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浮生六記》:沒有底線的妥協,是一種懦弱

《浮生六記》:沒有底線的妥協,是一種懦弱

文 | 蘇沫 · 主播 | 素年錦時

十點讀書籤約作者

這世間的愛情,有千千萬萬種。

曾幾何時覺得愛情最好的樣子,就是即能像知己一樣把酒言歡,又能像情人一樣“陪你立黃昏,問你粥可溫”。

總以為這樣完美有情趣的愛情,終究是可遇而不可求。

今天呢,我為大家推薦沈復的《浮生六記》。

《浮生六记》:没有底线的妥协,是一种懦弱

看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原來這世上早已有人把俗世過成詩一般的日子,書中沈復和芸甜蜜時可不就是夢想中愛情的樣子。

林語堂先生曾說:

芸是中國文學中一個最可愛的女子了,她並非最美麗,只覺得世上有這樣的女人是一件可喜的事。

然而這樣一個可愛有趣的女子,卻有著讓人淚目的悲慘結局,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其討好型的人格,讓其喪失了攻擊性,只能當一個受害者,親手葬送了自己的幸福。

故作謙卑和討好的樣子,是對自己的輕賤,讓自己活得真實坦然,才是一個人最好的狀態。

《浮生六记》:没有底线的妥协,是一种懦弱

作者沈復出生於士大夫的家庭,那一年是太平盛世,所以他才得以在蘇州滄浪亭旁邊飲酒作詩。

十三歲時,沈復隨母親回孃家時,被他舅舅家女兒芸清雅俊秀的詩作所吸引,從此心裡想的都是她。

芸四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她與母親和弟弟相依為命,長大後又靠擅長的刺繡織染養家。她天生靈秀聰明,聽了一遍《琵琶行》便能背誦,後來又學會寫詩,曾寫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這樣的妙句。

沈復對母親說:“如果要選擇妻子,不是芸姐姐我寧可不娶。”

《浮生六记》:没有底线的妥协,是一种懦弱

母親也喜愛芸的柔和溫順,便把金戒指摘下來送給了芸,這樣沈復和芸便有了婚約。

他們再次見面時是親戚結婚,當時滿屋子裡的人都穿著鮮豔的衣服,只有芸一人穿得很素雅。

芸的身形秀美,眉彎目秀,雖然兩齒微微露出,但美人在骨不在皮,沈復滿眼都是她。

這天夜裡,送親返回時沈復腹中飢餓到處尋覓食物時,芸卻悄悄牽起他的衣袖,原來她早在閨房中準備了熱粥和小菜。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從那天起,他們便知道了彼此的心意。

沒多久沈復和芸便成親了,洞房花燭夜裡,兩人像好友重逢般相視而笑。

芸的手指柔細溫潤,沈復伸手探入她的心口,也是怦怦直跳,便俯身貼在她耳邊問:“姐姐的心跳,怎麼像搗米一般?”

芸回眸一笑百媚生,只覺得一縷情絲動人魂魄,不知不覺天就亮了。

小波曾經說過這樣情話:

