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1985年,“穷后生”考上清华,吃窝头坚持学习,35年过去怎么样?


1985年,“穷后生”考上清华,吃窝头坚持学习,35年过去怎么样?


志气和贫困是患难兄弟,世人常见:他们伴在一起. 古有凿壁偷光,悬梁椎骨;今有半工半读,啃窝头。古往今来,贫穷从来都不会磨灭一个人的高贵品质,与之相反,财富叫人丧失了志气。

莘莘学子,多数贫穷者更立志。曾经,一名清华大学的“穷后生”即便吃着窝头,也要坚持学习。时隔35年之久,如今的他过得如何呢?一起来看看。

名校清华

人人都想考清华,清华是每个莘莘学子的梦想。无论是上世纪教育普及还不算高的时候,还是如今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现在,若能考上清华大学,可谓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而来到清华的学生,无疑都是学霸。学霸的背后到底付出了多少不为人知的汗水?

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若你的目标是清华,那么你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与辛苦。人人皆知,清华的分数是极高的,容不得半分松懈,必须要有异于常人的毅力与坚持。

1985年,“穷后生”考上清华,吃窝头坚持学习,35年过去怎么样?


付出汗水考上清华,并不意味着辛苦就此结束,清华为期半个月的军训生活是非常严苛的。半夜也会有突击行动,并且20公里的拉练也是不可避免的。清华的校风很多人都没有听过:行胜于言。

在清华的校园里面,人们走路通常都是一阵风,大多数都是在小跑,而骑车的同学速度超级快,为的就是可以多做一道题,争分夺秒的学习。据说清华的体育课也超级的严格,为的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健康,可以说从清华出来的学生跑个3000米都是小事情。

清华大学1911年4月9日建校,在建校初期外籍教师为主,后来,中国教师慢慢增多,但在教学上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从清华大学建立到现如今,依旧是所有人的梦想。而清华大学的严苛也是非常有名的,也有人怀疑即便是可以成功考入清华大学,也不一定能吃的了清华的苦。

就着凉水吃窝头

王瑞峰出身农村,家庭条件一般,父母为了给他省学费,每晚只点一会煤油灯就将灯芯灭掉。而王瑞峰深知他读书的机会是多么的不容易,因此在读书的时候非常的刻苦。因为王瑞峰深知读书是改变命运唯一的出路

1985年,“穷后生”考上清华,吃窝头坚持学习,35年过去怎么样?


从上初中开始,王瑞峰每次从家去学校,背包里面满满的都是玉米窝头。并且还有用自家种的山药做成的丸子,这就是王瑞峰下个月的口娘,而那时的王瑞峰被乡里的人们称为“穷后生”。

每每其他人在吃香喷喷的饭菜时,王瑞峰只能沾着凉水吃着窝头,丸子也是省着吃。虽然生活贫穷,条件艰苦,但王瑞峰没有放弃学习的机会。相反他抓住了每一分每一秒可以学习的机会。每天最早一个到教室最晚一个离开教室。可以说那时的王瑞峰是在拼命的学习,因为他知道自己在学习方面还是有些天赋的。

河曲县的状元

80年代,人人难,家家难。尤其是农民,家里收入除了几亩地基本没有其他收入。而对于这样的家庭,若想要供一个大学生,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收成好才会有点余钱,若遇上闹饥荒,

吃饭都是问题,上学更是一种奢望。

河曲县的王瑞峰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村中户户生活颇为窘迫。而面对这样的家庭条件,王瑞峰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家人为了王瑞峰的学费都是省吃俭用省出来的。王瑞峰深知家里困难,学习起来非常用功,上初中时数学老师对其印象深刻。

1985年,“穷后生”考上清华,吃窝头坚持学习,35年过去怎么样?


上学总是第一个到教室,因此也有非常好的成绩。而高考时,参加的学生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这其中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大有人在,因此更是要把知识点做到极致。最终1985年的时候,王瑞峰成为了河曲县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并且成为了高考状元。

清华的生活

考取清华大学之后,王瑞峰依旧非常清贫。清华大学的学习非常的紧张,而王瑞峰来自贫困农村,更是要抓住这大好的时光,去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开始各种研究,虽然生活依旧很拮据,但所有心中都明白,从收到清华通知书的那一刻起,王瑞峰的命运就此改变了。

很多时候,人们都认为,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轻松下来了,整日的生活大多数是天南海北与吃喝玩乐。

但清华大学的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并非如此,他们每天做的题要比高中时更多。并且他们学习的东西更细致,而清华的教师并非都是像我们认为的老师一样讲解的那么细致。

通常老师只给题目,而之后的学习只能靠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答案。表面看起来是老师懒惰,而实质是老师们把学习的机会给了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这样的教风也是非常强大的,学生毕业之后,都可以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

1985年,“穷后生”考上清华,吃窝头坚持学习,35年过去怎么样?


主席说:活到老学到老,这大概也是清华大学老师的良苦用心吧。而大多数从清华毕业的学生,都会有所成就,并且他们也一直坚持着跑步的习惯,清华学生有句名言健康服务祖国50年,这就是清华体育老师的功劳。

当然,并非所有考取清华的学生都会留在国内。

也有一部分人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让自己的眼界更加的宽广,会选择出国留学,从而留在别国。虽我国不是吝啬之国,但面对留在国外的学子也会有一丝丝失望之情。而大多数的学子学成之后还是会回到自己的祖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回报祖国的养育之恩。可以使我们国家和祖国更加的强大。

时隔35年之后的王瑞峰,早已成家立业,工作优渥,并且家庭非常幸福,与之前所受的苦相比,又算的了什么呢,

昨天受的苦就是为今天的幸福做铺垫。在高考的道路上,惟有坚持不懈,奋发向上的人,才能登上胜利的巅峰。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高考可以改变人的一生。现如今,大家生活条件都好了,反而像王瑞峰那样刻苦学习的人也少了,笔者真心劝告广大莘莘学子,虽说读书不是唯一通往成功的捷径,但读书确是通往成功最轻松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