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临泉县长官店集始建于元朝,明初集市逐渐繁荣,回民、山陕商人先后来此定居,山陕会馆距今已有350多年历

第一次去临泉长官是在2014年11月,后来曾多次路过,都未能重访山陕会馆。时隔5年,山陕会馆复建进展的消息时常传来,便萌生了一探究竟的念头。于是,择一晴朗冬日欣然前往。从阜阳市区出发,1个多小时车程就到了长官镇山陕会馆门前。5年前那片开阔的平地如今已被一处高大的仿古建筑群所取代,穿过中间新建的关帝庙戏楼,迎面就是有着350多年历史的山陕会馆。


临泉县长官店集始建于元朝,明初集市逐渐繁荣,回民、山陕商人先后来此定居,山陕会馆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

涎河南岸长官集

长官山陕会馆背靠涎河,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曾作为县粮食局的建仓基地,一直利用到本世纪初。作为阜阳境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山陕会馆,这处古建筑至今保留着一座关帝庙,以及门前两株向心生长的古桧柏。

据明正德《颍州志》记载,“长官店集,在西乡一百二十里,河远市集,亦众客户”。“延河,在州西沈丘乡,上源莫祥,自新蔡东流入境,至龙口曲折姜寨之南,又东过瓦店,又东背长官店,又东北过杨桥,入颍河”。

另据1985年7月出版的《长官区志》记载,长官店集始建于元朝,明初集市逐渐繁荣,回民、山陕商人先后来此定居。据当地人说,长官店最初是来往行人歇脚的小店,店主人姓夏,乐善好施,待客热情。明洪武年间,姓夏的店主人儿子出仕为官,为官清廉,体恤民情,深受人们爱戴。当时,人们将官吏泛称为长官,小店所在的集镇因此得名“夏长官店”或“长官集”。

明清时期,颍州到新蔡的官道有一段经过长官,加上涎河、临艾河在集镇东侧交汇,推动了集市贸易繁荣。又因地势低洼,长官镇也常被人们称为“漕子街”,说明当时的水运比较发达。


临泉县长官店集始建于元朝,明初集市逐渐繁荣,回民、山陕商人先后来此定居,山陕会馆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

山陕商人纷至沓来

长官镇宣传委员程晓嫚是这次探访的向导。她告诉记者,大约从明代万历年间开始,不少回民陆续来到长官,看到这里官道、水路俱全,交通发达,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方,便一传十、十传百,吸引了颍州城附近,以及山东、河南一带的回民来此经商定居。

到了明朝末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与官军作战,使山陕一带兵连祸结,避乱南下的移民不断涌入长官。当时,陕西朝邑一户姓佀(“似”的繁体字)的人家从卖火镰子发家,随之而来的几十个家族或勤劳耕作、游走经商,或行医卖粮、售布做工。其中比较显赫的山西、陕西商人有13家,分属13个姓氏。时至今日,当地还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李佀韩梁王,蔡马贺苏杨,门魏两旁站,程姓是大王。意思是说,在13家商人中,程姓的实力最强。

山陕会馆的兴建缘起明朝末年,当时长官地区的山陕商人集资在涎河南岸盖了三间草房,逢年过节的时候大家聚在这里欢叙乡情,以解思乡之苦,其功能相当于现在商会组织的办公场所。


临泉县长官店集始建于元朝,明初集市逐渐繁荣,回民、山陕商人先后来此定居,山陕会馆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

350多年的守望

清朝初年,随着财力逐渐壮大,来自山西长治、陕西新峰、蒲州、大荔、澄城等地在长官做生意的商人纷纷参与集资,在三间草房的位置重建砖木结构的会馆,作为联络同乡感情、维护自身权益的聚会场所。

清朝雍正、乾隆、嘉庆和道光年间,山陕商人捐资多次修缮扩建会馆,形成了雕梁画栋的二进院落仿朝阁式建筑群,由北向南依次为关帝庙大殿、拜殿、碑亭、东西廊房、花戏楼等,见证了山陕商人在长官经商行义近400年兴衰历史。

1953年,为加强粮食储备工作,保障供给,国家粮食部门提出了“改造祠堂庙宇等公房,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建仓方针。临泉县政府明确要求,“该山陕会馆原有房屋不得拆毁,可修理使用”。此后,县粮食局将山陕会馆列为建仓基地,改建为长官粮库。建仓基地的功能和官方红头文件的要求,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作用,减少了对山陕会馆建筑群的破坏。但在1976年,山陕会馆的花戏楼还是被拆除建了油厂,东西厢房被拆除建了面粉厂,只有关帝庙等少量古建筑被保留下来。2010年6月,山陕会馆被确定为临泉县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6月列入阜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关帝庙门前,有两株树龄220多年的桧柏,因其树皮纹理比较特别,一如螺旋上升,俗称“旋龙松”。且东边一株的树皮向西拧,西边一株的树皮向东拧,寓意山西人和陕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把长官的产业经营下去。与第一次到访不同的是,两株古柏顶部都安装了避雷针,据说前几年西侧这株古柏被雷击中过。现在看来,枝叶仍不及东侧的繁茂。关帝庙大殿一切如旧,只是中央靠北的地方砌了一座神台,一尊关公端坐其上。拜殿的柱子经过油漆,只留下梁头处的彩绘,时隔数百年,至今仍清晰可见。


