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皇帝削藩,为什么只有朱棣反了?

十有819


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皇孙朱允炆继承皇位,建文帝即位后,在和他的心腹大臣黄子澄、齐泰等人商议过后,决定开始削藩。

朱元璋在位时期,将自己二十多个儿子全部封到各地做藩王。明朝在尊王攘夷思想下制定的镇守边塞扩土开疆的藩王,这些漠南塞王起先权力很大,有兵权,可以调动地方部队,任命王府官吏。

此九王者,皆塞王也,莫不敷险隘,控要塞,佐以元戎宿将,权崇制命,势匹抚军,肃清沙漠,垒帐相望。

到了朱元璋晚年的时候,这些藩王逐渐形成威胁,都掌握着兵权,已经逐渐出现了尾大不掉的局面,所以建文帝上位首要做的就是削藩,抹杀威胁。

从弱到强,削藩一开始太过顺利。

建文帝从决定削藩肯定先找软柿子捏,先弱后强。一开始事情比较顺利,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在走。首先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被自己的儿子告发,存在不轨行为,将周王废为庶人,流放到了云南地区。削藩的第二年,朱元璋第十二子湘王朱柏造假钞,因无法自圆其说被烧死;十三子代王朱桂直接被废;第七子朱榑被废;第十八子朱楩被废;分别幽禁在不同的地方,彼此之间不能联系。这样来看,一年的时间,就有五个藩王被削了,这也让着急削藩的建文帝看到了希望,并有了自己的盘算,逐渐放下了顾及。

其实对建文帝有威胁的也只有边塞九王,九大塞王中最有实力的便是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兵力最多的是燕王朱棣拥兵十万,还有宁王朱权有“甲兵八万,战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更是骁勇善战为诸王之最,朱权本意是做一个中立派,但是结果事与愿违,朱棣用了腹黑手段,软禁了朱权并迅速收编了朱权的军队,逼得朱权没有了退路。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者,虽长不得立。

燕王本来年轻的时候对皇位是没有什么想法的,毕竟朱元璋已经立过太子,还有前面有秦王,晋王按照顺序继承怎么找也轮不到他,但是一次意外让他有了夺皇位的念头,因为太子朱标的去世,秦王晋王也先后离世,作为第四子的朱棣对皇位才真正的渴望起来了。

因为按照长幼顺序的话刚好就轮到他了,其他藩王固然有想法恐怕皇位也轮不到,结果却朱元璋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侄子,作为战功赫赫,又威名远扬的朱棣,仿佛自己就成了天下的笑话一样,朱棣作为边塞诸王实力最大的一个,同是他心里存有太多的不甘心,其他藩王造反的影响力受益来说远远没有朱棣受益大,何况朱棣一旦有了野心,更拥有取而代之的能力,佣兵天下的实力,就想搏一搏,再加上削藩的形式所迫,有点被逼无奈的意思,所以他的造反就顺理成章了。

建文帝削藩是一个导火索,也是朱棣的契机。

在明朝建立的过程中,朱棣也是战功显赫,在太子在世时,他不争这个太子也就罢了,但是太子,秦王,晋王纷纷去世,按照顺序继承人,让朱棣对皇位有了向往,但是皇位传给了侄子,让朱棣不满了的同时,谋反之心就渐渐滋生了,所以朱棣是诸位藩王中实力最大,出力最大的,动力最大的藩王,燕王朱棣以“清君侧,靖国难”为名号起兵对抗。


风情渐渐依旧


朱元璋共26个儿子,老大太子朱标,于1392年去世,老二秦王朱樉(音赏),于1395年去世,老三晋王朱棡(音刚),于1398年去世,和朱元璋死在同一年,但比朱元璋早三个月,到朱允炆登基时,朱元璋儿子这一辈,就只有朱棣最大了。

下面说说建文帝削藩:

藩王拥有土地、人口、军队,威胁皇权,在谋臣齐泰、黄子澄建议下,建文即位便开始削藩,朱元璋在洪武三十一年六月去世,七月便削周王,废庶人,第二年四月,连削齐王、湘王、代王,一月三削,引起了其他王不安,终势力大的朱棣被逼造反。

关于朱棣造反,从以下三原因谈:

第一,朱棣可谓雄才大略,能征善战,素有野心,(但还不至于造反逐皇位的地步),当时北元残余势力还不小,朱元璋把他放在北京,镇守北疆,足以看出朱元璋对他的看重。并且,在所有的诸侯王中,朱棣兵多将广,是地方实力派。

