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大家对普洱生茶,特别是手工的都有哪些认知?

信誉茶农


普洱茶原料非任意茶树皆可,需要满足下列条件:

1、地域:云南,以澜沧江流域为胜

2、树种:当地独有大叶种茶树

3、海拔:高海拔,1400—1800为佳

高山云雾出好茶: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对内含物质高度依赖,内含物中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会一直贯穿到成品和存放全程,维持着普洱茶的生命,故只有云南高海拔大叶种茶树原料堪为使用,其他茶原料由于内含物质相对不足无法制得普洱。

一山一味:普洱茶原料按品质从低到高略分为以下三类:台地茶/大树茶/古树茶。原料品质越好,成品素质的丰富度、变化度和辨识度越高,品饮价值也越高 :

1、台地茶是连片密植,集中管理的灌木茶树,台状分布在地势较缓的开阔地带以便于管理,台地茶需进行施肥、扦插、台刈等人工养护,台地茶属无性繁殖,树林短,高产且易于采摘,是一种人们经常可以见到的茶园式种植和采收方式,云南省台地方式种植的大叶种茶树是制作普洱茶的道地原料。

2、大树茶是山林散养乔木茶树,植物主干明显,树姿高大开展,叶片粗壮乌润,大多分布在澜沧江流域高海拔茶区,原是本地先民所栽种,年代久长,我们一般把大树茶的树龄范围约定在50至100年左右。这一类茶树当年植成后便回归山林,自然生息繁衍,因为是随山势而栽,故散落在山林之间,且出茶量小,采摘并不容易。

大树茶散布山岭,远离城市,无需施肥,环境差异度大,常年在深山幽谷餐风饮露,茁壮生长,与其他物种共融共生,自然无染,内涵物质丰沛,滋味愉悦,是制作普洱茶的上好原料。

3、古树茶的数形、生长环境和大树茶一样,但数量稀缺,树龄达数百年以上,无数寒暑的积累使其内涵物质较之前者更加丰沛,滋味更上一层,是大自然厚积薄发的一种奇妙馈赠。古茶树树枝高大壮实,土壤养分达到枝叶需要更长的耐心,所以每年的新叶出的比大树茶都要晚,且出茶量更少,是发烧级的普洱茶原料。

古树茶一山一味,甚至一树一味,是高度环境辨识型饮品,品饮感受臻于化境,必经由手工古法制作方可完美展现古树普洱茶的稀有气质。




手工普洱自做自售


能说真话吗?

我只提供一个同为手工加工时候的温度,龙井手工杀青120-140度,要求是青叶下过有滋滋声,每锅四两青叶,价格三四百块(普通浙江龙井手工炒的时候);径山毛峰手工炒160度以上,手法是斜向上推,锅温高慢了的话锅里起青烟,每锅5-8两青叶,干茶也是两三百块;安吉白茶,锅温比龙井低,所以干茶颜色是黑绿色,墨绿色的,现在用机器了外省的茶叶颜色控制得好,深绿色,安吉价格不敢说反正贵点,外省的三四百块;六安瓜片,杀青时用扫把,温度也在150度,每锅分类很少价格也差不多。

普洱我必须单独列队,杀青温度80-110,每锅一斤多吧,价格到是吓人的,有两万起的。哈哈哈哈哈哈





龙井茶痴


普洱生茶七步:

01

看茶

成熟的制作工艺稳定,制成的饼茶外形均衡统一,薄厚外缘规整紧实。

自从有了静电除尘的机器,普洱茶卫生当今正规厂家的产品中不会出现其它杂物,而04年以前静电除尘的机器还未大量应用,老茶的杂质靠人工筛选,可能会在饼茶中出现杂质的现象。

色泽区别生熟茶,熟茶色泽黑褐,生茶根据年份由墨绿色(年份短)→棕褐色(年份长)

条索松散→结实单薄→壮硕发干→油润

02

摸茶

摸摸紧实度。茶体疏松,根据同等储藏条件则陈化速度较快,茶体紧实,则陈化速度稍慢。

撬查看内外洒面指茶体表面撒上一些等级较高的茶叶,卖相更好,一口料指整个紧压茶都是一种等级的茶叶,并非金玉其外,可能败絮其中。

03

闻干茶

闻顾名思义,用鼻子细细闻感觉。普洱茶越陈越香,但如果存储不当,如将普洱茶与其它一些杂物胡乱堆放在一起,就会串味,吸附有其它异杂味,如产生的水闷味、草席味,烟熏味、霉味,调料产生的各种刺激性味道等等。

