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浮生六記》:淺析沈復淺入深出的筆記體愛情故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重讀《浮生六記》:淺析沈復淺入深出的筆記體愛情故事

沈復的《浮生六記》中的“浮生”二字便取自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中,而其中的“六記”則是對應此本書中筆記體的寫作形式,從日常生活出發記錄沈復自己經歷的點滴甘甜心酸。

出生幕僚家庭、沒有參加科舉考試的沈復用清晰真率、天然去雕飾的文筆書寫下自己與妻子陳芸相識後的布衣素食生活。用乾淨簡單的篇篇短章描繪著因封建禮教束縛而貧苦潦倒的命運和自己與芸娘那看似平靜如水但內實卻伉儷情深的愛情故事。

始於歡樂卻終於憂難,沈復用淺入深出的寫作手法將自己至死不渝的愛情觀念與嚮往閒雲野鶴攜同意之人共度餘生的恬淡內心展現得酣暢淋漓。《浮生六記》因此被譽為“小紅樓夢”,在清代筆記體文學中佔據重要地位。


陳寅恪曾指出:“吾國文學自來以禮法顧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間關係。而於正式男女關係如夫婦者,尤少涉及。蓋閨房燕暱之情意,家庭米鹽之瑣屑,大抵不列於篇章,惟以籠統之詞,概括言之而已。此後來沈三白《浮生六記》之《閨房記樂》,所以為例外創作。”

生活在腐朽、乏味、束縛心智、綁架道德的清朝,沈復並沒有像其他文人一樣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名妓狎玩之詞,而是將自己與芸娘相識、相知、相守的日常閨房生活與自己遊歷山水的故事伴著人生冷暖與辛酸寫入書中。

重讀《浮生六記》:淺析沈復淺入深出的筆記體愛情故事

沈復與芸娘相伴品茶

筆記體的短小精悍與沈復的柔情似水給那汙水橫流的社會平添了一縷人間煙火氣息。

《浮生六記》中的開篇便是閨房記樂,其中記載的是最被世人津津樂道的,他與芸娘清貧但別緻風雅的不完美愛情故事。

沈復將自己的回憶用筆記體的形式展現,每一短篇就像自己的記憶片段,從與芸娘偶然相遇、閨房吃粥、清貧但喜樂的生活到芸娘生病、不受公婆喜愛、母子別離、含憾而逝,字字平淡但幀幀在目卻又幕幕心酸。以至於沈復在書中後續寫到自己遊歷山水的細緻與精巧,大抵是在向芸娘訴說這世間的美景,完成兩人曾相約看盡天下山水的願望吧。

用柴米油鹽訴說人生與愛

如果“我愛你”三個字用不同的情感表達,你會選擇熱烈奔放還是平淡悠長?


重讀《浮生六記》:淺析沈復淺入深出的筆記體愛情故事

司馬相如將自己對卓文君的一見傾心在《鳳求凰》中用“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何日見許兮,慰我彷徨。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酣暢淋漓、膽大率真地吐露出來。

而相較於轟轟烈烈的告白,沈復卻選擇用最綿長、溫婉的筆記體短文記錄下自己與芸孃的點點滴滴。

重讀《浮生六記》:淺析沈復淺入深出的筆記體愛情故事

沈復與芸娘初見

初見時滿心歡喜不能釋懷;再見時悄悄牽起衣袖,在閨房吃粥;婚後談詩論畫,溫酒泛舟賞月;七夕擺好香燭瓜果篆刻印文;同住倉米巷坐於籬笆旁聽鄰居老人談起過往;上山尋找卵石,自行種植花草;自制梅花盒,哪怕生活貧寒也能確保衣物整潔;血疾復發後對於錢財的節省;公婆與芸娘矛盾的漸漸堆積;芸娘去世時縹緲的身軀與深情的眼神。

生活的柴米油鹽最見人心,芸娘對生活的熱愛和奇思妙想的活潑讓沈復愛得深沉。開始於生活瑣碎、結束於痛徹心扉,芸娘因病去世讓沈復徹底失去了生活的樂趣和為情動跳的心臟。

重讀《浮生六記》:淺析沈復淺入深出的筆記體愛情故事

一句“恩愛夫妻不能長久。”,已是沈復在文中表達自己對芸娘思念與惋惜的直接體現。

  • 芸娘,你我結為夫妻,雖生活清貧但樂在其中,只因常伴左右的是你。與其用“我愛你”三字表示自己的情感,倒不如借筆記體的文章將生活的油鹽醬醋茶長久地寫下,來訴說你我之間刻骨的深情。

後世的讀者無不為沈復這樣平淡的訴說感動。的確,試想現在,有用多少對夫妻能夠有這般深情,抵住婚姻的瘙癢,平淡恩愛一生呢?

