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在伏羲和女蝸的古畫中,為何兩人經常“人首蛇身”,且纏繞在一起,有什麼寓意嗎?

史小狐


當最早地球上只有一男一女二個人的時候,兄妹關係的意識還會有嗎?

伏羲女媧的傳說歷史上是有原型的 ,古人將對祖先的諸多創造疊加到他們的身上。如伏羲教人種五穀、織網、漁獵、看百病。女媧補天,繁衍後代。

除此之外,還反映了先民對人類生命起源的原始想象。在西方的神話體系中,創造出原始的生命體亞當夏娃,在東方文明中就是伏羲女媧。

估計古人也在問,究竟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實在想不出答案就構思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圖畫。一部分表達先有雞,而且是一公一母;一部分表達出先有蛋,而且是能孵化出小雞的蛋,就像蛇一樣纏繞過後,排出的卵就能有幼蛇的孵出。

這個問題即是放到現代社會,能夠說清楚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搞不明白之前,我們要向西方人學習,上帝創造了人類。

等到生命科學能將現代智人在非洲經歷的基因突變研究清楚了,地球上出現的有機化合物生物體大爆炸是怎麼回事搞明白了,我們再回過頭來看古人畫裡面所隱含意義到底在哪裡,也許存在某種生命的密碼。





石人觀象7


傳說中,伏羲、女媧是兄妹關係,後來結成夫妻,是人類始祖。

《獨異志》記載:"昔宇宙初開之時,有女媧兄妹二人,在崑崙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議以為夫妻,又自羞恥。兄即與其妹上崑崙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為夫妻,而煙悉合;若不,使煙散。於煙即合。其妹即來就兄,乃結草為扇,以障其面。"

(伏羲、女媧)

自古以來的傳說中,伏羲、女媧都是人首蛇身。

《列子》就記載說“庖犧氏、女媧氏、神農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此有非人之狀,而有大聖之德。”

最早的伏羲、女媧交尾圖出現在漢代墓葬中的畫像中。

畫像中的二人,人首蛇身,尾部緊緊的纏繞在一起,兩人手執草扇,符合"結草為扇,以障其面"遮羞的情景,有的畫像中間還有一小人,寓意人類的繁衍生生不息。

伏羲、女媧交尾圖的寓意有兩個方面,一是對生殖的崇拜,二是對龍的崇拜。


它並不是獨立的,單一的,而是長期演變的結果。 關於生殖崇拜很好理解,遠古時候,一個新的生命從母體中孕育到出生,對古人來說就是個傳奇。

伏羲女媧是中華始祖的觀點在遠古時期就已被古代先民所接受。

女媧其實就是母系社會的象徵,伏羲則代表了父系氏族。

不論是傳說還是留下來的實物,都證明交尾的伏羲、女媧代表了人類代代繁衍的美好寓意。“交尾”做為生殖中的一部分,是兩性聯繫得最為緊密的表現,以這種形象表示生殖崇拜,是古人樸素的世界觀的體現。


(女媧)

其實古代生殖崇拜我在不久前寫過專門的文章,我一直認為,古人的生殖崇拜有很多種表現形式,從文字、書畫、剪紙、花卉各個方面都有體現,歡迎大家去看一下我的習作,多多批評指正。

伏羲、女媧交尾圖的另一層寓意是基於對龍的崇拜。 據聞一多先生考證,古老的華夏族是一個以龍為圖騰的民族。

雖然各個部落龍的樣子形式各樣,各具特色,極為複雜,然而經歷長期的交流、融合,伏羲、女媧的形象代表了中國上古時代龍崇拜的變形。

《山海經·海內東經》記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人頭。”而《太平御覽》上說:“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

可見伏羲兄妹都是龍身人頭的雷神的後代。

據《山海經》記載,古代南方地區崇拜的神靈名叫“延維”,長得“人面蛇身,長如猿,左右有首,衣紫衣,冠旃冠,人主得而饗食之,伯天下。” 又據聞一多《伏羲考》解釋,“延維”就是交尾的伏羲、女媧。



(雷澤之龍)

