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新乡历史名人大全,卫辉就占六个

新乡历史名人丰实文化知识的乳汁,膏腴山川的摇篮,培育一批不拘一格的历史人物 ——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及诗人、文豪、画家等。他们在成就国家大事或科研成就或文学艺术业绩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千秋功名。他们为民族、为国家、为正文、为探索科学艺术和健身之道的奥秘呕心血,献生命而所不辞的精神,使我们倾心仰慕,世代相传,永世不忘。

共工

共工是炎帝的后代,是与黄帝同时期的一个强大的部族首领。这个部族就居住在今天新乡市的辉县。活动在包括新乡、获嘉、卫辉在内的豫北平原。共工是我国第一个治水的英雄,由于他只知防堵,不懂疏导,虽厉经艰苦卓绝的奋战,仍归于失败。但后人没有忘记他的历史功绩。共工仍被公认为中国最早的 “水神 ”。 “怒触不周山 ”的神话故事即出于共工。

比干

比干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 1092年 5月 6日,夏历四月初四),帝辛戊寅三十二祀(公元前 1029年)冬十月二十六日被纣王残害,终年 63岁。

姜太公

姜太公(? ——公元前 1021年),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魏之汲邑姜塬(即今卫辉市太公泉)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和谋略家。因其先祖佐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从封而得姓,又称吕尚。根据文献记载,他的名字还有:太公望、周望、吕牙、吕望、师望、姜老等。

姜太公一生中影响最大的事件是成功地协助周武王指挥了中国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牧野之站,著有《六韬》等。姜太公是中国军事家的始祖。在民间,姜太公的神奇和威严成为驱邪扶正的象征,被尊为 “神祖 ”。反建屋架梁,必用红纸写联: “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 ”,或 “姜太公在此,白事大吉 ”,以示平安。

毛遂

毛遂,战国晚期人,故里在今原阳县师寨乡路庄村。公元前 257年,因向赵国的平原君自荐说楚成功,遂声名大振。成语中 “毛遂自荐 ”、 “脱颖而出 ”的故事均出于此。

张苍

张苍(公元前 256年 ——公元前 152年),西汉丞相,封北平侯,原阳县富宁集乡张大夫寨村人。张苍校正《九章算术》,制定历法,也是我国历史上主张废除肉刑的一为古代科学家。现有张苍墓,位于原阳县城关镇东北 2公里谷堆村,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苍墓东西长 40米,南北款 30米,高 1至 2米,墓周槐林茂密,郁郁葱葱。存有墓碑一通。圆首镌有云龙图案,中刻 “汉丞相北平侯张公讳苍之墓 ”,为清康熙年间立。另有 “张苍纪念堂 ”大殿和 “西汉丞相张苍故里 ”大型石碑。

陈平

陈平(? ——公元前 178年),西汉丞相,封曲逆侯,原阳县阳阿乡阿村人。陈平 “六出奇计 ”,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又与周勃合谋 “诛杀诸吕 ”延继刘氏诈基,是 “汉初三杰 ”之一。今存陈平祠,为县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有大殿三间、拜殿三间及石碑多通。

周勃

西汉丞相,封绛侯,原阳县原武镇二郎庙村(已湮)人。身为武将,周勃助刘邦打天下英勇无比,连攻下 40余座城池。和陈平合谋,诛杀诸吕,立汉文帝,又亲挽皇帝玺,交于刘邦第四子刘恒(即汉文帝)

周亚夫

周勃次子,西汉丞相,封条侯,原阳县原武镇二郎庙村(已湮)人。以 “细柳屯军,治军严明 ”而闻名。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在 1986年为周压夫故里题词 “治军严明,一统大业 ”。现有周亚夫墓,在原武镇小村南,墓冢高大,翠柏成林,俗称 “柏林冢 ”。周亚夫祠在今磁固堤村。

