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想过儿子们会造反?

南阁水哥


血雨腥风中走过来的朱元璋,斗争经验非常丰富,更明白皇位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大。孙子羽翼未成,儿子个个兵强马壮,他不会想不到儿子们会造孙子的反。

或者说,其实他在大封儿子、侄子们为藩王的时候就想到了这样的可能性。

所以临终前留下遗训:“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不许诸王进京。又在《皇明祖训》中规定,诸王要是想为皇帝“清君侧”,必须先得到皇帝的召唤才能带兵进京城,并且一结束就得离京。

后来的事实证明,藩王要是真想造反,任何规定都没什么用处。

其实造反起家的朱元璋未必想不到这一点,但是他能怎么办呢?孙子是亲孙子,儿子就不是亲儿子了吗?想要杜绝儿子们造反的念头,唯一的办法是把儿子们都杀了,这样才最稳妥。可是他能做出这种事吗?做不出。

(看到这张脸,就知道这是朱元璋)

何况,就算他真有这么狠的心,孙子的皇位也未必能保得住。没了藩王的制衡,必然会产生手握大权的重臣。到时候皇帝姓不姓朱还不一定呢。

所以朱元璋没做更多的事,儿孙自有儿孙福,他管不了了。如果泉下有知,他一定会很失望吧,朱允炆实在是太无能了点儿。

当时的明朝,在朱元璋的一再杀戮之下,中央集权还是比较到位的,根本不可能出现幼主继位、权臣或藩王压制的情形。朱允炆是朱元璋选定的继承人,天下归心,有名分大义还有实力,占据绝对优势。

朱棣就算有什么想法也无能为力,初期只能靠装疯卖傻苟活着。

(电视剧里的明成祖朱棣)

可是,朱允炆太急了一点。

才上任就迫不及待的对叔叔们动手,一年之内废了五个举足轻重的藩王(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这自然激起了藩王们的反弹,为求自保多有联合。

最关键的是,你既然这么急,那就心狠一点,觉得朱棣不对劲,直接杀了就行,哪怕杀错了,只要你是胜利方也能捏造个罪名出来。

他却不是如此,明明怀疑了,左派一个人去观察,右派一个人去监视,一点儿也不果断。这些人后来要么被朱棣杀了,要么被收卖了,说的都是有利朱棣的话。

有句话叫“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就算朱棣本来没有反心,只怕也会被他激得火起。这么当贼一样的防着,谁会高兴?

(悲催的朱允炆)

而最终导致朱允炆失败的,则是他没有识人之能。

围绕在他身边的,都是些嘴炮,嘴上可灭千军万马,一动真章就颓了。朱允炆最信任的是这三位: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他们是什么人呢?儒学大师。

学者玩政治,就如同小孩玩鞭炮,理论上什么都知道,实际操作起来才发现压根不是那么回事儿,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三位大师忠君爱国,最终的结果却事与愿违。

朱允炆信任的将领是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攻打北平,当时朱棣都不在家,带着大军在外征战,身体羸弱的世子朱高炽仅凭一万多兵马就牢牢守住了北平。由此可见李景隆的领军水平。

总之,朱允炆守不住皇位,并不是朱元璋没有安排好,纯属他个人无能。多年后,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遇到同样的事情,形势还比朱允炆危险得多,但他就解决得非常完美。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朱元璋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其中最大的一个原因是爱屋及乌。是基于对太子朱标的喜爱。

历史上,历代皇帝都对太子进行防范,以免太子造反,自己皇位不保。而朱元璋却对朱标给予厚望,并让李善长、徐达这两个文、武官领袖兼任太子官僚,在朱标二十二岁时候,就授予朱标批阅奏章,这个是在古代很少见的。也可以看出,太子朱标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

然而太子不幸早逝,朱元璋从理法角度及感情方面,选择了朱标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继承自己的皇位。

