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农村人为什么不待在家里,要出来打工,这是什么心态?

1幸福人家1


农民们心目中最美好的生活:老婆孩子热炕头。这本来是一件并不难做到的事情,可如今变得好像遥不可及,因为农民们得为了生计奔波,拖家带口、上有老下有小的农村人需要走出山村到外面打工去。

都说在家千般好,出门事事难,农民们并不愿意放弃简单并快乐的乡村生活,只不过活着就得去奔波,就得去挣钱。

有人说农民要那么多钱干嘛?种地有吃有喝就行了呗,原谅我爆句粗口:那是放屁!农民们的生活更需要钱来铺垫,特别是农村有儿子的家庭,你就是累死累活打工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帮儿子娶回媳妇来家。

城里买楼需要钱,车也得钱,结婚生孩子,哪一样钱比城市人用少了能行?农民们甚至不敢生病,生大病都能治不起,哪哪都得钱铺垫啊。

出去打工是很无奈的事情,有的农民夫妻打结婚起,媳妇儿怀孕生孩子就无法陪伴,小夫妻开始过两地分居的生活,先是照顾孩子一年又一年,等孩子读初中或者高中时,父母公婆又老了,再接着照顾老人,从二十几岁开始,到五十多岁,夫妻俩一年在一起的时间最多有一个月,能规规矩矩各守本分的夫妻还能等打不了工时老了在一起生活,又有多少夫妻在两地分居时,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劳燕分飞啊。

打工的人在外过着艰苦的日子,都说家是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的,如今两地分居的农民夫妻,和光棍日子也没啥区别,唯一的区别是:肩膀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

在农村还有一句老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农村的家再怎么不好,对于打工的人来说,那里有自己最亲的人,是最向往天天守护的家。

不打工拿什么给孩子交学费?不打工拿什么给父母家人看病?不打工拿什么给儿子买房?不打工的话,守着一年能挣三千两千块钱的土地喝西北风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