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家鄉的小河,撰稿:趙悅昌

青島新聞網 趙悅昌

我的家鄉東山村,地處膠東半島南端,始建於元朝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距今六百多年曆史。村子坐落在盆子山下的腹地,村中間有一條小河穿村而過,小河兩岸山清水秀,居住著上千戶淳樸厚道的人家,開墾農田,適時耕種,河水孕育著庶民在此生息繁衍。

故鄉的小河,名叫玉清河,因河水清澈透底而得名。東西流域,河道流向起源於東方群峰迭起的盆子山環繞下各條山脈淌下的泉水和雨水匯流成河,河流潺潺蜿蜒穿村向西經過幾十里後流向白沙河,最後匯入麻姑島丁字灣流入大海。據老人講,古時候盆子山草木鬱鬱蔥蔥,雲蒸霞飛,有靈秀之氣,有一個奇景異象在民間流傳至今,傳說崇禎1637年間,從盆子山腳下的磕蔞山飛出五匹形似蛟龍向西方騰空穿越東山村,龍蹄踏過之處便有了這條穿村而過的小河,蛟龍一路向西飛入海萊交界處的大河裡,後來故名五龍白沙河,簡稱白沙河。

東山村,有河便有橋,一座石拱橋連接南北疃,方便村民過往;一座沿河低築起高五到十多米、長百餘米的石橋,堤防災年洪水淹沒下游低矮村宅。

在那個靠天吃飯的年代裡,小河流水潺潺與東山村朝夕相處,護佑著兩岸人家祖祖輩輩辛勤勞作;小河是神聖的,生活在這片富庶土地上的人們是聖潔的,所以他們對生活抱有美好的憧憬和嚮往,期待著年年風調雨順,期待著來年五穀豐登好收成,期待家庭幸福美好,期待未來的日子過的越來越紅火。

記得六十年代人民公社時期,小河兩岸每家每戶都種有自家的菜園,河水常年累月奔流不息,到了種菜的季節從河裡挑水種菜,給家家戶戶帶了很大便利。春夏季節,站在河堤上一眼望去,小河兩岸一片片、一塊塊的依山而下階梯式的田地上生長著各種各樣蔥綠的蔬菜,茂盛鮮嫩的蔬菜把田地遮得嚴嚴實實,每戶種的蔬菜不一樣,像有種韭菜、菠菜、芹菜、豆角、土豆、黃瓜等等家常果蔬,一年四季足夠家人一日三餐吃用。

小河東頭村民稱為東溝,是大隊的桃園,小河西頭村民稱為下河,是大隊的蘋果園;果園裡種植了桃樹和蘋果樹;秋天果木掛滿枝頭,可謂是碩果累累,往日青翠欲滴的果樹枝子上已經繡滿了歲月的痕跡,掛滿了通紅通紅的金帥蘋果和鮮紅的桃子。

在小河中端有一處漫水橋靜臥在河床上,兩側清澈的河水嘩嘩趟過,微風掠過,風生水起。記得小時候和同學們到河裡洗澡、嬉戲,歡呼雀躍,耍累了就光著屁股爬上河岸在青石板上躺著曬太陽,逗得在河邊洗衣服的大娘大嬸和大姐們羞紅了臉,抿嘴直笑,無邪的童趣給小河平添了幾分神韻,河水也隨之蕩起漣﨑。

七十年代中期,全國農業學大寨,東山村也和全國一樣,響應國家號召,從各個生產隊抽調勞動力,修梯造田,大興水利。在盆子山下攬山築壩,大家揮鎬刨土、掄錘打炮眼,小車推土,兩人打夯,拖拉機拖著十多噸的石碾子壓土,經過數多月的奮戰,築起了大壩,修起了一座東西500多米、高100米、容納32萬餘立方米的蓄水庫,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為一體的中型水庫,確保壩下東山村千畝良田的灌溉,而且可供友鄰村莊農田用水。

八十年代,小河兩岸往日繁忙的景象已成為歷史,已從兒時記憶中抹去,取而代之是盆子山下凌雲築起的東山水庫。當你站在煙青一級路上,遙望東方是一片片不見首尾的梯田、黃澄澄的麥浪和金燦燦的田野,一身的疲勞頓消無餘;同時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時代氣息,是當年父老鄉親的建設者們披星戴月,櫛風沐雨,砥礪前行,讓一代人的理想變成橫臥在山脈之間的東山水庫,當水庫閘門打開庫水順地下管道奔騰不息流入田間地頭,潤浴著碩大的菜園,澆灌著千畝梯田,豐收的糧食堆滿了農家場院,村民臉上掛滿了豐收的喜悅。

時過境遷,因盆子山下攬壩修起了東山水庫,河水斷流,漫水橋無水沉思,河床常年累月沙土淤積,加之汛期雨水少,小河已失去存在的價值,村裡把小河填平,把路拓寬了,建成水泥路,街道整潔,村容村貌發生了鉅變。

往事悠悠,星轉鬥移,歲月如水,情牽桑梓。從故鄉小河故事到東山水庫都記錄著老一輩不平凡的奮鬥歷程。永遠割捨不斷故鄉的血脈,時常在夢裡油然而生出朦朧的隱形翅膀,穿越城市喧鬧的噪音,甩開許多層纏足於身無形的網,翩躚起舞飛回故鄉的小河,再去領略那段歡歌笑語的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