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嘉慶帝的五個兒子,命運各不相同,其中一個沒起名字就早逝了

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嘉慶帝駕崩於承德避暑山莊,終年61歲。與他的父、祖相比,嘉慶帝是一位既沒有政治膽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沒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於作為品格的平庸天子。雖然嘉慶帝為解決各種社會問題做出了種種努力,但乾隆末年以來清朝社會已弊端叢生,積重難返。他在位期間正值世界工業革命興起的時期,也是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與其父乾隆帝的子嗣繁盛形成鮮明的對比,他的一生中共育有五個兒子和九個女兒,而他這五個兒子的命運也大不相同。

嘉慶帝的五個兒子,命運各不相同,其中一個沒起名字就早逝了

皇長子穆郡王

嘉慶帝的長子穆郡王,沒有起名字就夭折,出生在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於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初六夭折,只活了三個月,他的生母是和裕皇貴妃劉佳氏。而嘉慶帝繼位後,也並沒有追封長子,還是道光帝繼位後,在嘉慶二十五年八月,追封早夭的庶兄為多羅穆郡王。

皇二子愛新覺羅·旻寧

嘉慶帝的次子,也是嫡長子旻寧,就是被西方列強打破國門的清宣宗道光帝,他生於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當時他的庶兄和庶長姐、還有胞姐都已經夭折,只有一個庶姐三皇女莊敬和碩公主,也是穆郡王的胞妹。

嘉慶四年四月初十,嘉慶帝密建家法,立旻寧為繼承人,緘藏鐍匣;嘉慶十八年九月,在癸酉之變中立下功勞,被封為智親王;嘉慶二十五年八月登基,是為道光帝,在位三十年,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駕崩,年69歲。也是嘉慶帝五子活得最久的一個。

嘉慶帝的五個兒子,命運各不相同,其中一個沒起名字就早逝了

皇三子愛新覺羅·綿愷

皇三子惇恪親王愛新覺羅·綿愷,母孝和睿皇后鈕祜祿氏,乾隆六十年出生。嘉慶十八年,林清變起,綿愷隨旻寧捕賊於蒼震門,因英勇果敢得旨褒嘉。二十四年,封敦郡王。道光帝即位後晉爵親王。但這位王爺在道光朝一直不安分,屢屢犯禁,先是其福晉乘轎徑入神武門(罰王俸五年),又與太監張明得私相往來(罰王俸三年)、之後又在議皇后喪禮時大不敬、私囚良民(共罰王俸十年)等罪而被道光帝嚴加懲處,罰俸累計達十八年,爵位也降到了郡王,罷一切職任。道光十八年逝世,年四十四歲,諡曰恪。無子,以皇五子奕誴為綿愷後,襲郡王。

嘉慶帝的五個兒子,命運各不相同,其中一個沒起名字就早逝了

皇四子愛新覺羅·綿忻

綿忻,母孝和睿皇后,為嘉慶第四子,出生於嘉慶十年(1805年)二月初九日子時。1819年嘉慶六十大壽,綿忻被冊封為瑞親王。1823年正月,綿忻被賜予內廷行走之職。1828年9月27日,綿忻病逝。

少時的綿忻是皇位強有力的競爭者,《同文匯考》曾言綿忻"最為穎悟,有文藝,年雖少而頗練達事務,皇帝最喜歡他"。而與綿忻的"最為穎悟"顯成鮮明對比的就是旻寧的"望之不似人君"。也正是因為如此,嘉慶曾經為了綿忻有過易儲的心思,只是後來因嘉慶臨終時都依然是猶豫不決,最終在遵循"國有長君,社稷之福"的古語下,旻寧被立為帝。

嘉慶帝的五個兒子,命運各不相同,其中一個沒起名字就早逝了

皇五子愛新覺羅·綿愉

老五綿愉,生母恭順皇貴妃鈕鈷祿氏,老五是在嘉慶十九年二月二十七出生,那時候他嫡兄旻寧都已經三十一歲,年齡足夠做他爹了。嘉慶二十五年七月,嘉慶帝駕崩時,綿愉僅僅七歲,被二哥道光帝封為惠郡王,但是,過了十九年,道光十九年才晉封親王。綿愉歷經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四朝,在同治三年十二月十二薨,終年五十一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