我們知道,古代龍是源自蛇神,中國神話中的龍源於 “諸次之山”。

據《西山經》記載:“是山也,多木無草,鳥獸莫居,是多眾蛇。”

而中國神話中的蛇,被人們賦予生殖力和繁榮昌盛、吉祥如意的象徵意義。

《淮南子·天文訓》說:“東方木也,其帝太白皋,其佐句芒,執規而治春。”

蛇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殖力,死而不僵,僵而不死,是永恆生命的象徵,也是生殖崇拜的一種體現。


所以我認為,伏羲女媧交尾圖,寓意有兩個,一是生殖崇拜,二是龍的崇拜,兩者是相通的。

因為龍或者蛇的崇拜也是生殖崇拜的一種。

原創文章,謝絕抄襲,打字不易,敬請關注!

參考資料: 聞一多《伏羲考》、《淮南子》、《山海經》、《太平御覽》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剛日讀史


這裡面學問就大了!從人類社會學來講,這叫“生殖崇拜”,從生物學來講,這叫“交尾”,青蛙叫做“抱對”,而從遺傳學或者基因角度來解釋的話,這又叫“DNA雙螺旋”!

你就說厲害不厲害吧?

在我國眾多的傳說之中,伏羲和女媧算是比較“大牌”的存在。此二人原本是兄妹,天地之間也只有他們兩個神靈,於是他們奉天的旨意相互交合,後來才有了我們人類。

但是如今保留下來的圖片,為何二人都是蛇身人首,並且大部分都是尾部纏繞的狀態呢?

這種現象可以用最本質的背景來解釋:

在古民們看來,人雖然是有理性的動物,但是也脫離不了動物的本能。所以這種觀點反應到圖片上以後,就產生了上身為人,下身為獸的神靈形象。這兩部分分別代表著人的理性以及動物的本能反應。

所以簡單的一副圖片中,蘊含著古民對於人性的最高理解。(生殖崇拜)

至於二者為何經常以纏尾形象出現,則就要涉及生育繁衍的話題了。天地混沌之間,只有兩個神靈孤獨的存在著,雖然他們有交合來誕生新生命的想法,但是二人的關係是兄妹,規矩上是不太合適的。


最後二人把這件事情扔給上天,得到了旨意之後才一起纏尾交合,進而才有了生命。 所以古民為了紀念這件事情,就把二神尾部交合的形象留在了圖畫中。(交尾

在後期的研究過程中,人們發現這種交合現象“另有深意”。(“DNA雙螺旋”)

現代科學中的DNA雙螺旋結構,在構造方面和交尾形態極其相似,結合圖畫中的星辰日月,整個畫面彷彿在解讀生命密碼,所有人都不知道,難道我們的先民已經瞭解到一定的生命科學?

這還需要後期研究才能得出。

總得來說,這副圖畫有很多神秘的地方,就算是不太懂的人看到以後,心中也會產生一種被吸引召喚的感覺,至於圖畫中究竟隱藏著什麼驚人的信息,還需要工作者們通過進一步研究才能知道,我們也只能保持著自己的期待了。


白話歷史君


為什麼一定是蛇尾,不可以虎尾?牛尾?等其它動物的尾?還有,女人懷孕,好多做夢都會夢到蛇,老人或絕經了的女人總麼就很少甚至根本夢不到蛇了呢?還有,很多人怕蛇卻不怕鼠而怕老鼠的卻不怕蛇呢?還有,他們手上拿的尺和鉅有時什麼意思呢?說大點就是代表天圓,地方,天地混沌才有新的生命,宇宙中陰陽是平衡,所以天地間掌控著無形的規矩!說小點就是教人們男耕女織的生活,男人需要鏟鋤開荒種地,女人需要在家園裡織衣簸食!彷彿宇宙間一切都早有安排?

女媧是母系氏族社會的文化,比伏羲的記載至少早幾百年。伏羲是強行配給女媧的,是父系社會為了壓制女性的產物,盤古也是。最早的傳說是女媧開天闢地,煉石補天,摶土造人。伏羲女媧的父母是燧人氏合華胥氏,那時候是母系氏族,沒有婚姻,華胥氏是華胥聖女,有幾個男人也不奇怪,雷澤踏入雷神腳印而生伏羲女媧,就是這個意思的隱晦表達。正統的父親還是燧人氏,究竟是誰的種大概也不重要。雙螺旋結構,暗示dna。尺櫃代表規則,河圖洛書代表算法,人類是史前文明的產物!

