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真實的宮鬥是什麼樣的?看明壬寅宮變方皇后和端妃的下場

《甄嬛傳》帶來的宮鬥熱,至今仍未退散。但那到底是小說,是後人揣測的,歷史上真正的宮鬥,其實來得更血腥也更直接。

真實的宮鬥是什麼樣的?看明壬寅宮變方皇后和端妃的下場

宮鬥戲劇照

嘉靖皇帝人到中年還沒兒子,他家真有皇位等著繼承,為了生下儲君,廣納妃嬪,其中有一姓曹的妃子,生的非常漂亮,集三千寵愛在一身,被封為端妃。

嘉靖皇帝總往端妃宮裡去,伺候的人就要更加小心了,不一小心就有可能觸怒龍顏。端妃宮裡的宮女楊金英因為伺候不周,屢次觸怒皇帝,差點兒被杖責至死,幸虧端妃講情,才留下命來。

楊金英懷恨在心,有一日,皇帝喝醉了,睡在端妃宮中。端妃怕打擾他睡覺,照顧好他之後,到廂房去睡了。於是,著名的壬寅宮變發生了——宮女弒君,差點兒勒死睡夢中的嘉靖皇帝。

幸虧一個叫張金蓮的宮女,報告了方皇后,方皇后趕到,救了嘉靖皇帝。

真實的宮鬥是什麼樣的?看明壬寅宮變方皇后和端妃的下場

皇宮

然後,也將平日裡積壓的醋意發洩出來,斥罵端妃:“你怎敢做這總大逆不道的事情!”方皇后能由德嬪晉升為皇后,可見曾深受嘉靖皇帝寵愛,遺憾的是,帝王的寵愛就像太陽,不可能只在一個位置。得到了又失去,她對端妃的妒恨可想而知。

事情,從宮變轉化成了宮鬥。方皇后想借機處死情敵,對楊金英嚴刑逼供,問幕後指使之人。

楊金英是端妃的宮人,方皇后期待的答案,可想而知。但是,端妃對楊金英有恩,楊金英就是不招供,最後,熬不過刑罰,供出了王寧嬪。

方皇后召過來王寧嬪,不問明緣由,直接動刑打個半死。又說端妃:“你的宮女跟王寧嬪私通謀逆,你還有什麼話說!”

不管端妃怎麼辯駁,方皇后就是定了她的罪,命人將她凌遲處死。天妒紅顏,可憐這麼一個冰肌玉骨的美人,就被千刀萬剮了。

在皇帝沒有醒來的時候,宮裡皇后最大,她生殺予奪,任憑端妃再怎麼美麗,再怎麼善辯,都救不了自己的性命。

毫無疑問,這次交手,端妃敗得一敗塗地。可是,方皇后就是勝利者嗎?明顯不是,因為皇帝還會醒來的。

嘉靖皇帝根本不相信端妃會害自己,問宮人,宮人都說端妃冤枉。

他曾對徐階說:“壬寅大變,內有枉者為厲。”宮裡有枉死的人成了厲鬼。

真實的宮鬥是什麼樣的?看明壬寅宮變方皇后和端妃的下場

明皇后

徐階說:“彼生而貴近,段受枉,能無為厲。”大致意思是:那人活著的時候尊貴,是天子親近的人,受那麼大的冤枉,能不化成厲鬼嗎?這不正是端妃嗎?

嘉靖皇帝寵愛端妃,感情上跟端妃親近,崇尚道教,迷信鬼神之說,總覺得皇宮裡有端妃的冤魂,也好理解。

徐階,大明名相,正正經經的儒生,不信鬼神之說。這個能夠把嚴嵩拉下馬的人,說端妃冤死,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宮外的人也認為端妃死得冤枉,對方皇后趁機剷除情敵,殘殺宮妃頗有微詞。

於是,嘉靖皇帝與方皇后生就嫌隙,雖然沒有廢后,但有一招比廢后還殘忍。

嘉靖二十六年,大內失火,嘉靖皇帝聽到著火的消息後,說:“可不要說神仙和佛菩薩沒有靈驗了,看那人妒害好人,今日就難逃天譴了。”

宮人請旨前去營救方皇后,嘉靖皇帝沉默不作答。等到火撲滅,皇后也被火燒傷了,傷勢很重。嘉靖皇帝也不去探望,不久,方皇后就一命嗚呼了。

方皇后的手段夠殘忍,行事也夠果決,但計策含量,幾乎沒有,不過是仗勢殺人而已。她這次行事為自己招來的反噬,不可謂不重。

不過,後來嘉靖皇帝又後悔了:“皇后救了朕,朕沒救皇后,未免辜負了皇后。”還下令以元后之禮下葬。

讀到此處,只能說嘉靖皇帝喜怒無常。

方皇后和端妃沒遇上一個好男人,若是嘉靖皇帝不殘暴對待宮人,哪有那後面的許多事情。

Ǐ�\u0004I䍟\u0001S�6�\u001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