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山海起伏中,保定魂兮歸來


內環京津、外沿渤海,燕趙大地如堅實的胸膛,護衛祖國的心臟。

保定恰如燕趙心臟,位於河北中央,西倚太行山,東抱白洋淀,千里沃野華北大平原,歷史底蘊深厚,有過多次省會體驗……。

這種開場白的介紹,放在其他省份定是氣宇軒揚、掌聲響亮,不過在河北,接下來只能是一番鄙夷和嘲諷。

趙國有個邯鄲,如果覺得太遠就不講了。那就講近代的啊,聽好了,諸位吶。

察哈爾省會張家口,因第一條自行設計的鐵路而興盛,也成為因鐵路而改變的城鎮樣本。

熱河省會承德,清朝名副其實行政副中心,北京城所有清代人文景觀,承德幾乎都有翻版。

直隸重鎮之一的正定,堪稱“古代建築博物館”,這個地方的南郊有個小村莊叫石家莊,現在是河北省的省會。

看看,這河北怎麼那麼多城市做過省會?又怎麼隨便拉出個小村都可以做省會?沒錯,就是這麼神奇。那麼河北省省會又是怎麼選出來的,肯定很難選吧。

河北省會的故事,全國沒有第二例。

1949年7月,河北省建制恢復後,以保定市為省會;1958年,曾是中央直轄市的天津市劃歸河北省,隨之,河北省會遷往天津市;1966年5月,省會又由天津市遷回保定市;1968年2月,省會遷至石家莊市。省會三遷,最終花落石家莊。

山水總是無言物,一般人耐不得這種寂寞,總要附會出一些故事來說。

山海起伏中,保定魂兮歸來


長期以來,京津冀區域的“冀”呈現出北部共用一片田的字面印象,至今為止,河北省內沒有一個城市能脫穎而出,如同鄭州之於河南、武漢之於湖北、西安之於陝西、廣州之於廣東那樣的城市支點,所屬11個設區市各為中心,省會石家莊能夠影響和引領的,實在有限。

最南端的邯鄲,地緣上四省交界,傳統上更親近中原,相比河北搞得火熱的京津冀概念,邯鄲定位是成為在中原經濟區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中心城市,哪裡是中原經濟區,簡單講就是河南。趙國雄風猶在,此地一直劍指中原,志向可謂千金不換。

東邊沿海的滄州,請允許這麼介紹大刀王五的故鄉,王大俠聽到肯定會問,大海在哪兒啊?老人手指遠方,看見沒,那個黃驊港。這就是大海啊,我的故鄉,一個箭步有可能從沙灘衝到海中央。別笑了,這是渤海灣,海浪、皮皮蝦和天津的一樣,語言和生活習慣也是津門風格。這裡還有任丘的石油,目前正悶頭做大主城區,要讓城市美的不一樣。

偏西北的張家口,定位是晉冀蒙中心城市,馬上又要辦全世界冬奧會,還正順利完成脫貧,這喜事都趕一塊了,北京早就已經常來常往,感覺已經成為世界中央。察哈爾這個名字似乎有些遙遠,這地方和綏遠、熱河、寧夏,構成了民國時期“塞北四省”。察哈爾源自於古突厥語,翻譯過來是“大汗宮殿的侍衛”,這樣一說就明白了,這是有性格有責任的地方。

山海起伏中,保定魂兮歸來


最北邊的承德,是當年熱河省省會,出身絕對高貴,曾被譽為“塞外明珠”。自從康熙皇帝在此興建了避暑山莊之後,承德就成了清朝行政副中心。現在因為高鐵較少,特別是隨著空調的普及,現在已經很少有人再去那裡避暑,於是此地似乎不問世事,偶爾想起以往的皇家高光,獨自黯然神傷。省會?我早就已經當過了。

偏東北的秦皇島直接定位夏都,北戴河一年兩個月,人山人海,此地一口濃重的東北口音,雖說分關內關外,但這大碴子味讓河北圈裡很不自在。魏武揮鞭,往事千年,此地也無意做省會,緊靠山海關,防線不安全。

至於北京邊上的廊坊,不僅是京津走廊,更是京津最切進的腹地,其與京津一體化程度之深,已經難分彼此,在廊坊京津冀早就一體了。不要提省會,廊坊早把自己當首都了。

多年以來,唐山一直是河北經濟龍頭,唐山人不講京津冀,一般都提“京津唐”。唐山作為現代中國工業搖籃,開灤煤礦、老交大等,隨便一件拿出來都光芒四射,根本輪不到講述地震的故事。

保定呢,曾經直隸總督駐地,又兩次曾作省會,現在冠以河北的很多高校還在保定,自我感覺是周圍兄弟難以企及。河北政壇講,保定出來的幹部不一樣,初次印象是似乎來自中央。

老大不大,老二不強,都有歷史,皆有性格,有錢的不多,有人的不少,裡子差點卻都要面子。於是諸個城市之間一直或隱或顯存在的較量,當這種較量疊加上歷史與現實兩個向度的因素時,現在的省會石家莊,開始焦慮的無以復加。

可能有人注意到了,國內很少有省會像石家莊一樣,總把“省會”掛在嘴上,報紙的大標題、影音節目,以及各種旨在觸達特定消費群體的廣告文案,都在說:省會,省會,省會……難怪有人納悶,難道石家莊還叫“省會市”嗎?