或許以前的大氣結構和現代不同,史前滅絕後,原本他們製造的用於生產勞動的人反而適應了環境生存下來,就像今天我們搞人工智能,有一天二氧化碳濃度提高了,海平面上升,人類滅絕,ai生存下來又氧氣低,氧化緩慢,金屬器件老化緩慢,他們的壽命亦可在漫長的計算中,誕生智慧。我認為伏羲女媧都是來自其它星球的文明,人首蛇身。6千多年前來到地球后發現地球沒有智慧生命,於是製造了人類,並教會了前幾代人類語言和生存能力(主要是伏羲傳授),最初幾代人問女媧我們是怎麼來的,女媧回覆說是捏土造出來的,對於一個高級文明來說,利用土裡的硅基元素製造生命是輕而易舉的。女媧伏羲後來可能因能源或其它問題離開了地球,最初幾代地球人為了教育後人就把女媧伏羲的故事以圖畫和故事的形式保留下來。我絕不相信人類是進化論的結果,人和其它靈長類都是生殖隔離的,而且人的身體、繁衍特徵在1萬年以前的原始環境很難生存,人類文明突然在6千年前爆炸,絕不是進化來的。

人類把伏羲與女媧畫成半人半動物是褻瀆而不是弘揚道義,一個用泥土造人的生命反而被人描畫成變異生命連人字都不夠格怎麼可能成完美的神了?神把人當人看,而人不把人當人看,人對神犯罪神不懲罰人反而被人反咬一口定論人魔動物一體化,這樣對待造人的古神是不是不對呀?

想到人類現在造的仿人智能機器人。設想一下,人類壽命短,但機器人壽命無限啊(高級到可以自我檢修自我充電,必竟現在掃地機器人都可以自己去充電了),然後帶著人類的胚胎或DNA派出去宇宙中尋找其他星球,繁衍物種,最後找到了一個類似地球的星球,在這個星球上培育人類,這個星球就出現了人這個物種。同理,地球上的人就是這麼來的…等地球承載不了毀滅的時候,人類的DNA就會在另一個星球延續,那個星球的人到時就會想,我是怎麼來的呢?~?最後發現在茫茫宇宙中有個灰不溜秋的星球貌似有過生命跡象,他們不知道,其實哪裡就是他的老家(地球)。

伏羲的母親是華胥氏,因跟雷神私奔引發了伏羲父親與雷神的一場奪妻大戰。伏羲父親抓住了雷神把他囚禁在水缸裡,出門告誡伏羲和女媧千萬不要把水缸的蓋子掀開,兩個小孩子被雷神哄騙放走了雷神,雷神回到天上以後下了44天大雨報復人類,但為了報答伏羲女媧的救命之恩臨走時給了他們葫蘆種子並告訴他們的種植方法和藏在葫蘆裡逃生的方法。結果大水淹沒了地球上所有的人類和動物,只有東方的伏羲和女媧,還有西方諾亞方舟裡的八個人活了下來,知道“古”字代表的意思了嗎?就是大洪水後最初只有十口人。

遠古時候能被傳承下來的多半隻能用畫來表達,那時候還沒有可有用文字來敘事的文明,既然有這麼詭異的連體人,她們很有可能是龍鳳胎的連體人,這樣的人出生後若不會被歧視或被視作妖魔而喪命,那麼只能證明他們是心態特別強大和有能力的人,一旦有追隨者會慢慢成長為領袖,那時候的領袖,但凡能做出些利民的大事來,就是神,他們的臣民和仰慕者就會給予各種榮耀甚至誇他們有超越於常人的本領,純屬個人臆想不要當真!


