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抗战关键时期,为了形势和任务需要,黄克诚半年四次调整职务

1940年4月,奉中央军委命令,担任八路军第2纵队政治委员的黄克诚,率部离开太行山,越过平汉路东进南下,开赴冀鲁豫地区,组建了冀鲁豫军区和军政委员会。中央任命黄克诚兼任军区司令员和军政委员会书记。此时,第2纵队司令员左权奉调回八路军总部工作,杨得志代理司令员。

抗战关键时期,为了形势和任务需要,黄克诚半年四次调整职务

黄克诚是个长于思考、具有独到战略眼光之人。他感到,此时全纵队共有2万多人,这么多部队集中在一个地区,显然不利于今后的长远发展。为更好地贯彻中央关于“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部署精神,黄克诚经过审慎思考,向中央建议:“将第2纵队分成两摊子,一部分留冀鲁豫坚持斗争,一部分南越陇海路,向华中发展”。(《大将风云录》第109页)

很快,中央采纳了黄克诚的建议,电令杨得志留冀鲁豫,黄克诚率主力南下华中,并强调指出:“华北敌占领区日益扩大,我之斗争日益艰苦,不入华中不能生存。在可能发生全国性突变时,我军决不能限死黄河以北不入中原。故华中是我重要的生命线”。

显然,中央已把发展华中上升到战略高度来对待。根据中央指示,6月下旬,黄克诚率领第344旅和新2旅到达豫皖苏边区,与彭雪枫率领的新四军第6支队会合。中央军委电示:两支部队会合后,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彭雪枫任司令员,黄克诚任政委,张震任参谋长,萧望东任政治部主任。

抗战关键时期,为了形势和任务需要,黄克诚半年四次调整职务

此时的豫皖苏边区,到底是怎样一种形势呢?

根据中央“发展华中”的指示要求,在这一地区,此时已有好几支我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活动:包括张爱萍组建的新四军第6支队第4总队,八路军115师第343旅第685团主力改编而成的苏鲁豫支队,山东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另外,苏皖纵队司令员兼政委江华也从山东带来一批干部和部队到达皖东北。“由于这几支部队没有形成统一的指挥领导关系,彼此谁也指挥不了谁”。(《大将风云录》第110页)

针对这种情况,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向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建议:“我在皖东北之部队,系统指挥不统一,内外部情况均复杂,请中央及朱、彭令黄克诚同志速来苏皖地区统一指挥,任军区司令,如能多带兵力来为更好,否则不能完成任务”。(《大将风云录》第110页)

刘少奇还给黄克诚四次发电,要黄克诚率领4纵队部分部队跨越津浦路,东进开辟抗日根据地。

黄克诚与彭雪枫商议后,经报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批准,于8月上旬率3个多团的兵力到达皖东北地区。

8月中旬,黄克诚与刘少奇在中原局驻地盱眙县的莲塘会面。“两人亲密地畅谈了两天两夜”。经二人研究,按照中央的指示,确定将淮河以北、津浦路以东所有我党领导的武装部队,统一整编为八路军第5纵队。经报中央批准,任命黄克诚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短短的半年间内,黄克诚的职务变化竟然达四次之多:从八路军第2纵队政委,到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再到八路军第4纵队政委,后又到八路军第5纵队司令员兼政委。这种变化充分表明:一是毛泽东和刘少奇对黄克诚高度信任和器重,二是每一次职务变动都是形势和任务需要,三是黄克诚富于开拓性和独挡一面能力,四是黄克诚是军政兼优的领导,总是能够很好地完成中央所赋予的战略任务。

抗战关键时期,为了形势和任务需要,黄克诚半年四次调整职务

主要参考文献:《黄克诚传》《大将风云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