第二,妖僧姚广孝推波助澜,姚广孝遁入空门,但关心时政,不断在吹风点火,劝朱棣造反,久而久之,朱棣便形成了造反的潜意识,并且太子朱标早逝,老二秦王老三晋王归西,朱棣是这一辈中老大,也感受到了皇位如此之近。

第三,朱允炆的削藩的失误,让朱棣感到危机。首先,错听黄子澄的建议,从弱藩周王削起,而不是听从齐泰先从最强的下手,给了朱棣准备的时间。其次,削藩过急过快,一个月连削三王,并且理由牵强,引起朱棣高度警惕,再次,还是听黄子澄建议,把朱棣留在南京的儿子放回北京,名义上麻痹朱棣,实际上掩耳盗铃,使朱棣无后顾之忧,放心造反。并且朱高煦、朱高燧在后来战役中起到重大作用。所以,当削藩祸水引到燕王,燕王便以“清君侧"为国“靖难"起兵造反,最终如愿登顶,可怜朱允炇最终不知所终,留给后世许多猜想。





金乌木木


太祖朱元璋子孙众多儿孙满堂,开国定基后。为万年计効访周武王列分封诸王以求千秋万世社稷永固,上阵父子兵封王莫如子,按能力大小亲巯远近共分封了24子一孙为蕃王,分布于天下要冲,九王封于北方值守边关苦寒之地,慎防蒙古扰边祸国。其中以燕王朱棣最为强悍志存高远雄才大略久历战阵深通为军之略,宁王次之,晋王逊三。大蕃镇有亲王护卫三千,九千,一万不等。由于边患兹扰各蕃镇势力有所增大。然初心随好,不得始终。洪武大帝仙逝不远,以有三位亲王先期驾鹤西游,四子朱棣顺势成为众王之首。且谋略过人百炼成钢,为其侄朱充文而忌讳,~~~~初帝遗红诏令皇孙为帝以方孝孺齐黄为顾命大臣帝殡天不久,众蕃王奔丧入京驶于道,燕王被朝庭官吏半道而御令拆返,其心不悦可见方孝孺皇帝忌讳众王入京于己不利。燕王悲奋交加怒不可遏忍气吞声回京苦叹,乃令其三子入京奔丧以示孝悌。然七日后帝葬后方孝孺欲扣三位世子为质,为齐黄而阻止。不出一年柿子剪软的拈,先后又5位宗氏王爷被罢蕃废爵。方孝孺有自以为计,乃令张昺为燕地布政使,张信,射贵为左右指挥使,巧立名目调走了燕王的亲兵护队400O多人仅余800余众。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岂不欺人太甚。即便如此朱棣仍忍辱负重苟且偷生装疯买傻以求自保。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亦。一日谢贵,张信两位蠢将为探听消息入府拜见,姚广孝,朱高炽,朱高煦和大将张辅阻兵丁与府外,仅二指挥使入府被一举抓住处斩。开始了惊天动地的靖难清君侧大战。燕京的十万大军皆服从于燕王,朱棣又亲去宁王处借的三万铁骑为助,历经四年坚苦卓决的浴血奋战,终打败了以李景隆为首的王师禁军六十余万之众。几经生死仍失志不渝。方孝孺齐黄绑架皇帝毁坏祖制实乃始作俑者罪不容诛十恶不赦。太祖二十四子唯四子人品贵重胸怀天下勘当大任。非一般蕃王可以轻而易举逆袭而成。











94310417小云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出生于朱元璋与陈友谅交战的战火中,从小就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朱元璋自己也觉得朱棣的性格最像自己。

年轻时的朱棣心里应该是没有任何僭越之心的,毕竟他才排行老四,而且朱元璋对于老大朱标的喜爱是众所周知的。

真正让朱棣心里有了念头的应该是朱标的去世。但这是他其实也没多大希望,毕竟前面还有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尤其是晋王朱棡也很得朱元璋喜爱。。但偏偏朱樉和朱棡不久也相继去世了。这按资排辈就到了朱棣了,这个时候的朱棣心里应该是时常兴奋不已的。按照长幼顺序皇位轮也该轮到他了。

而其他的几个藩王心里应该是平静的,有朱棣在前面挡着,无论怎么排也排不到他们。可以说皇位本来就和他们没关系,所以他们心里应该是没有多大动力和野心去造反的,甚至可能从来没敢想过造反这事。

