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告自媒體同行、讀者並與騰訊公眾號平臺商榷

告自媒體同行、讀者並與騰訊公眾號平臺商榷

經讀者告知,自己的文章留言區後面被附加了央視新聞、人民網、長安街等公號的相關閱讀,我想在這裡做個聲明。

首先我本人沒有接到平臺的任何通知,說要在留言區給我配發文章,因此這些文章不是我推薦給讀者的,更不能代表我的態度和觀點,務請讀友明瞭。

其次,我懇請平臺能尊重作者,最好能在徵求作者並獲得同意的前提下再這樣做。

我知道作為寫手是完全沒有選擇權的,而且我提出這樣的要求對自己全無好處,且有風險,但我還是想說出來,我知道說出來不一定有用,但如果我們都不說,那這事兒就這麼定了,而且定得理直氣壯。

既然是自媒體,在遵守法律法規的前提下,請儘量允許我們自己做主、自己發揮,無疑這樣才最能體現自由的創作精神,而且也只有在自由的狀態下,作者才能寫出質量高的文章。

無法想象夜鶯在貓爪子下能唱出動聽的歌聲,我想這個道理大家都懂。

鑑於某些原因,其實自媒體作者已經默認和接受現行的所有S查和C罰制度,因為我們沒有任何可以討價還價的籌碼,但即使是戴著無比沉重的鐐銬跳舞,自媒體平臺依然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和精彩紛呈的局面。

但隨著GK越來越嚴厲,自媒體的發展越來越呈現創作精神矮化、內容單一化、表達乏味化、可讀性越來越差的局面。

除了眾所周知的那些大號和眾所周知的寫作方向,其他方面的公號,尤其是那些具有批判精神的文章,存活率越來越低,生存空間幾近於無。

我寫了兩年,總共就1.8萬個讀者,而“緩某說”靠著一篇吹簫文,一次性吸粉45萬,其他諸如周某、盧某、佔某、X方青木等前輩級的就更加厲害,動輒閱讀量上千萬,所以我覺得xx完全可以放心:批判型文章在我國永遠成不了氣候。

但是,一個健康的社會是不是隻能有一種聲音?關於這一點,我想李文亮醫生已經用他的生命和最近一個月來的情況告訴了我們答案。

我本人強烈反對未經我的同意就給我配發其他文章的行為,也願意接受因為寫這篇文章而遭受到的懲罰,但我還是想說:請尊重創作者。

我這種抬著自己公眾號棺材提建議的做法是愚蠢的,因此,先在這裡感謝一路走來的讀友,沒有你們我走不到今天,其次也要感謝那些陪著我熬過無數個不眠之夜的S核人員,我知道你們已經最大限度的給予了我安全和自由。

就這樣吧,剩下的聽天由命了,對了,讓我喊句口號:創作不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