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中年人一旦失业就很难再找到合适的工作了,是吗?

熊猫映画


视失业的具体情况而定。

你本身是一个很优秀的工作人员,因为单位倒闭了,那么你也就直接失业了。这时候再去找工作不是最难的,但需要你多花费些时间和精力,在同行业内找。最好是有人帮你推荐,因为现在企业招聘年龄都是35岁这个要求,特殊行业有偏差。你如果直接投简历,基本上接不到面试邀约电话的。没有面试的机会,你就是再有才华又有何用。

单位还存活着,因为你个人问题被迫离开单位了。这种情况就很麻烦。因为年龄这一关你面试的机会很少。如果有面试机会,面试的时候问你的问题往往都是一些很有深度,有份量的。毕竟你已经是一个有一定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的人。除此之外还会做背景调查,因为你的年龄不可能给你一个最底层的工作(我们这里讨论的非纯体力劳动工作,纯体力劳动只要你肯干活,认真,中年也好找。),那么对你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否则,因为你的年龄,加上这个年龄段的人会有一些积蓄,有一定的社会资源,一旦工作不满意,离职的概率甚至超过很多90后。例如,我一个朋友是79年的,跟朋友去创业结果失败了。去年开始找工作,投递了N多份简历都石沉大海。他是有世界500强外企工作经历的,还在国内知名企业干过。在他35岁以前投简历,会接到N多个电话,可去年呢,一个都没有。最后去了一个熟人的公司帮忙,一个月给几千块,还不按时。今年又经过别人介绍,去了另外一家单位从事销售工作。企业看中员工的能力同样也看中员工的年龄,能力决定你创造价值的潜力,年龄决定你的可塑性以及与企业文化的结合程度。

优秀的人总是会有更多机会。

有些人是年龄越大越值钱。例如律师、医生、精算师等,年龄越大,他们的经验越丰富。他们从事的职业对于经验是最看重的,这样的中年人找工作难度就小了很多。甚至一旦你失业了,很快就会有猎头公司找到你,帮你推荐更好的工作岗位。如果没有人找,或许你不够优秀,那么自己联系猎头公司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这样更加说明了一个道理:有些人对于工作的态度仅仅认为它是养家糊口的一种手段,有些人则认为工作是自我修炼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样的时间下,两者的能力是孑然不同的,态度决定一切。

总结提炼自己的能力,适当降低标准。

很多中年人,社会阅历和经验都不错,有时候很难找到工作,往往是因为眼界太高。之前一个月总收入5万,现在如果有一份2万的工作往往情绪上是很难接受的。要知道对于你不了解的一家新的企业,企业出2万元的工资招聘你,也是冒着很大的风险的。你是否会持续创造价值这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果你适当降低标准,先进去,那么你的能力完全展示出来的时候,企业自然会给你一个相应的工资标准,你也有了议价的能力。

很多人,年龄到了中年,却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底是什么。回想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似乎能够想到的也就是我这个人很靠谱......什么叫能力?能力是你的标签,你的不可替代性。同样的事情你就会比别人干的更好。例如,你是一位市场销售人员,在陌生拜访这个环节,你能够在接触客户第三次的时候赢得对方的信任,开始进入正式的方案制定环节,其他人接触了好多次始终只是浮于表面。没事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一家单位聘请你花2万,和聘请一个商务人员花5000元,你跟他到底能有什么区别。

总结:优秀的人总是会有更多的机会;依据自己具体的失业情形去找工作,借助资源很重要;总结提炼自己的能力,将个人的不可替代性、价值最大化地呈现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