歷史深度揭秘


伏羲、女媧傳說為炎黃之祖,這是中華民族最出名的神話傳說之一。在一些繪畫作品中,伏羲和女媧呈人首蛇神,互相交尾纏繞,伏羲手拿規,女媧手拿矩,這也是規矩這一詞的來源。



很多人都認為伏羲和女媧人首蛇神,互相交尾纏繞是一種天地交合、陰陽環抱之意。還有人認為這是描述伏羲和女媧兄妹亂倫交合而生出華夏後代的場景。也有人將這種形象推到原始社會,再現了人類社會早期的蠻荒狀態,和《聖經》、希臘神話、《古事記》中的亂倫現象一樣。以上三種說法在某種程度上比較中肯,其他的一些說法就比較荒誕了,比如說兩個人其實擺出了基因序列的形狀,將中國古代的成就神秘化。還有說伏羲、女媧是外星人、恐龍、蛇、蜥蜴、蛙等等的說法,說女媧和蛙是一類。那下面,我們就看看伏羲和女媧的形象到底是怎麼來的,經歷了什麼變化。


首先,題目在問問題的時候,說伏羲和女媧的交尾繪畫是「古畫」,本身概念就比較模糊。其實,伏羲和女媧的繪畫出現在漢代,主要在西漢末期和東漢才有。早期漢代的畫像石、畫像磚裡就出現了「人首蛇神」交尾的圖像。

那麼,問題就出現了,既然伏羲和女媧應該遠遠早於夏朝,甚至遠遠早於五帝,為什麼到漢代才有繪畫作品呢?


這其實就是中國歷史的一個特點。那些中國早期的神話傳說,其實越到晚近就越是清晰,而在上古時期卻罕有人知。伏羲這個形象,最早疑似出現在《莊子》中,在《莊子》中,伏羲有很多個名字,除了伏羲這個名字,還有如宓、炮犧、庖犧、包犧、羲皇、皇羲及太昊等。而東漢才有伏羲、女媧和神農為「三皇」的說法。同時,東漢還流行出了一個新的說法,那就是伏羲就是盤古。有學者認為,盤古來自於印度《梨俱吠陀》中的形象,是佛教流入中國時帶過來的。盤古開天闢地說在後來慢慢替代了伏羲的傳說,比較流行。


△伏羲,華夏民族人文先始,三皇之一。


關於伏羲演出八卦的說法也出現的比較晚,在宋代最為流行。而在此之前,僅有司馬遷在《史記》中的「文王拘而演周易」的說法,並沒有伏羲演八卦的說法。

女媧和伏羲一樣,也是在漢代才比較明確地出現。西漢《淮南子》中提到了女媧造人的故事,而在許慎《說文解字》中有對「媧」字的解釋。在上古,女媧和伏羲一樣,都記載得非常模糊,在《山海經》中,女媧死去化成了十個神人,只能看出女媧是早期中國部落的象徵,並未被過度神話,更沒有詳細的故事。三國時期,曹植寫女媧「人首蛇形,神化七十」,已經能看出「人首蛇神」說法深入人心。而在明代《開闢演義》中則記載得非常詳細:


「女媧氏,系女身,乃伏羲氏之妹,同母所生,生而神靈,面如傅粉,齒白唇紅,身長二丈五尺,幼極聰慧,長佐兄正婚姻媒的嫁娶之禮,以重萬民,是為神媒,帝愛而敬之。伏羲氏崩,群臣推女媧氏即位,號為女皇,建都於中皇之山。」


簡直連女媧的樣子都瞭然於胸了。同時期的《封神演義》還寫了紂王得罪女媧的故事,《西遊記》和《紅樓夢》也都沿襲了女媧的傳說,可以看出來,女媧形象明晰和普及的功勞主要在於明清小說。



不管怎樣,女媧和伏羲的形象都已經深入人心,也是中國文化中很重要的形象。但是就史料和考古的證據來看,伏羲和女媧的形象明確地出現,至多不超過戰國時期。在眾多解釋二者交尾圖畫的說法中,其實有很多是比較可靠的。在漢代,女媧和伏羲作為華夏始祖開始大量出現,這一方面能看出儒家傳統的復興,用他們的形象來規範婚姻、追根溯源、樹立規矩。另一方面,也保留著上古的痕跡,包括兄妹亂倫和交媾。有人說女媧的媧和「蛙」同音,這還需要考證,但也不能完全指責為胡說。在上古的傳統中,蛙有著男女交媾的象徵含義,在雲南的壁畫、青海和甘肅的陶器上都能看到。同樣,女媧和伏羲的蛇神也是一種對於性的暗示,在弗洛伊德的學說中,蛇即是男性生殖器的外化象徵。


