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4 賈瑞人生的四大悲哀

賈瑞人生的四大悲哀

在一個節目中,馬瑞芳問易中天:“《紅樓夢》裡,你最想做誰?是賈璉嗎?”觀眾大笑。

易中天笑著回馬瑞芳:“你還是口下留德,就給我派了個賈璉,沒說賈瑞。”眾人爆笑。

易中天的潛臺詞是:如果給他派個賈瑞,那就是口下不留德,是對他的侮辱和貶損。

少年讀紅樓,感覺賈瑞是個色膽包天、不知羞恥之人,即使他死了,也覺得是自作孽、不可活;中年讀紅樓,感覺他是個可憐之人,第十二回便一命嗚呼,短短的一生,是悲哀、悽慘的。

賈瑞人生的四大悲哀

一、原生家庭之悲哀

賈瑞的身世,曹公這樣寫道:“賈瑞父母早亡,只有他祖父賈代儒教養。”

父母早亡,對於賈代儒來說,意味著中年喪子,白髮人送黑髮人,人生三大不幸之一。

賈代儒是賈府中的“代”字輩,與賈母同輩,卻一生落魄。

賈代儒命運多舛,經歷了早年喪父、中年喪子、晚年喪孫之痛,承受著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父母早亡,對於賈瑞來說,意味著他自幼沒有父母的疼愛與呵護,情感沒有歸宿,過早地承受著人間冷暖與委屈辛酸。缺失愛、親情與溝通,勢必會感情淡漠、心靈缺失。

季羨林說:“一個缺少母愛的孩子,是靈魂不全的人。”

何況賈瑞是父母早亡......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親情關愛的缺失,會導致兒童心理發展異樣。

賈瑞缺失父母的陪伴,就如茫然走在暗淡無光的黑夜裡,孤獨、絕望又無助,找不到自己的方向,也很難學會解讀這個複雜的世界。

榮國府居金陵四大家族之首,堪稱鐘鳴鼎食之家。賈瑞看到的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生活,對豪門貴族有著無限的嚮往和愛慕,是人之常情。

賈瑞雖然家勢卑微,卻常跟官二代、富二代打交道。這樣的環境,他內心深處一定是極度自卑,又極度缺乏安全感的。

其實,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有些自卑,只是程度和表現方式不同罷了。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適當的自卑可以促使人取得更高的成就,因為人往往會為了超越自卑而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因早期經驗傷痛而形成的自卑性格,卻對人的一生造成困擾。

常聽人講起自己的原生家庭,說小時候缺愛,長大後依然自我認同感和存在感相對較低。需要不斷地尋求安全感,但是永遠無法真正找尋到。

知乎上有人提問:原生家庭對人有多大的負面影響?

有一個匿名的高贊回答是:“每當安靜下來與自己獨處的時候,內心總是空虛、無助。無論走到哪裡都沒有歸屬感,非常的脆弱、敏感、易怒,認為自己不配得到愛,卻又很容易在一段親密關係裡依賴上別人。”

在《奇葩大會》上,馬東也問過心理學家武志紅這樣一個問題:

“很多人把長大以後所有的不順心,不如意,改不了的毛病,克服不了的性格障礙,過不了的待人接物的那些門檻,都歸結為原生家庭,有怎麼嚴重嗎?”

武志紅沒有半點猶豫地回答:“有!”

可見,賈瑞的原生家庭是他一生悲哀的源頭。

賈瑞人生的四大悲哀

二、家庭教育之悲哀

賈代儒一直沒有考取功名,勉強當個賈府義學的校長兼教師,還不如《儒林外史》中的范進,晚年得以中舉。

正因為自己的不得志,所以把全部希望寄託在賈瑞身上,想讓孫子光大門楣。

不禁想起一個笑話:世界上有三種鳥,一種是笨鳥先飛;一種是嫌累不飛;第三種鳥最討厭,自己不飛,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賈代儒像第三種鳥,逼著孫子拼命飛。

我們的很多家長何嘗不是這樣?

