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市舶司往事:南宋海關專員的忙碌一天

市舶司往事:南宋海關專員的忙碌一天


公元1226年的的某日清晨,福建路市舶司的趙汝適,正準備開始自己的一天工作。這個出身宋皇族的官員,掌控著南宋朝廷的重要歲入來源--外貿。


由於遠離北方前線,這裡的安全形勢比較有保證。加上從唐朝開始,當地就有成規模的外國人社區。所以到了偏安時代,徹底變成要緊的對外口岸。趙汝適的工作主要是檢查入境商人的文書和攜帶貨物,並準備給他們批發相關的入市文書,並可以決定其逗留時間。

市舶司往事:南宋海關專員的忙碌一天

直到15世紀 泉州在歐洲都享有盛譽


當然,他還是個充滿了好奇心和學習熱情的人。會十分留心自己處理過的入境文書,並向他們瞭解各國的情況,包括經濟情況、物產豐儉和人文傳統。以便制定相應的接待禮儀和稅收政策。


一些天竺商人正在展示自己帶來的雲母、金剛石、紫石英等礦石,還有被中原人稱為石蜜的蔗糖塊。旁邊還有幾個雜耍人和魔術師在表演魔術,吸引眾人的眼球。這個古國是一片十分廣大的地區。從張騫的時代就進入了中原人的視野,他們的國土一直是中原求法僧人的聖土,再由魏晉到唐朝,都有各種各樣的僧侶都留下足夠記載。趙汝適知道那裡留下了數學和天文學極其發達,還有發達的手工業,以及精妙的武器製造工藝。但是人民沉溺於宗教,而且怯於戰鬥。所以整體來看,這裡長期受到外敵的侵略。

市舶司往事:南宋海關專員的忙碌一天

印度總體上給南宋以不錯印象


不過,天竺只是一個籠統的摡稱。具體到不同的印度小邦,情況又會非常不同,比如武藝僅僅在特定階層中相傳,被特定階層壟斷,不過,在南印度的住輦國和東印度的古裡國,當地的勇士都是乘象而戰,在象背上安置塔樓,當地的武士種姓都以死鬥到底為榮。

幾個皮膚白裡透紅、身穿長袍和披風的拜占庭商人,正在向圍觀的南宋人展示自己帶來的琉璃器皿。還有珊瑚、玳瑁、紅瑪瑙、犀牛角、聖母像,以及希臘地區出產的織錦,愛琴海地區的葡萄酒。對於他們,東土並不十分陌生。趙汝適很早就知道,大秦國就是漢時的大秦、唐代的佛菻國,從漢代開始就與中國有遣使和貿易的關係。於其人長相周正端莊,而且文化程度高,所以被人稱為大秦。他們的都城,也就是君士坦丁堡是西天最大都會。城牆由堅石建造,上有數百座高大塔樓,總計共有7座城門。

市舶司往事:南宋海關專員的忙碌一天

部分南宋人也知道君士坦丁堡存在


這個國家的人民喜歡飲酒,每工作6日就會休息1天。也是在這一天,國王會前往寺廟禮拜。只是當時南宋人對於基督教缺乏認知,還將拜占庭錢幣上的皇帝頭像當做彌勒,並認為拜占庭皇帝週末是出宮禮拜佛陀,可見當時的南宋人,僅僅有著佛教來自西方的模糊印象,認為西方諸國不是信奉佛教就是回教。此外,趙汝適也因為翻譯錯誤,認為天竺也是大秦的附屬國,但是相比於其他的準確記載,這在歷史上完全是子虛烏有了。


幾個與大秦商人長相和語言類似、膚色略暗的歐洲商人,正在好奇的打量著南宋的街市。根據自我介紹,這些人來自西海上的大島思嘉裡野,也就是今天的西西里。根據他們的描述,他們與大秦國有類似的文化和語言風俗,而且距離羅馬本土很近,所以彼此並不陌生。他們的島上有座巨大火山,每次噴發都會衝破山頂的大石,在天空中製造漫天的煙塵和吞噬森林的岩漿。但是正是這裡的火山灰和週期性的火山活動,才讓這裡五穀豐登成為南歐地區的大糧倉。

市舶司往事:南宋海關專員的忙碌一天

當時的西西里與拜占庭 基本風俗一致


幾個自稱來自勿斯里國的商賈打著纏頭,只露出深陷的眼窩、濃密的絡腮鬍和稜角分明的鷹鉤鼻。根據他們的描述,他們來自於勿斯里,也就是阿拉伯語中埃及的稱謂。當時,那裡正處於阿由布王朝末期。但蘇丹的出行馬隊依舊非常壯觀。前面有300匹駿馬、10只老虎開道,後面有100個牽虎人、30個馴鷹人以及300個裝備精良的古拉姆戰士。最後才是700名其他騎兵隨從。