如此強調也是無奈之舉,你可以不把我放在心裡,我必須把自己放你眼裡。

雖然時過境遷,但保定還長期以省會自居,天津的親戚見面就問,省會還在石家莊啊?在、在、在,不當省會還能幹嘛去。這個城市的成名,有著時代的運動,像地球大板塊的衝撞那樣,時而被夾其間感受折磨,時而又被甩在一旁冷靜思考,誰知道當時天上的餡餅怎麼砸這兒了。

一個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歷史絕不會陪你哭泣,而它只認你的貢獻。隨著雄安新區成立,未來此地城市角逐中,如何變局尚未可知。不過無論如何,北京、天津作為京津冀區域最大、最強城市不會改變。由此,河北城市呈現多中心、散點分佈狀況,將長期持續。

河北,是全國唯一兼具海濱、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的省份,是濃縮的“國家地理讀本”。

石家莊作為河北省會,是歷史的選擇,新中國從這裡走來,這裡是“龍興之地”。

1948年春,北方大地寒凝將消,陽氣初升,國共兩黨還勝負未分。時毛澤東戰罷陝北,過黃河,進太行,一路西來;劉少奇經略華北,鬧土改,分田地,發動群眾。中央五大書記,自一年前延安分手,重又際會西柏坡,設立中國革命最後一個農村指揮部,準備奪取大城市,問鼎北平。

山海起伏中,保定魂兮歸來


談笑間,一戰而取遼瀋,二戰而收淮海,三戰而下平津。全國解放,大局已定。一間大夥房裡,召開中央全會,不祝壽、不敬酒、不命名。二中全會,兩個務必,再三提醒,五大領袖,相約不做李自成。

想當年金戈鐵馬,一統江山;念如今船到中流,再度揚帆。京津冀區域內,河北已把北京、天津緊抱懷中,雄安新區出現,註定之前以北京為中心的大網狀輻射結構,又疊加上了以雄安為中心的小網狀結構。

此時,主角登場,我們不是介紹石家莊,是深度地解說保定。

保定又開始走上歷史的前沿。縱向的京昆通道,雄安新區出來後到保定市,然後西折,直接進入山西忻州,經山西省會太原南下。京昆通道經過了很多省會,石家莊是少有的被甩下的省會。這意味著,石家莊錯失與大西南高鐵網併網的歷史機遇,而保定搭上了時代快車。

京港臺高鐵經雄安新區延伸到衡水、商丘,融入東南高鐵,又把石家莊撇開。

高鐵呼嘯而過,沒人去領會你的抱怨和顧影自憐,也沒人感到你的慶幸和喜從天降,無論是誰都應該主動適應並融入新格局,積極在新格局中尋找新機會,在新的區域發展競逐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從而實現共同發展。

保定似乎在雄安建設中多扮演京津冀代言人角色,任何城市都不用豔羨,當此之時,發展是河北所有城市的第一要義,無論最終誰在大河之北、大平原上強勢崛起。

山海起伏中,保定魂兮歸來


日月經天,星辰大海。河北城市發展的不二路徑,不外乎如何與京津這對日月做好對接與服務、共存與互補。作為區域重鎮的石家莊和保定,誰更能代表“冀”、更能託舉“冀”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推動河北成為“京津冀”一個強大磁場。

總之,石家莊與保定的故事,並非外界理解的相愛相殺,而是相濡以沫。當下,共同辦好三件大事,也就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建設雄安新區和籌辦北京冬奧會,以此為契機迅速做大做強城市。

這只是點題,大歷史蘊含大機遇,市場就是大熔爐,未來幾年,所有工作或許都圍繞三個任務展開,市場將不斷地淘汰和吸納,就像過篩子一樣,米往哪裡走,糠往哪裡走,沙子往哪裡走,最後各歸其位。我們不僅需要華為、阿里巴巴、騰訊這些眾人耳熟能詳,呼風喚雨的明星企業,同樣需要更多默默無聞,在各自領域擁有獨門絕技的企業。