自己就是個笨鳥,卻把希望寄託到蛋上面,逼著下一代使勁飛。

《紅樓夢》中寫道:“那代儒素日教訓最嚴,不許賈瑞多走一步,生怕他在外吃酒賭錢,有誤學業。”

“望孫成龍”的賈代儒,愛之深、責之切。他的管教很嚴苛,動輒責打罰跪。

可憐的賈瑞被王熙鳳設局凍了一夜,賈代儒不問青紅皂白,打了他三、四十大板,不許吃飯,還得在院子裡讀文章。

在賈瑞的家庭教育中,多的是嚴苛、責罰,缺的是慈愛、溫暖,至死都無人可以訴說內心的委屈與煎熬。

日子久了,賈瑞更體會不到自身的價值感,從而陷入更深的自卑。一旦有了機會,便會叛逆。

且看賈瑞在學堂的表現:“每在學中以公報私,勒索子弟們請他;後又附助著薛蟠圖些銀錢酒肉,一任薛蟠橫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約,反助紂為虐討好兒。”

賈瑞在長輩眼裡,是別人家的孩子,聽話又省心。殊不知,表面順從,內心卻時刻在尋找出口。

賈代儒的教育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家教模式,“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教育思想大行其道,就連銜玉而生的寶玉也曾被賈政打個半死。

現代人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像賈代儒這樣的家長有之,只要學習好,其他一概不管不顧。孩子難以形成良好的性格,缺乏人際交往能力,沒有眼界和格局。

有些父母管教過嚴,家庭中缺乏交流,孩子時常處於不被人理解的尷尬境地,不能完全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意願。

反之,更多的父母溺愛孩子,百害而無一利!孩子任性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差。

正如心理學家羅傑斯所說:“愛是深深的理解和接受。”

孩子無條件地接受了我們,我們為什麼不能接受孩子?為什麼一定要苛求他們十全十美?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按時開花結果。平凡的我們不應該鄙視平凡的孩子,真正的愛,絕不是打著愛的名義去傷害。

賈瑞之死,最難過的當屬其祖父賈代儒。

賈代儒迂腐透頂,不懂得如何引導孫子健康成長,不懂得寬嚴相濟,不懂得孫子心中的苦悶,更別說幫助和疏導了。

家庭教育之悲哀,與賈瑞之死有極大關係,也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的弊端。

賈瑞人生的四大悲哀

三、遇人不淑之悲哀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王熙鳳一眼,從此,人生髮生了顛覆性的改變。

賈瑞為愛痴狂,狂熱地追求著根本不可能得到的愛情。賈瑞是真心喜歡鳳姐,只可惜遇人不淑。

王熙鳳是賈璉的妻子,榮國府的當家二奶奶、實際大管家,與賈瑞地位懸殊極大。

王熙鳳不僅是“脂粉堆裡的英雄”,而且天生麗質,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從倫理道德來講,賈瑞不該打王熙鳳的主意。可是,賈瑞見到王熙鳳之後,一見鍾情,常常求見王熙鳳,之後愈加放肆。

賈瑞膽大無腦,鳳姐是何等聰明之人,表面上假意迎合,背地裡設下圈套,心裡盤算“幾時叫他死在我的手裡,他才知道我的手段!”

賈瑞怎能是“一萬個心眼子”的王熙鳳的對手?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最終把自己推向深淵。

就連一向善良的平兒也脫口而出,說道:“癩蛤蟆想天鵝肉吃,沒人倫的混帳東西,起這個念頭,叫他不得好死!”

“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王熙鳳毒設相思局,狠狠地教訓這個“癩蛤蟆”。

賈瑞的生活貧困是硬傷。

且看王熙鳳的行頭,金絲八寶攢珠髻、朝陽五鳳掛珠釵、赤金盤螭瓔珞圈、豆綠宮絛、雙衡比目玫瑰佩......

從髮飾到衣服,無一不是富貴、輝煌的象徵,彰顯出主人的極度奢華。

賈瑞不知天高地厚,去招惹心狠手辣的王熙鳳。王熙鳳可以與賈蓉眉來眼去、打情罵俏,而卑微下賤的賈瑞對自己垂涎時,王熙鳳卻感到莫大的侮辱,感到是對自己高貴身份的褻瀆。

王熙鳳倘若與賈瑞苟且,豈不辱沒了她!

