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哪些食物,南北方有不同吃法?

陈伟卫


要说南北方有什么不同的吃法,其实因为地域不一样,大家在吃法上一定存在不一样。就拿韶关的饺俚糍来说,这和北方的饺子就非常不一样。

在韶关南雄有种小吃,名叫饺俚糍,这一种独具南雄本地特色的食物,外形类似北方饺子,身披金黄色“外衣”,口感酸香软糯。如果在没有煮熟的情况下,饺俚糍和北方的饺子看起来差不多,但是实际上却有很多不一样。

【皮】

饺俚糍皮是黄色的,因为饺俚糍的皮加入草木灰的水澄清之后用来泡浸白米,浸泡到一定时间之后捞起进行磨浆,再将米浆蒸至半熟,反复搓揉成团,随之擀成小薄片作皮,所以皮的颜色是呈黄色。并且如果用小麦淀粉做出来是透明的皮,而用粘米粉做的不透明。


饺子是颜色是白色,是用面粉加水制作而成。

【馅料】

饺俚糍的馅料有酸笋茄子、酸菜春笋、腌制的萝卜干、菜干等。南雄人嗜辣,一般人家制作炒馅都会拌入辣椒。


饺子的馅料有荤馅,素馅。而荤馅又有三鲜、虾仁、蟹黄、海参、鱼肉、鸡肉、猪肉、牛肉、羊肉等,素馅又分为什锦素馅、普通素馅之类。


所以就饺子一种食物,在韶关这边就有不一样的吃法,也欢迎你来尝试这色泽金黄,嚼劲劲道,它形似饺子,吃起来却像糍粑,兼具饺子美感与糍粑嚼劲,想起来就流口水。


粤北地区第一吃喝玩乐


晚上好,我是Dreamanan,看到这个问题一开始我没来感觉,之后又翻到了这个问题突然感觉原来还是挺多差异的!这一次我会聊聊我和我的北方对象饮食上的那些不同,不知道你们会不会也是有着同样的感受


我来自南方,他来自北方,有着截然不同的习惯,却也有着很多相同的观念,互补又相像的两个个体,独立又互相支持的那种~

其实我们认识的时候是因为一次聚餐,所以很多的场景都是有关于吃的,包括一起去菜场,一起去超市,一起学习做蛋糕,所以,在饮食上虽然有很多的不同,但也正是有趣的部分,记得那时候我的灵感比较多,会画一些小画。

接下来就开启本次的话题,说说我们的不同:


吃火锅方面的不同习惯:

在火锅蘸料的搭配上

我喜欢用醋+香菜+酱油+海鲜酱等

他喜欢芝麻酱,腐乳配上王致和韭菜花配

南方涮菜会细腻一些,一片一片的下慢慢吃

北方会半碗一碗的下,直接煮熟捞着吃

(动图来自soogif)


吃饺子方面的不同习惯:

我喜欢吃汤饺子,就是放盐,紫菜,葱再有一点汤的那种

他喜欢吃干捞饺子,饭后还会来上一碗饺子汤,而我感觉饺子汤没有滋味


关于鱼的做法:


在他家的时候,鱼大多炸着吃

而南方大多会红烧或者清蒸


有一次去北方爷爷奶奶家发现他们会把螃蟹煮熟之后冰镇在冷冻箱里,需要的时候拿出来吃,我和他们说了螃蟹不能久存的建议

在这边,螃蟹都是现买现做,而且如果螃蟹不太灵活超过半小时就不会再吃了,鱼类虾类也是如此


关于稀饭和粥

稀饭和粥在我的印象里那就是同一种东西,

我喜欢在稀饭里面放各种的菜,咸的榨菜或者一些现炒的有滋味的菜

他喜欢喝纯的,不加任何其他东西


每次从北方回来,家人总会给我们带各种的面食,比较常见的就是那个小米粥,那个满方便煮而且营养也比较丰富


在家里如果煮粥,年少的记忆里有一种美食叫做菜泡饭,就是青菜+米饭+(可选鸭架)+年糕,要不然就是白粥或者银耳粥,绿豆粥等,不过这些一般冬季的出现几率比较多



关于鸡肉:

南方一般做白斩鸡或者红烧鸡块

北方一般做成烧鸡,很软糯,鸡肉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


关于吃面:

我喜欢吃汤面,比如片儿川,大排面等等

他更倾向于拌面或者炸酱面





常被问:“这能饱?”