当然,普洱茶在制作的过程中工艺发生失误也会产生各种异味。总之,有异味的普洱茶绝不是好喝的茶!喝这样有异味的茶会令你产生不愉快的感觉。

04

开汤闻香

取茶6-8克,洗茶1-2泡,公道杯倒出茶汤后,闻杯底香。有的茶杯底无香味,有的若有若无,有的香气飘散,有的直澈肺腑即为高锐。比如景迈的古树茶香气彰显,持久飘逸,冰岛的古树茶淡雅清香悠远如丝,只能品味而无香感。

有的香气则是制作中出现失误导致的,比如青草味是因为采摘的鲜叶炒得很不熟导致的,而采摘的鲜叶炒时欠火候则显现生青味。调侃一句,不排除有些茶友就喜欢这样的香气,只是要买到这样的茶叶恐怕也很难。

05

开汤观色

熟茶红褐色,全发酵的产物。普洱生茶依陈期变化繁复,观之养眼。

色泽黄绿→酒红1-2年汤色黄绿,如儿童稚气未消→3年左右汤色金黄→3-5年汤色橙黄→5-8年汤色橙红→8-15年汤色石榴红→15-30年汤色宝石红→30年以上是为酒红,有如佳偶天成。

透明度浑浊→晶莹剔透浑浊(汤体犹如山洪之水,悬浮物明显可见,台地茶多如此)→不清晰(汤体有如黄河之水,悬浮物不明显)→清晰(汤体有如6月长江之水,1米可见游鱼嬉戏)→透明(汤体犹如滇池之水,水生万物一览无余)→透明发亮(汤体有如云南墨江双胞井之水,凛冽且身着光彩)→晶莹剔透(汤体犹如九寨溪流之水,精致之极巧夺天工)

稠度流水→粘稠流水(就是自来水样)→油状(有丝滑感觉)→粘稠(稠密极富质感)

06

开汤品气味

品异。开汤品尝,异杂味盈口,肯定有问题。一般异杂味有烟味(工艺中炒或者烘干时柴火的生烟袭扰)、糊味(工艺中弄糊了)、炒青味(晒青毛茶是炒干的而非晒干)、烘青味(晒青毛茶是烘干的而非晒干)、红茶味(新摘鲜叶没来及晒干,捂了造成叶梗发红)、水闷味(工艺中被雨水淋湿)、霉味(储藏不好产生发霉现象)。

品熟。不成熟→成熟清香(晒青毛茶未进入发酵的新茶)→花香(氧化程度浅)→果香(氧化比较充分)→蜜香(经过一定的发酵时间了)→松脂香(茶树保护好,采摘次数较少的叶片经过一定时间发酵)→陈香(长时间发酵产生的芳香醇的香气)→樟香(这个香气可不是一定会有的,此特殊香气有如淡淡樟木气息,肯定自然发酵时间长才能产生,当然不排除有人会为了利益弄虚作假)→药香(芳香醇长时间发酵产生的特殊香气,也不是所有的老茶都会有的,老茶之所以更多能体现出则是首先得感谢那些老茶控们选料之初就倾注了心血,根据经验首先判定将来会出现樟香或药香并精心保存,判定失误则只会出现陈香而非樟香、药香了)。

品层次。香量由单一→变化单一(只有一种单薄的香气)→丰富(有多种香气)→有层次(同泡茶汤由热至冷产生多种不同的香气)→变化(不同泡茶汤产生不同的香气)。

香感下沉→高扬下沉(香气含蓄不张扬)→内敛(香气丰富而且协调持久)→高扬(香气尖锐且持久)。

07

开汤品味道

苦涩普洱茶的基本味道,俗称“不苦不涩不是普洱”。酸味(加工失误会产生)→苦涩(基准味道,品饮苦或涩感化得开否,快不快)→鲜甜(不同茶区茶叶品种)

汤感指茶汤含于口中的感觉。贫乏(汤质如若无物)→薄(汤质些许感觉)→厚(汤质厚重)→饱满(汤质充盈)

水路茶汤由口吞咽至胃中的感觉。粗糙(舌面感觉有毛刺)→滑(舌面感觉柔顺)→丝滑(舌面感觉溜顺,难以挽留)

