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擁有7架私人飛機,身價是董明珠的4倍,他被稱為“空調大王”

2018年4月27日,遠大科技集團在北京舉行的“遠大30年感恩論壇——北京分論壇”上,王石以聯席董事長一職現身並發表演講。

擁有7架私人飛機,身價是董明珠的4倍,他被稱為“空調大王”

說起遠大科技集團,如果不是王石,大家可能都很陌生,雖然也是空調的,但現在都是格力、美的的市場。

擁有7架私人飛機,身價是董明珠的4倍,他被稱為“空調大王”

其實,遠大空調誕生於80年代末,是一家提供以真空為條件,及以天然氣和廢熱為能源的非電中央空調主機的企業,90年代就在美國設立了公司。

如今,遠大公司的非電空調覆蓋了美國東西海岸的21個州,佔據當地40%以上的非電中央空調市場份額,在國內及歐美市場佔有率長期排在第一。

遠大空調它最大的特色產品就是非電中央空調主機。

大家都知道空調需要用電才能啟動,不用電怎麼使它運行呢?

非電中央空調俗稱吸收式製冷機、燃氣空調等,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採用天然氣、太陽能、發電廢熱等任何能產生80℃以上的熱能為動力、以溴化鋰為冷媒進行熱交換,從而降低空調循環水溫度,達到製冷目的;供熱時,可直接加熱,通過水循環散熱。相對於直接用電來製冷和制熱,非電空調對電力的消耗非常小。

由於非電空調造價較高,且受安裝條件限制,導致進入普通家庭比例極低,主要應用於大型公共建築。

擁有7架私人飛機,身價是董明珠的4倍,他被稱為“空調大王”

他的創始人張躍,是國內第一個購買私人飛機的人,也是國內第一位擁有直升機私人駕照的企業家,有“空調界狂人”的稱號。

但他曾經,只是一個普通的美術老師。

今年60歲的張躍出生於湖南,他從小就酷愛美術,後來順利考上師範學院的美術系,畢業後當了一名美術老師,教書育人。

當老師,有排面;事業單位,有保障。在那個年代,是多少人羨慕不已的生活。

這樣安穩的生活雖好,但不是他真正喜歡的。於是,1984年,24歲的張躍,決定下海經商。

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他也像沒頭蒼蠅一樣找不到方向,基本上什麼賺錢他做什麼,但他有著敏銳的商業眼光。

彼時他發現摩托車很賺錢,他就從銀行貸了5萬,沒想到很快就盈利了。

擁有7架私人飛機,身價是董明珠的4倍,他被稱為“空調大王”

賺了第一桶金的張躍開始進軍餐飲業,他開了一間咖啡館。但這次,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他賠了大概有七八萬。

後來他總結道,“當時太理想化了”。當時咖啡館規模過大,60個桌位,設施按廣州白天鵝賓館的標準進行佈置,60多個服務員,加上廚師,一共有90多名員工,服裝、菜單都特別雅緻,服務員的工資也比別處高4倍。

但張躍並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打倒,反而越挫越勇,他開始了新的嘗試。

1988年,張躍發現當時中國各地承壓鍋爐爆炸傷人的事故很多,他覺得這是一個機會。他就和畢業於哈工大熱工專業並正在研究無壓力鍋爐的弟弟張劍合夥註冊成立了“遠大熱工研究所”。

苦心人,天不負。兩個人研究的無壓鍋爐供熱技術,一戰成名,專利轉讓費用高達近百萬。

但張躍並沒有繼續研究鍋爐,因為他認為這個項目並沒有太高的技術附加值。

直燃機,新的轉折點

此時,張躍又發現了一個新的“藍海”市場。

他發現,隨著國內樓堂館所與現代化企業的不斷增加,中央空調的需求量飛速上漲,而當時使用的中央空調大多采用嚴重破壞空氣臭氧層的製冷劑氟利昂,不僅會造成環境汙染,還會耗費大量電力,為日趨緊張的電力系統帶來沉重的負擔。

他和兄弟張劍就在討論:為什麼不開發生產既不破壞環境又可減緩電力供需矛盾,以天然氣或石油為燃料的“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機”呢?