雖然該地容易乾旱,但是國中有一條大河,源頭位於非常遙遠的上游。即使其他國家因為旱災而遭殃,埃及也因為有這條大河的庇護而旱澇保收。每次氾濫過後,河水會帶來充足的肥沃泥沙,為這片土地帶來豐饒。當地也一直流傳著亞伯拉罕的後人約瑟為國王當宰相、教埃及人儲糧、種麥的傳說。這些人說的就是尼羅河,主要由於上游有維多利亞湖和瀑布,所以這條河流具有相對穩定的供水。因此才能像長江黃河一樣,澤被下游的百姓。

市舶司往事:南宋海關專員的忙碌一天

埃及商人 帶來關於亞歷山大港的消息


此外,這個國家還有一個名叫羯根陀的大港口,就是漢語對亞歷山大城的阿拉伯發音記載。港口有座巨大高塔,是古代名王亞歷山大的後繼者所建、地下有兩層倉庫,用來儲存糧食和器械。塔樓的頂部有一面巨大的鏡子和徹夜不滅的火炬,可以用來照見潛在的來犯之敵。而這個燈塔說的就是古代世界7大奇蹟之一的法洛斯燈塔。


幾個皮膚黝黑的、纏著黑色頭巾的商人,正在將沒藥、象牙等貨物從船上卸下。這些大船內部分為多層,裡面甚至開設有酒館、紡織間和飼養動物的艙層。他們自稱來自木蘭皮國,就是當時被西班牙南部的穆拉比特王朝。也是西非和南歐地區的一霸。他們帶來的奇異的小麥種,一個麥稈上可以結上百個麥穗。在木蘭皮國和弼琶羅國(摩洛哥)以南的沙漠更南的草原地帶,還有被國人稱為駱駝鶴奇異動物。這種鶴脖子長、腿高,但是不能飛,顯然說的就是鴕鳥。

市舶司往事:南宋海關專員的忙碌一天

穆斯林控制的西班牙 也有人抵達福建


當然,阿拉伯或波斯移民也在其他地方建立了自己的小政權。比如趙汝適打聽到的層拔國,就是位於東非海岸的桑給巴爾蘇丹國。主要由阿拉伯帝國動亂時,由出逃者在當地建立。其風俗和教法與大食國大同小異,人們喜歡吃麥製品、燒餅和羊肉,也遵循穆罕默德的聖訓。當地的阿拉伯裔商人,也會將本土的象牙、龍涎香、黃檀香、土金賣到宋朝,還將瓷器、銅幣、貝殼作為貨幣使用。後來到19世紀,英國人還在桑給巴爾出土的宋朝陶瓷和錢幣,證明了趙汝適的記載可靠性。

當然,趙汝適還看到了和漢人長相比較接近,卻和本朝有過諸多不愉快的交州人。他們的衣服和長相與嶺南地區的居民相差不算太大,僅僅是因為更加炎熱溼潤,所以他們不穿鞋子。帶來的貨物有蓬萊香、沉香、珠貝、翠鳥羽毛、孔雀、紅鸚鵡和木棉。對於長期和交趾對抗的占城,趙汝適則不吝讚歎,認為這裡不僅民風淳樸而且不用貨幣。當地人完全使用神判法則,有罪的人會走鱷魚潭,人沒被鱷魚吃掉則無罪。最重要的是,這裡的人對南宋很友好。如果宋人不幸遇害,那麼當地君王一定會追查到底,並要相關人員償命謝罪。

市舶司往事:南宋海關專員的忙碌一天

交趾居民的服飾與南宋最為接近


最令趙汝適感到熟悉的,還是來自高麗的人士。前者曾經向大唐學習曆法制度,國中的音樂分為鄉樂和唐樂。現在也採用類似於中原的科舉制度,三年一試,被稱為君子國。他們的出產主要是松子、水銀、人參、麝香、茯苓和榛子等物。由於也曾屈服於金國的淫威下,所以對待宋人也是心有慼慼。

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後,趙汝適將所有的知識和繁雜的信息量,整理到自己的著作《諸蕃志》。供其他的市舶司官員學習,以便官員們制定更合理的政策獲得更多外貿收益,緩解北方外族製造的巨大壓力。這部寶貴的著作,成功保留了13世紀中葉亞歐大陸世界的物產和政治文化圖景,甚至為之後的明初航海活動提供了有效的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