喉感发干(喉部有干燥感觉)→甘甜(回甜)→润(如雨露滋润,甘甜犹在)

回味无→短暂→持久

手工普洱制作

普洱茶,制作时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的天性的一种茶,主要体现在采用纯手工杀青、揉捻等传统工艺制作而成,没有任何提前催发茶叶潜力而影响后期转化的非普洱茶加工方法。最大程度的遵循传统,最小程度的人为干预。

普洱茶的手工制茶工艺(普洱生茶)用漫画分解如下

采茶

右手的食指和拇指夹住新梢的芽尖或数片嫩叶,小心用力提或掐下来。

注意:成熟期采,采早采老均不好;以持嫩度为主,采嫩采老均不佳;尽量不撕采留马蹄

摊晾

茶农误叫成萎凋,是为了使新摘的鲜叶先散失一些水分,这样的话,茶青就会变得有些柔软,在以后的杀青过程中,茶叶就不容易折断,大家在茶泡开后才能看到了茶青的完整。同时在走水过程中有一些香气物质形成,部分大分子酯容性糖水解为小分子可溶性糖。

注意:摊薄不摊厚,尽量不堆积、摩擦、不晒到太阳;时间控制好,过长过短都不好。

杀青

坚持采用传统锅炒杀青,因鲜叶含水量高,杀青时必须闷、抖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蒸发一部分水分,利于揉捻成条。

注意:投茶不宜过多,以4—6公斤为宜,温控是核心,手法是关键,炒糊炒生都不好,半生不熟更不好。

揉捻

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

注意:揉捻要根据原料老嫩灵活掌握,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

晒青

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而其晒干的茶叶表面细胞孔隙最大,有利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

注意:控制好晒制的时间;下雨时及时收回;尽量选阳光直晒,晒青棚辅助。

称重

重量按照自己要求来,放进内飞后倒入蒸锅。

蒸压

根据成品的要求把晒青的茶叶称足重量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成形

注意:控制好蒸压时间,千万别蒸过了;揉袋要均匀、周正,特别是中间凹心。

晾干

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储藏的含水量以下,根据不同的原料等级,和制作工艺一般普洱茶要求在含水量在13%以下。

注意:连续雨水天,允许低温烘干。

包装

用食品级白棉纸包装茶饼,再以笋売扎为一提。

注意:所用笋壳洗净后必须晒干,避免污染茶饼。

笔芯:宇潜龙



宇潜龙


1、在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中,有很重要的一步炒青,如果是高温滚筒炒青,其内部基质会过度的熟化,是不利于后发酵的,而用传统的炒锅能保持古法,虽然制作很慢,但是有利于后期的发酵。

2、揉捻,用机器揉捻,会一定程度上损伤叶面组织,而人工的则不会。

3、压制,以前用的是石模压制,松紧适中,在后期自然发酵中会更快,茶汤也会更加的柔滑,而用机器压制的,陈化速度会比较的慢,需要更久的时间才能达到一个最佳的口感。

4、包装,普洱茶的包装用高山构构树皮为原料,是纯手工精制,捆绑则采用云南特有的龙竹笋壳,一筒七片绑六道,更利于越陈越香,而机器是做不到的。


念念超人


时间不断前进,科技不断发展,但对于普洱茶这样一个讲究慢的行业来说,社会技术的整体进步,并没有对普洱茶造成太大冲击。

普洱茶工艺经历了从手工作坊到现代机械的过渡,到普洱茶是一个资源型行业,也就是说,真正制约普洱茶行业发展的,还在于资源的优势。因此,尽管机械技术不断进步,依然有大多企业坚持手工制茶。

而且手工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宣传卖点。但究竟手工有什么好呢?

我们都说看茶做茶,意思就是,如何做茶,首先一点得对茶有基本的了解,比如鲜叶嫩度、含水量等。而手工的优势就在于,工人师傅可以不断根据茶叶的变化,做出制作的调整。比如炒茶时,根据茶叶含水量,可以不断调整翻炒速度和频率。


先生见茶


1、地域:云南,以澜沧江流域为胜

2、树种:当地独有大叶种茶树

3、海拔:高海拔,1400—1800为佳

高山云雾出好茶: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对内含物质高度依赖,内含物中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会一直贯穿到成品和存放全程,维持着普洱茶的生命,故只有云南高海拔大叶种茶树原料堪为使用,其他茶原料由于内含物质相对不足无法制得普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