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海清我求求你,不要再演六六的戏了


海清我求求你,不要再演六六的戏了


1

海清真的很焦虑。


在FIRST青年电影展上担任颁奖嘉宾的她,颁完奖理应下台,但她选择抓住这几分钟表达的好机会,还拉上了一众女演员上台发表了4分钟独立演讲。大意就是呼吁导演们多给给中年女演员机会,我们也能出好戏。


这一幕让我想起来各种选秀综艺节目上的选手,唱歌之前总要卖一下惨。但是海清跟她们的区别是,海清不惨,只是焦虑。


网红和流量明星当道截了「海清们」的机会吗?从这两年「鹿晗们」的声量渐渐小了可以发现,来势汹涌的流量明星也只是昙花一现,是劫不了大道儿的。加上这届观众普遍审美要求提升以及对于精神层面领悟力有所提高。颜值、网红、流量为核心的这一批明星,差不多跟钻石王老五花钱养的小三一样,是转不了正的。


媒体在评价一个演员时很喜欢提到「戏路」这样的词汇表达,总觉得演员会因为某种风格固守,海清大概是受害比较严重。2000年海清从北电毕业之后的第一部剧《青苹果》,即便是女主角也听不见个响儿。2001年搭档陆毅和范冰冰演《一见钟情》和2002年进入海岩的《玉观音》剧组,都没能让海清露出水面。


直到2006年出演六六的作品《双面胶》,海清成功出演了一个斤斤计较的泼辣媳妇儿,从此被大众所熟知,正式「出人头地」。但也因此被带上了「国民儿媳」的镣铐,演什么都想看她跟人吵架。再后来的《王贵与安娜》、《蜗居》、《媳妇的美好时代》等剧无一不是六六的戏,从被「镣铐」限制人设,到最后终于陷入沼泽地里爬不起来。


成也六六,败也六六。


海清我求求你,不要再演六六的戏了

海清在电视剧《双面胶》里饰演坏儿媳

也因此剧一炮而红


迎来希望的转机是来自于一部爆款电影和两部爆款剧,分别是《红海行动》和《小别离》、《小欢喜》。估计海清自己也不会想到,出道十几年演过那么多剧和无数个荧幕形象,人们最终记住的是她塑造的「童文洁」。


很可惜,「童文洁」还没有在观众心中根深蒂固的时候,海清又演了六六编剧的《安家》(原名《卖房子的女人》)。又回到那个苦大仇深的中年妇女人设,再一次重新戴上镣铐准备陷入泥潭中去。


中年女演员的接戏环境可能不容乐观,可是比起演戏的机会,更多的还是要保护好曾经成功塑造过好的角色。毕竟观众缘和观众基础还是很重要的。


2


咪蒙很火的时候我就想到了六六。这俩人虽然不在一个圈子混,但是两个女人有着同样的写作血统和入木三分的洞察。


如果说咪蒙在女性情感选题的把控上戴着显微镜看问题,那么六六就是拿着放大镜看问题。咪蒙擅长在女性情感上抽丝剥茧,将冲突感强的价值观和容易造成情绪对立的观点,搅合在一起熬成一锅新鲜滚烫的毒鸡汤,也对应了当代女性群体的核心敏感点。每次推文的观点如同惊涛骇浪的洪水一般,一泻千里。


而六六写作选题的地盘永远聚焦中国式家庭话题。不要小看家庭的生活空间,虽然尺寸不大,却能好戏连台,婚姻价值、婆媳矛盾、隔代之争、柴米油盐,都在这几十平米空间里发生。往小了说,这就是清官难断家务事,往大了说几代人的生活大观。


2009年《蜗居》横空出世,在当年以及现在回味起来都是超级爆款。有媒体说六六针对中国式家庭的洞察入木三分,要我看岂止三分,六六的眼睛能看穿钢筋混凝土。


为什么?因为她看问题都是带着显微镜加放大镜一起看。我们只能看到表面,六六能透过表面看到实质。如果家庭是一件羊毛衫,我们只能看到羊毛衫上的毛绒啥的,而六六能看到藏在纤维里的螨虫。


毒不毒?