当然,朱元璋也有过担心,害怕自己的孙子和儿子们兵戎相见,临终前告诉孙子朱允炆,要恪守祖制。意思就是不要削藩,保持与各个藩王的关系。同时,朱元璋也给朱允炆留下了善于守城的大将汤和。

但朱允炆却未听从朱元璋的遗命,一意孤行进行削藩。其实削藩刚开始,朱允炆是处于主动的地位,但由于用人不善,且优柔寡断,丧失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

最开始,朱允炆也策反了朱棣的一个属下,内线及时向朱允炆汇报了朱棣可能谋反。同时北平都指挥使也发现朱棣的属兵调动异常,也向朱允炆汇报过。其实这个时候,朱允炆先发制人,也不会有后来的叛乱,但黄子澄和朱允炆选择最差劲的按兵不动,结果北平被朱棣掌握。

朱棣起兵之后,汤和采取守而不攻,毕竟朱棣属于叛军,朱棣不能及时取得胜利,这样时间一长,叛军看不到希望,自然会不战而散。但朱允炆却以为汤和怯战,换成了李景隆一个纸上谈兵之人,结果首战失败。

后期,明朝将领平安,多次战败朱棣。但朱允炆却不想背负杀叔的罪名,导致平安每次在与叛军战斗中畏手畏脚,一次次丧失了可以击杀朱棣的机会。

朱元璋给自己的嫡长孙留下了一手好牌,结果自己的所以却把牌打的稀巴烂,最终丢失江山,人间失踪。





风吹下的洛夜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

朱元璋传位给孙子,绝对没想到他的儿子们、那些藩王会造反闹事。他临终时看到孙子朱允炆也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了,可以当家做主了,况且自己经营了几十年的江山也稳固了,藩王们也规规矩矩了,那些耳后有反骨的大臣也清除的差不多了,由于自己深远的影响,和自己设计的国家管理模式,孙子可以稳稳地坐江山。假如他预测到燕王造反,国家混乱,孙子朱允炆被烧死,怎么会把烫手的山芋交给孙子呢?

凡是开国皇帝,都是了不起的人!都是文韬武略经纬天地的伟人,但是,伟人也是人,尤其是在老了以后,思想固化,思维僵化,以为自己这课大树可以荫及后世,自己说的话还管用,自己立下的规章制度还管用。

其实,别忘了,无论多么伟大的人物,死了,就是结束了,旧的结束,必将有新的开始!历朝历代都是一样,无论哪个朝代,老皇帝死了,新皇帝登基,尽管是子承父业,都会变化,只是变化大小而已。

朱允炆的悲剧,就在于朱元璋高估了自己,高估了朱允炆。


漫谭文史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说,朱元璋在确定了孙子朱允炆的储君之位后,还是有担心过自己那些儿子们会造反的。所以,在洪武末年,朱元璋也对藩王政策作出了调整。

事实上,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会“倒行逆施”,重新走上大肆分封藩王这条路,也是因为他有感蒙元末年,宗室势力弱小,使得元朝廷缺乏屛藩的保卫。朱元璋认为这也是蒙元快速败亡的一个原因,所以他觉得守天下,还是得靠自己老朱家自身力量强大才行。



因此,朱元璋在位期间才会把自己的众多儿子分封到各地,让他们统率大军,守土御敌。尤其是坐镇北方边境的九位塞王,更是统率数万强悍的边军,在北方防御残元势力。朱元璋的构想是,这些坐镇一方的统兵藩王,对内可拱卫朝廷,对外可抵御外敌。

《祖训录》所述:“凡王国有守镇兵,有护卫兵。其守镇兵有常选指挥掌之。其护卫兵从王调遣。如本国是要塞之地,遇有警急,其守镇兵,护卫兵并从王调遣。”



当然,朱元璋对自己儿子们的分封,其实还是不同于汉初对刘姓宗亲的分封的。汉初的藩王都是有自己的封国,他们不仅拥有自己军队,还拥有对自己封国的行政权,可以任命封国官员。这些藩王所掌握的封国,实际上就是汉王朝体系内的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