但朱棣不一样,他心心念了好久的皇位,却突然被朱元璋传给了自己的侄子。自己顿时成了天下最大的笑话。而且很可能全天下的人都知道自己心有不甘,朱允炆就算放过所有藩王也不会放过自己。因此,我认为朱棣应该是这几个藩王里面最憋屈的,他造反的动力也应该是最足的。这都要怪朱元璋不按套路出牌,而且朱元璋在临终前虽然意识到了藩王权力过大,叮嘱朱允炆要注意,但却没有时间去亲自收拾了,这也留给了朱棣一线可能。


我叫陈小刀我怕谁


朱元璋为了明代基业能够千秋万代,仿照周制,实行分封。不料事与愿违,到了洪武末年,藩王的势力壮大,嚣张跋扈,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地步。建文帝即位以后,决定先发制人,进行削藩。25个藩王,为什么只有朱棣一人敢于扛起反抗的大旗,发动靖难呢?

第一:建文帝削藩策略的失误

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朱棣造反前,很多兄弟已经不在人世了,包括大哥朱标、二哥朱樉、三哥朱棢、八弟朱梓、九弟朱杞、十弟檀、二十六弟楠;包括朱棣在内,尚在人间的兄弟只有19位。 排在后面的兄弟年纪小,无法担重任,所以朱元璋在世时,对前面的几个儿子尤其看重,朱樉、朱棢、朱棣、朱橚镇守军事要塞,培养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其中,朱棣表现尤为出色,朱棣的实力和能力都是藩王里最强的。

在考虑削藩的顺序时,兵部尚书齐泰主张先拿燕王朱棣开刀,而黄子澄却建议先易后难,建文帝力排众议,把实力最强的燕王、次强宁王放在一边,向着实力并不雄厚、威胁并不十分严重的周王朱橚、齐王、湘王、代王、岷王下手,以雷厉风行的速度将其废黜,湘王因为惧怕还焚毁宫殿自杀而亡了。建文帝刚上位不久,就这样对自己的叔叔,严重违反亲亲尊尊的道德伦理,把自己置于政治舆论的风口浪尖。由于错误的削藩顺序,朱棣一方面感受到了来自侄子的威胁,另一方面也有时间进行筹备,应对建文帝的削藩。

第二、朱棣野心勃勃

朱元璋定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若是朱棣的几个哥哥还在,他断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政变,因为即使成功了,他也不具备继位的合法性,也会饱受舆论的质疑。老爸生前最倚重的几个哥哥已经不在了,他就是长子,继承皇位也就有了可能;也只有自己,军事实力和作战经验都是最强的。其他藩王,被削的被削,没被削的年纪还小,根本不具备争夺皇位的能力。靖江王就更不用说了,只算是个远亲,还远在偏远的广西。

洪武时期,朱元璋大规模的“拔刺”活动,建文能够任命指挥的得力将领所剩无几。而朱棣就不同,他是大将军徐达的女婿,号召力强,手下又有张玉、朱能等得力干将,还有姚广孝出谋划策。朱允炆从小生活在深宫,毫无政治经验,而朱棣一直在军事一线打拼,已经成长为一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两者一对比,朱棣的自信也就有了。朱棣紧紧抓住“长幼有序”的封建伦理不放,打着“清君侧”的口号表面清君侧实则篡位,朱棣的理论是有严重的漏洞的,就是“清君侧”需要有皇帝的密令,但是建文帝作为政治上的弱鸡,却无法给予理论和实际的打击。

总而言之,朱棣敢于举起反抗的大旗,虽有建文削藩的压迫,但更多的是借助“清君侧”的借口成全自己的野心。只有他,有实力、有能力、有魄力能实现从“皇叔”向“皇帝”的逆袭。


我是喜欢历史的小高,欢迎关注@小高读史,一起发现更多有趣的历史!


小高读史


当时应该只有三个王爷(朱元璋留的,让叔叔们来守边境。一个是燕王朱棣,一个是宁王,另一个谁忘了)镇守北方边境有军队,其他王爷只有自己的卫队造反也没用很快会被镇压。朱棣当时靠北方边境,南下有大后方,而且他还挟持宁王了一起造反,还雇佣了朵颜三卫的骑兵帮他,实力很强的~有实力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了~


左都督陆炳


朱允炆登基后,竟这样对待藩王,逼得朱棣起兵造反!