《蜗居》这部剧以「买房」为痛点表达了一个姐妹互相寄生的畸形价值观。妹妹为了姐姐能买上房沦为大佬的小三,毁了自己的生活最后落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悲惨结局。


姐姐呢?在郊区买上了房子以后就过上了幸福生活吗?六六不会放过姐姐的。从一开始姐姐想逃离逼仄的市井压抑生活时就注定进入六六的伏击圈,姐姐虽然换了环境,但是没有逃出圈子,阶层的固化会让她慢慢明白,这事儿根本不是买了房子就能解决的。


海清我求求你,不要再演六六的戏了

海清在电视剧《蜗居》里饰演海萍


早两年之前海清就演了六六的《双面胶》,一个性格刻薄不讨好的媳妇儿角色。双面胶聚焦的是家庭隔代的矛盾,六六为了更加突出矛盾,把两个家庭设置了文化冲突最为严重的上海家庭和东北家庭。


你们品品,东北人跟上海人。一个豪放,一个内敛。一个不拘一格,一个精致讲究。这就算了,还将两家人凑到一起,土生土长的上海家长和长期生活在东北屯儿里的老两口。


你们再品品,这俩家庭日常不鸡飞狗跳才怪,最后的结局是男主父亲气到病逝,两人离婚形同陌路,差不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种在矛盾冲突上的精妙又鸡贼的设计把剧情直接推向高潮,像不像咪蒙的爆款爽文风格?


海清在《双面胶》里演的是不通情理又做作的媳妇儿,到了《蜗居》里又成了「啃妹族」。终于到《安家》里演的是妇产科医生,跟老公还都是双博士高知家庭,大家以为海清终于可以喘口气了,结果为了买个房子还是打回了苦逼原型。


海清我求求你,不要再演六六的戏了

海萍和老公买了房子之后

穿越到《安家》里又开始艰难的换房


海清演的妇产科医生宫蓓蓓,深夜下班回家一个人可怜的坐在马桶上打量一片狼藉的家里,这跟当年在《蜗居》里挤在十几平潮湿老房子的海萍有啥区别?


不管是什么女性角色,到了六六的笔下都很惨,出奇的惨。不是为了生计奔波,就是为了买房痛苦,人生不管到了哪个阶层,都没有理想,只剩下艰难和痛苦,以及一地鸡毛。


把个体的痛苦矛盾和家庭中的问题无限放大,把本来令人头痛的问题加上光环令人注目,这是六六的本事。她很喜欢在鸡蛋里挑骨头,放大家庭矛盾,激化婆媳关系,让人看了又气又恨还捶胸顿足。


海清在六六的戏里,已经演了令人讨厌的儿媳妇,让人反感的姐姐,这回终于不让人生气了,却看起来令人心疼。


3


时隔十年,六六再动「买房」的题材,忽略了一个致命关键点:当年看《蜗居》的那帮人已经长大了,成熟了。经历了生活的人就知道如何面对生活,就算不会彻底解决家庭矛盾,也已经学会了用成熟的方式来缓和矛盾了。


中国式家庭,就算是高阶家庭中,谁家里没这点矛盾和问题的。就算婆媳和谐,父子也有矛盾。即便父子和谐,岳父母那边也会让你头疼,这就是中国式家庭的日常。


聚焦家庭问题我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无限放大就不太合适了。我们可以理智客观的讨论,以及在创作上贴近现实,睁大眼睛看清楚问题,但你总戴个放大镜就不合适了吧,不能因为你自己婚姻不幸就觉得所有女人都不幸吧。


海清《小欢喜》里面童文洁是一个可爱的媳妇儿,也是一个严肃的母亲,还是能独挡一面的中年女性。剧中不但弱化了男权思想,让一个面临孩子高考,丈夫又失业,自己工作还岌岌可危的中年女性勇于挑起了经营家庭和面对生活的重担,这才是中国式家庭中独立女性的正确表达。


离开六六的海清,演了童文洁之后整个人都是发光的,童文洁都已经成了海清的代言人了,有谁还记得海萍吗?以及《双面胶》里面那个苦大仇深的儿媳妇?