現在在中國,還有人拜女媧拜伏羲,也有女媧墓,這作為一種信仰可以,但和科學的考證可不要混淆,不然還真以為女媧和伏羲是恐龍,是外星人,是DNA呢。


知識圈app


伏羲和女媧在華夏神話體系裡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是比“三皇五帝”更加久遠和高級的存在。眾所周知,黃帝炎帝都是上古時期華夏部落的首領,伏羲女媧也一樣,都是遠古時期的部族首領。

按說華夏民族的始祖,當然是人類無疑了,那麼伏羲女媧為何是人面蛇身的造型呢?這還得從華夏神話說起。


關於女媧最早的記載,來自於《山海經》:

《山海經·大荒西經》:“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慄廣之野,橫道而處。”(東晉郭璞注:“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變。”)

這裡所說,女媧是創世女神,她一天內就能有七十種變化。《西遊記》中孫悟空七十二變的說法,正是來自於此處。

關於伏羲最早的記載,則來自於另一部古書:

《詩·含神霧》:“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宓犧。”

傳說伏羲的母親叫做華胥,她是踩著雷神的腳印才生的伏羲。難怪伏羲能夠做八卦,而且手中所舉的法器就是一個類似雷神手中法寶的器物,後世則把它改成了圓規。


至於伏羲女媧人面蛇身、結為夫妻的說話,是在這兩個神話故事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的結果。也跟上古時期人類的動物崇拜有關。

《帝王世紀》載:“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蛇身人面。”


伏羲原是一箇中原地區的部落首領,女媧的部落則在今天陝西寶雞一帶,女媧也是部落首領;女媧部落和伏羲部落都以蛇為圖騰,所以,後人便將他們神話成人面蛇身的樣子,上半身是人,下半身是蛇。


後來伏羲和女媧兩個部落合併在一起,這便是女媧伏羲結合為夫妻的說法。所以,伏羲女媧的結合,既指兩位首領結為夫妻,同時也象徵著兩個部落的融合。


符號帝國


華夏民族歷史悠久,史前時代的資料缺失,給後人留下了無數謎題,當然也留下了足夠的想象空間。華夏民族的圖騰是龍,在古代人的眼裡,龍是一種海陸空三棲動物,能大能小,能升能隱,能行於陸地,可潛於大海,更能飛騰於雲天,變化莫測,神秘玄奧。這種動物是非凡的,而且後世又把行雲布雨的權力交給了龍。這樣讓龍這種動物更加神秘,人們更加敬畏。

龍是蛇的放大和強化,在古代,人們認為蛇是可以成為龍的。民間傳說,蛇百年為虺,虺百年為蛟,蛟千年為龍,龍千年為角龍,角龍千年為應龍。可見蛇是可以成為龍的。

伏羲和女媧的古畫裡他們都是人首蛇身,而且尾巴纏繞在一起。這是一種對蛇的崇拜,後來演化為對龍的崇拜。人類早期的歷史,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有大洪水的傳說,只不過西方傳說是諾亞方舟救了人類始祖,華夏民族的傳說這是出了個治水的英雄——大禹。

在洪荒時代,人類的生產力水平極其低下,面對滔天的洪水,最先採取的措施就是堵截。採取這個措施的人是大禹的父親鯀。他有一樣寶貝叫做息壤,是可以自己生長的土壤。有了這件寶貝堵截洪水就很方便了,不用費盡力氣的挖掘或者搬運土石方。

可是這樣做的結果是洪水越來越大。沒辦法只能換人,於是大禹出手了。他一手拿著規,一手拿著矩,測量山川的高度、深度、寬窄,改變過去堵截的辦法,採取疏導的方式消除水患。最後他勝利的完成了治水任務,繼承了舜的職位,成了聖王。

