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本可以一展雄风的大军阀, 却因一时疏忽全军覆没, 退出历史舞台。

1940年1月24日,一场隆重的葬礼在北平街头举行。64名壮汉抬着棺椁,上万北平市民自发送行,整个出殡活动持续了整整一天。国民政府追封他为一级上将,蒋介石送去亲笔所写的挽联,连当时驻重庆的中共代表也评价他与其他军阀不同,无私蓄而有清廉之名。被悼念之人就是大军阀吴佩孚,一个曾经被认为是可以一统中国的军阀,却不幸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可以一展雄风的大军阀, 却因一时疏忽全军覆没, 退出历史舞台。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佩孚做出了军阀中少有的举动——他公开发表通电,声援学生的举动,反对政府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当年年底,冯国璋病死,曹锟接班成为直系的一号人物,而吴佩孚成为直系武装的实际领导人,这一文一武成为直系的掌舵人!

民国九年(1920年)1月17日,吴佩孚以前方经济困穷,官兵思归为由,要求撤防北归。以后又多次发电,措辞也越来越激烈。段祺瑞为阻止吴佩孚军北撤,强行撤换河南督军赵倜,改派其妻弟吴光新。吴佩孚通电反对。他不管北京政府批准与否,在3月上旬派人将700余名直军家属送回北方,并电请张敬尧来接收直军防地。5月25日,吴佩孚率军全部北撤,31日到达汉口。6月7日,吴佩孚到达郑州,将部队主力布置在京汉铁路沿线。13日,吴佩孚又电反皖的八省督军,建议召开国民大会解决一切问题。奉军为策应直军,也将部队零星开进关内。

民国十一年(1922年)1月2日,吴佩孚电北京索饷,梁士诒未能应。4月底至6月初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48岁的吴佩孚任直军总司令,使张作霖12万人的奉军败北山海关外。赫赫武功让吴佩孚声名鹊起。这个有着“一嘴短短的红胡子,长脸高额,鼻相很好”的直系军阀被当成“中国最强者”。

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8日成为首次亮相美国《时代》杂志周刊封面的中国人。是时,吴佩孚掌握着直系最多的兵力,拥兵数十万,虎踞洛阳,其势力影响着大半个中国。人们普遍看好吴佩孚的前途,上海英文杂志《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美国人约翰·鲍威尔甚至认为他“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

本可以一展雄风的大军阀, 却因一时疏忽全军覆没, 退出历史舞台。


第一次直奉战争结束后,直系内部日渐骄横,一直想当上大总统的曹锟用贿选和武力威胁的方式“圆梦”成功,成了民国历史上的第六位大总统,这下就把皖系、奉系逼到了一起。

1926年6月28日,张作霖、吴佩孚在北京会晤,联合起来组建北京政府。直奉联合攻下北京南口后,吴佩孚向南进攻广东;张作霖向北进攻北方的国民军。双方企图南北齐下共分天下。

9月,直奉双方50多万大军在山海关展开激战。就在吴佩孚在前线督战之时,他们疏忽了一个人物,那就是冯玉祥。直系将领冯玉祥率领部下三万多人突然杀回北京,先将大总统曹馄囚禁,接着发表了倒直宣言。这下吴佩孚可傻了眼,北有穷追不舍的奉军,南有据城而守的冯玉祥部,再加上趁火打劫的山西军阀阎锡山,一个疏忽让吴佩孚腹背受敌,最终全军覆灭,退出了历史舞台。

本可以一展雄风的大军阀, 却因一时疏忽全军覆没, 退出历史舞台。


10月10日攻下武昌城。吴佩孚逃往河南信阳。1927年4月19日,武汉国民政府在武昌举行二次北伐。吴佩孚在国民军和北伐军的夹击下彻底失败,率残部逃往四川托庇于杨森。


分享到:


相關文章: