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周瑜臨死前勸孫權不除此人,東吳危矣,孫權沒殺,十年後一語成讖

提起周瑜,怕是人人都想起他被諸葛亮氣得吐血的樣子

,但在歷史中,周瑜足智多謀,性度恢廓,赤壁之戰一大半是他的功勞。在孫策死後,周瑜盡心竭力輔佐孫權,在病逝前他還在向孫權諫言,請孫權一定要除掉劉備,不然東吳危矣。

周瑜臨死前勸孫權不除此人,東吳危矣,孫權沒殺,十年後一語成讖


忠厚仁義劉皇叔

劉備,字玄德,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劉備出身並不富裕,年幼時的日子可以說得上艱苦,父親早亡後他與母親一直以織蓆販履為生。在劉備十五歲時,他與同宗的劉德然一起拜盧植為師,到處遊學。劉備不喜歡讀書,喜歡結交各種英雄豪傑,公孫瓚就是這時與他結為好友的。

劉備二十四歲那年黃巾起義爆發,他因平亂有功,封了一個安喜縣縣尉。這官還沒當上多久,朝廷就下令了:凡是通過軍功成為官吏的人,都要精選淘汰。得知督郵要遣散自己時,劉備對督郵懷恨在心,他找機會把督郵鞭打一通後和關羽、張飛棄官逃走了。

接下來幾年裡劉備多次立下戰功,得到官職卻又辭官而去,平日裡他待人寬和,善待下人,即使是普通百姓,他也願意同席而坐,深得人心。

周瑜臨死前勸孫權不除此人,東吳危矣,孫權沒殺,十年後一語成讖


建安六年曹操討伐劉備,劉備前往荊州投奔劉表,屯於新野後荊州豪傑紛紛來拜訪劉備,表示願意歸附劉備。八年後劉表病逝,劉琮代立。路過襄陽時諸葛亮建議劉備佔據荊州,劉備因為劉琮是同宗不忍下手,但此時劉琮部下和荊州士人共十萬餘人竟願意拋下舊主投靠劉備。

孫劉結盟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揮軍南下,孫權派魯肅前去打探一二。魯肅面見劉備時,劉備正在向南撤,魯肅問劉備今後打算去往何處,十分關心劉備,隨時準備向劉備拋橄欖枝,邀請劉備和孫權結盟。

劉備說:“我打算去投奔蒼梧郡太守吳巨。”魯肅說:“吳巨位置偏僻,即將要被吞併,不能脫身於他。”隨後魯肅又好好誇獎了孫權一番,暗示劉備可以先派心腹去和孫權會面,商量結盟的事情,好解決當下困境。

曹操行軍速度極快,危急之下,

劉備派諸葛亮去江東求救

周瑜臨死前勸孫權不除此人,東吳危矣,孫權沒殺,十年後一語成讖


諸葛亮見到孫權後,他問道:“劉備剛剛被曹操打敗,荊州失守您怎麼能抵擋住曹操呢?”諸葛亮眼見孫權還在猶豫,可劉備那邊已經迫在眉睫了,於是他又加了一把火:“曹操已經離平定北方一步之遙,馬上就要南下,將軍如果不盡早反擊,恐怕曹操下一個要攻打的就是您了。開戰的話曹操軍隊從北方行軍而來,早已是疲憊不堪,再加上

北方人不擅水戰,我們有很大的優勢。”

孫權聽了覺得諸葛亮言之有理,他連忙去和下屬商量開戰事宜,這便是赤壁之戰的開端。

周瑜的預言

建安十三年十月,孫劉水軍行至赤壁,他們派遣士兵每天留意曹操動向。黃蓋看到曹操為了讓北方士兵適應水上作站,將每艘船的船頭船尾連在一起,踩在上面如履平地,頓時心生一計。他派士兵在十艘蒙衝戰船裡面塞滿枯柴火,在船的外面倒上燒油,然後再派人跟曹操慌稱黃蓋要投降。