大禹治水手拿規矩,可能就是從伏羲和女媧的形象上受到啟發。伏羲和女媧分別拿著規矩,應該是指這是人類最早的規則制定者,她們的蛇身,這是對大洪水時代的苦難記憶的變形。

女媧煉石補天,從源頭上堵住了洪水,所以人們崇拜她。在大洪水中,遠古的巨蟒大蛇在驚濤駭浪中穿梭遊弋,讓驚恐萬狀的人們萬分恐懼又萬分羨慕。希望自己也有一條可以在水中自由行動的蛇身,那該多好呀。

於是人們就想像著能在驚濤駭浪中生存下來的人們一定和蛇一樣不怕大洪水,他們都應該有蛇一樣的身體。於是古畫上的伏羲和女媧就有了讓人們豔羨的蛇身。這是人們對自然界的力量無能為力時的一種想象。規矩是測量繪圖工具,也許他們就是大洪水時代的治水英雄,和後世尊奉的大禹一樣。

他們手中的規矩可能就是受到《史記》中有關大禹記載的啟發畫的,這是有可能的,很多語焉不詳的故事在流傳中都發生了改變,越來越清晰,而且是向著人們希望的方向變化。比如佛教的觀音菩薩,原來是個男性形象還留著八字鬍,但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逐漸有了變化,最後成了一個法相莊嚴的女性形象。

女媧煉石補天,伏羲一畫開天創制八卦,都是開天闢地的大事,為了紀念他們,根據想象畫出了他們的形象,但是她們的英雄事蹟在後世逐漸發生變化,也是有可能的。


小小嬴政


無論在西方心理學還是在中國傳統釋夢中,蛇都有“性”的暗示;我們翻看一下《山海經》,這本中國最早的地理雜誌,其中有很多傳說中的生靈在外形上都與蛇有關;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在國外的遠古文明,蛇都有些極其特殊的地位,世界各地的古文明在這一方面都出奇的達成一致,中國有女媧伏羲,基督有亞當夏娃和蛇……伏羲女媧,都是創世神,而且這兩位也是人面蛇身,這其中寓意頗多。



生殖崇拜

首先,蛇的形象有著最根本的生殖崇拜的寓意。伏羲女媧都是古老傳說中的人物,彼時“後代繁衍”絕對是人類社會最關心的問題。傳說中,無論是女媧造人,還是女媧與伏羲生一百二十個孩子,都離不開“生殖”這個問題,所以,用蛇來具體二位的形象也是應該的。

陰陽相交

其次,在繪畫中二者首尾相連,這也就比較好理解了。中國自古就講究陰陽交合,陰陽互補,講求平衡,這交尾之姿則有這方面的寓意。這裡提到交尾這個詞,大家都是成年人,自然明白字面意思,這也是兩性關係的一種寓意和啟示,二者相互獨立卻又糾纏往復,這不就是陰陽嗎?自古以來這都是人類社會一個極為重要的命題。

規矩以知天地

然後,我們可以注意到伏羲女媧手上分別拿著的東西,女媧持規,伏羲持矩,為什麼要拿這兩樣東西呢?我們都知道“規矩”這個詞,就是從這裡演變而來的,古人稱圓之標準為“規”,稱方之標準為“矩”。女子持規,這個規應該同“晷”,怎麼解?我們都知道日晷是用來記錄日月星辰的,在遠古時期,這項天文工作都是巫師來進行的,女媧持規丈量天空,這本是也是女媧身份象徵,由此也可推斷女媧是為大女巫,在這裡聲明一點,遠古時期的巫或者覡地位是極高的,甚至在皇帝之上;那伏羲持矩是什麼意思呢?矩是用來丈量土地的,這個大家比較容易理解。所以說,這“規矩”象徵人類社會與天地的關係!伏羲女媧,是傳說中的創世神,也擔的起如此重任!