百里嵩

百里嵩,字景山。东汉末年,他任徐州刺史时,注意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并施以轻徭薄赋,百姓得以修养生息,成为群众赞颂的清官。

百里嵩任职中,徐州一带曾遇到一次特大旱灾,禾苗枯焦,赤地千里。他体察民情,找水源,挖渠引水,跑遍所属各县。事有凑巧,不久普降喜雨,万民称赞这次喜雨为 “刺史雨 ”,称白里嵩为 “百里使君 ”。封丘县城东北 2公里庙岗村南的 “使君祠 ”为元代民间所建。

孙登

孙登(约公元 205年 ——公元 263年),字公和,号苏门生。魏晋之际汲郡(今卫辉)人。孙登多年遁世隐居辉县之苏门山,并因悲叹时世,常登台长啸,今 “啸台 ”犹存。

韦思谦

韦思谦(? ——公元 689年),本名仁约,以字行,唐朝丞相,原阳县陡门乡韦城村人。今存韦思谦祠,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今原阳县城北 1公里有韦思谦墓。其有两个儿子韦承庆、惟嗣立皆为唐朝丞相。《旧唐书》载: “前后四职替代,又父子三人,皆至宰相,有唐以来,莫与为比。 ”

娄师德

娄师德(公元 630年 ——公元 699年),字宗仁,唐朝丞相,谥贞公,原阳县原武人。一生以 “伟岸大度,气量宽厚 ”著称,曾推荐唐代名相狄仁杰为丞相。成语 “唾面自干 ”即由韦娄师德宽厚大度的故事而来。今原武镇东关有 “娄师德纪念馆 ”,师寨镇安庄村南有娄师德墓。

杨再思

杨再思(? ——公元 709年),唐朝丞相,原阳县原武镇杨大寨村人,杨再思为三朝元老,被封为 “郑国公 ”。其为人 “巧而圆滑,能得人主微旨 ”。增特进,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

邵雍

邵雍( 1011年 ——1077年),字尧夫,号苏门先生,谥康节,宋天禧至熙宁年间人。早年隐居苏门山,时有云游,晚年迁居洛阳。熙宁十年( 1077年)卒,终年 67年。据《宋史》载,邵雍 “著书十余万言行于世 ”,有《皇极经世》 60卷、《观物内外篇》、诗《击壤集》 20卷等。

李戴 李戴,字仁夫,延津县人。明穆宗隆庆二年( 1568年)进士及第后,官至吏部尚书。李戴为官期间,秉公办事,任人唯贤,颇得朝野称颂。李戴墓位于延津县城东郊。坟头原有石碑、石坊,坟路两旁有两列石人、石马、石羊等大型石雕 20余件。今已毁。

王永光

王永光,字有孚,长垣县人。历任中书舍人、柱国太保兼太子太傅、吏部尚书等职,系晚明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重臣。年逾古稀时,告老还乡。建王氏祠堂时,崇祯皇帝亲赐 “四朝元老 ”镏金匾额。现在王氏后裔仍保存着崇祯皇帝给王永光的三道圣旨

孙奇逢

孙奇逢( 1584年 ——1675年),字启泰,又字钟元,愿籍河北容城。明末清初名儒。晚年与黄宗羲、李渔并称 “清代三大名儒 ”。奇逢自幼情操卓越, 17岁中举人。天启时,太监魏忠贤窃取朝权,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等以祸党被逮,奇逢竭力谋救,未及,杨、左等被处死。逆臣还诬杨、左居脏巨万而严追家属。奇逢与鹿正、张果中募资筹金,将诸公尸骨赎归。一时美名传扬,世人赞誉孙、鹿、张为 “范阳三烈士 ”。清顺治七年( 1650年)奇逢南徒辉县之苏门,率子弟躬耕、讲学,达 25年。

奇逢治学以象山、阳明为宗,主于实用。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读易大旨》、《理学传心纂要》、《理学传宗》、《夏峰集》、《畿辅人物考》、《中州人物考》等。