对于两个厨艺基本从0开始的两个人,最开始常做的就是土豆炖牛腩和番茄炒蛋...


但有的时候我也会考虑可以来点北方的饮食,所以会煮粥,但是我一般就是煮个粥,然后就配个菜,常常被问:“这样能吃饱吗。”

在他的意识里,稀饭还应该配上主食,比如馒头之类的~

#吃在中国##我的旅行日记#


Dreamanan


南方和北方,在饮食上有很大区别,就拿我自己来说,身在安徽,我们以面食为主,但是我老婆在浙江,它们主要吃大米。除此之外,同样的食材,在浙江的做法跟我们安徽的做法可能大不相同。来说说自己的真实经历吧


1 扁食到底是肉馅还是素馅?

我老婆第一次去我家,我妈说包点扁食吃。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儿媳妇来了,包扁食吃,是不是太抠门了。你可能不知道,在我们当地,招待贵宾才会包扁食、包饺子,不是因为没食材,而是一种风俗,大鱼大肉放着,也要包扁食招待客人。当我老婆吃到第一个扁食时,她做了一个奇怪的表情,我就问怎么了?老婆说,这扁食怎么是素馅的?这个问题把我问懵了,我们包扁食都是素馅的?老婆很不开心的说,我们的扁食都是肉馅的,从来没有素馅的,素馅的扁食怎么吃?我无语......


2 大米怎么吃?

老婆春节到我们家,老妈做了一桌子菜,开饭时,老婆打开电饭煲的锅盖,表情又不对了。她问道,米饭呢?我过去一看,原来老妈做成了稀饭,而且很稀很稀。没一会老妈端了一大筐的馒头来了。大米在我们家都是做稀饭的,我们以面食为主,买大米都是做稀饭吃,从来不做米饭,大家都说太干了,没人吃。而在我老婆家里(浙江)他们都是做成米饭的,稀饭很少吃。所以同样的食材,在南北方的做法也不一样,后面只能单独给老婆做一碗米饭。

3 胡萝卜煮着吃还是炒着吃?

南方姑娘在北方,感觉挺对不住她的,因为很多的方面都存在差异,所以矛盾也很多。相比上面两点,还有一点让老婆受不了的就是胡萝卜的吃法。在老婆家里,他们都是炒着吃,跟肉一起炒着吃,或者单独炒都可以,有时也拿来下面条。但是在我们家,我妈都是拿来煮稀饭的,把胡萝卜清洗干净,整根放在稀饭锅里,一起煮着吃。老婆看到了,直接不吃了,认为这个吃法太特别了,从来没见过。


4 鸡蛋炒辣椒,是先炒辣椒还是先炒鸡蛋

这个问题就跟蛋炒饭是先炒饭还是先炒蛋一样,我一直以为这种事情就是开玩笑的,没想到真的在我家上演了。在我们家,鸡蛋炒辣椒叫做鸡蛋包辣椒,听名字就知道做法了,就是先把辣椒炒了,然后把鸡蛋打散浇在上面,包住辣椒,就像一块辣椒饼一样。而在我老婆家里,他们南方人都是先炒鸡蛋,把鸡蛋盛出来,然后再炒辣椒,把鸡蛋倒一起。因为这样的问题,也会产生矛盾,所以南方人跟北方人结婚,在饮食上真的会存在很大的矛盾,一句话,吃不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我是路兮美食,欢迎关注!