但明初的藩王还是有区别的,朱元璋吸取了历史的教训。朱元璋虽然让自己就藩的儿子们拥有军事指挥权,但却不拥有行政权,无法自行任命封地内的官员,也无法治理百姓。这就是所谓的“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



而到了洪武末年,朱元璋在确立了孙子朱允炆的储君之位后,他也担心自己这个儒弱的孙子无法驾驭那些手握重兵的藩王皇叔们,尤其是那九位军力强大的塞王。于是,他在离世之前又进一步对藩王的军事指挥权进行限制。

朱元璋严格限制了藩王带兵的数量,削弱藩王们的军事力量,避免他们用兵过多,威逼朝廷。经过一番削弱后,各地藩王不能拥有超过三个护卫,兵力只能维持在九千人至一万五千人之间。而且,这些护卫兵只能负责藩王王府的安全。至于王府以外的地方驻军,藩王则无法调遣。



洪武二十八年,朱元璋又诏以官吏军士俸给弥广,量减诸王岁给,以资军国之用。从经济上又进一步削弱对藩王的供给。同时,还对藩王之间的联系走动作出一定限制。可以说,朱元璋在离留之际,还是对藩王势力进行了削弱。

但是即便这样,朱允炆还是在坐拥天下,手握百万官军的情况下,输给了朱棣,这主要还是怪朱允炆自己太渣了,不能把锅推给朱元璋。



这些历史要读


朱元璋是一个拥有复杂性格特征的人物。

历史上有好多人不解,为何他会传位给自己的孙子,而不是儿子呢?

先说一下朱元璋的儿子们。

朱元璋最长子朱标,性情温和,为人敦厚,虽然军事能力略有不足,但是后勤工作做的还不错。做一个建功立业的帝王确实不行,但做一个守成之主还是绰绰有余的。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身有残疾。不过,这个瑕疵,并不影响他今后他登基大宝。另外,朱元璋一心立朱标为太子,也并非就觉得朱标是最合适的人选。

原因无怪乎他是嫡长子,为人宽厚,没有大错。在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古代,立长不立幼的思想,深刻的影响着各个中原王朝。

当然,最为关键的还是因为朱标有个好儿子——朱允炆,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

俗话说隔代亲,确实是这么回事。君不见康熙为了弘历能登基大宝,才将位置传给胤禛,就是同样的道理。

那么朱元璋考虑过传位给孙子,会导致儿子们的不满吗?

初期是肯定没考虑的。毕竟那个时候朱标还在。不需要考虑传位给孙子的问题。

只是可惜,朱标天生没有皇帝命,自己老爸的能耐太强,待机时间又有点长,竟然没有熬过一路从沙场过来的朱元璋。

那么接下来朱元璋就要面对一个难题,是从儿子中另选太子,还是直接立孙子?朱元璋选择了后者。

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朱元璋的做法并无不妥。毕竟朱标作为太子,早已经深入人心。其他儿子对朱标也并无太多异议,毕竟他是长子,是老大,而且还不是锋芒毕露,四处得罪人的那种。

而朱允炆作为朱标的儿子,本来就应该继承大统,于情于理而言,都没有任何的问题。当然,虽是情理之中,但一众儿子自然也会有个别心思涌动的。

不过,当朱允炆被正式选定为下一任国家领导人,他那些叔叔们动的小九九也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但是,朱元璋的儿子们都接受了这个现实,按部就班的各司其职。并没有谋反的想法。然而,猪队友伴身的朱允炆却不消停。忘记了朱元璋临终时的嘱咐,急不可耐的就要消藩。结果自己皇位丢了不说,还弄丢了卿卿性命。


