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可能被低估的科幻神作


01.

說不上為什麼,小燚這樣的80一代兒時夢想全都是當科學家。

大概那時候我們覺得科學家這個工作很厲害吧。

當然,科學家現在依然厲害。

我對這一職業始終保持著尊敬的態度。

只是我的同學們並沒有人真的實現了科學家夢想。

現在想來,有些遺憾。

猶記得小時候,我對兩個人特別感興趣。

一個是機器人,一個是外星人。

當時還買過一些雜誌,《科幻世界》、《飛碟探索》等等。

可能被低估的科幻神作


關於機器人,小時候的既定印象大多是《變形金剛》那樣的。

關於外星人,則多是小小的身子,大大的腦袋,看似弱不經風,實則能力無窮,騎輛共享單車都能回月球那種。

可能被低估的科幻神作


02.

長大以後,科學家的夢想消失殆盡,一切都好像從未發生過。

這麼些年過去了,變形金剛從動畫片變成了真人電影。

外星人也從小個子變成了大個子,從像怪物到像人,慢慢進化到甚至有些可愛的地步了。

要知道,很多人都認為他們是來侵略地球的啊喂。

儘管外星人從未出現在現實生活當中(至少我沒見過)。

但我們已經逐漸習慣了外星人的各種形象。

好像他們生來就應該長成這樣那樣的。

從來沒有人提出過,外星人可以不是人。

他可以沒有頭,當然,也可以沒有身體,沒有四肢。

甚至沒有形態。

這正是電影《湮滅》帶來的讓人毛骨悚然的外星人。

可能被低估的科幻神作


電影《湮滅》改編自科幻小說《遺落的南境》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湮滅》。


作者傑夫.範德米爾憑藉該小說,成功拿下科幻文學獎項的巔峰——星雲獎。

打敗了同年入圍該獎項的《三體》。

說到這裡,小燚不禁想問,同樣是小說改編,人家都已經上映了,咱們電影版的《三體》到底有沒有靠譜的進展?


03.

我問完了,回到電影《湮滅》。

影片就一條故事線,完全圍繞著女主角展開。

生物學家莉娜(娜塔莉·波特曼飾演)最近有個好消息。

失蹤了長達一年之久的丈夫忽然回家了。

可能被低估的科幻神作


這同時也是一個壞消息。

丈夫整個人很不對勁兒,看起來很陌生,好像一個機器人被重刷了系統。

莉娜整個人還沒反應過來,丈夫忽然開始大吐血。

接下來莉娜和丈夫就被一個神秘組織接走了。


醒來的莉娜,發現自己在研究室被人研究。

可能被低估的科幻神作


原來這是一個擁有國家最高機密的神秘組織。

三年前,黑水公園裡的一座燈塔突然發生了異常現場,被一片「閃光」所覆蓋。

「閃光」看起來很美麗無害的樣子,

實則是一個未知的恐怖區域,凡是進入的人無人生還。

更為恐怖的是,「閃光」的範圍正在逐漸擴大。

為此相關部門不得不讓附近居民迅速撤離。

莉娜的丈夫是「閃光」唯一的生還者,但是目前生命垂危,不能給研究者提供任何有效線索。

可能被低估的科幻神作


為了查明事件的真相,莉娜和幾位組織選好的女科學家共同進入了「閃光」。

走近「閃光」,她們發現這是一個五彩繽紛的泡泡組成,看起來夢幻而瑰麗。

「閃光」裡的世界則更加神奇:

這裡有長出鯊魚牙齒的鱷魚

長成人形卻不是人的植物

通體透明的小魚

以及角上開出花朵的小鹿

還有,海邊的樹居然長出了結晶

一頭熊的口中講出了人話

可能被低估的科幻神作


簡直就是一個比童話還童話的神奇世界。

莉娜和夥伴們起初發現,在「閃光」裡,所有物體都被折射了。


接下來,越來越多的現象證明,這裡異常的不僅僅是手機信號和各種動物。

關鍵是生命的秘密——DNA,在這裡已經完全失控。

或者說,「閃光」裡的所有DNA都被刻意修改過了。


04.

一個之前的探險隊留下的SD卡,給她們帶來了一絲希望。

沒想到視頻裡面的內容令人絕望:


視頻中,一個隊員的肚子被刀強行割開,裡面蠕動著一條疑似蛇一般的物體。

可能被低估的科幻神作


更為詭異的是,莉娜她們發現視頻裡肚子割開的隊員,如今變成了一副“壁畫”。


原來他整個人經過「閃光」的無數次折射,已經被打散。

他的皮膚、血液、骨骼都被多次折射,最終成為定格在牆上的一件“作品”。

之後不可思議的事情在莉娜的隊友們身上陸續發生。

受傷的隊員,身上長出了樹芽,後來就變成了一棵樹。

莉娜發現這裡有很多樹,有些是人變成了樹,有些是樹長成了人形。


原來,人類的DNA在「閃光」裡也被打亂了。

可能被低估的科幻神作


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外星人。

它可以在「閃光」的範圍內隨意獲取所需要的細胞,並將其隨意折射,從而嵌合。

人可以和樹共生,鹿可以與花共存。

這就是《湮滅》提出的核心理念——細胞嵌合體

一直到影片最後,導演開了一個超大腦洞,在此小燚就不做劇透了。


05.