可是,賈瑞死心塌地自投羅網,枉送了自己的一生,實在是悲哀。

賈代儒整日把他關在書房裡,就像關在籠子裡的鳥,他如何懂得社會的複雜、人心的叵測?

賈瑞經過兩次羞辱,理應幡然悔悟。無奈他色迷心竅,像個花痴,一次次上當,一次次地痴心不改,將愛進行到底、至死不悔。可見,賈瑞之死這個帳,不能全算到王熙鳳頭上。

哪個少女不懷春?哪個少男不鍾情?

賈瑞對王熙鳳心生愛慕,可以理解,但不能苟同。

誰都有年輕的時候,心中有一個女神或者男神,默默地喜歡,不敢與外人道,而賈瑞簡直就是飛蛾撲火、奮不顧身!

愛情是美好的,但又是現實的,執念過深,害人害己。應了那句“情深不壽,慧極必傷”。

世事萬千,終究像紅樓一夢,誡記世人脫離脂粉幻境,完成對自我的認知,及時止損,不可沉溺於幻想的世界。

賈瑞人生的四大悲哀

四、以假為真之悲哀

問世間情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許。

賈瑞真心愛上了王熙鳳,當局者迷的他,鬼迷心竅,壓根沒想到王熙鳳對他完全都是戲弄,一而再、再而三地自投羅網。

賈瑞是個可憐之人,從小被祖父嚴厲管教,沒有戀愛過,偏偏愛上“口蜜腹劍,笑裡藏刀”的王熙鳳,故事的開始,就註定了以悲劇告終。

賈瑞迷戀王熙鳳,走火入魔,最終相思成疾。

賈瑞命懸一線的時候,跛足道人從褡褳中取出“風月寶鑑”,遞與賈瑞,交代:千萬不可照正面,只照他的背面,要緊,要緊!

賈瑞抱著“風月寶鑑”,照背面是恐怖的骷髏,正面是風情萬種、頻頻招手的鳳姐。他難以地剋制地照正面,親手為自己年輕的生命畫上了句號,這個貧寒少年飛蛾撲火般地燃盡了生命。

賈瑞死得稀裡糊塗,嘲笑者多、同情者少;罵其“咎由自取”者多,悲其“實屬可憐”者寡。

賈瑞如果能聽從跛足道人的話,揮劍斬斷情絲,他的病會不藥而癒,可他自斷活路,賈代儒老夫婦倆哭得死去活來。

賈瑞與其說是死於相思局,不如說是死於自己的痴迷、偏執與放縱。

賈瑞對王熙鳳是執著的愛情,置自己的尊嚴、性命於不管不顧,痴迷於自以為美妙的愛情中。

這個又傻又真的賈瑞本身就是鏡子,照到世間被情慾所困之人。身體之病沒有到病入膏肓時可以治,心理之病病入膏肓時卻無靈丹妙藥。

賈瑞看到的“骷髏”指的是什麼意思?

馮其庸教授的解讀是:警醒世人,從美色中見骷髏,於富貴時見貧窮,於繁華時見凋零,深以為然。

榮國府眼前的繁華不會是鐵打的江山,如紅樓一夢,人生幾度秋涼?

賈瑞為王熙鳳的假情賠上真命,詮釋了曹公的精闢諷世之語——“以假為真”。

《紅樓夢》第一回的“太虛幻境”中有一幅對聯:“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在第五回中再度出現,是《紅樓夢》的精髓句。

人的執念在無望有果時,要放下執念,假、真、有、無這四個字,是對讀者的警醒;又給我們的人生以深刻的啟迪。

人生就是這樣,今生的遇見或許只能是錯過。

豐子愷先生說得好:“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作者簡介:彩霞滿天,70後,河南省三門峽市人,1988年畢業於豫西師範,一直從事小學教育工作。熱愛生活,喜歡讀書、旅遊、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