時值東南風起,黃蓋帶著十艘船駛向曹操軍隊。行駛到距離曹操二里多遠時,十艘船突然著火,衝入了曹軍中間。火借風勢,很快蔓延到曹軍船上,最後連曹軍陸地的營帳都燒了乾淨,孫劉兩軍大捷。

周瑜臨死前勸孫權不除此人,東吳危矣,孫權沒殺,十年後一語成讖

建安十三年十一月,周瑜乘勝追擊,帶領大軍與曹仁爭奪江陵。劉備趁著周瑜無暇分身,帶兵佔領了長沙、桂陽等四郡。

隨著時間流逝,劉備越來越不安於現狀,他想要更大的地盤,於是打上了荊州南郡的注意。赤壁之戰後荊州被魏蜀吳三家分別佔領,劉備以抵抗隨時會捲土重來的曹操為理由,親自去京口

向孫權借荊州南郡。

周瑜得知此事,連忙寫信阻止劉備,他在信中說:“劉備有成為梟雄的潛能,如今我們還要給予他地盤,他日會更不可控制。您應該趁機把他軟禁起來,和關羽、分開,同時給他修建豪華奢侈的宮殿樓閣,送給他價值連城的珠寶和傾國傾城的美女,讓他每天沉醉在聲色犬馬中。”由此可見周瑜對劉備的戒心有多重。

可惜的是孫權擔心得罪劉備,害怕劉備勢大就不跟他結盟。孫權拒絕劉備後,不僅送劉備安陽無恙離開京口,還把妹妹孫夫人嫁給劉備。

周瑜臨死前勸孫權不除此人,東吳危矣,孫權沒殺,十年後一語成讖

周瑜只好提議和孫堅的弟子孫瑜交好,一同去結好關西馬超,再來圖謀北方,阻攔劉備借去荊州。孫權終於同意了周瑜的建議,但周瑜在返回江陵的路上一病不起,最終在巴丘病逝,時年36歲。

周瑜彌留之際還不忘給孫權發出書信,勸誡孫權不要把荊州交給劉備“曹操在北方虎視眈眈,尚還有堤防的餘地,而劉備在荊州寄住,就像是養虎為患。”

周瑜病逝後,接替他職位的是親近劉備的魯肅,魯肅一向看重孫劉聯盟,竟不顧周瑜的勸阻,遊說孫權把荊州南郡借給劉備,這無異於放虎歸山。

周瑜臨死前勸孫權不除此人,東吳危矣,孫權沒殺,十年後一語成讖


吳國危矣

建安二十四年,劉備稱漢中王,孫權終於看清了劉備的狼子野心,他趁關羽率軍攻打樊城,聯合曹操從背後偷襲關羽。關羽手底下一個叫糜芳的太守因不滿關羽對他的輕視,果斷投靠了孫權。糜芳與吳軍前後夾擊,一舉擊潰蜀軍。關羽帶著幾個士兵連日奔逃幾日,疲憊不堪之際在臨沮被東吳斬殺。

劉備聽聞後悲傷至極,親率大軍攻打吳國。孫權聽聞劉備來犯非常害怕,當時吳國國力被之前的戰爭消耗了七七八八,取勝機會不大。孫權只好做雙份準備,一邊任命陸遜為大都督,帶兵迎擊劉備,一邊派出使者求和,但劉備報仇心切,自然不會答應求和。

同時吳南郡太守諸葛瑾給劉備寄來了一封信,信上說:“關羽與您的關係雖然親近,但比得上您和先帝親近嗎?荊州的大小,哪裡比得上四海之內?

”這封信徹底燃燒了劉備最後的理智,他多次想引誘陸遜出戰,一舉殲滅吳軍。陸遜其人沉著冷靜,失敗多次後蜀軍變得士氣低落,又正值酷暑時節,蜀軍可謂鬥志渙散。這時陸遜終於展開反擊,採用火攻大破蜀軍。

周瑜臨死前勸孫權不除此人,東吳危矣,孫權沒殺,十年後一語成讖


劉備對兄弟倒是溫和寬厚,面對敵人也能殺伐果斷,不失梟雄之名,如果不是陸遜聰慧過人,

恐怕當真應了周瑜所說,一語成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