路兮美食


大家好,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南方人。对于“哪些食物,南北方有不同吃法?”。

首先印象深刻的就是番茄炒蛋。说起这个番茄炒蛋,第一次吃到不一样的味道是在刚出来工作的时候,在外面吃饭有时吃到的番茄炒蛋是甜的,有时却是咸的,但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只是以为那是饭店的特色。有一次到一家湘西木桶饭吃饭,点菜时多来一句“番茄炒蛋我要甜的。”没想到后来上来的是一盘又咸又甜的番茄炒蛋,后面老板还问我番茄炒蛋这样加糖能吃吗我说,不好吃,我以为叫你炒甜的就不会放盐了。老板表示一直只会做咸的番茄炒蛋。后来才知道,那是南北方吃法不同。所以下次想吃南方菜时就别折腾北方菜馆了。

其次就是豆腐脑,豆腐脑即是豆腐花,又称老豆腐,豆花,是利用大豆蛋白制成的高养分食品。主要分为甜、咸两种吃法。

南方是甜的,一般是加入糖浆或砂糖、红糖,还加入绿豆、红豆、各色水果或是粉圆一起食用。

而北方是咸的,一般是加入咸味的佐料,北方有加入肉馅的,芹菜、榨菜,黄花菜、木耳的,海带,虾皮,辣椒油等等。

所以就我所知,南北方这两个食物的吃法是比较不同的。其他的就不太清楚了,欢迎相互交流。如有不妥之处请见谅。


爱掌勺


很高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南方和北方的饮食差异一开始我并不知道有多大,等我到安徽去生活一段时间之后,我这个地地道道的北方妹子才感受到南北方的饮食习惯差异有多大!

第1个就是大米。

南方的大米生长期短,一年有两季,大米的干物质含量低,大米口感发散。不黏糯。而我在北方长大,家的附近就是稻米之乡,一望无际的广袤的北大荒孕育出来的水稻,生长期长,干物质含量高,淀粉糖的含量高,米饭不回生,口感非常的香软。

而在南方吃不到,北方这么纯正的大米,南方人产的大米多把大米加工成米粉米线。做出来的面条也都是米粉面条。北方四季温度的差别很大,像是水稻成熟进入秋季,这时候白天可能还是艳阳高照,但是到了晚上太阳下山后温度就会一些子降下来了,可能差距在10多度左右,有的时候可能到达20度,这么高的温差有利于水稻的淀粉沉淀,所以大米里面的之淀粉含量也比较高,吃起来口感就会比较好。

北方经常吃挂面,是面粉制作的,而南方的米面我真的吃不惯。虽然也很筋道,但是好像在舌尖上还没有品到它真正的味道,就滑到了腹中。北方的大米香醇,于是我到南方生活就会携带少量的大米,或者让家里的亲属,不远万里给我邮到安徽。在这里吃大米成本要比在家乡吃大米高的多了,安徽的家人也非常喜欢北方大米的味道。

第2个就是豆角。

北方的豆角有一点红,大油豆,吃起来豆角的皮儿,非常的软。当然吃豆角都是炖着吃,比如排骨炖豆角。红烧肉炖豆角。豆角炖起来和香糯的土豆在一起。豆角皮儿有股甜香。豆角已经渗透了菜中的汤汁。所以豆角非常的香,而南方的豆角,都切丝儿炒着吃,味道不入豆角中。好像吃豆角就有这一种方式,就是切丝儿炒。其实北方吃豆角,有的时候也切丝儿,有的时候,北方的豆角成熟的多,吃不过来就把豆角切成细丝儿,晒干成豆角干丝。等到冬天的时候用温水泡一下,炖着肉吃格外的香。到南方吃豆角,豆角丝儿,胡萝卜丝儿,洋葱丝儿。虽然食物搭配,很多的原料在一起,但是吃起来却少了豆角原本的香醇。

第3个就是排骨的吃法。

吃排骨南北方吃法应该相差无异,但是南方人要做排骨,多数以炖汤吃为主。而北方人,只是大锅炖起来,炖到最后,盛盘之时有少量的汤汁,排骨的肉香扑面而来。用炖的方式更容易让佐料入味。南方吃排骨,汤汁多排骨少,虽然清淡养生,但是少了排骨厚重的肉香。像北方的红烧排骨,糖醋排骨那种浓郁的香味,南方是很少做的。北方人的菜偏于浓汁味稠,南方偏于清淡。从对排骨的吃法上就体现的淋漓尽致。