临泉县长官店集始建于元朝,明初集市逐渐繁荣,回民、山陕商人先后来此定居,山陕会馆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

山陕后裔在长官

如今,山陕商人在长官发迹的辉煌过往早已难觅踪迹,除了这座山陕会馆外,当地还有2000多位山陕商人的后裔,他们分布在长官镇为中心的6个乡镇,是较早在当地定居的外来移民。

在山陕商人后裔中,今年80岁的李全福数十年如一日保护着这处古建筑,他是山陕会馆发起人的第七代孙,见证了山陕会馆从破损到复建的全过程。

李全福的祖先最早生活在陕西省滑州李竹园村,1308年同朝邑等地的山陕客商第一次到临泉经商,距今已有712年历史。小时候,李全福听祖父辈说,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他的七世祖联合其他山陕商人买了72亩地,其中14亩地建会馆,17亩地建商铺,21亩地作墓地,20亩地留耕田。会馆建设历时50余年,开工时请来的一个画师,年轻时来的,工程结束时胡子已经白了。

数百年来,山陕会馆建设耗时半个多世纪的说法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用现在的观点看,这位画师可能参与了会馆的历次重修,拜殿梁柱上留下的那些斑驳的彩绘,可能就出自这位画师之手。

临泉县长官店集始建于元朝,明初集市逐渐繁荣,回民、山陕商人先后来此定居,山陕会馆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

复建山陕会馆

2019年10月28日,农历十月初一,也是长官镇传统庙会的日子,复建后的山陕会馆第一天开馆。那几天,关帝庙、花戏楼等古建筑的照片,以及抬阁、肘阁等非遗展演,一度刷屏微信朋友圈。

不难发现,人们对这处古建筑十分关注。复建后的山陕会馆花戏楼长18米、宽12米、高10米,是典型的清代戏台建筑。中间有“大关帝庙”四个榜书大字,东西各有一个拱形红门,左书“英文”、右书“雄武”。墙上的精美砖雕有亭台、阁、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玲珑剔透,栩栩如生。

“据当地老百姓说,亳州花戏楼当时就是仿照长官山西会馆花戏楼建造的。”来自长官镇中心小学的义务讲解员聂忠荣告诉记者,复建的花戏楼参考了亳州花戏楼的形制,从外观上看有些相似。

砖木结构的花戏楼坐南朝北,戏台与北侧的关帝庙相对,中间一处开阔广场。在关帝庙东侧是财神殿,供奉五路财神;西侧是观音殿,供奉送子观音,北侧是春秋阁,供奉的是夜读春秋的关羽。“每个地方的山陕会馆几乎都有一座关帝庙,说明山陕商人走到哪里都把他们信奉的‘忠义’思想带到哪里,长官山陕会馆也不例外。”讲解员聂忠荣说,关帝庙大殿又叫云长阁,是当时山陕商人每逢传统节日纪念关羽的地方,当地山陕商人的后裔逢年过节都要来这里纪念关羽。


临泉县长官店集始建于元朝,明初集市逐渐繁荣,回民、山陕商人先后来此定居,山陕会馆距今已有350多年历史

巧遇非遗展演

1月13日上午,长官杂技小镇举办预开街仪式,民间艺人在新建的山陕会馆花戏楼表演了传统戏曲和民间小调。其中,来自周边乡镇的坠子、琴书、大鼓书艺人为游客现场表演,吸引了不少返乡人员的目光。

“开天辟地到如今,日新月移又一春,文明创造几千载,江山代代有新人。”在坠胡接近人声的伴奏中,72岁的姬怀珍取下头上的帽子,用手整理了一下短发,准备唱上一段现代坠子《善治临泉》。只见她左手拿着一长一短两块简板,往临时舞台中间一站,一字一句,唱腔抑扬顿挫,吸引游客驻足观看,有的还拿出手机拍下一段。

姬怀珍是临泉县鲖城镇知名的坠子艺人,她出生在河南开封,18岁时嫁到临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有的会唱,有的会拉坠胡。“我们家今天来了三口人,大儿媳妇和我都能唱,小儿子拉琴,我们可以连唱三天不重样。”在临泉生活了50多年,姬怀珍还是一口地道的开封方言,她的音色厚实柔美,唱起坠子有板有眼,声腔和唱词相得益彰。

坠子刚唱完,当地的大鼓书就上场了。老艺人郭成忠来自单桥镇郭寨村,距离长官镇10多里路,当天早上他骑着电动三轮车带上铜板、大鼓来到花戏楼,表演了大鼓书《三翻十个字》。鼓点“凤凰三点头”一响,游客们又向这个临时的露天舞台聚拢过来。

“我在抖音上看到杂技小镇这两天开街,他们唱得好听得很,我都录下来了。”29岁的王玲在长官镇一家超市上班,当天上午带着两个孩子到山陕会馆游玩。对于这些民间艺术,她非常喜欢,觉得这个地方比以前热闹得多,今后杂技小院、杂技广场、杂技剧场建成以后,花戏楼肯定会更热闹。

本报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王晶晶/文穆可亮/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