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千古名相跌落神壇,諸葛亮也曾扶植黨羽,後世之名是否言過其實?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人物之一,他身居高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卻始終恪守臣節,忠心耿耿輔佐幼主,也因此得到了後世百姓的敬重。歷朝歷代將諸葛亮的形象不斷完善美化,甚至還編造了不少傳奇故事,如“草船借箭”、“七擒七縱折服孟獲”等等。諸葛亮彷彿成為了智慧、公平、正義的化身,但是讓人意想不到是,歷史上的諸葛亮也曾扶植過親信、排除過異己,對一些大臣的處理也極為不公正。

外遷廖立,扶植黨羽

廖立是蜀漢重臣,是追隨劉備比較早的一批人。他非常有才華,所以很得劉備的親待,二十多歲時就擔任了長沙太守(即使是戰亂之世也極少見如此年輕的太守),可謂是閃耀的政治新星。諸葛亮也曾將廖立與龐統相提並論,盛讚其是“楚之良才”。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孫權索要荊南未果,便派呂蒙襲擊長沙、桂陽、零陵三郡。廖立勢孤,難以抵抗呂蒙大軍,所以他棄郡而逃。儘管如此,劉備也沒有責怪廖立,還讓他擔任巴郡太守(巴郡是益州人口最多的郡)。在劉備稱漢中王后,又拜廖立為侍中,由此足以看出劉備對廖立的看重。

千古名相跌落神壇,諸葛亮也曾扶植黨羽,後世之名是否言過其實?

諸葛亮劇照

侍中的職能在於“掌侍左右,贊導眾事,顧問應對。”也就是說,侍中常侍奉皇帝左右,幫助皇帝處理諸事,經常向皇帝提出建議,解答皇帝提出的疑問,他是皇帝身邊的親密顧問。在三國時期,這個官職變得尤為重要,因為局勢緊張,皇帝日常處理的事務極多,更加需要身邊有人輔助自己,因此各國擔任此官者多為智能之士(比如魏之劉曄),廖立之重可見一斑。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劉備病逝,將劉禪託付於丞相諸葛亮,諸葛亮成為了蜀漢的實際掌權者。隨後不久,諸葛亮便將廖立平調至禁軍出任長水校尉,名為平調,實為降貶,長水校尉雖是禁軍武官,卻駐紮在宮外,遠不及侍中接近皇帝,更不像侍中那樣在政治上擁有強大的話語權。

千古名相跌落神壇,諸葛亮也曾扶植黨羽,後世之名是否言過其實?

劉備畫像

諸葛亮之所以將廖立調離幼帝身邊,主要是為了扶植自己的親信黨羽董允等人充任侍中之位。廖立心中自然不快:連李嚴都可以升職為光祿勳,自己卻沒能登九卿之位。即便不能繼續擔任侍中,以廖立的資歷也理應升任九卿才是。可見諸葛亮確實有故意排斥、貶低廖立之意,二人之間也鬧出了一些矛盾與不愉快。

廖立自認在朝中資歷、名望僅次於諸葛亮,卻只擔任長水校尉,便心生怨嘆。史書中記載,時任丞相掾的蔣琬、李邵來探望廖立,廖立與他們議論國事時,便把蜀漢元勳、重臣罵了個遍。蔣琬、李邵旋即將廖立的言辭報告給諸葛亮,諸葛亮立刻上表奏免廖立之官,廢為平民,流放到邊境蠻夷之地。

千古名相跌落神壇,諸葛亮也曾扶植黨羽,後世之名是否言過其實?

三國局勢圖

這事十分蹊蹺,廖立為什麼會在諸葛亮的親信面前辱罵群臣呢?這不是授人以柄嗎?廖立之辭很有可能經過蔣琬、李邵添油加醋。不管怎麼說,毫無疑問廖立在建興年間肯定遭到了打壓,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臨近北伐,以董允代來敏

來敏家族在中原大亂後遷往益州避難,後來出仕劉備。劉備立劉禪為太子後,讓博學多識的來敏擔任太子家令,即東宮大管家。劉禪登基後,東宮舊屬皆榮升貴寵近密之職,來敏也不例外,被拜為虎賁中郎將。虎賁中郎將是禁軍重要武官,統率虎賁郎,執守宮殿,宿衛皇帝。

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自夷陵之敗後,蜀漢已休養生息數年,諸葛亮認為北伐時機已至,便親駐漢中籌劃,還將核心機構丞相府的一部分移至漢中。至此,蜀漢政治機構分為兩個中樞,一個在成都,另一個則在漢中。

千古名相跌落神壇,諸葛亮也曾扶植黨羽,後世之名是否言過其實?

蜀漢四英之一的董允像

諸葛亮覺得自己駐漢中後將忙於戎事,怕成都生變,於是便將宮廷禁軍的指揮官紛紛換為自己的親信。虎賁中郎將來敏也被諸葛亮遷為輔軍將軍領丞相府軍祭酒,調往漢中駐紮,原職由侍中董允兼任。

來敏遠離中央,自感這是明升暗降,時常發牢騷,“將軍來敏對上官顯言'新人有何功德而奪我榮資與之邪?諸人共憎我,何故如是?”這無疑是在質問諸葛亮,董允到底有何功德資歷取代他,為什麼大家都那麼憎惡他。董允的資歷與來敏相比確實差得遠,來敏當初是劉備的府吏,後來還擔任過典學校尉,那時董允還在讀書學習。來敏在東宮任職時,也比剛剛出任太子洗馬的董允高出一頭。

千古名相跌落神壇,諸葛亮也曾扶植黨羽,後世之名是否言過其實?

諸葛亮北伐路線

用沒有太大功勳的董允取代資深望重的來敏,來敏有牢騷也實屬人之常情。可諸葛亮不但重罰了他,還免了他的官職。反觀魏延、楊儀互相攻訐甚至拔劍相向,諸葛亮都沒有處分他們,卻還在“護犢子”,可見諸葛亮辦事也沒有那麼公允。

尾聲

對於權臣來說,在皇帝身邊安插眼線非常重要,這既可以預防危險(曹魏侍中王沈曾將曹髦欲刺殺司馬昭的計劃和盤托出),也可以安排賢達人士督導幼帝,避免小人引導皇帝誤入歧途。

諸葛亮自身可以堅持原則,恪守臣節,但難免會有慼慼小人對其中傷。劉禪日益成長,逐漸會形成自己的道德觀、價值觀、君臣觀,諸葛亮作為託孤大臣,不僅僅需要治理好國家,更需要引導、教育幼主。諸葛亮需要穩定的後方,蜀漢政權也需要團結一致的君臣,所以諸葛亮才會不斷扶植親信、排除異己,不斷地往宮廷之中安排道德高尚、才能卓著的賢達。從這方面來考慮,諸葛亮的手段雖然不光彩,但也有情可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