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大笑乐逍遥

“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与己何所不容”,这句对弥勒佛的总结,取自峨眉山灵岩寺。

弥勒佛 | 大笑乐逍遥

唐奇伟作品《佛引福来》

意思是要大度能容,不要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憎爱,要“宽却肚皮”、“豁开心地”,只要肚量大、心胸宽,遇到冤家也能与之和平相处,甚至还能由此悟道成佛,证得六度度。

弥勒佛 | 大笑乐逍遥

唐奇伟作品《佛引福来》

弥勒佛,在中国又称为“笑佛”、“欢喜佛”、“大肚佛”。无论是文学典籍中,还是子工艺作品中都有其开怀大笑、憨态可掬的形象和身影。

弥勒佛 | 大笑乐逍遥

时光玉艺作品《佛》

相传,弥勒佛的原型是明州奉化人,名叫契此,是弥勒菩萨之应化身。契此非常超脱,追求自由自在,经常肩上背一个布袋并手拿锡杖及佛珠,身材胖,面容慈祥、笑容可鞠而大腹便便,以乞食为生、餐风卧雪,传说能预知晴雨又被称为布袋和尚。

弥勒佛 | 大笑乐逍遥

罗最作品《佛佑如意》

在中国民间,关于弥勒佛的对联也有许多,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结构多样。对联特点谐趣易懂,雅俗共赏。弥勒的对联文化,自古至今,流传不衰,并且有大的发展和创新,在民间有着深广的影响。

弥勒佛 | 大笑乐逍遥

杨忠华作品《慈悲对众生》

此外,弥勒佛也是玉雕题材中最喜闻乐见的雕刻题材。中国将微笑和丰满看做“福相”,因而“大肚弥勒佛”造型在现代玉雕作品中极为常见,也深受人们的喜爱,表达了人们企盼辟邪、护身的美好愿望。

弥勒佛 | 大笑乐逍遥

杨忠华作品《慈悲对众生》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弥勒佛以乐观之心行走人间,追求自在,不迷执,如偈云“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事;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