Crazy历史


在古代封建社会皇位的继承,基本上都是遵循父子传儿子这种父亲隔辈传给孙子的,做法是非常罕见的,他打破了正常的皇权传承的传统,被很多人质疑。

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朱元璋传位给朱元元的过程和原因是什么,朱元璋原本立下的太子是他的长子朱标,这是他与大脚马皇后生下来的嫡子,可谓是名正言顺,但非常,可惜的是朱标这个人的寿命太短,还没等到继承朱元璋的皇位,他就死了,正常来说太子死了,作为皇帝的朱元璋,还有其他儿子可以选,可是他却反其道而行之,他对于自己剩余的几个皇帝并不是非常满意,于是就选择了朱彪的儿子,他的孙子朱允文做了皇位的继承人

可是令人非常奇怪的是,这个朱允炆其实并不是朱标的长子。事实上,朱标的长子也已经英年早逝,朱元璋没有顾及到其他儿子的存在,反而是直接跨过了儿子这一代,将皇位传给孙子这一辈,还不是嫡长子,再加上朱允文本身性格就十分懦弱,因此会被燕王夺权,也就成了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那么,朱元璋在传位朱允炆时,没有考虑过这中间的儿子们会不会有造反心思吗?很显然疑心病很重的朱元璋是不可能没有考虑过这种可能性存在的。之所以坚持选择力朱允文为皇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明朝特殊的皇位继承制度,另外,为了杜绝安全隐患,他将其余儿子全部赶到封地,禁止他们在没有宣召时入京,最大限度杜绝藩王造反的隐患。

古代中国自秦汉时期以来,皇位的继承制度遵循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只不过每个朝代在具体操作中都会秉承一个原则,所以可能在细节方面稍微有所不同,这个原则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历朝历代都免不了后宫争权,朱元璋为了避免这些矛盾的发生,同时也是希望朱明王朝的存续时间能够更久一些,制定了一系列相当严格的制度来巩固明王朝的统治,并告诫后世子孙应该怎么去做。为了稳定后宫,朱元璋在皇位继承制度上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有嫡长子立嫡长子,没有嫡长子就往下轮序。而朱元璋的太子朱标先于朱元璋离世,因此朱元璋不得不立朱标的嫡长子纸朱允文做皇帝。这其实是在一定程度上委婉的遵循了嫡长子继承制度,朱元璋之所以会这么干,主要还是希望明朝的皇位继承制度能够稳定过渡下来,并且一直传承下去。

事实上如果按照明朝的皇位继承制度注定也是可以当皇帝只不过对于祝愿张那张他自己本人在,创建大明王朝的过程中杀戮过重,第四子朱棣的性格非常像朱元璋,这就不太符合朱元璋的心意了,因为当王朝稳固下来之后,他更希望一位有人心的皇帝来统治天下,而朱棣的锋芒毕露显然不太符合朱元璋对于皇位继承人的期待。

其实无论是朱棣继位,还是朱允文当皇帝,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都没有违反明朝初期确定下来的皇位继承制度,所以即便是朱棣有篡位的举动,也并没有影响到明朝后世皇帝的皇位继承制度的传奇,并且后世的皇帝也相当严格的去遵守嫡长子继承制度


小芊芊爱历史


没有谁考虑,考虑造反有个前提,那就是有实力造反,你有实力,无论传给谁,你都会造反的,而你没实力,就只能老老实实的,

朱元璋的儿子们,有实力造反吗?

很多人从结果看,当然有啊,你看燕王朱棣不是造反了吗?

打个比喻。

你准备结婚了,你父母跟你说,“结了婚就好好过日子,你们是一家人,多为老公考虑。”,你点点头。

你闺蜜对你说,“女人要多为自己考虑,要是你老公不要你了,你要能养活自己,结了婚自己多存钱,男人靠不住的”,

你听了,觉得你闺蜜说的很有道理,于是按照你闺蜜说的做,最后果然离婚了,你会觉得你闺蜜很有先见之明,幸亏听了她的吧?不然人财两失。

朱允文就像这个闺蜜,他爷爷说他说了再多,他觉得朱元璋是老糊涂,不然怎么会分封诸侯王呢?他认为那三个腐儒说的话才是真理,我一削藩他们就造反了。

其实呢,朱元璋分封的诸侯王,根本就没有能力造反。

朱允文削藩,是大张旗鼓的同时削藩,

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湘王柏惧,无以自明,阖宫焚死;齐王被软禁在南京;代王被软禁在封地大同 。两个月后,削岷王,废为庶人,徙漳州。