湮滅,物理學名詞。

它的大意為:物質和它的反物質相遇時,會發生完全的物質-能量交換,產生光子等的能量形式,此過程即為湮滅,又稱互毀、相消、對消滅。

《湮滅》中第一次呼應影片片名來自一段對話:

覺得你把自殺和自我毀滅搞混了

幾乎沒有人會去自殺...

但幾乎所有人都在自我毀滅

從某些方面看

在我們生活中的某個部分

我們喝酒 我們抽菸

我們毀掉好工作

或者是美滿的婚姻

這些不是決定 它們是...

它們是衝動

我們身上有自我毀滅的代碼嗎?

每個細胞中都有嗎?

可能被低估的科幻神作


這是從人類自我毀滅的角度來詮釋湮滅。


抽菸和喝酒,本身不算是對健康有益的行為。

但很多人樂此不疲。


我們身邊都有很多這樣的朋友。

也許這個人沒有勇氣自殺,但是他從來沒有意識到,

很多不健康的行為本身就是慢性自殺。

一份好的工作,一段美好的婚姻。

有沒有去好好珍惜,取決於這個擁有它的人。

很多人辭職比翻臉還快,離婚也是一時衝動就做成的事。

這些行為本身就自帶自我毀滅的標籤。

關於健康、工作、婚姻,人類在重複著很多錯誤。

究其原因,自己心知肚明。

《湮滅》沒有傳統科幻題材中的人與外星人大亂鬥,世界末日大爆破之類的宏大場面。


很多人會不適應這樣的風格。

就像很多人不喜歡《銀翼殺手》一樣。

可能被低估的科幻神作


它們過於冷靜,更像是一個旁觀的老者,不緊不慢地為你講述它的異想世界。


而恰恰是這樣一種詭異的風格,反倒讓觀眾體會到一種不同尋常的澎湃感。

《湮滅》在科幻的主題之中,還探討了人性、哲學等等你完全不會聯想到一起的話題。


好像無意中發現了一個新世界,那種激動緩慢而持續。

這也是很多人欣賞《湮滅》的原因。


06.

值得一提的是,《湮滅》中有一個關於婚姻的隱喻。

這正是湮滅的第一個層面,人類的自我湮滅。

在無數次閃回的片段中,觀眾不難拼接出一個重要信息,莉娜和丈夫的婚姻並非完美。

事實上,莉娜早已與同事出軌。

她與丈夫因為工作而造成的隔閡,隨著時間的推移,終於造就了一段感情的湮滅。

因此,這次莉娜走進「閃光」的原因,不僅僅為了丈夫,為了愛情,更多是一種自我救贖。

可能被低估的科幻神作


另一個層面的湮滅,則是人類不可抗拒的命運。

人類真的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和未來嗎?


在不同的影視作品和科幻文學中,總有人會這麼質問。

小燚有個很欣賞的日本作家星新一,他有篇科幻小說叫《艾爾先生的臨終》。

小說講的是做生意負債累累,準備自殺的艾爾先生,遇到了一個來自未來的機器人。

他跟著機器人一起來到了未來世界。

在未來世界,借債、生病、失戀、戰爭、不平、仇恨等等的貧困和痛苦現象都不存在。

聽上去讓人很是嚮往。

可是這樣一個沒有貧困、墮落和痛苦的世界,真的是艾爾先生想要的嗎?

在一個機器人的世界裡,糧食就是機器油和電池,一個人能生存多久?

這種毀滅性的消亡比在人類世界的自殺更加痛苦。

更加諷刺的是,這一切都是人類的自身選擇。

可能被低估的科幻神作


當人類一直在假設外星人的入侵是一種毀滅性打擊時。

電影《湮滅》帶給我們一個全新的視角:


不需要轟炸地球,不需要綁架首領,甚至不需要和人類進行任何交流......


外星人/機器人完全沒有想要拯救你,或毀滅你的意思。

因為人類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

而外星智慧已經全面掌握併入侵了地球上所有生命體的DNA。

無論你是鱷魚,梅花鹿,小魚,植物,還是一個人。

他們想要結合就結合,想要複製就複製。

想要湮滅,就湮滅。

一切都在外星智慧的掌控之中,人和動物,甚至一朵花,都沒有任何區別。

換句話說,你已經不是你,我也不是我了。

以後這世界發生些什麼,和你我還有半毛錢關係嗎?

可能被低估的科幻神作


最後,說點別的。


這是「燚見」的第4年,堅持原創,第315篇推送。

我還記得2015年3月25號,自己在電腦上敲下那些零零散散想法時的樣子。


這時代變化快,還好有一個能讓內心安靜下來的地方。

在這裡認識很多朋友,得到很多鼓勵。也看到了自己每年的變化。

很知足。


最近看了《頭號玩家》,老實講,真正打動我的不是那層出不窮的彩蛋。

而是遊戲創始人最後那句“謝謝你玩了我的遊戲。”

讓我莫明感動。


謝謝你關注了「燚見」,我會繼續加油


很高興燚見你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