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吳越爭霸檇李大戰嘶天的怒吼

浙江嘉興城南有一個小村落,它的地名叫旗杆下。

春秋戰國時期,一場吳越爭霸的檇李大戰,就在這個村落的地界上響起嘶天的怒吼。

國界橋見證夫差與勾踐 | 吳越爭霸檇李大戰嘶天的怒吼

十多年前,我們博物館的兩名人員(朱設平、我)和嘉興秀州中學分校商劍華、吳一平等幾位老師帶著學校“歷史學社”10多位學生,乘公共汽車到達旗杆下。

雖然從《左傳》、《史記》等古籍中亦可讀到檇李戰役的歷史,但眼前卻是一片真實地存在著的古戰場遺址,我們有幸相約而來,這將成為大家很值得回味的史學活動。

這裡沒有前言與結語,沒有文字和圖片,有的只是永遠咀嚼不盡的文化遺存的歷史意識。大地之下,古代戰爭遺留的敗甲朽鏃,好像古樹一樣沉默,什麼也不想說,又似乎閃著土蝕的寒光,隨著風雨沖刷過的道道滓泥,欲想泣訴令人不可捉摸的兵家紛爭。

秋風瀟瀟,落葉飄飄,翻飛的葉片被風吹過來,精魂似的落到了春秋時代吳越兩國的分界線——國界河。悠遠、悽迷的國界河,它是一條從歷史深處蜿蜒而來的長河,它是一首純鉤畫戟泛流水的長詩,它總是帶給人們歲月滄桑、風波不息的紛爭和感受。

國界橋見證夫差與勾踐 | 吳越爭霸檇李大戰嘶天的怒吼

思索間,學生們早已列成隊形。

朱設平和我,應邀站在國界橋上給他們講述檇李大戰的歷史背景。

我說:“……吳越兩國之間在勝敗更替的三個階段,檇李戰役是第一個階段。著名歷史學家翦伯贊主編的《中國史綱要》教材中在吳伐越、越滅吳章節裡寫道:‘公元前496年,吳國討伐越國,大戰於檇李,吳師戰敗,吳王闔閭負傷而卒。’這裡提到的檇李,就是嘉興古時的地名。

檇李大戰之前,越為吳的屬國,故這場戰爭在越國不但是自衛戰爭,而且也可以說是志在擺脫臣屬地位的戰爭。

國界橋見證夫差與勾踐 | 吳越爭霸檇李大戰嘶天的怒吼

吳越關係的第二階段是檇李戰役後吳王闔閭因傷而死,夫差新立,發憤圖強,使人立寢門,在夫差出入時必呼:夫差,爾忘殺父之仇乎?

三年後,吳王夫差就報檇李之仇,從太湖進軍,大敗越軍。越國又降而為吳之屬國,處於比以前更屈辱的地位。

吳越關係的第三階段是越王勾踐臥薪嚐膽,以圖滅吳。為雪會稽之恥,越王勾賤身不安枕蓆,口不甘厚味,目不視靡曼,耳不聽鐘鼓;且終年苦身勞力,焦唇乾肺,內親群臣,下養百姓,以來其心。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二十年後(公元前473年)勾踐發動了一場目的為了滅亡吳國的戰爭……”

學生們一邊聽著我們書面語十足的講述,一邊都在現實中觀察著,思索著。有的一臉肅穆、凝神地聽講,有的用筆和紙記下了勾踐、夫差的故事,有兩名女學生還悄悄地從草地上採了幾朵小白花,帶著主觀想象的色彩,若有所思地把它們拋向國界河。

國界橋見證夫差與勾踐 | 吳越爭霸檇李大戰嘶天的怒吼

當年,這裡一片荒蕪,處處長滿了茅草,記載中有南北大草蕩之稱。1959年,考古專家在這裡發掘時,曾發現了大量馬骨、箭頭和古代兵器,分佈範圍十分廣泛。

而今,無論你從什麼角度觀去,都如置身在旗旌奕奕的古代戰場的畫卷中:那無形的歷史,將你心中對兵家勝敗的遐想,揮灑得如同烽火般的迷濛、自如,毫無遺憾。

國界河,它赫然閃耀著中國歷史的光澤,所以,古今文人常把它比喻為千年吟唱的酣歌,吳越文化的源頭。

在我們的視線中,還有一座橫跨河面的小橋,橋中央豎立的水泥牌上醒目地寫著:“嘉興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國界橋”的標誌。它的弧度、它的簡潔、它的流暢,招引著我們毫不猶豫地彎進草叢邊的小徑,走近它。

這是一座三孔石柱抬粱式石平橋,橋長13.2米,寬1.58米,據地方誌載,橋始建於宋代,現橋建於明代,清嘉慶年辛未年重修。

橋身中央“國界橋”楷書三字是清嘉慶年間鐫刻的,橋西側石柱刻有清代文人書寫的對聯,左聯是“披萊遠溯夫餘澤,端委常存泰伯風”,右聯是“星映鬥牛臨鵲駕,地連吳越判鴻溝”。

國界橋見證夫差與勾踐 | 吳越爭霸檇李大戰嘶天的怒吼

與橋有關的,還有橋門洞內鑿有相對的二尊石像,北洞內為吳王,南洞內為越王。簡樸古拙的雕像,據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前來實地考察的考古學家考證,認為是明代以前的藝術作品。

國界橋見證夫差與勾踐 | 吳越爭霸檇李大戰嘶天的怒吼

1981年10月18日凌晨,國界橋曾發生嚴重倒塌。聽現場村民說,這事與有人慾偷盜橋石和吳越王石雕像有關。

此時此刻,我們默默無聲地站到了吳、越王的石像面前,它們一臉茫然,無動於衷,但是其存在的歷史文物價值和教育意義,對我們,特別是對現場的中學生來說,還是十分珍貴和深遠的。

你看,他倆至今仍然保持著春秋時代的王者風範,固執地把守住一方領土,在那場吳越交戰的歷史中,至今也好像沒有讓他們懂得“和為貴”的哲理。

孔子說,春秋無義戰。真不知道,現代人又將是如何看待春秋戰國和吳越爭雄的歷史呢? 又將是如何評價吳王夫差、越王勾賤以及雙方的文臣武將呢?

可是,那條國界河,那座國界橋,那場響徹千古的檇李大戰,卻仍在深沉地對後人訴說......

國界橋見證夫差與勾踐 | 吳越爭霸檇李大戰嘶天的怒吼

--End

原文名:檇 李 大 戰 遺 址 歸 來

國界橋見證夫差與勾踐 | 吳越爭霸檇李大戰嘶天的怒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