刘邦敢这样削藩吗?汉文帝汉景帝敢这样削藩吗?康熙倒是敢,结果呢?差点被打回关在了。

而朱允文削藩,他的叔叔们都束手就擒,有的甚至吓得自焚,

燕王直接把几个儿子送到南京做人质,如果不是偶然巧合,他的几个儿子,包括他自己,当时就死在南京了。

如果这些诸侯王有实力造反,会这样吗?


中国通史视频


朱元璋想没想过儿子们会造反?感情上不相信,但理性上作为白手起家的伟大帝王。即使自己的儿子造反的情况他也应该有想过。

太祖(朱元璋)语太孙(朱允炆)曰:'朕以御虏付诸王,可令边尘不动,贻汝以安'。太孙曰:'虏不靖,诸王御之;诸王不靖(不安分),孰御之?'太祖默然,良久曰:' 汝意如何?' 太孙曰:' 以德怀之,以礼制之,不可则削其地,又不可则变置其人,又其甚则举兵伐之'。太祖曰:' 是也,无以易此矣'。

本文段选自《史窃》。我们从文段可以看出,即使朱元璋出于家庭亲情相信他的儿子们不会造反,他立为皇太孙的继承人也曾经直接提醒过他。而且朱元璋认可了朱允炆对付诸王的策略。

事实上,朱元璋作为社会底层跨越所有阶层开创一代大一统王朝的著名政治家,其实对家庭亲情看的很重。他的侄儿子朱文正反叛他,他恨铁不成钢处罚了侄儿子后。亲自抚养朱文正的孩子并封为靖江王,终明朝276年世袭罔替。对侄子都这样,更别说自己的儿子们。朱元璋为他们制定了丰厚的俸禄制度。削弱功臣之后把兵权交给自己的儿子们。希望诸王龚伟朱家江山,可以防备北方少数民族,也可以在中央政府被奸臣把持的情况下起兵靖难(这一条被朱棣利用)。

当然,一代雄主其实对诸王势力的膨胀也是有所防备的。比如朱元璋在世时曾经减过一次诸王的待遇。诸王不得指派官吏,王府掌史由中央委派。诸王虽然可以自领卫队。但毕竟人数有限,而且周边卫所要接到皇帝命令才会配合诸王展开军事行动。可以说朱元璋的分封。从财富上留给诸王比较丰富的物质财富。这作为一个穷苦出身的农民来说比较可以理解,从军事上希望诸王作为屏藩王室的屏障,儿子作为出色的将领毕竟比外人来的放心。

但朱元璋留下的体制,其实完全可以保证诸王造反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诸王掌握的卫队毕竟对于全国来说是少数中的少数。而且边上还有中央派出的地方官员监督着。朱元璋还规定诸王即使要来中央述职也要一个一个的来,不许串联,不许走亲戚。连他老人家过世,都不让诸王来京。就是怕诸王有联系,会对中央不利。

就这种局面,朱允炆都要被燕王朱棣反杀。这种事情朱元璋可想像不到。


丁强888


明太祖朱元璋是个狠角色,三十四个开国大臣生生的被他除掉三十个,他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子孙扫平障碍,因为不论是太子朱标或者是孙子朱允炆,都是宅心仁厚之人,朱元璋怕自己一死子孙控制不了局面,所以先下手为强。


至于说朱元璋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想没想过儿子们会造反?朱元璋肯定想过,而且是第一个想到,那他为什么要执意把王位传给孙子呢。难道是老糊涂了吗?

