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一位护士隔离病房的50天“记忆”:从写下遗书到成就信心

湖北日报讯(记者龙华、通讯员胡梦)“我曾写下遗书给妹妹,不过当初的悲观,不会再有了!”3月8日,湖北省中医院妇产科护士鲁红平写下一篇文章,纪念自己战役50天的“记忆”。

一月中旬,省中医院紧急成立了隔离病房,从全院抽调护理人员支援一线。鲁红平第一时间报名请战,但她的内心其实很紧张。“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第一时间提出申请,要求去一线支援;作为一名助产士,我也很害怕,呼吸内科毕竟是个陌生的领域,特别是传染病,怕连累家人。”她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1月19日,鲁红平下班本打算去给女儿买衣服,但刚出门就接到电话通知,晚上8点开始,到隔离病房上班。她立刻给老公和女儿买了回老家的车票。没想到,老公竟然拒绝了她。老公对她说:“我们走了,你怎么办,一个人多孤单,有困难我们一起扛。”

当晚老公把车票退了。鲁红平得知后,心中五味杂陈,既“愤怒”老公不理解她的担心,却又欣慰,“实在想不到,平时那个木纳的老公说出来的话让人如此感动。”出门上班前,鲁红平的眼泪瞬间就控制不住了,“不知道是感动,还是对未知的恐惧,我抱着女儿哭了。”

一进入隔离病房,鲁红平傻眼了。“因为病情发展迅速,病人增加很快,防护物资也紧缺,到处是忙乱的身影。还好和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同事两个人一起上班。但即便这样,原计划凌晨2点下班,可我到4点还不敢下班,反复核对,反复检查,生怕做错事,做漏事。”第一个班,让鲁红平充满挫败感,回家后她躲在被窝里哭了。

慢慢的,鲁红平适应了这种节奏的“病房生活”,但精神压力却在与日俱增。她在文中回忆,“在最开始的半个月里,就没看到出院的人。记得一天,病房里的16床患者,前一天还能和我沟通,第二天就血氧起不来了,他比划着告诉我,他要写字,我马上给他送了笔和纸,他艰难地写下了一句话:没救了,准备后事吧。”瞬间,鲁红平的眼泪打湿了口罩,打湿了防护服。晚上,患者去世了。

回家后,鲁红平悄悄写了一份遗书。“我怕万一感染了,没有力气写,来不及写。最放心不下的也就是女儿,她还那么小,才刚满七岁,没有我她怎么过啊,想来想去还是托付给她小姨,这样我放心。”后来,这份遗书鲁红平交给了妹妹。

坚持半个月后,鲁红平的病区迎来了第一位出院病人。之后,全国各地的医生护士也加入医院。在大家的努力下,出院的病人越来越多,死亡病例越来越少。鲁红平在日常的医疗护理外,不断给患者做生活护理,要喂饭喂水喂药,要处理大小便,要翻身叩背,要做好心里疏导……她的悲观情绪也随着出院患者的增加而越来越少。

“在这一生中,会有很多次挑战,其实坚持了,也就成功了。这50天的坚守,是我从业十几年来最有成就感的日子,胜利已经不远了。”鲁红平对记者坚定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