華夏自有炎黃以來,神州歷代大小國都或陪都有298個,如加上一些王朝末期陪都和農民起義政權所在地,這個數目會增加到350個左右。

這說明什麼,只要有機會,誰都可以成為貴地。人生的路,靠自己一步步走去,真正能保護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選擇和文化選擇。那麼反過來,真正能傷害你的,也是一樣,自己的選擇。

對於我們這群黃土地子孫來說,古老文明、漫長曆史使我們揹負夠重了,複雜現實和人際關係使我們體驗夠累了。我願意以輕對重,以輕對累。當然,這是我在窄小天地裡一個願望,人在江湖,不免為社會世俗所囿,要想掙脫就只能得爭取。

5000年前,在黃帝最初的都城涿鹿城,黃帝、炎帝、蚩尤在這裡“合符會盟”,中華民族完成第一次大融合,所以河北有歷史的地方很多,假如一個村都可以當省會,豈不是打保定的臉,唐山在燒窯、邯鄲不出面、滄州耍雜技、張家口和承德也不管,保定必須奪回屬於自己的尊嚴。(可以關注此微信號,系列介紹、不再多談)

河北省會哪家強,一度百花齊放、爭論不休,最後仍然傾向設在保定好。

1970年9月29日,毛澤東路過石家莊,找省革委主任李雪峰談話,問及河北省省會設在石家莊好還是設在保定或天津好。李雪峰出於戰備考慮,說石家莊離太行山近,太行山很深,還是在石家莊好。

1970年廬山會議陳伯達被揭露後,同年12月,中央在北京召開華北會議進行批陳整風。江青在會上點了李雪峰的名,說李雪峰把河北省省會從保定搬到石家莊是個陰謀。

山海起伏中,保定魂兮歸來


1971年1月,省革委主任劉子厚向中央請示,認為河北省省會還是搬回保定好。但中央政治局討論時,周總理批示:河北省省會不要再遷。據說知道此消息後,保定富貴人家都在變賣田產,帶著家人遠走天津和石家莊,保定省會夢已醒,該說再見了。

至此,河北省省會一錘定音,一直留在石家莊至今。

河北省省會幾度搬遷,在全國來說都少見,這使省內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發展受到影響,因為頻繁搬遷,導致省會城市最終沒有按省會城市規劃進行建設。這就是保定和石家莊,還有天津,都留下了日後城市擁擠不堪,人口密度大等弊端。

省會搬遷變換的好處,不僅是帶來了石家莊的崛起,還讓這片土地在輪流坐莊的遊戲中,充滿活力、日新月異。中國第一座機械化礦井、第一條標準軌距鐵路、第一臺蒸汽機車等等,近現代工業史上一個又一個“第一”曾在這裡開啟。

如今,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在河北設計,國家一類新藥恩必普在河北誕生,廊坊京津冀大數據創新應用中心在領域內最具競爭力,保定生產的長城汽車,成為民族汽車業的標杆。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在城市發展上,有句老話說得好“一個城市的上限在哪兒,是要看國家賦予的定位是啥”。也就是說,你能走多快是看自己本事,但能走多遠,還是要看國家給你的定位。

保定是直隸總督府衙地,又兩次作為河北省會登上歷史舞臺,省會的牌子摘走了,但傳統留下了。作為北方老城市,保定有著重貴不重富、重官不重商的政商傳統,大政府、小市場的局面根深蒂固。

去年底河北省王東峰書記在保定常委會上猛擊一掌、連發四問,至今保定的官產學三界還在自我反思,網友們也像卸了閘的洪水一般,痛陳各方面弊病。很多區縣直接壯士斷腕,不換思想就換人,逼著大家幹活,明顯要做一番大事。

這對保定而言毫無疑問是好件事,但也要注意不能操之過急。其實很多問題不是解決不了,而是沒人解決。不過好在為時未晚,有的地方卻還在只說不練、能力真是讓人汗顏。等著我有時間,全方位解讀吾土與吾民,屆時讓你難堪。

山海起伏中,保定魂兮歸來


就目前來看,保定與雄安同根同源,水乳交融,2531平方公里市區面積、2.2萬平方公里廣闊腹地,有力支撐與雄安統籌協調、錯位融合、一體發展,非首都功能疏解支撐點、京津產業轉移承接地、外資進入京津乃至北方市場橋頭堡,直白地說,京津疏解、保定承接,深圳北移、保定落地,雄安引領、保定支撐,雄安研發、保定轉化。

大保定,魂兮歸來!

春光中你的笑容,曾讓千萬人感動。告別昨日傷與痛,一顆王者的心誰懂。此刻夜色艨朧,我們都知道何去何從,共同走過雨走過風,即便是人間風情萬種,我對你情有獨鍾。

大保定,好城好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