天然去雕飾後是至死不渝的深情

林語堂在將《浮生六記》翻譯成英文版時,在序言中寫下:“芸,我想是中國文學上一個最可愛的女人。”

雖為女子,但芸娘有著男子般堅韌的性格。生長在貧苦家庭且父親早逝,芸娘用自己的刺繡扛起母親與弟弟的錢財支出。沒有機會跟隨先生上學,但能自學識字讀書並寫下“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的佳句。

重讀《浮生六記》:淺析沈復淺入深出的筆記體愛情故事

沈復、芸娘與友人玩樂

雖能擔負生活的瑣碎與辛酸,但卻擁有安貧樂道的閒散風雅之志。與沈復評論古文、對酒賦詩、裝扮男子與沈復外出遊玩、與妓女憨園結為姐妹、種花造石的奇思妙想、節儉但不失風雅的生活習慣展現著這位女子的心路活潑與溫婉知性。

就是這樣一位亦妻亦友、包容理解沈復的芸娘,讓沈復魂牽夢縈,叫其生死相續。


重讀《浮生六記》:淺析沈復淺入深出的筆記體愛情故事

周總理與鄧穎超女士合照

“你不是喜愛海棠花嗎?解放前期你偶然看到了這個海棠花盛開的院落,就愛上了海棠花,也就愛上了這個院落。到這個盛開著海棠花的院落來居住。”

鄧穎超在《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中用平淡、沒有任何雕飾的文字描述著庭院前的海棠花盛開之景,回憶著與周恩來總理曾經的芳華歲月。全文沒有愛意的表達之詞,但卻從頭至尾都透露著對周總理濃烈的思念。

沈復對芸孃的愛亦是如此。通篇沒有提起熱戀的隻字片語,但通篇卻表露著自己至死不渝的深情

重讀《浮生六記》:淺析沈復淺入深出的筆記體愛情故事

沈復與芸娘對月盟誓

  • 我開玩笑做她的老師,於詩稿上題簽了“錦囊佳句”四字。殊不知,芸短壽之徵兆已經隱藏於內了。
  • 七月十五,兩人閨房談笑。正說話間,已是三更時分,夜空之上逐漸風掃雲開,一輪明月奔湧而出,我和芸頓時欣喜非常,依靠著窗戶對飲起來。還未喝到三杯,忽然聽到橋下面轟然一聲響,好像有人落水。靠近窗戶細看,水面波明如鏡,看不到任何他物。
  • 真是所謂的樂極生災啊,也正是我們兩人不能白頭偕老的徵兆。

沈復曾在文中多次寫下自己與芸娘感情不會長久的話語,看似是對自己與芸娘未來命運的猜測,但其實則在暗地裡體現著沈復在回憶過往時用情至深。

起先不解,風流倜儻的文人志士大多會去遊河觀妓,為何沈復在妝術如仙的潮幫妓女、薄施粉脂的楊邦妓女中偏偏選中了小腳尖細,身材容貌與芸娘相似的喜兒?

重讀此處時才後知後覺,為了順應當時男性的遊樂行徑,維護自身在友人間的尊嚴而登上花艇觀賞鶯鶯燕燕、聆聽琵琶輕音時,心中從未放下過他用一生珍愛的芸娘。


重讀《浮生六記》:淺析沈復淺入深出的筆記體愛情故事

當從寮樓眺望漫天繁星與燈火璀璨時,一句可惜我的妻子芸娘不能同遊至此,道出了沈復多少痴情與心酸。

也許當月光淺淡、燭影殘半時,他能從喜兒熟睡的側顏中看到芸孃的容貌。算是往後顛沛流離生活中最大的寬慰了吧!


沈復為何採用淺入深出的筆記體而非濃烈的讚美與涕泗橫流的悲念長文記載自己與芸孃的愛情故事?


重讀《浮生六記》:淺析沈復淺入深出的筆記體愛情故事

沈復獨自飄零天涯

從作者性格角度來看,沈復屬於典型的江南文人,性格亦動亦靜。追尋閒雲野鶴的田園平淡生活,同時又喜愛遊樂山水、宴請會客。就像江南的流水一般,沈復在情感的表達上隱晦且悠長,愛意濃烈但卻淺淺表述。

再加上沈復出生幕僚家庭,家底起先相對殷實,沒有參加科舉考試的沈復不喜歡用過於露骨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他更向往貼近生活的寫作手法與表達。

從筆記體書寫角度來看,作為被廣泛應用於表述個人生活的筆記體,其短小、精簡、隨思緒書寫的特點讓其相較於氣勢宏偉、規格嚴謹的文章多了生活的自在與隨性。

而沈復選用筆記體來記載自己與芸孃的愛情故事和自己日常生活,既體現自己對生活的熱愛又體現自己對封建環境的小小反抗。同樣筆記體隨時間由淺入深、浸入人心的特點也展現著沈復對芸娘深於內裡淺於外貌的愛。

重讀《浮生六記》:淺析沈復淺入深出的筆記體愛情故事

從創作背景角度來看,沈復與芸娘生活於清代,當時社會封建禮數已嚴重壓迫個體。在腐朽、黑暗的倫理道德束縛下,個人難以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更多是通過淺顯的方式展現深刻的內涵。

婚姻後期,由於各種誤會芸娘不被公婆喜愛,沈復卻又礙於長幼尊卑的禮教與街坊鄰里的輿論不能為妻子辯解。在孝道面前,沈復不能為芸娘專門做一篇文章大聲哭號哀悼,只得用如月光般的筆記體,將自己誠摯、深沉、悲痛的情感淺入深出得表達出來。

總結:

《漢樂府》中曾記載著這樣一段誓言:“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稜,江水為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重讀《浮生六記》:淺析沈復淺入深出的筆記體愛情故事

  •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堅如磐石的愛情,但對於愛情的具體界定卻無一相似。
  • 每個人都嘗試傳遞情感,但是礙於性格和環境,訴說愛戀的形式卻又是千差萬別。

雖然生活中鶯鶯燕燕與鍋碗瓢盆兼具,但就算再向往浪跡天涯的遊子總歸會歸於生活。可見相較於餘音嫋嫋、舞姿曼妙,一碗清粥、一壺溫酒、對月輕歌最是動人心絃、長存於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