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中年人一旦失業就很難再找到合適的工作了,是嗎?

熊貓映畫


視失業的具體情況而定。

你本身是一個很優秀的工作人員,因為單位倒閉了,那麼你也就直接失業了。這時候再去找工作不是最難的,但需要你多花費些時間和精力,在同行業內找。最好是有人幫你推薦,因為現在企業招聘年齡都是35歲這個要求,特殊行業有偏差。你如果直接投簡歷,基本上接不到面試邀約電話的。沒有面試的機會,你就是再有才華又有何用。

單位還存活著,因為你個人問題被迫離開單位了。這種情況就很麻煩。因為年齡這一關你面試的機會很少。如果有面試機會,面試的時候問你的問題往往都是一些很有深度,有份量的。畢竟你已經是一個有一定社會閱歷和工作經驗的人。除此之外還會做背景調查,因為你的年齡不可能給你一個最底層的工作(我們這裡討論的非純體力勞動工作,純體力勞動只要你肯幹活,認真,中年也好找。),那麼對你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否則,因為你的年齡,加上這個年齡段的人會有一些積蓄,有一定的社會資源,一旦工作不滿意,離職的概率甚至超過很多90後。例如,我一個朋友是79年的,跟朋友去創業結果失敗了。去年開始找工作,投遞了N多份簡歷都石沉大海。他是有世界500強外企工作經歷的,還在國內知名企業幹過。在他35歲以前投簡歷,會接到N多個電話,可去年呢,一個都沒有。最後去了一個熟人的公司幫忙,一個月給幾千塊,還不按時。今年又經過別人介紹,去了另外一家單位從事銷售工作。企業看中員工的能力同樣也看中員工的年齡,能力決定你創造價值的潛力,年齡決定你的可塑性以及與企業文化的結合程度。

優秀的人總是會有更多機會。

有些人是年齡越大越值錢。例如律師、醫生、精算師等,年齡越大,他們的經驗越豐富。他們從事的職業對於經驗是最看重的,這樣的中年人找工作難度就小了很多。甚至一旦你失業了,很快就會有獵頭公司找到你,幫你推薦更好的工作崗位。如果沒有人找,或許你不夠優秀,那麼自己聯繫獵頭公司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這樣更加說明了一個道理:有些人對於工作的態度僅僅認為它是養家餬口的一種手段,有些人則認為工作是自我修煉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樣的時間下,兩者的能力是孑然不同的,態度決定一切。

總結提煉自己的能力,適當降低標準。

很多中年人,社會閱歷和經驗都不錯,有時候很難找到工作,往往是因為眼界太高。之前一個月總收入5萬,現在如果有一份2萬的工作往往情緒上是很難接受的。要知道對於你不瞭解的一家新的企業,企業出2萬元的工資招聘你,也是冒著很大的風險的。你是否會持續創造價值這會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如果你適當降低標準,先進去,那麼你的能力完全展示出來的時候,企業自然會給你一個相應的工資標準,你也有了議價的能力。

很多人,年齡到了中年,卻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底是什麼。回想自己曾經做過的事情,似乎能夠想到的也就是我這個人很靠譜......什麼叫能力?能力是你的標籤,你的不可替代性。同樣的事情你就會比別人乾的更好。例如,你是一位市場銷售人員,在陌生拜訪這個環節,你能夠在接觸客戶第三次的時候贏得對方的信任,開始進入正式的方案制定環節,其他人接觸了好多次始終只是浮於表面。沒事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一家單位聘請你花2萬,和聘請一個商務人員花5000元,你跟他到底能有什麼區別。

總結:優秀的人總是會有更多的機會;依據自己具體的失業情形去找工作,藉助資源很重要;總結提煉自己的能力,將個人的不可替代性、價值最大化地呈現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