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红楼梦》惜春出家栖霞山,为什么妙玉没有离开大观园?

gaotzy


首先要纠正一点,在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里,惜春并没有出家栖霞山,而是留在了大观园内。抄检大观园后,贾府衰败的迹象愈发明显。自小性格孤僻的惜春,在目睹了贾府的败落和三春的悲惨遭遇后,最终也选择了“独卧青灯古佛旁”。

在小说第一百一十七回,惜春立意必须要出家,去征得邢夫人和王夫人的同意。两位夫人也知道无法阻拦,只能选择同意。在小说第一百一十八回,王夫人当即表态,惜春要像妙玉那样带发修行,而且要留在家中。
王夫人说道,

“姑娘执意如此,我们就把姑娘住的房子便算了姑娘的静室”。同时,王夫人询问有谁自愿与姑娘结伴修行,最终紫鹃自告奋勇,要求与惜春一起遁入空门,并且许诺照料姑娘的饮食起居。

后来宝玉出家之后,在小说最后一章,对于惜春的去处也有所交待。贾珍曾说道,“栊翠庵圈在园内,给四妹妹静养”。由此可知,惜春并没有离开大观园,一直在园内带发修行。看破红尘,皈依佛门,惜春面对青灯古佛,虽然清苦,但终究也是保全了性命。
王夫人当初询问谁能陪伴惜春在青灯古佛之旁的时候,袭人也曾跃跃欲试。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被宝玉给阻拦。宝玉说

“你也是好心,但是你不能享这个清福的”。众人为惜春出家而惋惜,唯独宝玉不劝阻也不伤心,反而认为这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福报。

惜春的出家,不同于妙玉的保命修行,而是一种灵魂的回归和命运的解脱。天性孤介的惜春,父母早亡,哥哥不疼,嫂嫂不爱。在大观园里,众姐妹繁多,贾母纵使把惜春养在身边,毕竟只是一个侄孙女,心心所系还是自己嫡亲的宝玉与黛玉。
平日与惜春交好的,也不过是智能儿和妙玉这些佛家之人。惜春选择出家,既有天性里的佛门慧根,也有经历贾府败落之后的看破红尘。尤其是目睹元春、迎春和探春三姐妹繁花落尽,零落成碾作尘之后,

惜春更是将繁华勘破,寻求内心的清淡天和。

而妙玉,作为官宦之女,最初遁入空门带发修行,也不过是为了保全身体的安康。被王夫人请入大观园之后,面对红尘世界的桃红柳绿,妙玉心里难免又升腾起情爱痴念。也曾为宝玉生辰祈福,也曾“坐禅寂走火入邪魔”,无不在印证妙玉“云空未必空”。
惜春与妙玉都未曾离开大观园,但各自的因果却不同。惜春遁入空门,不管是天性使然还是无奈之举,都在贾府大厦将倾这个重要时刻挽救了自己的性命,求得了自己的福报。而妙玉被强盗掳走,失去了清白,也丢失了性命,“可怜金玉质,终陷于泥淖中”。


此笺


贾家作为她的避风港,在大观园毁灭后,妙玉不得已投入了滚滚红尘的泥淖之中,融入她曾经鄙视瞧不起的风尘肮脏。是为“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其实原文对妙玉结局的说法是她师父早有推演,甚至还令她不要回到原籍,就在京城等待结果。

“(妙玉)文墨也极通,经文也不用学了,模样儿又极好。因听见长安都中有观音遗迹并贝叶遗文,去岁随了师父上来,现在西门外牟尼院住着。他师父极精演先天神数,于去冬圆寂了。妙玉本欲扶灵回乡的,他师父临寂遗言,说他‘衣食起居不宜回乡,在此静居,后来自有你的结果’。所以他竟未回乡。”简言之,妙玉:一位修行之人自称“槛外人”,却从未离开尘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