我們可以看的出這副女媧伏羲圖要細細解讀起來是很複雜麻煩的,遠不是一二篇文章就可以說的明白,這也是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處。只是現在人們往往忘了自己的根基,只會向前看,卻忽略了歷史。

可悲,可嘆,可憐。


古代哲學思考


伏羲和媧的形象作為伏羲女媧圖的主要內容,它本身就具有極為豐富的內涵。伏羲女媧人首蛇身的形象,是原始圖騰崇拜的例證。一方面我們可以將它看作是中國人傳統的神人觀思想;在另一方面伏羲女巫首尾相交,男女交合的形象不僅表達了陰陽交合化生萬物的生存論思想,也表達了變易思想的形象。

“人首蛇身”的最早記載以及形成原因

在中國,伏羲與女媧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本來伏羲與女媧是兩位互不相干的獨立大神,在神話中各有特點,形象也是有所不同:在傳說中伏羲是三皇之一,而女媧則是遠古時期的部落首領,由此看來,女媧和伏羲作為人類始祖的說法,早在漢代甚至更早以前便被人們所廣泛認同。但是到了漢朝與以往的獨立形象不同的是,伏羲女媧“人首蛇身”的形象開始流行起來並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可,還傳播到周邊地區得到了傳承。在這一時期中,我國所出土的磚刻、壁畫等藝術品中,伏羲以女媧他們均以“人首蛇身”的形象出現,並開始以對偶神的形象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



庖羲氏、女媧氏、神農氏、夏后氏,蛇身人面,牛首虎鼻。——《列子·皇帝》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人首蛇身的形象並非伏羲與女媧所獨有,大約在戰國後期至西漢初期成書的《山海經》中記錄了大量人首蛇身的神或者精怪。由此可見,在當時人首蛇身的形象是當時較為常見的神怪形象。那麼,人首蛇身的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呢?我覺得這種形象的形成,與原始宗教中盛行的蛇的圖騰崇拜,必然有著一定的聯繫。


  • 首先,在古人的普遍認識中,蛇是一種神秘而強大的動物。蛇在地球上分佈極為廣泛,並且有著獨特的生活習性,人們往往會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看見蛇,因此蛇就變得更加的神秘,而彷彿無處不在。何新亮在《圖騰與中國文化》一書中,將遠古人類選擇圖騰的原因歸為三類及恐懼、感恩和神秘。感恩這一因素是否存在暫且不提,但是蛇的神秘以及人對蛇的恐懼,即使到了現在對於人類而言也是存在的,因此蛇成為了世界範圍內較為常見的遠古圖騰之一。
  • 其次,蛇與古代原始人們的生殖器崇拜也有著種相當重要的關係。一般圖騰多包涵著古代原始人最為強烈的願望。遠古時期,人類是自然界中的弱勢群體,在黑暗叢林法則中艱難求生。人類想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力量數量是比較重要的衡量標準,因此在當時生殖能力尤為重要。而在各大神話中,蛇多有著強盛的生殖力,含有生殖力象徵的蛇的圖騰也因此大行其道。
  • 再者,人和動物合體而形成的形象,它更具有神秘性和神聖性。而中國的伏羲與女媧他們作為古中國人類的始祖神,以人首蛇身的形象來表現女媧與伏羲這更加貼合他們作為始祖神的形象。
總之,伏羲與女媧人首蛇身形象的出現,它很大可能源於原始圖騰崇拜。同時,它也體現了一定的中國古代古人們的神人觀思想。伏羲與女媧人首蛇身形象的出現,有著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吐魯番出土伏羲女媧圖的哲學觀念探析》

在伏羲與女媧的人物形象中,他們的尾巴呈螺旋相交狀,又寓意著什麼呢?

從伏羲女媧圖的整體來看,圖中包含有男女、日月、天地等對立相反的形象,恰恰體現出了中國的陰陽思想;而伏羲女媧圖又以蛇尾螺旋相交的形象出現, 它既有陰陽交合的觀念,也包含了陰陽化生的觀念以及變易思想。