我是個俗氣至頂的人,見山是山,見海是海,見花便是花,唯獨見了你,海開始翻湧,江潮開始澎湃,我和天地萬物便通通奔向你。

愛情開始的時候,總是美好的。

誰也未曾想過歲月流逝,竟蹉跎了這份感情。

《浮生六记》:没有底线的妥协,是一种懦弱

歡樂時光總是過得很快,沈復和芸兩人終日耳鬢廝磨,彼此之間的感情也加深了。

芸出嫁後雖不愛說話,但與人說話時總是微微笑著,她對長輩恭敬有禮,對晚輩也和睦溫和,做事情也很有條理,所以很討人喜歡。

雖然貪戀新婚燕爾的甜膩,但芸不想讓婆婆覺得新娘子懶惰,每日陽光剛照窗前,芸便穿衣起床,沈復怎麼攔都攔不住。

或許日後的隱患,從芸此時的謙卑中就已經體現。

太為別人著想,委屈的只有自己,有時候退了一步,可能就要後退一輩子。

《浮生六记》:没有底线的妥协,是一种懦弱

沈復結婚後需要返回學館繼續學業,心中很惆悵,芸雖不捨卻強顏歡笑勸解他。

那一日正是桃李爭妍的春日,兩人卻神色恍惚如同冬日的冰爽,覺得天地的顏色都變暗淡了。

和愛人分離無疑時痛苦的,每當院中微風吹過竹林,月光照到窗外的芭蕉葉上,他們總能回憶起那些短暫的新婚時光。

相思太苦了,沈復心中記掛芸,無心求學,先生無奈,便允許他回家了。

那時是悶熱的六月,沈復便帶著芸在臨水軒室消夏,屋簷前有一株老樹,濃蔭遮蔽了窗戶,兩人整日一起溫課論詩、品月評茗,日子過得好不瀟灑。

轉眼間就七夕了,一輪明月掛在樹梢,月光照耀在水波中心。

沈復提前鐫刻了兩方“願生生世世為夫妻”的印章,芸在臨水的窗邊擺好了瓜果,他們並排坐著,仰面可見雲朵飛過天際變幻萬狀。

芸不擅長飲酒,勉強著也不過能喝三杯,沈復便教她古人的行酒令助興,兩人飲酒作詩直到深夜才歸去,想人世間的歡樂,也不過此情此景吧。

生活的儀式感,從來都藏在生活的細節中。

那段時間,沈復和芸的日子,如同詩一般美好,各種細碎小事都能生出愛意。

《浮生六记》:没有底线的妥协,是一种懦弱

沈復喜歡吃大蒜,芸就跟著勉強吃點,她喜歡吃的是腐乳和滷瓜,沈復卻最厭惡這兩種食物,芸用筷子夾了一塊滷瓜強行塞進他嘴裡,味道竟然清脆爽口。

芸說:“情之所鍾,即使醜陋也不會嫌棄。”

世間情分莫過如此,愛她,便愛她的一切。

他們夫婦還曾去一個王府遺址消磨秋暑的時光,那裡綠樹成蔭,一陣微風吹過,帶來一陣蟬鳴。

沈復和芸經常到柳蔭深處垂釣度日,日落之時觀看夕陽晚霞,之後便就著月光相對而飲,直到有了醉意才開始吃飯。

沈復素來好客,芸更是擅長廚藝,蔬果魚蝦一經芸烹調,便有不俗的味道,他們錢財不寬裕,芸便不動聲色得拔釵沽酒,讓他們暢談一整天。

芸從未責怪過沈復清貧,凡事都為他著想,實在是風雅妙趣且不可多得的女子。

習慣為別人而活的人,可能最後會丟了自己。

太善良的人,往往最委屈。

這份世間難得的愛情,如果多了份主見,說不定會有個圓滿的結局。

《浮生六记》:没有底线的妥协,是一种懦弱

人生中的坎坷總是會在最意想不到的時候到來,而且往往是自己作孽所致。

沈復性格爽直不羈而且重情義,芸更是隱忍,對誰都是卑微忍讓,這是導致他們日後悲劇的導火索。

那時沈復隨父親去海寧,芸在家代筆寫信,而婆婆卻懷疑芸在家信中敘述不妥當,便不再讓她代筆。

公公以為芸懶惰,很是生氣,沈復想為她辯解,芸卻阻止:“寧願被公公罵,千萬不能讓婆婆討厭啊!”

