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 春秋時一男子問妻子,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怎麼選,不久他就死了

如果我和你的母親同時掉進水裡,你救誰?這個問題,是現在多數男生都會頭痛的問題,男生們可能會想,只有女生才會這麼麻煩,想出這種兩難的問題來,而實際上這個問題還真不是女生先想出來的,2000多年前,一個男性先拋出了這個問題,只不過問題換成了“我和你父親必須死一個,你救誰”?

故事的起因要從春秋時期說起,在那個英雄輩出的年代,“春秋五霸”、“戰國七雄“輪番逐鹿中原,而在春秋五霸之前,還有一個“春秋小三霸”,他們分別是鄭莊公、齊僖公與楚武王。


春秋時一男子問妻子,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怎麼選,不久他就死了

“春秋三小霸之首”的鄭莊公死後,他的子孫非常不爭氣,大權被鄭國大夫祭仲把持,而這個祭仲就是這個故事中的女主角的父親。祭仲當時在鄭國特別橫,君王都不放在眼裡,君王不聽話,換一個就是,他把鄭莊公的四個兒子先後都立為國君。

而鄭莊公次子公子突(鄭厲公)就是一個非常有骨氣的人,看自己家的王位被一個大臣這樣玩弄,心裡非常不爽,這事絕對不忍,於是他決定除掉這個祭仲。殺權臣這事很大,必須得找人幫忙,一個人肯定幹不了。

春秋時一男子問妻子,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怎麼選,不久他就死了

要想殺祭仲就得在他放鬆戒備的時候,如何才能讓他放鬆戒備呢,於是鄭厲公就想到了自己的心腹雍糾,這個雍糾還有另一個身份--祭仲的女婿。女婿和老丈人關係親密,一般不設防。雍糾雖是祭仲的女婿,但也看不慣自己老丈人那個跋扈的勁頭,於是君臣二人一拍即合。

君臣二人商議,雍糾在某個週末組織一場野餐會,約上老丈人聊天喝酒,趁老祭不備,一舉擊殺之。這本是一個天衣無縫的計劃,但可惜雍糾還真是一個豬隊友。

春秋時一男子問妻子,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怎麼選,不久他就死了

由於要殺自己的老丈人,雍糾也感到壓力山大,回去後,就一個人在家中喝酒釋放壓力,這時看到自己年輕的老婆雍姬,一臉愧疚,酒勁一上來,便將此事全給雍姬說了,說完便自己呼呼睡去,醒來後,連自己說過這事都忘了。

而另一邊的雍姬不淡定了,老公要殺自己父親,怎麼辦。此事若不通知父親,那父親必然有血光之災,若說了,父親肯定不能放過丈夫。這真是一個千古難題啊?雍姬一個人翻來覆去也想不出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只好回去問母親。

春秋時一男子問妻子,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怎麼選,不久他就死了

雍姬問母親:“父親與丈夫哪一個更親近?

母親說:“任何男子,都可能成為一個女人的丈夫,父親卻只有一個,怎麼能夠相比呢?”

雍姬母親的這個回答後來演變成了一個成語:”人盡可夫“。而這個成語最初的意思是從傳統孝道出發,指一個女子,丈夫可以選擇,而父親卻只有一個,丈夫又怎麼能和父親相比呢?這個詞語本身也沒有奇淫的意思。而現代卻多用來形容生活作風不檢點的女子,和原本的意思相去甚遠。

春秋時一男子問妻子,父親和丈夫必須死一個怎麼選,不久他就死了

雍姬如夢初醒,就將雍糾的陰謀告訴了父親,祭仲到底是江湖高手,面對這種情況,毫不猶豫連夜派人將雍糾殺死了,並陳屍示眾。

事情敗露後,鄭厲公在鄭國也呆不下去了,帶著雍糾的屍體逃往蔡國,心有不甘的公子突對著雍糾的屍體說:“這麼大的事也跑去和女人商量,死了活該。”

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將享諸郊。雍姬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其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將享子於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殺雍糾,屍諸周氏之汪。公載以出,曰:“謀及婦人,宜其死也。”夏,厲公出奔蔡。--《左傳·桓公十五年》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