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日軍還吹噓自家潛艇追蹤中國艦隊達兩週,真實情況是半天都不可能

在網絡上面,時常會有一些假消息具備著旺盛的生命力,在幾年的時間內反覆的出現——例如“日本蒼龍潛艇跟蹤中國艦隊14天都沒有被發現”。而且它還衍生了很多的假消息,比如日本的蒼龍潛艇自以為沒被發現,上浮之後發現被解放軍包圍了啥的。

但是實際上,任何只要對於潛艇動力系統有認識的人,都會明白的知道這則消息壓根就是扯淡——蒼龍,或任何的一種常規動力、乃至於所謂的小堆/低溫堆潛艇,都不具有跟蹤水面軍艦艦隊的能力;日本人也不可能去派遣蒼龍潛艇來幹這種任務的——因為這樣做,在戰時等於是自殺,平時也就是自取其辱罷了。

日軍還吹噓自家潛艇追蹤中國艦隊達兩週,真實情況是半天都不可能

因為水的密度大、粘稠度也很大,所以水中的阻力特別高——速度越高越明顯。艦艇在水中航行時,速度提升到了原來的兩倍,需要的功率可就不是原來的兩倍,而起碼是原來的八倍以上,這個中間是一個三次方的關係。

而現在可沒有科幻小說當中的能量塊或金龍電池什麼的,常規潛艇自身蓄電池能量密度特別低,能夠攜帶的電量是很有限的。所以現在為止,任何的一種非傳統核動力的潛艇,他的水下最大航速,敢飆到20-22節的,毫無例外的幾乎都是10分鐘放電制下的極限速度——也就是在主蓄電池滿電量的情況下面,以150%的功率去放電,維持了10分鐘的衝刺時間。

日軍還吹噓自家潛艇追蹤中國艦隊達兩週,真實情況是半天都不可能

這一種速度指標考核方式在冷戰時期主要就見於西方,在極少數的專門用於刷極限紀錄的改裝艇上面,才有過20節以上的航速維持到40分鐘的紀錄。直至今日,沒有任何的一種非傳統核動力的潛艇,能以20節航速達成2小時或以上的一個持續航行。

實際上常規潛艇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都是以幾節的低速在運動——否則就一定要頻繁上浮充電,這時候它就會暴露無遺。而AIP技術對這個的改善,僅限於低速下大幅度的延長水下活動時間。

日軍還吹噓自家潛艇追蹤中國艦隊達兩週,真實情況是半天都不可能

例如中國與日本都是從瑞典那兒買的AIP技術,而瑞典自用的哥特蘭A19潛艇,其裝備的斯特林AIP系統,可以提供14天的不上浮活動能力,但是持續航行速度不能夠高於5節。雖然日本與中國的潛艇,能力上不一定會和A19一模一樣,但總體性能絕對不會有本質差距的。

哪家軍艦的水面艦隊,會以低到5節的航速去長時間、長距離持續航行?就連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喘黑煙的時候都要比這個速度快——當然它90年代時鍋爐掛了,在地中海開不動拋錨的時候就例外。當然,這事兒反過來也一樣的——中國的這個常規潛艇,也絕對不可能14天去跟蹤美國、日本的艦隊而不會被發現。

歸根到底,常規潛艇不具備、也不可能會具備持續的水下高速機動能力,任何違背這一個基本技術規律的消息,都可以直接就判定為謠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