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哥,我工作忙”母親患病想推卸責任的弟弟被怒懟:不來打折你腿

對於父母我始終相信一句話“父母也不過是長大的孩子”,因此我對於父母的態度,特別是在一些因為父母對子女不公平對待上的看法是主張諒解的,因為家裡有好幾個孩子,性格不同,脾氣不同,夢想也不同,所以父母一碗水端不平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凡事不能都求父母瞭解你,知道你,懂得你,要試著去學會諒解,學會懂得,有一些事情你想不明白,也要體諒父母沒想明白。

就比如我家舅舅家的大哥和大姐,他們是親兄妹,從小大哥就不好好學習,惹是生非,不僅給舅舅和舅媽惹一堆事,而且還給周圍的親戚朋友惹麻煩,而大姐平時乖巧懂事,在內對待父母、弟弟妹妹勤勞友善,對外對待朋友也沒話說,然而父母就是有些重男輕女,喜歡哥哥,面對哥哥的問題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對妹妹卻總是十分嚴厲,這不讓,那不然,甚至說出“你做事前,有沒有替你哥考慮”這種莫名其妙的話。

“哥,我工作忙”母親患病想推卸責任的弟弟被怒懟:不來打折你腿


很多人都替大姐喊冤,聲討舅舅舅媽,還有大哥的問題,可是如果站在舅舅舅媽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這兩個都是自己的子女,手心手背都是肉,肯定是都心疼的,但是,打內心深處是希望兄妹都生活幸福,然而哥哥不懂事,妹妹懂事,自然就把內心全部重心放在了哥哥這裡,從而懈怠了對於妹妹的愛。

而我們做弟弟妹妹的,有時候也會問大姐會覺得委屈嗎?因為舅舅舅媽總是維護大哥,卻不管大姐,可是大姐總是一笑置之,繼續一如既往地對家人好,對父母好,對大哥好。

你們覺得大姐應該對父母繼續好嗎?她的做法是正確的嗎?

前陣子看過一個電視劇叫《精英律師》,裡面有一個案例是父親從小拋棄妻女,沒有盡到撫養義務,可是老了之後又想女兒給她養老。

裡面的女兒最開始十分牴觸去贍養父親,可是最後在有機會擺脫這個惡劣的父親的情況下,卻承認願意贍養老人,她說:“他是做過對不起我,對不起我媽媽的事情,但是現在我媽媽過世了,我只有他一個親人了,如果他都沒有了,我就真的一個親人都沒有了,這個世界就剩下我一個人孤苦伶仃了。”

這就是血濃於水的親情,換成粗俗的話說,即使這個父親曾經再混蛋,再對不起這個女兒,可他依然是這個女兒的父親,她選擇承擔義務擁有權利,去再次面對這個遲來的愛。

宋佳文和宋佳武就是這樣一對兄弟,從小被父母用不同的態度對待,厚此薄彼卻沒有遭到記恨,當場開胸懷的那一刻,宋佳文拉著母親的手說:“無論如何,我都是您的兒子!”

宋佳文和宋佳武並不是雙胞胎兄弟,宋佳文比宋佳武大3歲,可是宋佳文從小就像他們的父親,身材還不到170cm,又黑又瘦,腦子也笨,就連學會說話都比別人晚一年,可是宋佳武就不同了,他從小就人高馬大,吸收了父母所有的優點,大眼睛,寬額頭,而且特別聰明機智。


“哥,我工作忙”母親患病想推卸責任的弟弟被怒懟:不來打折你腿

因此母親從小就喜歡弟弟宋佳武,不喜歡哥哥宋佳文,而這哥倆的閱歷也跟長相形成了正比,宋佳文由於頭腦不好,初中畢業之後就不再讀書,一直在家務農,偶爾出來打打工,可是能掙到的錢也有限,在村裡找了一個老婆,同樣長相一般,文化程度也不高。

而宋佳文因為儀表堂堂,能說會道,一路高升,大學畢業之後就留在了省城工作,進入了一傢俬企,而好馬配好鞍,自身條件好,宋佳武找到了一個同樣高收入又漂亮的妻子。

他們的媽媽年輕的時候仗著自己是村長的妻子,再加上長相漂亮,因此飛揚跋扈,總是目中無人,因此她大兒子和兒媳婦在她眼中就是丟人的存在,她常常不避諱大兒子抱怨道:“我真是上輩子做了什麼孽,生了這麼一個不長臉的兒子。”,所以從小就對他不聞不問,家裡所有的好東西基本都給了弟弟用,而哥哥小的時候掙扎要過幾次,被媽媽打了回來,以後就再也不敢跟弟弟搶了,而沒文化的兒媳婦更是進不了她的法眼,所以兩人結婚之後,宋佳文就決定帶著媳婦去外地生活。