沒多久,又發生了一件事,公公常年客居異鄉,想尋一家鄉女子照顧起居,芸便暗地裡請媒人物色,因為這件事情,芸連婆婆的喜愛也失去了。

後來芸又因為替小叔擔保借債,反被小叔誣陷,公公大怒,讓他們夫婦都搬到別的地方居住了。

《浮生六记》:没有底线的妥协,是一种懦弱

芸總是害怕因為自己激化矛盾,所以處處後退忍讓,然而她的妥協和討好並沒有讓她當上一個好兒媳,反而把事情越辦越糟。

為了討好別人而做的所有努力,都會慢慢積累成拖住自己的罪。

芸多才也多思,後來又因為母親病逝悲傷過度竟導致血疾,病情時好時壞。

即便身體狀況不好,芸仍然沒有忘記替別人考慮,她見別的男人炫耀美妾,就要為沈復物色美貌與韻味兼得的妾。

一次應朋友之邀芸結識了浙江妓女的女兒憨園,雖然還未滿十六歲,卻生得亭亭玉立,還頗通文墨,芸便設法幫沈復納了這位美妾。

然而憨園這樣的人,沒有金屋是留不住的,況且沈復與芸伉儷情深,並無納妾心思,芸根本不需要這樣做。

美人到手,芸很開心,幾乎沒有一天不談論憨園,她的血疾竟一年多沒有復發。

沈復正慶幸芸得到了良藥,卻不曾想之後憨園竟對別人的千金聘禮動了心,嫁給了一個有財勢的人。

《浮生六记》:没有底线的妥协,是一种懦弱

芸覺被憨園愚弄後,血疾竟再次發作,藥物也沒有作用,身體也漸漸衰弱到幾乎不能行走。

芸太苛責自己了,總是想做到最好,卻從未考慮過自己。

評論家梁宏達說:這種讓所有人滿意,覺得自己做了好事的,其實是當了“壞好人”。

無邊界的妥協,就是一種懦弱。

很多人總是努力讓自己懂事,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從不反抗,這隻能讓惡人得寸進尺。

《浮生六记》:没有底线的妥协,是一种懦弱

那時的沈復和芸有一兒一女,女兒賢惠能幹,兒子正跟隨老師讀書,生活本該和和美美,卻因為沒錢時常處於山窮水盡的窘境。

芸在趕製一件工價很可觀的佛經刺繡導致病情又加重了,每天需要端水喂藥,家裡上下都有些厭棄她了。

碰巧這時,沈復有個朋友借錢要他做擔保,他情意難卻答應了,這朋友竟卷錢逃跑了,沈復和芸沒有辦法只能逃走躲債。

那天五更時分,他們熱了粥,一家人坐在一起含著淚吃了。

分別之時,兩個孩子都大哭起來,沈復和芸也早已肝腸寸斷,卻不敢大聲啼哭怕驚擾到追債的人,一直走到很遠才敢哭出聲。

昔日因為一碗粥而一生相聚,如今卻是一碗粥之後母子分離。

誰也沒有想到,今日一別竟是永別!

芸的病情也一日比一日嚴重了,沈復想請醫生診治,芸卻阻止了他:“我的病最初是因為悲傷太過所致,平時又太過多慮,總想努力做個好媳婦,卻總不能如意,如今已病入膏肓,

人生百年,能得一知己如你,我這一生已經沒有遺憾了。希望你在我走後一定要另娶一德才兼備的女子,讓她來侍奉雙親,撫養我們的孩子,這樣我死也瞑目了。”

芸極力想再說些什麼,但也只是繼續重複著“來世”二字,忽然氣喘起來,她也不能說話了,只看見她眼角的淚水一直往下流,氣息也漸漸微弱了,她至死都在為別人考慮。

《浮生六记》:没有底线的妥协,是一种懦弱

一縷縹緲的魂魄,就這樣長逝而去了,沈復與芸相愛二十三年,有過詩酒花茶的安逸,也有過貧困潦倒的悽楚,如今卻只能形單影隻。

命運並沒有放過沈復,之後他父親病逝了,兒子也夭折了,從此人世間熙熙攘攘,與他再也無關。

芸和沈復悲劇的一生,何嘗不是在提醒我們永遠不要試圖討好別人。

一個人,永遠無法活成所有人都喜歡的樣子。

討好別人本身就是一種卑微,只會消耗掉自己的人生。

你喜歡也好,你厭惡也罷,把自己的日子過好,比什麼都重要。

青年作家蔣方舟在《奇葩說》中這樣說:“真正欣賞你的人,是欣賞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故作討喜和故作謙卑的樣子。”

真正愛你的人,永遠欣賞你自由獨立的樣子。

每一個生命都能更好地成為自己,人生最值得取悅的那個人

,永遠是你自己。

願親愛的你,心中有花,手中有劍,有柔軟的內心,也有堅硬的盔甲。

願往後餘生,你就做你自己!

背景音樂丨《江南煙雨》《思君難見》

圖片來源 | 部分來自視覺中國

-作者-

蘇沫,十點讀書籤約作者,不爭不搶不強求,種花種草寫文章,一手抱娃一手寫心。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29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載請在後臺回覆“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