗜茶如命,但宋朝時,好茶為皇宮貴族專享,蘇軾買不起,於是他就自己在東坡上種茶,自給自足。

1093年,62歲的蘇軾貶謫到海南儋州,在當時,儋州是實實在在的蠻荒之地,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對很多人而言,破敗荒涼的儋州,根本就不是人待的地兒。

可蘇軾不以為然,他在儋州發現了滿沙灘的牡蠣,於是非常開心地換著花樣吃牡蠣,還寫信給三兒子說:

“兒子!你爹我在儋州發現了驚人的美食,就是牡蠣!這玩意兒實在是太好吃了,爸爸給你留了一些,你千萬要保密,別跟朝廷上你那些叔叔們講!不然他們都爭著來儋州吃牡蠣,你爸爸我就沒得吃了!”


中國五千年來最瀟灑的人,讀懂他就讀懂了生活

又有一天,蘇軾閒著沒事兒,跑去窮人朋友老劉家玩兒,正好老劉在做酥餅,蘇東坡從鍋裡拿起就吃,覺得酥酥脆脆,甚是好吃,便問老劉:“這餅叫啥名兒?”

老劉說:“沒名兒。”

蘇軾說:“好!那就叫‘為甚酥’(為什麼酥)吧!”

簡直就是一個大寫的逗比。

1094年,蘇軾被下放到流行時疫的惠州,他的粉絲和朋友們紛紛寫信來安慰他,鼓勵他。

然而被安慰的蘇軾卻開心地每天吃起了荔枝,並給朋友們回信說: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蘇東坡就是這麼逍遙自在。他懷著一顆乾乾淨淨的赤子之心,不論在任何艱苦的環境裡,都能把生活過成詩和遠方。

中國五千年來最瀟灑的人,讀懂他就讀懂了生活

5


蘇軾在貶謫之地,不僅能把物質生活過得精緻講究,還能把精神生活填充得飽滿多彩。他學佛,平日最大的樂趣就是與佛印禪師談禪論道。他總是想在佛禪的境界上比佛印禪師略高一籌,但卻總是失敗。

比如有一次,蘇軾在河邊與佛印喝茶,身邊有一條狗正在啃骨頭,他便指著狗戲謔禪師說:“狗啃河上(和尚)骨”。

誰料佛印扔了一把題有蘇東坡詩詞的扇子到河裡,回了他一句:“水流東坡詩(屍)”。

兩人相視大笑。


中國五千年來最瀟灑的人,讀懂他就讀懂了生活

還有一次,蘇軾在外飲酒到半夜,回家的時候已經三更了,看門的童子早就困得睡著了,任憑蘇軾怎麼叫門他也不開,於是他只好跑到江邊,聽了一夜潺潺水流的聲音。

第二天回到家,他就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臨江仙》: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詞寫完了,蘇軾覺得不過癮,他想惡作劇一下,於是命令小童把這首新作送到城裡人多的地方去傳閱,太守看到了這首詞中的“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以為蘇軾要逃出城去跑路,嚇壞了,如果蘇軾跑了,他豈不是要被朝廷問責?

於是太守趕緊帶人趕到蘇軾住所,卻發現,蘇軾翹著腳在家裡補覺,鼾聲震天,人家根本沒想跑。


中國五千年來最瀟灑的人,讀懂他就讀懂了生活

貶謫流放,對別人來說可能是如禁牢獄的苦日子,但對於東坡而言,他覺得這是吃喝玩樂的好去處,境隨心轉,根本不需要跑,在哪裡都是一樣的逍遙。

貶到黃州,他便說“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貶到惠州,他就要“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貶到儋州,別人都覺得民風不開,苦不堪言,他卻說“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可謂風花雪月時時好,他鄉無處不故鄉。

正如林語堂在《蘇東坡傳》中所寫,蘇軾是一個“元氣淋漓富有生機的人”,有鋒芒卻會隱藏,內心豐富又充滿情趣,知世故卻不世故。這或許就是千年來,人們都會喜歡他的原因吧。


中國五千年來最瀟灑的人,讀懂他就讀懂了生活

蘇軾的一生,可謂豐富多彩:寫詩,作畫,釀酒,煎茶,做菜,旅遊,學佛,談禪……

上能與皇帝談論國之大政,下能與乞丐研究今晚吃啥,正經的時候能寫出全民拜讀的驚世之文,逗比的時候堪稱北宋第一段子手,他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過得活色生香,過成獨一無二的限量版。

前半生,他是蘇軾,勤勉,正直,負責。

後半生,他是東坡,欣然,超脫,清歡。

他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一句話:人應該生活,而不僅僅是活著。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只有學會像蘇軾這樣,境隨心轉,在心中修籬種菊,生命才不會荒蕪,才能在任何狀況下,都煥發出生機與力量。


中國五千年來最瀟灑的人,讀懂他就讀懂了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