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糖尿病为什么要检查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化血清蛋白?

HLH王泓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糖尿病人都知道,一般过3-6个月会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顾名思义,是葡萄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产物,是反映血糖控制程度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标,反映的是被检查者近8—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因此,它不能反应血糖的波动情况。过去的研究认为随着糖化血红蛋白的降低,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也明显降低。常常把把它作为,血糖控制好坏的指标。在美国,甚至把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诊断糖尿病的指标。2010年美国ADA(美国糖尿病学会)把糖化血糖蛋白(HbA1c)≥ 6.5% 作为糖尿病诊断的切点,但我国还没有把它作为诊断标准。糖化血糖蛋白作为诊断标准有一定的优势,如不需空腹,节省时间、变异性低。但是它也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任何影响到红细胞寿命或红细胞在高血糖中暴露的时间长短都可能影响到它的测定结果。假性升高的原因:如维生素B12、叶酸缺乏,严重高脂血症、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尿毒症等等;假性降低的原因:如急慢性失血、溶血性贫血、妊娠等。

糖化血清蛋白是指葡萄糖与血清蛋白结合的化合物,它的是近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反映糖尿病患者近期血糖控制情况。它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指标,仅作为近期血糖波动的参考。

这两个检查都是反应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情况,不能反应血糖点的情况和短期波动,因此,在药物的调整方面,还需要结合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甚至睡前和凌晨血糖来综合考虑。


北京协和内分泌周大夫


糖尿病为什么要检查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要从糖尿病的诊断确诊和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评估两方面解答。



糖尿病的诊断确诊

一般糖尿病的诊断都是以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以及糖尿病症状为主要依据。但人体血液内的血糖浓度容易受到服药、情绪、诊疗环境和近期饮食及运动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空腹或餐后某个时间点检测的血糖值并不一定能真实的反映血糖情况,有可能会导致糖尿病漏诊、误诊情况发生。



糖化血红蛋白

是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和血清中的糖类化合物结合的产物,跟血糖浓度密切相关。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稳定,不受抽血时间限制,可在任意时间抽血;空腹或进食后都可以检测;也不受服药影响;也不受短期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不仅可以当做糖尿病诊断的标准(数值≥6.5%即可诊断为糖尿病),还可在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有效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一到两个月内的血糖控制情况。



糖化血清蛋白

需空腹检测,不受血糖浓度影响。数值能有效反映糖尿病患者过去一到两周内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血糖控制的短期灵敏指标,能够及时反馈治疗效果。


控糖俱乐部


尿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是临床诊断糖尿病过程中的常用检测指标

  • 尿糖检测方便、经济、无创伤, 但对糖尿病的诊断无特异性, 只起到初筛和参考作用。

  • 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为诊断糖尿病的主要指标, 却不能单凭一项血糖检测结果确诊糖尿病或将其作为评价疾病控制程度的指标。

  •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能稳定可靠地反映以前数周内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 2010年美国 ADA糖尿病协会的诊断标准中, 明确规定了糖化血红蛋白 ( HbA1c) 是国际公认的检测糖尿病血糖监控的“金标准”, 在血糖控制,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血糖检测糖尿病的弊端

  • 在临床工作中常通过检测患者血糖水平来诊断糖尿病, 但空腹血糖只能反映患者某个时刻的血糖含量, 血糖的变化常常会受到饮食、情绪、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 血糖波动幅度较大不能反映较长一段时间患者血糖平均水平。

  • 所以评估糖尿病患者治疗的效果仅依靠血糖的变化并不可取。目前的临床研究表明, 糖化血红蛋白是检测糖尿病的金标准, 也可以用来诊断以及管理糖尿病, 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测方法。

相比于尿糖和空腹血糖值而言,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临床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价值

  • 近年来糖化血红蛋白 (Hb A1c) 作为评价疾病控制程度的指标正日益受到临床的高度重视。正常人有三种血红蛋白, 既HbA1、HbF、Hb A2, 而成人红细胞种主要含有HbA1, 用层析法分离血红蛋白时, 可以洗脱出3种含糖成分:Hb A1a、HbA1b、Hb A1c, 只有HbA1c连接有葡萄糖, 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的绝大部分为HbA1c, 故HbA1c更能准确地代表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

  • HbA1c的形成是一种无需酶催化、缓慢、连续、不可逆的化学反应, 其生成速度与血糖浓度成正比, 在红细胞生成的120天内, 此化学反应自始至终进行着。因此HbA1c水平所反映的是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而且与采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

  • 也就是说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无需特定时间抽血, 不需要空腹检测, 不受患者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 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可靠地反映血糖水平控制情况, 更适合作为糖尿病的监控指标。 因此, 相比于空腹血糖值而言, HbAlc检测在临床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价值。

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已将其作为糖尿病血糖监控的金标准, 对其作了明确规定, 所有糖尿病患者均应常规测定HbA1c, 其初诊时测定结果为基线时的代谢状况, 此后的测定值作为糖尿病长期治疗控制中的一部分。

  • 控制稳定者每年至少测定2次, 而对治疗方案变动或血糖控制未达标者, 则需每季度监控检测。这在血糖控制,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 另有研究显示, 在非糖尿病患者群中, Hb A1c与冠脉疾病或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发生率相关, Hb A1c可预测非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


欢迎亲们点赞加关注并参与讨论哈!

参考文献

[1]张亿想,罗佳彬,张银芳,戴鹏燚,金立.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研究[J].吉林医学,2019,40(09):1953-1955.

[2]于婷,李青青.糖尿病患者检测尿糖、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J].当代临床医刊, 2019, 32(01): 97-9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