  • 首先,伏羲女媧圖中伏羲與女媧螺旋交尾的形象可以與古籍中所記述的陰陽交合化身萬物的宇宙生成論一一對應。從《易傳》開始,伏羲與女媧所代表的男女形象就已經開始象徵著陰陽二氣,而伏羲女媧交尾的形象,更加切合陰陽相交的形態。同時我們來看一下《易經》中用於推算八卦的單位:陰陽二爻。它每三爻構成一個單卦,一共8種,正所謂“八卦”,而“八卦”兩兩合一共成64卦。我們先不扯遠,看一下“爻”這個單位,它與交尾的形象極為貼切。在《易經》的陰陽思想中,陰陽化身的觀念已經開始展露。
“道有變動,故曰爻”。——《繫辭下傳》
  1. 其一,從神話傳說的角度來看,自漢朝以來,伏羲和女媧他便以始祖神的形象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伏羲女媧圖中伏羲與女媧可以代表男人和女人結合,產生出人類社會,其交尾延續可以代表家庭的組合延續及人類社會的發展。
  2. 其二,如果從自然角度來看:伏羲代表天,而女媧代表大地,天地合一,萬物方生。
“天地絪縕,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繫辭下傳》

  • 其次,伏羲女媧圖中伏羲與女媧螺旋交尾的形象表現了萬物皆在動的普遍規律。我們在上文中提到伏羲女媧的較為形象,它體現了我國古代的陰陽思想,但如果更深入的來看,螺旋交尾它所表達的還有中國的“變易”思想。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便有“交龍”圖案,但是到了漢朝,“交龍”圖案的出現便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便是伏羲女媧圖中的交尾形象。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易》

總結

總的來看,伏羲女媧圖中一男一女的人物形象,他與中國哲學中的陰陽思想相切合。而伏羲女媧的交尾形象,更多則是體現了中國古代的陰陽化生思想。




青花瓷一般製作精美卻又色澤淡雅,青銅器一樣體量厚重而又造型獨特,這是蘇木看到的歷史,願與你一起共賞。
認準飛揚的專屬logo,點關注,不迷路!


歷史飛揚


不管是蛇還是蛙,都是遠古時期生殖崇拜的一種表現。在物質匱乏、災難頻發的遠古時期,生殖力是一種極其重要的能力,只有繁殖更多的人口,才能抵禦天災、人禍造成的人口銳減,延續部族的生存。對全世界所有的部族而言,都是如此。

所以,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文化中,蛇都是一種古老而神秘的象徵物,因為蛇最初所象徵的,就是男性的生殖器。

為什麼是蛇呢?這是古人觀察事物的結果!首先從形狀上看,兩者有相似之處。此外,蛇平時身軀柔軟,但在準備發動攻擊之時,卻能昂然挺立,這使它成為陰莖的完美象徵物,同時也有性隱喻的作用。

遠古時期,女性生殖器也有一些象徵物,而最常見的就是“蛙”和“魚”。女媧的“媧”與“蛙”同音,並非巧合。蛙的特徵是肚子鼓起,且繁殖力很強,產一次卵可以“變”出很多蝌蚪,這符合史前部族在增加人口方面的需要。所以在史前文物中,蛙的形象也很常見。

【圖:姜寨遺址魚蛙紋深腹彩陶盆】

傳說中伏羲女媧所處的時代,是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轉變的一個漫長時期,農業、畜牧業均有所發展,男性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但女性仍然佔據主導地位,這有兩個原因:一是宗教的原因,因為負責與天地、神靈溝通的仍是女人;二是現實的原因,因為孕育孩子的是女人!

儘管後來人類知道了,新生命的孕育也離不開男人的“努力”,但史前人類對這一點的理解是模糊的,這才有了“女媧補天”、“女媧造人”等等傳說。從這些傳說可以推論,在伏羲女媧的時代,起主導作用的仍是女媧。

時代進一步發展,就到了“男權社會”,尤其是進入封建社會後,掌權者開始有意無意地迴避“女性曾主導社會”這一歷史事實,所以在漢以後的伏羲女媧圖中,女媧也被繪製成與伏羲一樣的“人首蛇身”。也就是說,“人首蛇身”的女媧,是“男權社會”的產物。

至於伏羲女媧的蛇身交纏在一起,自然是陰陽交合、人丁興旺的象徵,因為在神話傳說中,伏羲女媧本身就是一對夫妻,他們共同孕育了我們這個中華民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