宋佳文和媳婦去了外地開始養雞,由於飼養得當,再加上口碑好,回頭客特別多,因此沒幾年散戶養雞就發展成為了養雞場,但是母親依然還是不喜歡老大,有一次,宋佳文帶著一箱收拾好的雞,還頓了一鍋山參雞湯可以養胃,和媳婦一起送去家裡,可不曾想母親連看都不看就說:“拿走拿走,我才不要你們的東西,看你媳婦那窩囊樣,我害怕這雞湯不乾淨呢。”

這幾句話確實傷到了宋佳文的心,從那以後再也不會父母家,看不見也不心煩。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父親在在地裡幹活的時候突發腦溢血,前後不到一星期就去世了,這突降晴天霹靂讓母親失去了依靠,內心傷心異常,料理完後事之後就不想再一個人住老房子了,於是就給弟弟宋佳武打電話說想去他那住,正好也看看孫子,換換心情。

可是聽聞母親要來,弟弟宋佳武一口就回絕了,說兒子天天上學,基本不回來,來了也看不到,再說他們夫妻每天都要上班,而妻子是城市女孩,受不了咱們老家人的習慣,你來了肯定會給生活添麻煩。

母親做夢都沒想到,自己從小寵著慣著的小兒子最後竟然用了一句“添麻煩”來形容自己,因此一氣之下就高血壓犯了病,在屋子裡面氣暈了過去,醒來之後發現眼睛看不見東西了,無奈之下就給大兒子打電話,宋佳文一聽馬上和妻子來接母親送去了醫院。


“哥,我工作忙”母親患病想推卸責任的弟弟被怒懟:不來打折你腿

母親經過治療之後,雖然眼睛還是模糊,但是至少能看清人了,拉著大兒子的手說:“你弟弟呢?”宋佳文拉著母親的手說:“弟弟工作忙,還得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到。”而聽到這塊,母親已經止不住眼淚,對大兒子說:“媽也知道,從小媽就偏心,永遠向著你弟弟,但是媽媽也是人,總有做得不對的地方,你能原諒媽嗎?”

“媽,無論如何,我都是您兒子,這永遠改變不了,而您是我媽,您做什麼都有您的理由,我理解。”聽到這裡,母親早已泣不成聲。

宋佳文讓妻子照料母親,出去再次給弟弟宋佳武打電話,電話那頭的宋佳武有些不耐煩地說:“喂,哥,怎麼了?”宋佳文問:“媽都住院了,你怎麼還沒來。”宋佳武卻沒好氣地說:“你在那就行了唄,我不跟你說了,我明天還上班呢!”

這時候宋佳文壓低了聲音說:“我再說一遍,你聽好,你馬上給我過來,否則明天我打折你的腿,聽明白了嗎?”宋佳武顯然被突然嚴厲的哥哥嚇到了,唯唯諾諾地點頭說是,馬上就過來。

家裡孩子多,所以父母偏心,這我想每個孩子都感受過,即使被偏愛的一方有時候也會埋怨父母偏心,很多人都說是父母的錯,等被偏愛的孩子傷心之後就知道疼了,認為這樣的父母不值得同情,而被冷落的孩子也不應該再盡孝,認為愛應該是公平的,只有養育了,才有贍養,如果沒有養育,自己也可以不用贍養。

可是有關親情不能全拿公平來計算,就比如宋佳文的母親,雖然從小隻喜歡小兒子,不喜歡大兒子,但依然把大兒子撫養長大,給他飯吃,也出錢讓他念書,設身處地去想,一個兒子聰明伶俐又帥氣,另一個從小面相醜陋頭腦還笨,自然會更喜歡前者,並且為前者風險更多,這是人之常情。


“哥,我工作忙”母親患病想推卸責任的弟弟被怒懟:不來打折你腿

再者就上我上文所說的,父母也只不過是長大的孩子而已,從未有人教過他們如何為人父母,因此所有的做法都是憑藉本能,並沒有經驗這一說,所以厚此薄彼也並沒有什麼問題。

可是如果父母對我們不好就是我們不贍養父母的緣由嗎?我覺得不是,古人常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覺得即使再恨父母也應該維持對父母最低的贍養,去養老院也好,每月打錢也好,總是需要做一些事情去回報這份養育之恩,即使稀薄,但依然存在。

再回到宋佳文和宋佳武兩兄弟,從故事裡面可以看出來,宋佳文小時候過得不好,而宋佳武卻得到了所有的愛,可是長大以後呢,宋佳文雖然只是一個養雞的,但是家庭幸福,生活富足,心智也得到了足夠的鍛鍊,變成了可以獨當一面的男人。

反觀宋佳武,雖然身材高大,但是很明顯心智不成熟,對待父母不懂感恩,並且欺軟怕硬,哥哥隨便吼兩句,立馬就服軟了,可是看出在家裡也是一個“妻管嚴”,生活大概率也不幸福不開心。

因此生活總是公平的,小時候承受了什麼,未來你就會獲取什麼,曾經你佔有過什麼,未來就會通過其他方式去付出什麼,因此無論對於父母還是對於孩子來說,人心向善,心胸開闊以後就可以擁有更多更好的東西,如果只為一時的便宜和喜好而偏向哪一方,自然多行不義必自斃,沒有一個好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