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你一定知道姜子牙,但你知道那时还有个九十岁老头,同为文王师吗

你一定知道姜子牙,但你知道那时还有个九十岁老头,同为文王师吗

姜子牙七十岁才出师,是典型的大器晚成。因此,我们常常用姜子牙的故事,鼓励那些已经有些年龄,但尚未实现人生志向的人。

其实,与姜子牙同时代,还有个九十岁的老头,同样也是文王师,可以说是与姜太公齐名并驾的人物。他,就是鬻子。又称鬻熊子、鬻熊、粥熊。(鬻,粥,音yu)。

你一定知道姜子牙,但你知道那时还有个九十岁老头,同为文王师吗

鬻子:九十岁还能坐策国事的有趣老人

如果说姜子牙直钩钓鱼见周文王的过程,是满满的智慧与策略;那鬻子见文王,就是非常有趣的两个老头儿在对话。

昔文王见鬻子年九十,文王曰:“嘻,老矣!”鬻子曰:“若使臣捕虎逐麋,则臣已老矣。使臣坐策国事,则臣年尚少。”因立为师。——《御览》

仅仅从表面来看,这段对话就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趣,像两个可爱的老头在说话。哪怕在今天,一个人能够健康的活到九十多岁,都已经非常令人尊重了,何况是在几千年前的文王时代。

你一定知道姜子牙,但你知道那时还有个九十岁老头,同为文王师吗

文王见鬻子,当时鬻子已经九十岁了。文王看到鬻子这么老,一定是先笑了。因为这里的古文用了一个“嘻”字,文王接着感叹“这么老啊!”

看这里的情形,文王也并不年轻了,但是没想到鬻子竟比自己还老。也许,文王和我们今天的想法一样,这个鬻子居然比姜子牙还老哇!

面对文王的感慨,鬻子回答说:“你让我去狩猎打虎追鹿,是挺老的。但是坐下来商讨国事,我还正是少年呢!”

按照现代的职场观点进行分析的话,文王说“老矣”是在面试鬻子呢,先发制人,看看是不是能合自己的意,等着看鬻子怎么回答。从最后的“因立为师”看来,文王对鬻子的回答非常满意。

你一定知道姜子牙,但你知道那时还有个九十岁老头,同为文王师吗

为什么文王会对鬻子的回答这么满意呢?

九十岁,从年龄上看确实不算年轻,但鬻子却直接从“用”的角度回答。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体与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现在常说的一体两面。这是我们非常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的,一个事物存在的状态是一方面,但这个事物在实践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才是最关键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鬻子:杰出的道家祖师

鬻子能成为文王之师,当然不是单单因为面试的几句话,而是在于鬻子平日里积攒的真本事。鬻子的本事,现在仍然能在古书记载中找到,流传至今有《鬻子》二十二篇,《列子》、《文心雕龙》等很多古籍,也都有许多关于鬻熊的记载。

你一定知道姜子牙,但你知道那时还有个九十岁老头,同为文王师吗

刘勰说,鬻子知道。(这里的知道,并非现代人说的知道,而是已经得道。)鬻子作为一位历史名家,当代人对他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有人认为他通晓法术,评价其为大巫师。但是若我们读《鬻子》一书,能够深刻体会到鬻子确为杰出的道家祖师,他的思想哪怕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仍然有非常重要的学习价值。

粥熊曰:“运转亡已,天地密移,畴觉之哉?故物损于彼者盈于此,成于此者亏于彼。损盈成亏,随世随死。往来相接,间不可省,畴觉之哉?凡一气不顿进,一形不顿亏,亦不觉其成,亦不觉其亏。亦如人自世至老,貌色智态,亡日不异;皮肤爪发,随世随落,非婴孩时有停而不易也。间不可觉,俟至后知。”

上述文字源自《鬻子》一书,列子对此也进行了引用。鬻子说,天地万物都在永不停息的运转,连天地都在悄悄的转动。

你一定知道姜子牙,但你知道那时还有个九十岁老头,同为文王师吗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样的天文观念很容易理解,但是这是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末周初,在那个时代,有人说出“天地旋转”这样的话,人们的评价只能是通晓法术、巫师之类了。

鬻子还说,事物这里减少了,那里就会增加;这边有盈余,另一边就会有亏损。而且是同时发生与消失,中间没有间隙,人们都感觉不到。

对于现代人来说,这样的观念是物质和能量守恒。但是,你要知道,鬻子提出这样的观点是在三千年前。从这些零星的点,我们不难看出鬻子的宇宙观、朴素的哲学思想。评价鬻子是杰出的道家祖师,并不为过。

鬻子:具有显赫身世的楚国先祖

除了道家祖师这个身份,鬻子还有一个身份,是楚国的先祖,是楚国开国君主熊绎的曾祖父。

按照《史记·楚世家》记载,楚武王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

如果这个身份,还不够显赫,那么再往上追溯,祝融火正陆终的后裔,这个身份就更加厉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