在《安家》的戏中,海清变成了二胎妈妈,一个妇产科的主刀医生。她自己都说了,很久没见过星空了。半夜自己挺着大肚子下班回家,不敢开灯,举着手机去看一眼孩子,然后马上开始找房子。


海清我求求你,不要再演六六的戏了

海清在电视剧《安家》里饰演妇科医生


惨不惨?太惨了!但是话说回来真的有那么惨吗?六六觉得有,她觉得中年女人就应该是这样,即便是双高知家庭。她就喜欢戴着放大镜把个别问题无限放大,一定要用现实生活狠狠的扎穿观众的心,一定能找到让观众产生深刻共鸣,以及有教育意义东西。

不管怎么样,以六六的生活经验和阅历她都能找到的。但是海清,你真的不能再演六六的戏了。你从小姑娘演到恶儿媳,不讨好的姐姐,现在是苦逼的妇产科医生,再这样下去可能就是让人讨厌的婆婆了。


海清在六六的戏里,为生活奔波,为房子头疼,为婆媳关系痛苦。她在戏里的人生不是走路,都是在赶路,所有的角色都没有梦想,没有快乐,只剩下鸡飞狗跳的斗争和令人唏嘘的生活。


4


六六编剧的家庭伦理剧失败是因为忽略了这一代观众的成长。


我们看《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会非常同情她,对她的家人简直要千刀万剐。但是现在还把家庭矛盾当主菜端上桌子来忽悠观众就不太行了,毕竟这届观众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


生活是一面镜子,我们看到痛苦也能看到笑脸。


而六六还活在前几部电视剧成功的幻想中,还试图在家里长短的戏码中找点兴奋剂来刺激观众,就连在选角上都下足了功夫。眼尖的观众看出来了,演海清的婆婆居然是樊胜美的妈妈。


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本来想写的是「双面海清」。我想通过一个观众的视角看海清这些年的作品,六六可能是你的贵人或者老师,但她也在消耗你,禁锢你,让你的路越来越短。上一次你公开呼吁导演们给中年女演员机会,下一次呢?


海清我求求你,不要再演六六的戏了

海清在电视剧《小欢喜》里饰演童文洁


我就想告诉海清,「童文洁」这样的角色真的很好。当然你也可以突破尝试一些其他角色,演员是为戏而生的,不要在一个不讨好的圈子里打转,要保护好这样的角色给你带来的人气,不能屁股还没坐热就被六六给整凉了。


我觉得《小欢喜》中的童文洁大概给所有中年女性做了一个榜样。你看童文洁为了孩子着急慌忙,上蹿下跳一刻没得停。反而老公方圆整天跟佛爷一样特别佛系,就差敲木鱼念经了。


童文洁有一种不卑不亢的稳,学渣儿子、生活困难、职业危机,还加上老公不争气,这些都是中年女人的灭顶之灾,但是童文洁慌了吗?乱了吗?母子要决裂了吗?夫妻要闹离婚了吗?公婆来找茬了吗?家里鸡飞狗跳了吗?


统统都没有,不但没有,童文洁还强势稳住了局面,一顿操作猛如虎的向观众表达了,中年女人面对灾难级问题的时候如何应对。她真的应了罗振宇那句话:躬身入局。


我挺喜欢海清的,她是一个演技在线又不浮夸的优秀女演员。好角色对于演员的重要性远大于赚快钱的机会。希望海清以后多演点「童文洁」,少拍点六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