其实朱元璋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的精明之处就在于此,因为在朱元璋上任之初,便开始给各个儿子封王,分封到各地比如,燕王,鲁王等,朱元璋有二十六个儿子呢,但是他的晚年,皇太子朱标,皇二子,皇三子相继去世,儿子们的去世给朱元璋很大打击,特别是自己的结发妻子马皇后的去世,更让朱元璋痛不欲生,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孤单凄凉的老人了。


朱棣之所以造反,是因为大哥二哥三哥相继去世,在藩王朱棣变成老大,他认为即使自己几个哥哥去世,那皇位子轮也得轮着他了,确实没想到自己老爹反其道而行之,皇位越过他,而轮到了自己的侄子朱允炆身上,这让朱棣很是愤怒,但是那时候自己老爹还活着,就是借他十个胆,他也不敢说半个不字,再说也没有他说话的权利。

秦王朱樉,是除了太子朱标以外的藩王之首,可是不幸也先老爹而去,朱元璋把皇位传给孙子的时候,他第一开始想过儿子们会造反,但是在他看来也不足为虑,这是为什么呢?



我经常听到有句俗话叫做:“肉烂了在锅里”也就是说即便儿子们造反,那也是他老朱家的天下,怎么轮都轮不到别人,怎么跑也跑不到锅外面去,朱元璋当时想的是不造反更好,如果造反倒也无妨,反正都是自己的骨肉,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呢。


总结:朱允炆同自己的的爷爷和叔叔比起来,生性还是比较懦弱的,如果他上台,叔叔们造反的话,他能压制过去算他的本事,压制不过去,那只有取而代之,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弱肉强食,这一点朱元璋是想到了,我倒觉得朱元璋把皇位传给孙子更是明智之举,这也正体现了他的睿智之处。


佳宁谈历史


朱元璋在临终前,下了严令“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严令禁止藩王进京,其次朱元璋也在《皇明祖训》 中规定,“清君侧”须先经皇帝召唤,藩王才能起兵,且在将奸臣铲除后,五日内必须离京。


很显然,朱元璋料到了,也做出了相应的措施,只是没想到最终自己不愿意看到的局面还是发生了。

那么我们现在就要反思一个问题了,既然朱元璋想到了这一层,又为何还是坚持传位给朱允炆呢?


首先,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最年长的三个皇子都有战功和领军的经历,且与开国重臣的关系十分的紧密,每个皇子都与开国武将有着联姻关系,也就是说无论朱元璋选择哪个皇子立为太子,势必引发其他两个的不满,唯有立朱标的儿子,也就是皇长孙才能避免这个问题。


其次,原本东宫势力可以说是一整套的“小朝廷”,原本朱元璋以为朱标能继承自己的衣钵,成为新任的大明之君。所以他的这一套班底可以是说最优秀的,也是朱元璋为朱标准备的未来的国之栋梁。他们首先很难会改换门庭投到其他皇子门下,而且就算真的让他们改换门庭了,也会与其他皇子原本的班底发生矛盾,那么就会引起争斗。


其三,朱元璋在世的时候,这些皇子们都颇为老实,甚至有想法也不敢提。那么朱元璋认为孙子继位儿子们为他保驾护航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更没有任何的迹象表明这几个势力较大的藩王有谋反的迹象。

其四,天下已定,所有可能引发天下不安定的因素都已被朱元璋消灭殆尽(胡蓝案等)。这个时候朱元璋需要的继承人是一个能与民休养的“仁君”,显然除了朱标,在没有第二个皇子符合。

综上四点原因,朱标死后,朱允炆是朱元璋继承人的唯一人选,而朱元璋更是从头到尾他都没考虑过其他人。

当然针对题主所说的,有没有想过儿子们会造反,文章开头像素也已经说过了,朱元璋在临终前,下了严令“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严令禁止藩王进京,其次朱元璋也在《皇明祖训》 中规定,“清君侧”须先经皇帝召唤,藩王才能起兵,且在将奸臣铲除后,五日内必须离京。等一系列的措施,我们不难看出朱元璋料到了,也为朱元璋想到了一切,能做的他都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