第四咸鸭咸肉的吃法。在安徽吃咸鸭和咸肉细细咀嚼起来,鸭肉咸香,有肉丝的香味,但是非常咸,吃起来只能吃几个肉丝,就已经咸到了。安徽人愿意把咸肉放在菜盘底下,上面放上青豆,放上菜进行蒸制。肉肠中的香味和油质浸透豆类和蔬菜。安徽人喜欢吃咸肉和咸鸭。而这一点我无法适应的,因为肉肠的香味儿,对于我个人来讲,不是很合口味。北方人吃香肠,都是蒸制过放凉。想吃的时候拿过来直接凉着吃就可以了。南方人每次吃香肠,都要把香肠切成片,热一下,让香肠里面的油渍和味道挥发出来。

饮食南北方差异非常的大,南方人能吃起自己家乡的饭菜非常的香甜,北方人吃惯了自己顺口的北方菜也是非常的壮口,虽然南北方也是有不同的差异,但是在南方生活,北方和南方的文化,随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相互的融合起来,豆角丝儿可以炖着吃啊,排骨可以红烧了吃。在餐桌上有北方的菜南方的做法。家人相互实适应,家也和谐了,饮食口味也融合了。











文艺乔乔


哪些食物,南北有不同的吃法?

大家好鸭~我是豆子,看到这个问题,脑海里想到第一个食物就是豆腐脑,对于豆腐脑,北方吃咸的,南方吃甜的。

我生于北方,长于北方,这么多年以为豆腐脑的标配就是咸卤,直到前两年去了一次南方,吃了一次加红糖水的豆腐脑,当时被惊艳到了,甜豆腐脑太好了吧!

可以自己加糖水,又跑过去➕了一勺糖水,甜甜的,吃起来类似甜品,反正就是觉得好吃,这可能和我本来就喜欢吃甜食有关吧,对于甜的食物,接受起来很容易。

再来说说肉类,我们那里最喜欢把肉炖的软烂一点,吃起来入味又不柴,而去南方吃的鸡肉,鸭肉等,大多是那种煮的不烂的口感,吃起来带韧劲。

我妈的亲戚,是广西的,来我们这里玩,吃的肉类,他们自己做,都是那种有嚼劲的,我吃了一块,塞牙,咬不烂,但人家却吃得津津有味,说炖软烂的肉,吃着没口感……

再来说说炒菜,南方的炒菜很多以新鲜、清淡为主,用清炒的方法,一盘绿油油的青菜,很爽口,除了青菜为食材,不加其它的食材,比如清炒空心菜,我最爱吃的就是清炒红薯叶,口感顺滑,又清爽,想想就要流口水🤤



而北方的很多炒菜,除了青菜,还要加肉片或肉丝一起炒,家常菜很多也是如此

记得小学的数学老师,名字叫什么不记得了,但他每次遇到关于“圆”的问题。他举例子总是用大饼来举例,然后还不忘说“再炒个菜,加点肉一起炒,和大饼一起吃起来,香着了!”

😂😂到现在都得小学数学老师举的例子,因为太深入人心了

以上内容是我身在北方,和去过南方时的一点见解,如有不对,欢迎补充哈

我是豆子,分享食物的美好,点个关注呗,反正也不花钱,白了个白,如果有缘我们江湖再见

豆子的食物日记


说到美食,南北方有不同吃法的,有很多!其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粽子,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曾经因为吃粽子被“骗”过。

这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事了,当时,我被公司派往哈尔滨工作,在那边一住就是两年,由于南北饮食习惯差异很大,在这两年里是闹过不少笑话,至今还让我念念不忘的应算是吃粽子的笑话了。


记得我到了哈尔滨的第二年,端午节的时候刚好没法回广东,就留在哈尔滨过端午,非常喜欢吃粽子的我心想着这个端午节没粽子吃了,只能等明年回广东再补吃了。正当我在小小纠结的时候,一个家在哈尔滨的同事给我送来了十几个粽子,说是他老婆包的粽子特别好吃,今天过节怕我孤孤单单一个南方人没粽子吃,特别叫老婆多包一些粽子给我送过来,对于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我,此时的粽子无异于雪中送炭,这实在令太感动了!我连声谢谢!

