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她为了写《安家》,采访了上千个买房的人


她为了写《安家》,采访了上千个买房的人

三年前,耀客传媒买下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版权,他们想拍一个中国版的故事,聊聊中国的房产中介,毕竟房子,在这个国家,有聊不完的故事。


他们找了心中最合适的人选,六六。六六一开始不愿意接,但她最终还是被耀客的一句话打动了,「到2019年《蜗居》播出就十年了。这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觉得该回顾一下吗?」


六六自己都忘了《蜗居》已经十年了,十年前,她靠这部聊房子的剧,打动了很多人。六六说她通常不接改编戏,「因为我的创作是有思想主体的,是有感而发,别人的感想和我的感想不会有交界点。」但这次六六决定要写,「这个戏我可以写,就写中国人自己买房子的故事」。


她为了写《安家》,采访了上千个买房的人


说是改编,其实和原创差不多。日剧原剧本只有10集,但六六把《安家》拓展成了53集。六六接下活儿以后,开始了她一贯的创作作风,调研。她用了十个月,做了中国大城市房屋交易状况和各个中介公司的摸底。


六六在调研时,做了很多采访,全国连锁的大店和很多地方小店,她都去。她想知道它们的生存之道,「中国有个特点,麦当劳、肯德基进来了后,很多土菜馆、当地小吃依旧做得很好,这就是中国特色」。有很多故事都藏在这些采访里。


六六经常会很沮丧,因为会遇到很多无意义采访,二三十天都采不到几句有用的素材,很多店长和她说话,像新闻发言人一样标准。六六花了十个月,采访了上千人的买房故事,从几千个故事里提取出十几个最精彩、最典型的故事,最终呈现了出来。


最终,《安家》开播后,创下东方卫视收视率近两年内的新高。


她为了写《安家》,采访了上千个买房的人


最好看的故事,都源自不计成本的创作。很多作家都有这种为了好故事而不计成本付出的经历,严歌苓也是这样的人。


严歌苓写《陆犯焉识》前,特意跑到青海体验生活,花钱请当年的劳教干部,和各方各面了解相关情况的人来参加座谈会。


《小姨多鹤》也是真金白银换来的,故事底子她早就有了,但一直没动笔。她给陈冲讲过这个故事,陈冲让她赶紧写,她说不敢写,「我哪知道日本人是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后来,她有了一点钱,终于可以去日本了。她前后去了三次,请一个翻译跟着,一天150美刀,住到日本长野一个山村里,那个村子里,有很多像多鹤一样的人。她在那里见了各种老去的日本女人,见了各种老去的仪式,体验到了她需要的体验。


严歌苓还写过一本叫《妈阁是座城》的小说,是讲赌徒的。去年由小说改编的剧本拍成了电影,白百何主演,为了确保细节和心理状态的准确,严歌苓去了澳门,亲自下注。第一次赢了一万多,然后就开始一路输。最终,小说写出来了,但她输的钱,算上盘缠,也差不多把版税都输掉了。要不是后来卖了影视改编权,这本小说就倒贴了。


还是那句话,最好看的故事,都源自不计成本的创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