屈复

屈复,字见心,号悔农,又号金粟道人。清初长垣人。生于康熙七年( 1668年),康熙二十六年( 1687年)他 19岁时,参加县里童子考试,名列 “童子第一 ”。屈复一生刚直不阿,为学不耻下问,从不趋炎附势。终生淡泊名利,冷落宦海,痴心诗文,热心育人,来者不拒。他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楚辞新注》、《玉溪生诗集》、《弱水集》等。

殷梦五

殷梦五( 1662年 ——1726年),字元福,新乡县郎公庙镇于店村人。出生时因其父梦见天赐五福,便为其取名 “梦五 ”。梦五自幼家境贫寒,但他天资聪明,学习勤奋,被人称之为 “中原才子 ”、 “殷圣人 ”。殷梦五著有《寓理集》、《读易萆》、《知非草》等。他与清代畅俊、郭彪被称为 “新乡三绝 ”。那句 “推倒洛阳数新乡 ”的豪言壮语,更显示出他的不凡气魄。

王锡彤

王锡彤( 1866年 ——1938年),字筱汀,号悔斋,汲县(今卫辉)人。少时曾习盐业, 19岁中秀才,后曾在大梁书院肄业。宣统元年( 1909年)以前主要在河南从事教育事业,与李敏修等创办经正书舍。其间亦参与地方政事,曾主办禹州三峰煤矿公司,参与洛潼铁路、河南铁矿等实业的创办。宣统元年河南人民收回矿权斗争中,被推为四代表之一赴京与英国福公司谈判。此后应袁世凯之邀,与北方最大实业家周学熙一起在京津等地办实业,充当袁氏亲信幕僚。王先后充任京师自来水公司协理、天津启新洋灰公司协理、天津华新纺织公司协理、华新公司唐山纺纱厂专务董事、卫辉纱厂董事、棉业公会董事、兴华资本团董事等职。 1915年曾任民国参政院参政。直至 1938年病逝为止,一直在京津豫从事工商活动。著述有《清鉴》(前编)、《抑斋诗文集》、《抑斋自述》等多种。

李敏修

李敏修( 1866年 ——1943年),又名时灿,汲县(今卫辉)人。光绪十八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光绪二十五年河南大旱,在安阳、济源等县筹集粮款,办理赈灾。光绪二十七年,在汲县创办经正书舍,收藏图书 30多万卷,一边讲学,一边整理图书,纂修中州文献。光绪三十一年任河南学务公所议长、优级师范学堂监督、河南教育总会会长,力倡普及教育。光绪三十二年在开封创办中州公学、劝学所、教育总会,提倡官民皆学。 1912年开始宣讲新学,力倡破除迷信。 1913年任河南教育司长。 1915年清史馆成立,任该馆协修,兼中州文献征集处总编辑。整理成《中州先哲传》、《续文征》、《中州诗征》、《艺文录》,共 127卷。 1918年当选参仪院议员, 1922年当选为众仪院议员。并在洛阳、北京创办河洛学社,继续搜编河南文献资料,编成《中州学系考》、《中州艺文录》。 1937年日寇入侵,偕家入迁居禹县(今禹州),从事教育活动。 1943年 11月病逝。一生著述很多,现存编著 30余种。徐世昌

徐世昌(1855年10月23日-1939年6月6日),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东海、涛斋,清末民初北洋政府官僚。生于河南省卫辉府府城曹营街寓所(今河南省卫辉市),1905年曾任军机大臣,徐世昌深谋远虑,颇得袁世凯的器重;但他又能与袁保持距离,进退有度,在袁称帝时以沉默远离之。1918年徐世昌获段祺瑞控制的安福国会支持,选举为第二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大总统。辞掉总统职务后,多次拒绝日本人的劝诱,不供伪职。徐世昌国学功底深厚,不但著书立言,而且研习书法,被称为“文治总统”。1939年6月6日,徐世昌病逝于天津,享寿85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