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微习惯》:你的不自律,真的不是因为懒

《微习惯》:你的不自律,真的不是因为懒

安东尼·罗宾曾说过:“塑造你生活的不是你偶尔做的一两件事事,而是你一贯坚持做的事。”在生活里,每个人都会有一直在做的事情,这就是习惯。

人的一生大约有45%的行为是自动完成的,这就是习惯的力量。所以一个良好的习惯会收益终身。当然一个坏的习惯,也会让人终身遗憾。

我们都知道培养一个新的习惯是很困难的,就像马拉松跑步一样,很多人迟迟看不到终点,就半途而废了。


《微习惯》:你的不自律,真的不是因为懒

在培养习惯的道路上,我也曾跌倒过。很多时候都是三分钟热血,坚持几天就没动力了,然后不了了之。隔段时间又会逼迫自己重新开始培养习惯。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仍然坚持几天就放弃了。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微习惯》。作者的观点完全颠覆了我坚持多年的观念。对于习惯培养,我打心底认为是件极其困难的事。可是作者却告诉我是件非常简单的事。通过作者的微习惯方法,培养一个新的习惯几乎不会失败。因为它真的简单到让人不可思议。


《微习惯》:你的不自律,真的不是因为懒

一、什么是微习惯?

所谓微习惯,就是强迫自己每天去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如果我们想培养一个新习惯,微习惯就是它的大幅缩水的版本。例如:“每天看书一小时”缩水为“每天看两页书”,“每天写一篇文章”缩水为“每天写50个字”,每天“锻炼一小时”缩水为“每天做一个俯卧撑”等。

微习惯有什么特征呢?

  • 目标小到难以置信
  • 不会让人产生抵触心理
  • 没有理由拒绝完成它
  • 每次都可以轻松完成


《微习惯》:你的不自律,真的不是因为懒

二、为什么微习惯有奇效?

首先,我想讲一下习惯形成的科学原理。

简单来讲,习惯就是大脑中某些神级通路。一旦某个习惯对应的神经通路,被一个想法或外界的信息激活时,大脑就会产生一个电荷沿着这些神经通路进行放电,然后我们就会产生一股想要开始这项习惯的冲动。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台计算机,那么习惯就是一个个自动化的程序。而重复就是大脑使用的程序语言。所以培养一个新的习惯,我们就得使用大脑的程序语言对我们的大脑进行编程,通过不断“重复”形成可自动化执行的程序。

微习惯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保证了我们每天都可以进行重复去操作。


《微习惯》:你的不自律,真的不是因为懒

其次,动力是不可靠的。

过去我读了很多自律相关的书籍,几乎所有的作者都在告诉我动力的重要性,要怎么去激发动力?可是,作者却告诉动力是不可靠的。我们不能把它当做培养习惯的策略。因为动力它是以人们的感受为基础的,要知道人类的感受就像晴雨表一样,鬼知道它下一秒是怎么样的。这完成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

微习惯之所以有用,原因之一就是它以我们的意志力为基础。只要我们的意志力没有消耗殆尽,我们几乎就不会失败。微习惯的策略注定不会让我们失败,因为它只是强迫我们每天去做一些微小到令人不可思议的行为,这些行为只会消耗我们极少的意志力。

最后,微习惯很容易变成一个完整的习惯。

心理学有一个记忆效应,说的是如果我们开始了一项事物,这项事物一直未完成,会让我们念念不忘,潜意识会驱使我们去完成它。

要知道微习惯是一个完整习惯的大幅度缩水版,一旦我们开始了微习惯,通常情况,我们都会下意识完成更多的微习惯目标,例如:微习惯的目标只是要求我们每天写50个字,事实上我们可能会写200个字,甚至上千字。这就是“完结”效应在起作用。

一旦我们养成了微习惯,完整的习惯几乎唾手可得。


《微习惯》:你的不自律,真的不是因为懒

三、如何培养微习惯呢?

第一步是选择适合的你的微习惯和计划

做任何事,都需要一个确切的目标。否则,我们就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所以选择适合的微习惯很重要。

它有两个标准:

一是具有内在价值。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发自内心的认同这个微习惯。这个习惯不是外界强迫我们去培养的,而是自己真心想要拥有的,即便得不到别人的认同,也会去做的。

二是具有可量化的标准。微习惯目标一定是明确,一定是可量化的。如把目标设为每天写50个字。千万不能把目标设为“培养一个写作的微习惯”,这样的目标就很模糊,很难实现。

在选定微习惯后,我们还要制定可执行的计划,例如:睡前完成每天写50个字的任务。


《微习惯》:你的不自律,真的不是因为懒

第二步是要建立奖励机制

我们的大脑就像是一个贪吃的孩子,不给点甜头给它,它可能就跟我们闹脾气,耍无赖,甚至罢工。所以,当我们每完成一个小的目标时,我们要及时的奖励它。只要它开心了,自然就会乖乖听我们的话。我们的目标就更容易实现。

例如:我们的微习惯目标是睡前每天写50个字,当我们坚持一周时,我们可以适当奖励一下自己,如吃顿大餐、买件礼物给自己等等

第三步是要记录和跟踪完成情况

把微习惯日程记录在纸上。看着满满地达成标记,可以让我们感到成就感。同时,还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让我们有进一步优化微习惯的可能。这也有助于目标的实现。


《微习惯》:你的不自律,真的不是因为懒

第四步是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前面我讲了“完结”效应,在开始微习惯后,我们会下意识做得更多。超额完成是值得鼓励的。但是我们不能就此更改微习惯的目标。例如:微习惯的目标为每天写50个字,但是我们实际却写了500字。这个时候,我们很容易就把微习惯的目标改为每天写500字。

千万不要这样做,我们应该维持原来的微习惯目标。因为最初的微习惯目标可以保证我们百分百完成,一旦擅自提高目标,任务的难度就会增加。所以,千万不要擅自提高微习惯的目标,我们可以把每天的超额完成当作意外惊喜。

最后是留意习惯养成标志

当我们养成了一个习惯后,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去做某种行为。就像我们日常刷牙一样,完全是自动化完成。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习以为常。

开始设定微习惯目标时,可能会让我们很兴奋。但是,当我们得到它时,几乎不会引起我们的情绪波动。它很无聊,也不会让我们兴奋,但它让我们受益终身。


作者简介:罗东龙,职业读书人/自由撰稿人。愿倾尽一生,读万卷好书,写有厚度的文字,淬炼有趣的灵魂。欢迎关注,一起读书,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