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如果洪秀全主动让贤,杨秀清能打败满清吗?为什么?

龙飞天19


有70%机会,可能性很大。其实,不需要洪秀全让位,他不搞破坏就行。因为太平军从广西起兵,一路打到武昌、南京,都是杨秀清指挥,他说了算!

洪秀全不管军事,他是神坛上的教主,是教会的精神领袖,不管具体工作。

进入南京建立政权后,洪秀全搞破坏:他坚决要禁绝孔教、孔庙、四书五经书本。于是掀起焚烧儒家书籍、拆毁孔庙、禁止各地私塾(学校)用儒家课本的风潮!

早在攻下武昌时,洪秀全就干这事。杨秀清劝阻,无效。被迫用“天父下凡”传话,督促洪秀全改正,但洪秀全不听。

南京建政后,洪秀全做天王,他最关心的政务,第一件就是禁绝孔教!

简单地说,洪秀全做天王,最关心的是发展他的拜上帝会,因为他认为:只有消灭孔教,中国人才会接受他的教会!

洪秀全对于军政权力的渴求,初时并不强烈,是杨秀清管他,老用天父压他,使他极为反感,讨厌,所以才想到抓权!最后设下恶毒圈套:拉韦昌辉入局,借韦昌辉之手屠杀杨秀清东王府势力!

因为,太平军在广西起兵时,就是指定杨秀清指挥军队作战,所有人,除洪秀全外,都要听从东王节制和指挥!

战争时期,军事为主,谁掌握了军权,谁说了算!

还有,太平军的大部分将领和士兵都是广西人,同乡三分亲,他们更愿意听命于杨秀清!

可以说,直到进入南京建政以后,杨秀清的权力和威望都比洪秀全大!

洪秀全是神坛上的教主,教会精神领袖,平常不管军政事务。军政方面全由杨秀清做主。

就因为洪秀全坚决、一定、必须禁绝孔教,焚烧儒家学说书本,拆毁孔庙,杨秀清认为孔孟学说在中国有两千年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粹,禁绝孔教,不得人心,会导致很多读书人反抗太平天国。

所以,杨秀清又用“天父下凡”传话,阻止洪秀全禁绝孔教的过火行为!

这就是洪秀全要除掉杨秀清的根本原因之一!除了权力,还有政治文化路线的严重分歧!

权力,不仅洪秀全需要拿回属于“天王的权力”;他身边的兄弟、亲信人员和很多广东籍将领,他们也要瓜分权力!他们认为杨秀清做事霸道,专制,独裁!

我写过一篇回答文章《杨秀清足智多谋,为何对诛杨行动毫无察觉》,有详细描述洪杨关系恶化、分裂和内讧情节,这里不多说。

因为洪秀全是个不管事的天王(天王是不接地气的),他杀掉杨秀清之后,造成严重后果:太平军内部分裂,石达开出走。而指挥打仗,管理政务,都找不到杨秀清这样的狠角色!李秀成、陈玉成资历浅,军阶低,镇不住局面!政务上就不必说了。

如果,杨秀清不死,洪秀全不捣乱,太平军必然发展壮大,打败清朝是有可能的!

第一,不要“坐牢”,不要以保卫天京为作战目标。必要时,放弃南京,直捣北京!

第二,将主力部队分成三股:①甲军5万人从湖北、河南线北伐;②乙军10万人由扬州、山东北伐,两军约定在天津、保定会师,会攻北京!③丙军5万人,留守南京、安庆、九江等大城,必要时集合兵力袭击湘军大本营!对待湘军,牵制为主,因为湘军还没形成规模。

太平天国是被曾国藩湘军打垮的。而杨秀清死后,太平军作战目标,就是以保卫南京为战略目标,是被动挨打!最终越打越败,兵员越少,是兵钱粮三缺!

清廷对付太平军的策略是:江北取守势;提拔曾国藩节制华东五省,用南方各省军队、钱粮支持战争,用湘军为主力打垮太平军。

那么,杨秀清只要采取:牵制湘军、集合主力部队分两路北伐,直捣北京。就极有可能获得巨大成功!

因为当时太平军的战斗力超过清朝八旗兵和绿营兵,林凤祥、李开芳两万人能打到天津外围,就知道中原、华北清兵的战斗力很差!这是慈禧耐心耐心等待曾国藩的湘军能够支撑局面的根本原因!

既然太平军的真正对手在南方,那就撇开他,盯着北京为作战目标!

第三,杨秀清还得实行一些收买人心的政治措施,比如禁绝孔教,焚烧四书五经,拆毁孔庙,坚决不能做。

第四,必要时,杨秀清扔掉洪教主,亲自统帅大军攻打北京!只要拿下北京,天下震动,形势只会对太平天国有利!

第五,太平军不全力北伐,只留在江南与湘军纠缠,那是等死!毫无意义!没看到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枝军队直捣北京,连圆明园都烧掉了!咸丰帝吓得尿裤子逃往热河避难!

太平军全力北伐,是有很大机会获得成功的。

据《李秀成自述》透露,杨秀清主政时,军纪很严,赏罚分明,处事公正,所以太平军士气高昂。自从杨秀清死后,就什么都变样变味了。

无可否认,杨秀清是一名可以指挥数十万大军作战、有强大号召力的军事统帅。就因为他被杀,神坛上的教主洪秀全实行“政教合一”,直接使太平天国走向衰亡。

大量历史事实证明,洪秀全不具备打天下的能力和意志,也不具备指挥打仗和管理政务的能力。但争权内斗,他是高手。

史载:太平军攻打长沙,受挫,洪秀全就想不干了,散伙,回广东老家。是杨秀清劝住他,并且作出战略调整,放弃长沙,直捣武汉,一举攻下。

杨秀清对洪秀全的评价:他的短视是致命的。

大城公

在报刊发表文章原用笔名:东山尹,庄满,鸣白,营种。

1996~2005年在全国畅销杂志包括

广东省《共鸣》《家庭》《深圳青年》《佛山文艺》《江门文艺》《惠州文学》《同舟共进》《炎黄春秋》《家家乐》《金桥》

河北省《文史精华》

河南省《名人传记》《人生与伴侣》《时代青年》

湖北省《幸福》《治安纵横》《知音》《警笛》《今古传奇》

湖南省《康乐园》

广西《西江月》《灵水》

海南省《青年时代》

四川省《龙门阵》《分忧》《成都商报》

云南省《女性大世界》

陕西省《家庭之友》

内蒙古《这一代》

上海《青年一代》《文汇报》

安徽省《恋爱婚姻家庭》

北京《婚姻家庭》

吉林省《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世》

黑龙江省《家庭生活指南》,等等杂志报纸发表各类文章160多篇;

创作

123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谁主天下》

60万字长篇历史武侠小说《还我河山》

39万字名人传记《北洋军阀列传》

武侠小说在《江门文艺》连载;

撰写《科学发展观》理论文章17篇;

创作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本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