由于感动和我对粽子的热爱,我迫不及待地剥开一个粽子往嘴里送,只咬了一口,我就停住了,怎么只有一丝淡淡的甜味?馅料只是两棵枣子?不好说出的难吃,一口粽子硬生生地卡在我嘴里,吞也不是吐也不是,最后出于尊重和礼貌,我艰难地把整个粽子吃完。后来我去过更多的北方城市,也吃过其他北方城市的粽子,我发现北方的粽子就是和同事家做的粽子一样,是甜的红枣粽,这是后话。

由于我是潮州人,从小在潮州长大,吃惯了料足又香又甜的潮汕双拼粽,所以年少不经事的我总认为粽子就是里面包了很多料的糯米饭。说起了潮汕双拼粽,估计大多数的南北方朋友都没听说过也没有吃过,潮汕的双拼粽是有别于粽子“南咸粽,北甜粽”的规律,因为双拼粽是一半甜的一半咸的,而馅料也要比其他地方的甜粽或者咸粽多得多, 豆沙、五花肉、虾米、香菇是标配,还有鸟蛋、莲子、板栗、干贝、咸蛋黄、腊肠、腊肉、白果、花生等是选配,一双拼粽馅料最少都有五六种,与北方的枣粽相比,除了糯米饭和竹叶是一样的,其他都不一样,所以也不要怪我嘴刁,或者说我贬低北方粽子,实在是当时年少的我吃惯了浓香的双拼粽,对其他地方粽子的不习惯而已。



对于美食,南北之间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粽子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而已。事实上,南北美食之间并不存在南方更好吃还是北方更好吃、谁优谁劣的说法,只是你从小吃惯了什么,就什么最好吃!


陈哲宏


我是一个好吃爱做的美食爱好者,一个纯种东北老爷们。

说道南北差异,有时候确实挺大的。记得网上说过一个南方孩子考上北方大学,到北方的大学浴池去洗澡,发现居然是开放式的,非常不适应这个还真不是笑话,的确就是这样的情况。

南北方在生活方面和建设方面差异都比较大。简单举几个我知道的例子了。

粽子

作为北方人,从小到初中吃过的粽子都是甜的粽子。就算不是甜的粽子也是需要蘸糖吃的,从来不知道还有咸味儿粽子这个说法。

后来初中的时候有个南方亲戚来串门儿,带来了绍兴的肉粽。从那才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这种存在。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喜欢上了肉粽一发不可收拾,后来家里人学会了包肉粽,记得最好吃的是老姨给包的肉粽,老姨家做的肉粽是里边放了一块煮好的红烧肉。出过以后真是满屋子都是糯米的香味儿和红烧肉的香味。吃一口真是太过瘾了,整个粽子都有肉的香味儿,整块肉也要饱含了米的香味儿。

馒头

据南方亲戚说,他们那边其实一直吃的是米饭。基本上很少吃面食,是后来有一些北方人到南方去打工,把面食带过去,才有了一些专门儿做面食的店铺。而且现在他们其实平时主要做的还是米饭。面食吃的还是少。只是偶尔吃点馒头什么的,一般自己家里也很少会做,吃的话也是去外边店里买。

但是在北方就完全不同了,一般家里人都会自己做馒头包子饺子这些面食。貌似是北方家庭主妇必备的一项技能。很少听说有谁家里边儿不会自己蒸馒头的。而且在北方好多地方都是用馒头或者饼来当主食的。而且是日常主食。这北方馒头的吃法也非常多,比如说北京的炸馒头片儿蘸臭豆腐,就相当有意思。

去南方清洁家喝的粥,其实人家叫稀饭,米粒是米粒,汤水是汤水的。粥水也比较清澈。而且一般粥都是用来搭配一些干的主食来吃的。不是单独用作主食来吃的。

北方的粥比较浓稠,比如说粥的汤汁是乳白色的,可以单独作为主食来吃。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用大米粥搭配老妈做的茄子烩土豆或者土豆片吃,真是太美味了。家里没人的时候,用鸡蛋酱拌一碗大米粥吃,真是又香又甜的感觉。唯一不好的就是吃粥容易饿,虽然当时吃的很饱。