朱棣选择造反是因为走投无路!并不是他本意要反!在当时,皇帝一句话,手下的大臣们就会赶紧编小鞋来穿!

比如,朱棣杀方孝孺,有锦衣卫请示该杀几刀,这摆明就是锦衣卫讨好朱棣的,向朱棣表忠心!结果朱棣随口喊了句“这个挨千刀的着实可恶”,这挨千刀便成了圣旨!

锦衣卫就把方孝孺用一千口渔网吊起来,真的凌迟了千刀才死!这是当时第一个被凌迟千刀的人!

反之,这些人在朱允炆身边,整天拍马屁,这朱棣的日子肯定不好过!而且,朱允炆即位后,大肆削藩,削蕃削的是从其他王开始,这些可恶的锦衣卫怎么折磨其他几个郡王的全部都落在朱棣眼里!

比如,周王,竟然自己杀了全家之后自焚,以躲避锦衣卫的迫害!这是朱棣谋反的主因!也是朱允炆缺乏执政能力的表现!

其次,这个功臣留着未必就支持朱允炆!朱棣是徐达的女婿,从十多岁开始便随着徐达戍守边疆,这些开国功臣很多都跟他是故交!

甚至,朱元璋杀这些开国功臣的目的就是制约朱棣,让他不要反!假如,不杀这些人的话,很可能他们都会投靠燕王朱棣!因为朱棣确实比较适合当皇帝!朱允炆太反复无常了!这是几十万部队投降朱棣的主因!


福子说历史


朱元璋分封诸王,真正带过野战军的只有分封在陕西的次子秦王朱樉、封在山西的三子晋王朱棡、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以及封在关外辽东地区的十七子宁王朱权等了了几人,他们有朱元璋亲自给的为国戍边的任务。其余的儿子被允许有王府护卫,但实际上会打仗的并不多。

在这当中,又只有燕王朱棣因为军功最显著,被朱元璋授予了"统兵大将、地方军队乃至地方官员皆受其节制"的权力,让朱棣在北平周期的军队和地方政府中有了相当的影响力,从军事上来说,朱棣有了造反的基础。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当时长于朱棣的秦王朱樉,晋王朱棡都已经去世,朱棣事实上成为了朱元璋还健在诸子中的长子,在诸王中威望最高,换句话说,他当时已经成为了朱元璋的嫡长子,如果朱元璋不立孙子为继承人的话,最有资格的就是朱棣。

朱允炆时代,诸王中在军事上唯一能和朱棣抗衡的是在关外封藩的宁王朱权,但他在诸王中才排第十七,就算是造反,也轮不到他,他也无法让还活着的哥哥们心服,唯一能镇住诸王的还是只有燕王朱棣。

在明朝内部的其他藩王有那么几千护卫,但不足以支撑他们造反,在朝廷大军的包围中,他们也不可能打赢,所以朱允炆削藩时,这部分亲王基本上都是束手就擒,毫无抵抗能力。

实际上,以朱棣的实力也是不可能打赢朝廷的,但一个是他有作战经验,另一个就是朱允炆那边昏招迭出,给了他打赢的机会。

朱棣造反,其他藩王可以看热闹,但如果其他藩王造反,年长的藩王们就会出来帮助朝廷阻止,一起去打叛乱的亲王,除了朱允炆不得藩王人心外,也就是朱棣有这个威望。

所以,建文帝朱允炆削藩,当时能出来造反且有机会成功的,也只有燕王朱棣一人,年长有资格,能打有实力,除他之外,换谁来都不可能打赢建文帝,且还能顺利登基。


孤寡老人讲历史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遏制藩王势力,所以发动了削藩大计,而藩王之中并非只有朱棣一人造反,当时藩王基本上分为三派,一派为造反派,和朱棣站在同一阵营,以朱棣为首造反,战后如果朱棣成功就分功受赏。二派为冷眼旁观派,这些人并不贸然的加入到任何一方当中,他们既不帮中央朱允炆,又不造反。一切以大局为主,看到胜率再下注。三派为保皇党。这些藩王愿意听从中央调派和造反藩王作战。对于朝廷命令言听计从。