於是,他們開始關注並研究“溴化鋰製冷採暖”技術。這種技術既不產生氟利昂汙染,又可以節省電力資源。

限於當時的條件,他們能夠找到的資料不多,但他們憑藉著自己在燃燒、熱交換方面的專長,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進行理論研究與設計,又搞了三個月的試製。

張躍為了這項研究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辛勞:“開發研製第一臺空調的時候,半個多月我就瘦了20多斤,從第一代到現在的第九代空調,我經歷了九次超級狂熱。狂熱的激情產生了靈感,又驅動了超級的付出。”

1992年6月5日這一天是一個炎熱的夏日,當第一臺由中國人自己設計製造的直接以燃料為能源的大型中央空調主機——溴化鋰吸收式冷溫水機在一間破舊的廠房裡轟隆隆地點火成功了。

擁有7架私人飛機,身價是董明珠的4倍,他被稱為“空調大王”

直燃機,張躍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

後來,張躍在長沙註冊成立了長沙遠大空調實業公司。

因為直燃機恰好切中極其旺盛的市場需求,遠大空調剛開業就走上了快速起飛的通道。

1993年末,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裡,遠大直燃機迅速升級到第五代,一連串的動作一氣呵成,實現了直燃機的高性能與全自動化運行,並在1994年獲得了第22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大獎。

此後一發不可收拾。1995年,遠大公司建成了當時世界上第一條直燃機流水化生產線;

1996年,遠大成功地開發出Ⅵ型直燃機以及直燃機電話聯網監控系統,在全球率先實現直燃機信息化;

1997年遠大順利通過德國ISO9001質量認證,成為全球直燃機行業首家獲此認證的企業;

1998年,遠大研製出比全球同行業最先進的機型還要節能10%的Ⅶ型直燃機,取得了美國最權威、最苛刻的UL安全認證,成為全球同行業中惟一的系列直燃機全部通過UL認證的企業。

找對了方向,加上自己的苦心鑽研,遠大的業務拓展到世界各地。

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大,張躍經常滿世界飛,由於經常遇見航班延誤的情況,他下決心買一架私人飛機。

他一直是一個行動派,立刻就飛往美國買了一架私人飛機和一架直升機,並且還考取了國內首張飛行駕照。

而考到飛行駕照之後,張躍又先後入手了6架飛機,一時讓他風光無限。

出身於美術專業的他,似乎有著理想化的理念,從咖啡館就可以看出來,後來他發現飛機飛行3000公里排出的二氧化碳,就相當於8棵大樹生長60年所吸收的總量,於是他就下定決心不再乘坐私人飛機,並且開始投身於節能減排的事業當中,陸陸續續研發出了生命手機、潔淨新風機等等產品。

這一發不可收拾,他又進入建築行業,把精力放在了建築節能改造上。

2010年的上海世博會,他帶領遠大集團僅僅用了24小時,用完全輕量的鋼結構、遠離混凝土垃圾和揚塵建成了遠大館,其中築垃圾只有1%,其建築材料消耗只有傳統建築的1/6,能源消耗的1/5,這一舉動創造了世界上的建築奇蹟。

在2013年的時候,他還規劃了全球第一高樓,取名為“天空之城”,該樓計劃高度838米,總共202層,可以抗震9級,容納30000人,造價90億,並且90天完成……

擁有7架私人飛機,身價是董明珠的4倍,他被稱為“空調大王”

據說為了建這座“天空之城”,張躍還花了5億買地,結果審批未通過,所以這座樓只打了地基,就成為了的長沙最大的爛尾工程了。

但他並不甘心,2015年的時候,花了19天,建成了57層的高樓,並且取名為“小天城”。

據悉這座“小天城”主體結構均由鋼架構成,材料工廠預製達93%,由1200位工人晝夜開工拼接,耗時19天完工,除雨天停工,有效工期僅12天。

作為一名實業家,張躍身上卻充滿理想主義色彩,他有自己的理想國,在長沙遠大城:有宿舍、食堂、幼兒園、醫院、農場、酒店等等設施,有2000名員工生活在這裡,衣食住行一條龍解決,自己種菜吃,食堂免費。據說這裡可以夜不關門,讓人不免聯想到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他雖然比較理想化,但他有著把理想變為現實的決心。他沒有辜負他遇見的每一個機會,他每一次都是竭盡全力地付出,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張躍曾說過: “做人做生意絕不能投機取巧,任何收穫都沒有捷徑,都是長時間艱苦勞動的結果。我這一輩子從沒有浪費過時間,沒有不良的嗜好,一直在超額地付出。”

擁有7架私人飛機,身價是董明珠的4倍,他被稱為“空調大王”

他的員工說,他每天十七八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已成為了家常便飯,總裁辦公室的燈光徹夜通明。

現在他作為遠大集團老闆的張躍,根據胡潤百富榜排行榜,其身價達到100億人民幣,是董明珠身價的4倍。

所以,他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大風颳來的,更不是簡單的一句“是他運氣太好”就能解釋的。

從潛心研究無壓鍋爐,到痴心改進直燃機,再到進軍環保事業,他是靠自己一步步、付出過常人無法體會的汗水才走到現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