南北方各种差异其实是不少的,在下见少识寡,仅能分享这么多了,希望有所帮助。


日子vlog


您好,我是爱吃又爱做的多妈,也是美食头条号【魔多厨房】的作者,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哪些食物,南北方有不同吃法?中国地大物博,南北饮食差异较大,在很多食物上都有着不同的吃法,比如豆腐脑,在我们安徽老家,我只吃过咸的,加卤的那种,但是在湖南,却尝到了甜的豆腐脑,而到了陕西,还吃到了放油辣子的豆腐脑,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饮食特色,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像粽子, 一直都有“南咸北甜”之争,其实没有规定哪儿的粽子口味是最正宗的,而是各地不同的习惯罢了。我们老家地处北方,我从小吃的粽子都是甜的,包着蜜枣的糯米粽子,还蘸着白糖,甜丝丝的,特别好吃。但是长大后离开家乡,去了更多的地方后,才知道原来粽子还有咸的,各种不同的肉馅的,蛋黄的,甚至还有榨菜的。

还有粥,北方人喝粥大多是原味的粥,比如大米粥、小米粥、玉米粥、南瓜粥等,一般都是原味或者放上糖或枣做成甜粥。

像我喜欢的这种小米南瓜藜麦粥,就是原味粥,南瓜本身味甜,所以这款粥也是甜的。

绿豆粥,清爽解热,也是北方夏天经常食用的一款粥。

但是南方除了北方常喝的粥以外,还会有一些咸粥,比如皮蛋瘦肉粥,海鲜粥,青菜粥等,还会用排骨汤、鸡汤等做汤底煮粥,口味咸鲜,营养更加丰富。
南北饮食在很多地方都有着比较大的差别,各有各的风味,同样是馒头,北方的馒头喜欢口感筋道一些的,而南方的馒头则更松软一些;每天的一日三餐,北方人则更粗犷些,炖菜较多,而南方人的饭菜则更精致美观,各有特色,习惯就好。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感谢阅读,更多美食,欢迎到我的【魔多厨房】来聊聊。


魔多厨房


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我就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回答吧。

鄙人是北方中原人氏,大学刚毕业时在江南苏州一带工作过一段时间,所以对南北方某些食物的吃法有一些肤浅的了解。

1.先说面食吧。首先我认为南方把包子和馒头混为一谈或者把两者的名称叫反了,也就是说把我们北方人的馒头称为包子,而包子称为馒头。有亲身经历为证:有一次早餐我买了一个“馒头”,吃到一半突然间感觉不对!这种外形似馒头的面食中间夹着有馅!而且是甜的!刚才还好好的胃口一下子食欲不振了!我们北方的馒头从来不会包馅的!问老板说,这叫包子而不是馒头!但是我们北方的包子一般都不是甜的!

第二天去吃包子,指着那种外皮带褶皱的,里面带馅的,老板愣了半天说,这是馒头,不是包子!你没吃过上海的生煎馒头、小笼馒头啊!

斯拉斯拉的,老子一生气,扭头走了。

还有面条,南方人和面时爱加碱、鸭蛋等,用清水煮后,再放配菜,北方就吃不惯,清汤寡水还一股碱味和腥味。而我们吃面先炝锅,再放菜肉等,面条出锅后汤鲜味美,肉菜面俱全。

2.再说肉吧。南方人吃肉爱放糖,北方人严重表示接受不了。什么酱排骨,酱鸭子,红烧肉等肉菜,那个甜得简直要齁死个人,而且油腻的让人吃不下。北方人则清炖,红烧,酱焖等做法吃起来咸鲜可口。

3.配料。诸如葱姜蒜,北方人直接可以从菜园里拔了生吃,而南方人则必须作为调味做熟吃。特别是生吃大蒜,一咕噜一咕噜的,南方人见了直呼野蛮。还有大葱,南方少见,而北方则整棵三尺长的拿来蘸酱生吃,豪放作派南方没有。这正像南方人拿来生吃的泥螺,醉虾蟹、鱼等,北方人也不能接受。

4.其他诸如大家争辨的,豆腐脑北咸南甜,豆浆南咸北甜,粽子北甜南咸等南北两派的吃法截然相反,各执一端,难以调和,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让人一时不可捉摸。

以下漂亮图片源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