朱允炆实际上也被朱元璋给坑害不浅。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了加强对国家的掌控力度,实现以宗室拱卫中央的目的。所以朱元璋大肆分封藩王,把自己的儿子遍封天下,原本按照朱元璋的设想,太子朱标有足够的能力和威望镇压藩王,让藩王成为朝廷臂助。但问题是人有旦夕祸福,朱标的突然去世就导致朱允炆尴尬了。朱允炆继位后发现,爷爷朱元璋可把自己给坑了,自己的叔叔辈儿遍天下都是,自己的统治权时刻都受到叔叔们的威胁。所以为了去除威胁,朱允炆准备削藩,政策是好政策,但朱允炆没用对人。听了几个穷酸腐儒之言就贸然削藩,结果就导致了藩王起兵作乱。

首先说造反派,朱棣一个战壕造反的兄弟还是有不少的。周王朱橚、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原本朱允炆听从齐泰的建议,想要削藩就必须先干掉藩王之中势力最强的燕王朱棣。但齐泰的建议被其他臣子给否定了。他们认为削藩应该由易到难。所以朱允炆决定先剪除朱棣的羽翼,周王朱橚最先倒霉了。之后接着遭殃的是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岷王朱楩。湘王朱柏被抓住后自尽身亡。其他人则建文帝充军流放。朱棣造反后,他们几人又被朱允炆给抓回去当人质了。直到朱棣胜利后才把他们放出来。

冷眼旁观派就是宁王了。朱棣造反后,宁王选择了坐山观虎斗,他不愿意介入到大乱之中。甚至宁王还有了鹬蚌相争渔人获利到意思。朱允炆多次催促宁王出兵攻打朱棣,但宁王既不拒绝,又不执行,就是一个劲的拖。反正朱允炆说啥宁王就听着,但就是不动、反正天高皇帝远,朱允炆也奈何不了他。但朱棣可不会允许宁王坐山观虎斗。所以朱棣一直强逼宁王加入他的阵营。最终宁王无路可退只能加入朱棣造反阵营。

至于保皇党就属辽王朱植和谷王朱橞。朱植和朱橞属于纯粹的中央系。朱植的封地和朱棣封地离的太近了,朱允炆担心他们走到一起,所以朱允炆命令朱植南下南京,然后给朱植又换了一块封地,所以朱植无奈只能被绑到中央一起。谷王朱橞是个务实者,朱棣造反后,朱允炆中央实力明显强于朱棣,所以谷王朱橞出兵南京勤王攻打朱棣。后来眼看朱允炆一天不如一天,势力越来越弱,而朱棣越来越强,所以谷王朱橞又暗中投靠了朱棣,出卖了朱允炆。除这几派之外,其他人藩王纯属打酱油了,该吃吃该喝喝,乐的个逍遥自在。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小小小百科全书


当时的情况对于朱棣来说,已经是被逼的走投无路了。不反难逃一死,反了反倒还有一线生机。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仿效汉高祖刘邦分封子孙为王。这一招看似稳妥,实则为大明埋下了祸根。造成的后果是,各地的藩王不仅拥兵自重,而且每年还消耗国家大量的财政收入。


建文帝朱允玟继位后,在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人的建议下,力主削藩。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周王朱橚,齐王朱榑,湘王朱柏,代王朱桂,在朱允玟的高压手段下,相继被废为庶人。更惨的是朱柏,被吓的“无以自明,自焚而死。”

朱允玟将最为强势的燕王朱棣留到了最后。正是这一错误决定,给了朱棣可乘之机。一方面,朱棣在建文帝的监视下,装疯卖傻,借以麻痹朱允玟等人。另一面,朱棣与黑衣僧人姚广孝积极谋划大业,暗中招兵买马,打造兵器,图谋起事。


洪武年间,姚广孝便结识燕王朱棣。他是朱棣的主要谋士,是帮助朱棣建功立业的关健人物。

面对朱允玟咄咄逼人的态势,在姚广孝的支持下,朱棣早有了图谋天下的决心。公元1399年(建文元年),朱棣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正式起兵。战争打了三年多,最终朱棣借助宁王朱权的兵马,靖难成功,实现了其问鼎天下的大志。

有人问朱棣为什么造反?显然,金鳞岂是池中物,朱棣是有那个野心的。他镇守北京多年,久经沙场,兵精将广,他又岂能甘心对懦弱的侄儿朱允玟俯首称臣。其次,建文帝登基就开始削藩,条件完全没有成熟,急则生变。建文帝为他的仓促付出了代价。最后,朱允玟对朱棣的老谋深算,也没有清醒的认识,他在拥有绝对实力之时,没有削除燕王,这才导致靖难之役在建文元年就爆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