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男孩打针一直“碎碎念”,表情到位逗笑众人,网友:天生“戏精”

家长带孩子去打针通常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孩子吓得又哭又闹,死活不肯配合,比较听话的则是·一脸绝望,有种已经到了世界末日的既视感,基本上很少见到有小朋友是一脸淡定地配合打完针离开的。

男孩打针一直"碎碎念",表情到位逗笑众人

最近网上流传着一个东北的小男孩打针的视频,视频中的这位五六岁左右的小男孩面对打针也是十分地排斥,但打针的全程却是凭着出色的演技成了众多网友的快乐源泉。

视频中的小男孩一开始就对打针表现得十分地排斥,面对护士阿姨,一直在不断地后退。一边后退还一边和护士打商量:"阿姨别把我扎出血好吗?阿姨求你了,给我扎不疼。"在得到了护士阿姨的保证才怯怯地伸出自己的小手。

男孩打针一直“碎碎念”,表情到位逗笑众人,网友:天生“戏精”

在打针的时候嘴也是一直没有闲着,"啊呀,哎呀妈呀",等到护士拔出针了,这男孩还一脸劫后逃生似的念叨道:"哎呀妈呀,真的是太吓人了,真是吓死我了。"

男孩打针一直“碎碎念”,表情到位逗笑众人,网友:天生“戏精”

整个过程,小男孩一直都在"碎碎念",表情也是十分的到位,不提当时在现场看着的家长和护士是什么反应,网上就已经是笑倒了一片,更有网友称小男孩为:天生的"戏精"。

男孩打针一直“碎碎念”,表情到位逗笑众人,网友:天生“戏精”

像这个男孩子一样,很多的孩子对打针似乎有些天生的恐惧,哪怕是平时蹦蹦跳跳碰破皮也不长记性的大男孩,在遇到打针这种事上也有可能秒怂。

为什么孩子会害怕打针?

1、记忆中打针是会痛的

一般来讲,小孩子到了四五岁对于小婴儿时候的记忆基本上是不记得的,但出于大脑生存机制的原因,打针时受到的刺激会给大脑皮层发送危险信号,并且这些记忆还会被保留下来。

所以到了要给孩子打针时,孩子潜意识里就会知道打针是有危险的,是会痛的,自然也就会害怕打针。

男孩打针一直“碎碎念”,表情到位逗笑众人,网友:天生“戏精”

2、家长的影响

家长为了让孩子配合打针,就会哄骗孩子,比如会说"打针是一点都不痛的"之类的话。但是孩子打完之后却发现并不是不会痛,打针的真实感觉和孩子心理预期的不符,那么下一次打针可能就会更加感到害怕。

家长如何让孩子不那么排斥打针?

1、告诉孩子打针的理由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为什么要打针,当然,解释要尽量生动一些,要让孩子听得懂,让孩子明白打针是为了他们的健康考虑,是为了治病,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尽量地减轻孩子对打针的排斥。

男孩打针一直“碎碎念”,表情到位逗笑众人,网友:天生“戏精”

2、告诉孩子打针的真正感受

家长要告诉孩子打针的真实感受,让他们在打针前有个心理准备,而且提前告知,也就不会让孩子因为未知而感到十分的不安。

3、多多称赞孩子

很多的孩子都是越鼓励越来劲的类型,家长适时的鼓励褒奖,可以让孩子在下次打针的时候更加勇敢。孩子打完针之后,家长可以适当地表扬或奖励一下孩子,肯定一下孩子的表现。

男孩打针一直“碎碎念”,表情到位逗笑众人,网友:天生“戏精”

结语:

孩子害怕打针是很正常的,要让孩子勇敢起来,这中间总会需要一个过程。而当孩子感到恐惧不安的时候,爸妈的陪伴与鼓励,可以给到孩子莫大的勇气,逐渐地变得坚强勇敢。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小D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